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_中国制造业论文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竞争力论文,中国制造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制造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随着产业向高加工 度方向的进一步升级,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还可能出现小幅度的上升。中国制造业要取 得长久的发展,必须应对经济全球化,逐步融入到国际从分工体系中,不断提高创新能 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中国制造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200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总规模为4.31万亿人民币(约5200亿美元,按官方汇率计算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6.8%,就业人员规模为8307万人(2002年),占就业人口总 规模的比例为11.3%。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规模居全球第四位(按1995年美元不变价和官方 汇率计算,下同),占全球制造业总量的比例,从1992年的2.9%提高到2002年的6.2%(见 表1,下页),提高幅度达一倍多,而同期日本和德国制造业占全球总量的比例分别由23 .1%、10.3%下降到18.3%、7.6%。但中国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仅为344美元,约为发达国家 的1/17。

表1 一些国家制造业的情况对比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

人均制造业增加值

 比例

(%)

(美元,1995年

1992年  2002年 不变价)

美国 20.4

23.7

5790

日本 23.1

18.3

10127

德国 10.3

7.6

6541

中国  2.9

6.2

344

资料来源:UNIDO网站。

从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化看,呈现如下的特点:

(一)自2001年起表现出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

轻制造业(主要是生活资料行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87年的33.79%下降到2003年 的27.14%,同期重制造业(主要是生产资料行业)所占比重由49.17%上升到54.04%,尤其 是2001年之后,重制造业的比重加速提高(见表2)。由于计算口径等原因,中国与日本 等国相比,重制造业比重较高,但可从中发现的基本趋势就是,出现了重化工业加速发 展的特点。

表2 中国轻、重制造业比重变化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1987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轻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

 33.79  38.25 29.90  28.19 28.24 28.09 27.14

重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

 49.17  45.32 49.65  48.19 49.35 50.48 54.04

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29.08  11.47  -2.2  39.55 37.23 47.04 63.35

轻制造业的贡献率 13.95  14.71 -11.47 11.45 12.12 15.12 16.52

重制造业贡献率

15.13  -3.24  9.27  28.10 25.11 31.92 46.84

注:轻制造业、重制造业分别是指主要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行业。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987年至2003年间出现大幅度变化,自2001年起出现加 速提高,2003年达到63.35%。其中重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幅度最大,1987年 轻、重制造业的贡献率差别不大,而进入21世纪后,重制造业的贡献率急速上升,2003 年达到46.84%;而轻制造业的贡献率仅为16.52%,1987年以来,轻制造业的贡献率基本 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除了个别年份出现负贡献的情况外)。这就意味着当前工业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当中,近3/4(2003年为73.93%)来自重制造业。

(二)高增长产业交替出现,当前的高增长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技术 密集型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三轮以高增长行业推动经济进入高增长周期的过程,形成 了结构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见表3)第一轮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以轻工、纺织 为主导的增长周期,以满足居民的吃、穿为主。第二轮增长周期始于90年代初期,起带 动作用的高增长行业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公路、港口、电力等)、家电产品(彩电 、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等。第三轮增长周期是发生在2001年之后,住宅、汽车、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讯成为新的带头性高增长产业,并由此带动了钢铁、机械、建材 、化工等提供中间产品的行业快速发展。这三次结构转变都与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相关 ,形成了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规律,这是消费导向型工业化战略必然 出现的结果。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由表3可以发现,主导产业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交替出现,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居民的 消费结构升级。80年代及90年代初,进入前五位的行业主要是与满足居民的吃、穿相关 联的行业,由于纺织业等行业出口大量增加,其在工业增加值中的位次和比重在一个较 长的时间居前列。90年代中期,由于能源、原材料等产品出现短缺,相应的行业也得到 了快速发展,同时家电产品发展迅速,1995年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地位快速上升 ,位居第六,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10%。2001年之后,进入前五位的行业就集中 在重化工业以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方面,这些行业与居民消费结构向住、行等升级直 接相关。

从表3还可以发现,2000年之前,位居前五位行业的比重差距较大。例如,1986年第一 位的纺织业与第五位的食品制造业相比,两者的比重差有5.78个百分点。而2003年最大 与最小的比重差仅为2.61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在当前的新一轮高增长周期中,已经形 成了一批主导产业和高增长产业群,而且高增长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增强(例如汽车、 造船等产业对钢铁工业形成较大的需求),主导产业的群聚效应明显,不似以往主导产 业相对单一的情况。

