授予学生数学估算的金钥匙论文_王振雷

授予学生数学估算的金钥匙论文_王振雷

浙江省浦江县大溪中心小学 王振雷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估算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 生的重视,让小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对帮助学生学 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 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数感及数学应用意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重视学生估算意识,培养学生估算能力,教予学生估算 方法,就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估算 意识能力估算方法

新《数学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指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新课程把估算内容穿插在各年级各阶段的学习中,尤其是乘、除法运算中更显得突出,估算优势作用明显较大,与估算有关的内容较多。从某种意义上说,估算应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来培养,打破常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估算的目的和本质,从而掌握估算。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深刻理解估算的意义及本质,打破常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估算的目的和本质,从而掌握估算。我认为在平时的估算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创设情景,培养估算的意识

首先要在具体的情景中改变学生对估算的态度,正确认识估算的价值。我在教学中善于创设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景,使学生逐步体验估算的必要性。如妈妈带了 100元钱到商店买三样东西,买哪三样东西妈妈带的钱够,买哪三样东西妈妈带的钱不够?我给出了一些商品和它们的价格,让学生自由选择。一桶色拉油 39 元,一袋营养麦片 25 元,一袋卷筒纸10 元,一瓶洗发水 38 元,一条被套 58 元,一件衣服 52元……熟悉的情境,开放的题型,学生积极参与,运用估算很快找到答案。39+38+58 超过 100,所以买这三样东西钱不够39+25+10不到 100,所以买这三样东西钱就够了……,通过这样的情景让学生体验到在买东西之前进行估算是很有必要的。做为教师的我们真的不能小觑他们,既通过估算合理地解决了问题,又丰富了与数学有关的生活体验,增强了他们估算的应用意识。

二、掌握方法,形成估算的能力

估算是一种开放性的创造方法,往往带有不定性。如何根据条件来估算,如何提取主要信息,哪些信息可以忽略不计,这些技能的形成贯穿学习全过程。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要在具体的审题、解题、验证中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

在小学“估算”教学中,由于没有精确度的要求,主要看估值的方法是否正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用的估算方法是根据实际情景把两个数同时估大或同时估小或一个估大、一个估小到整十或整百的数,这样方便心算出一个大致的数或范围。例如:397+103可以简化为 400+100,把 2.1+1.8+2.2 转化为 2×3。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限制,在估算中有较大的差异是正常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缩小“估值”与“精确值”之间的差距,即由相差较多向相差较少转变。

三、强化训练,养成估算的习惯

小学数学有关估算的知识,并没有安排专门的章节,而是 将估算的内容渗透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因此教师应充分 挖掘教材中的估算题材,把估算教学渗透到计算教学、测量教 学、综合实践之中,使估算训练经常化、实效化。

1.在计算教学中,把估算当作必须的解题步骤,养成先估 后算的习惯。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计算教学中,把 估算当作解题的必要环节。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的解题中的偏差,预防和减少错误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

例如,在计算 200÷8×5=5 时,先引导学生估算,得出结果大于 5 而小于 200,然后再让学生尝试计算。当有学生出现 200÷(8×5)=5 结果时,就可知结果肯定是错的。再分析错误原因,问题就解决了。这样先估后算避免了错误的产生。

2.在测量教学中,建立种类计量单位的概念,形成估算的参照标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一些物体长度、面积、体积、质量等的正确估算,有赖于以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相对固定、成竹在胸的长短、大小、轻重的标准,估算时就是拿被估计的物体与参照标准进行比较。因此,老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各类计量单位概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各种实用的估算参照标准。

如在教学质量单位“千克”时,是让学生用手掂一掂质量为 1千克的物体重,感知 1 千克的苹果、黄瓜。如在教测量教室的长度时,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平常步子的长度,再用这个长度乘走完教室的步数。

3.在综合实践中,搜集生活素材、提取出数学信息,用估算加以解决。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搜集素材,提取出数学信息,并用估算加以解决。

如创设一个“庆六一”主题目班会活动方案的情境,放手让学生估计出布置教室的彩纸大约要多少张?宣传栏内可以书写多少字的文章?活动大约要多少时间?多少钱?……学生自主搜索,相互交流,最后由教师审批这个方案,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估算的方法和技巧,体会到了估算的价值和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加强估算教学不仅能真正的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同时也能真正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需要教师每堂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要从素质教育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尝到估算的甜头,从而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从而形成估算观念,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7 月第一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

论文作者:王振雷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  ;  ;  ;  ;  ;  ;  ;  

授予学生数学估算的金钥匙论文_王振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