与日本等国重化工业时期的产业结构相比,中国最大的不同在于,重化工业得到加快 发展的同时,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带有明显的、 新技术条件下的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跨越式发展性质。

(三)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发展

工业内部结构升级,一般遵循加工深度不断深化的有序过程,按照由采掘业向原料工 业、初加工业、高加工工业的升级过程,同时也表现为由低附加价值产业向高附加价值 产业的演进。在中国工业内部基本可观察到这样的升级过程。

在重工业当中,加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其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1995~2003年,采 掘业在重工业中所占比例下降了4.58个百分点,加工业提高了4.84个百分点,而原材料 工业则略有下降。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之比,1995年为1∶2.1∶2.10,2003 年这一比值达到1∶2.77∶3.09。产业呈现向提高加工深度的方向升级的特征。

表4 重工业采掘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的比重变化(%)

采掘业  原材料工业  加工工业

1995 19.16

40.57

  40.26

2000 19.82

39.12

  41.06

2001 17.29

40.26

  42.45

2002 15.77

40.17

  44.06

2003 14.58

40.32

  45.10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出。

产品的附加价值也有所增加,1995年工业的平均增加值率为28.1%,2000年、2002年分 别为29.6%、29.8%,2003年略有下降,为29.5%。制造业每亿元产值所占用的固定资产 净值平均余额,2000年为1.75亿元,2003年下降到1.22亿元。

基本结论:一是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制造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中 国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为36.8%,远高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分别为19.3%、20.3%的水 平。从未来走向看,随着产业向高加工度方向的进一步升级,中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 还可能出现小幅度的上升。

二是中国制造业的结构变化较为显著,当前出现了明显的重化工业加速发展与电子信 息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的双重特征。造成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主要原因,是 国内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等内生因素,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具有 一定的可持续性。

二、国际制造业转移以及外资经济在中国制造业中的作用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现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就制造业领域而言,呈现出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此轮产业转移伴随着新的产业分工 方式的出现——产业链纵向的高度分工化,即加工、组装、制造等相对劳动密集度高的 产业环节由发达国家转移出去,形成了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布局其产业链,加工 、组装、制造等环节与研发、设计、品牌等环节空间分离的格局;二是一些具有一定基 础和比较优势的低成本发展中国家,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加工、组装、制造等环 节,从而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带来了参与新一轮全球分工的机会。中国的制造业,凭 借着超大规模国家的市场优势、低成本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智力资源等)、相当实 力的产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等综合成本优势,成为承接此轮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 逐渐形成了加工、组装环节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入了国际产业分工的大循环之中 。

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上世纪80年代年均仅20亿美元,90年代年均则猛增到3 28亿美元。目前,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2年在 世界跨国直接投资规模持续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中国居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第一位, 达到527亿美元。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一直是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全 球500强企业当中有400多家来华落户。

中国的外资经济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制造业继续是外商投资的主要领域

制造业是外商持续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近年来,制造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约占外商 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实际利用外资的七成。

部分行业吸收外资大幅增长,仅以2004年上半年为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实际吸收 外资比上年同期猛增52.9%,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大幅增长41.4%,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 剧增68.1%,化学原料、化学制品等制造业项目的外商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外商投资也 更趋向于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技术附加值和资金附加值比较高的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 投资占整个制造业投资的比重继续上升。2003年,外资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 31.5%,而1993年仅为9.2%;在30个制造工业中,外资实现的增加值比重超过30%的达到 16个,超过50%的有4个行业,外资比重最高的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业,接近70%(见表5)。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

由此可见,外资高度集中于制造业,而在制造业当中又主要集中在加工工业,特别是 相对集中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深加工行业,这对于中国制造业向高加工度方向升级和技 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与国际上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相比,全 球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部分流动是由跨国并购来实现的,而中国外资并购才刚起步,仅占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极小一部分。

(二)中国制造业正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分工体制

随着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中国较深地融入到国际经济之中,2003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 存度已超过60%(达到60.1%)。随着中国制造业加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中国的出 口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80年在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到50%,而2003年 工业制成品的比例达到92.1%。机电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在2003年首次超过一半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 27.9%,出口增速高出全国外贸出口14.1个百分点,拉动外贸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中 国现在已有100多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处于世界第一位,许多产品初步形成了中国制造服 务全球市场的格局。(见表6)

表6 中国的进出口产品结构 (%)

 出口 进口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1980  50.349.734.865.2

1985  50.649.412.587.5

1990  25.674.418.581.5

1995  14.485.618.581.5

2000  10.289.820.879.2

2003

7.992.117.682.4

外资企业产品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6年的4%,迅猛增长到2003年的55.5%,外资企业产品占进口、出口额的比重均超过了一半。考虑到工业制成品占出口额的 比重超过90%,这一数据实际上反映了国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情况,也意味着中国制 造业已较深地融入到国际经济大循环和国际分工体系之中。(见表7)

表7 外资企业占进出口的比重

 占进出口总

占进口额的  占出口额

 额的比重(%)

比重(%)

 的比重(%)

1986 4.0  5.6 1.9

199017.4 23.1 12.6

199539.1 47.7 31.5

200049.9 52.1 47.9

200355.5 56.2 54.8

(三)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华技术转让和研发活动日趋活跃

当前全球正经历着第三次经济全球化。三次全球化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技术流向的差 异,第一次全球化(20世纪50~60年代)中技术被发达国家牢牢控制,第二次全球化(80 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中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立部分研发节点,而第三次全球化( 90年后期至今)全球研发出现网络化的特点,研发国际化成为新的趋势。

近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跨国公司开始 依据全球价值链,重新调整对华技术转让和研发投入的策略,使其对华技术转移呈现出 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是跨国公司加快了技术转让的步伐。跨国公司出于应对其他跨国公司和迅速成长 的中国企业竞争的需要,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技术转让策略,2002年中国签订的技术引进 合同数量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了55.7%和91.3%。目前约有60%的跨国公司投资企业在中 国采用了最近3年内的创新技术。

其次是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活动日趋活跃。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各种形式的 研发机构已达400多家。从研发机构的构成来看,电子信息业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 构的比例最高,达到41.3%,其他行业依次为交通运输设备、一般消费品和化工产品, 研发机构的比例分别为23.1%、10.3%和3.8%。

随着技术转让和研发活动的活跃,外资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视。1996年中国共 进行发明专利授权2976件,其中本国人和外国人的授权数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6.5%和53.5%;到了2002年发明专利授权猛增到21473件,而本国人和外国人的授权数的比重则变 为27.3%和72.7%。

三、中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一)增长方式依然粗放,面临资源供应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

1980~2000年中国能源密度有了大幅度下降。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中国每万元GDP的 能耗从1980年的4.28吨标准煤下降到2000年的1.45吨标煤。20年时间单位产值能耗下降 64%,年均节能率达4.6%;而同期全世界单位产值能耗平均下降19%,经合组织国家平均 下降20%。但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自2002年起、资源消费弹性系数自2000年起大于1。 能源、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开始显现。

改革开放以后的两次高增长时期都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为标志发 生转折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难免再次陷入传统的循环 。另外,这一轮短缺发生的背景不同,表现方式也有新的变化,特别是经济总量远大于 以往,对国际市场的供求格局和价格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矛盾也比以往更为突出。例 如,2003年中国消费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铁、水泥、氧化铝分别占到世界消费量 的7.4%、31%、30%、27%、40%和25%,尤其是有些资源产品增量部分所占的比例更大, 其价格也随之上扬,进而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物耗高、能源高、环境高的“三高” 问题依然突出。中国单位产品的能耗水平较高(注:以能源强度(单位GDP能耗)进行国别 间对比,由于存在货币换算的问题,带来结论有较大偏差。如按名义汇率计算,2000年 中国的能源强度为日本的9.7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中国能源强度被明显高估。若 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的能源强度仅比日本高20%,比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低8% ,显然又出现了明显的低估。故在此以单位产品能耗作为对比的标准。),目前8个主要 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而这8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部 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见表8)。按此推算,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工业部门每年 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中国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已经存在着相当程 度的环境透支。仅以大气污染情况为例,中国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居世界 第一位和第二位。国内、外研究机构的成果显示,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3% ~7%。

附图

注:数据摘引自《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1)》与能源研究所研究报告;火电为6000KW 以上;钢铁行业为75个大中型企业平均可比能耗;水泥为大中型回转窑。

由于重化工业快速增长的情况还可能维持相当一段时间,因此,从中长期来看,能源 、资源、环境将明显制约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引发的矛 盾和问题从来不象现在那样突出,今后还有可能进一步将加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 走到了尽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

(二)产品的附加价值明显偏低,在国际分工中处在低端位置

近年来,中国多数行业保持了增加值率平稳上升的态势,但总体上,产品的附加价值 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6.2%,与美国、日本和德国相比 分别低23、22和11.7个百分点。尤其是在通讯设备、电子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制造业领 域,其增加值率仅22%,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超过35%。

表9 2003年重点制造业行业增加值比重

行业增加值比重

通用设备制造业

0.278

专用设备制造业

0.26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25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0.256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

0.220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0.272

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数据库。

导致出现此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中国的制造业处在低端位置。在许 多工业领域,国内企业或者通过零部件进口组装实现生产,或者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 部件高度依赖,国内企业只能在产业链的低端位置获取少量的加工费用,增加值率因此 被限制在较低水平。

从全球制造业重心的历史更迭及其相关国家制造业加速发展的机制看,欧、美历史上 制造业在全球霸主地位的确立是依靠着原创型的技术创新,日本等国20世纪60~80年代 制造业的崛起和国际竞争力的快速提升是凭借管理创新和应用技术创新,而中国是借助 加工组装环节的低成本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会,发展成为新 兴的国际制造业基地之一。中国处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低端位置,附加价值也难以较 大幅度提高,相应地实现经济增长投入的物耗、能耗也比发达国家高得多。

(三)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

中国制造业的技术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创新能力有进一步削弱 的危险。中国中高技术产业的比例,居世界第22位,也明显低于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 ,这与制造业全球第四的地位极不相称。(见表10)

表10 2001年主要国家高技术产业的比重

位次

国家

  中高技术产业的比例(%)

1

  新加坡  80

2

  日本

66

3

  爱尔兰  65

4

  德国

64

5

  瑞士

63

6

  美国

63

12

 印度

59

22

 中国

51

资料来源: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网站。

导致中国工业结构中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技术水平落后,以及附加值率较低的重要 原因之一是制造业研究与开发投入不足。中国的制造业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 入仅占0.3%。中国全社会的研究与发展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远低于世界5% 的平均水平。(见表11)目前,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队伍出现萎缩态势,产业创新能力有进 一步削弱的危险。

表11 部分国家制造业研发投入比重

位次

  国家

  份额

1 美国

  34.7%

2 日本

  30.5%

3 德国9.7%

4 法国4.9%

5 英国2.9%

  中国

  0.31%

资料来源: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网站。

四、促进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取向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为解决中国面临的资源约束及环境保护压力,首先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标准和环境保 护标准,适当抬高市场进入门槛,以此促进制造业采取先进适用技术和制造工艺,加速 淘汰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促进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将资源、环境约束纳入到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构架之中,形成符合中国现实 国情以及长远利益的国际分工体系,妥善处理好进出口结构,减少资源、能源富集产品 的大规模出口。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增强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应由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向原创型技术创新升级,增强产业的创 新能力,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科技队伍的建设,在政府购买创新技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 、税收优惠、研究开发资助、加速设备折旧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形成鼓励创新的 有效激励。并促进利用信息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其次是针对某些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以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关键高技术,建立国家重 大产业技术攻关计划,并积极吸收企业参与,甚至国外机构、企业的参与,形成产、学 、研相结合、开放式的攻关体,力争有所突破。

三是进一步采取鼓励性措施,吸引外资公司将研发中心进入甚至转移到中国。在知识 产权保护、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好的环境,促进更多的外资研发机构进入。

(三)提高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应着手培育国家比较优势产业的升级,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在全 球价值链分工当中逐步提升地位,转变在分工中处在低端的状态,由加工组装型向精密 制造型升级,由粗加工向高加工度化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鼓励发展国产品牌, 鼓励技术开发、设计等企业的发展。

(四)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

制定鼓励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和激励措施,利用设备加速折旧、提供国产装备的买 方信贷或卖方信贷、技术改造贴息等政策,促进国产装备市场的形成和壮大。

(五)注重产业的地区优化布局,着力引导发展产业集群

继续推进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地区的环境容量、基础设施条件 等为约束变量,以形成地区间的合理分工、优化布局结构为目标,制定产业发展地区规 划,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手段。

产业集群将产业分工细化与降低交易成本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产业的竞 争力,国际经验以及浙江、广东等地的实践均证明,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往往伴随着 产业集群的发达。为此,应充分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以产业集群的理念考虑产业的地 区布局和引导地区经济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产业集群倡导计划。并根据产业的经济特性 ,促进专业化分工和相关企业在地域的相对集中,注重培育集群的形成、发展机制以及 吸引要素集聚的机制。对现有集群应着力提高集群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集群升级。

标签:;  ;  ;  ;  ;  ;  ;  ;  ;  ;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_中国制造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