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践型”家庭作业的设计论文_黄开静

小学语文“实践型”家庭作业的设计论文_黄开静

浙江省青田县船寮镇小学教育集团 323900

摘 要:小学生只有通过写作业,才能够得到有效的延伸和巩固,在“学为中心”这一大背景之下,教师要给学生设计实践型作业,将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凸现出来。“学为中心”背景下,教师要增加实践型作业,突显语文作业的“趣味性”。要设计活动型作业,调动作业热情;设计创新型作业,培养思维能力;设计网络型作业,拓展作业空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实践型作业 设计

作业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非常重要,学生通过作业能够巩固语文知识,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提高。在“核心素养”这一大背景之下,教师要善于对语文作业做“加减”,要大胆给学生减去机械重复型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增加实践型作业,让语文作业充满趣味性,让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到作业中来,在积极主动地完成实践型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设计活动型作业,调动作业热情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他们都非常活泼好动,教师要基于此来布置活动型作业,进而让作业变枯燥为生动。

1.变写为“剪拼”。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乐,在玩乐中获得成长,因此,教师可以将手工融入到小学语文作业中。通过手工这一孩子喜闻乐见的作业方式,使作业发挥出原本的作用和意义。

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时,这些字母对于初学拼音的孩子来说是陌生而又奇形怪状的。在教完拼音“d、t、n、l”后,我让孩子们用剪刀和彩色的卡纸,在课后自己动手“剪拼音”。学生们一拿到工具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剪起来,他们不但剪出了本堂课所学的几个字母,有的还将前面所学的字母也剪了出来,爱美的孩子还用不同的颜色剪,给汉语拼音附上了多样的色彩。这样的实践型作业对于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

2.变话为“作画”。

实践证明,相对于文字,图画更能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其实也是一幅幅优美的图画。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将文章变成图画呢?在设计语文家庭作业时,就可以采取变话为“作画”的策略。

例如,在完成《望庐山瀑布》这一首诗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基于这一首诗的意境来给诗配画,让学生对他们看到过的瀑布进行绘画,然后将他们看到的和诗里面包含的瀑布放到一块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不同点。学生在绘画时会将这几个方面纳入进来:瀑布、烟雾、香炉峰、太阳。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自然就能够对这一首古诗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化理解。

3.变背为“讲故事”。

小学生大都喜欢听故事,而且还有一定的“炫耀”心理。如果让他们将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以故事的形式向家长进行讲述,不仅能够满足他们的表现欲,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后,教师要求他们将这个成语故事讲述给家长听,并搜集一些成语故事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又如,在学习了《冬阳·童年·骆驼队》这篇文章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城南旧事》一书,并组织学生观看了这部影片,并让他们相互交流讨论。此外,教师还布置了一些口语训练的作业,让学生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如父亲节、母亲节,向父母送上祝福;还有一些其他的口语型作业,如当一回“小记者”采访长辈;将学校发生的新鲜事讲给家长听等。

二、设计创新型作业,培养思维能力

很多教师在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设计时,因为想到学生的年龄都很小,无法深入探究知识,所以一般都使用了背诵、抄写等非常简单固化的作业形式。这样会使得学生非常依赖教学内容,仅仅是机械地将作业完成,而无法做到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重其实践性,灵活地对作业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

1.设计调查型作业。

调研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增加调研作业,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完《小动物过冬》这一课以后,很多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会注重让学生对词组和词语拼音等进行掌握。这样的作业,学生一般都可以在课文里面发现答案,所以他们就不会进行自主思考,这样对他们的思维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对作业设计过程进行优化时,教师可以设计课外实践调查的作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查找资料,通过自行选择的方式来学习小动物是如何度过冬天的,不同小动物选择不同过冬方式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实践调查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还可以激发他们通过自主思考来学习知识,这样就能够使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自主思考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又如,在学习了《遨游汉字王国》一文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街头用字纠错”的活动,让学生们实地调查商业街道上展示性文字是否存在错别字的现象,并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种调研型的作业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他们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设计创编型作业。

教师可以利用作业来帮助学生分析课文里面所包含的人物,利用改写、创造性演说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性,从而使他们非常有热情地投入到文章学习中去。

例如,在完成了《晏子使楚》这一课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具有创编型的作业,让学生基于课文选择一个情节,然后对其进行编排形成剧本,然后按照剧本进行排演。在这一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剧本写作、演员寻找、排练等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巩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再例如,在完成了《穷人》这一课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桑娜收养孤儿之后的生活,根据课文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续写。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来对作业进行设计和编写,让学生有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自主探究来使他们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从而让学生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

3.设计生活型作业。

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还应重视作业与生活的结合,最好能将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其他学科等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使作业内容变得丰富,同时也帮助学生巩固了课堂所学,增长了其语文才干。

例如,在教学完课文《我的菜园》后,我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了解蔬菜,了解白菜是怎样长出来的,为什么番茄是好看的红色,黄瓜为什么又绿又长……然后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可用的资源,自己去种蔬菜,可以是蒜苗、香葱等。

三、设计网络型作业,拓展作业空间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有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地方。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一天到晚对着电视、电脑、ipad等,不仅影响了视力,还影响了学习成绩。当前,孩子在生活中玩电脑、手机等已成了常态,家长和老师的担心也越发强烈。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产品,有的家长选择了堵,完全不让孩子接触,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很有可能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信息产品只能算影响孩子学习的“外物”,而且这些“外物”其实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教师要善于以此为资源为学生设计网络型作用。

1.借助手机游戏,趣化语言积累。

小学预学学习应注重知识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但是,当前大多数学生知识积累的方式就是抄课文和背课文,这种知识积累的方式让学生们对语文的兴趣大大减弱,学习效果也并不显著。对此,我认为应丰富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起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对此,我建议增加一些词语游戏来提高作业的趣味性。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部分,我设计了一个“看图说成语”的活动练习。我刚刚说出活动主题时,学生们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当教学内容学完之后,我让学生自己想几个成语,并将其用笔画出来让其他同学猜。大家画的成语都被猜出后,学生们的热情仍然没有减退,于是我为大家推荐了一款手机游戏,名字叫做“疯狂猜成语”,并要求学生们将玩这个游戏作为课外作业。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听到同学们在讨论自己玩到哪一关了,遇到了什么问题,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果然,不久之后,班级同学的成语积累丰富了很多,这种游戏词语教学法显然比死记硬背法要有效得多。

另外,我还推荐了一些其他的游戏给学生,如 “疯狂猜古诗”、“词语接龙”等,玩这些游戏也能起到语文知识积累的效果。

2.借助微博点赞,展示作业成果。

每个人都有自我表现的欲望,他们非常想要展示自我,表明自身的价值。这种表现欲在小学生身上同样存在,与成人相比,小学生的表现欲要稍显幼稚,他们比较容易冲动和表露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适当刺激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他们学习成果的平台,并对他们的成果给予恰当的评价,将他们的成果展示也作为一项课外作业布置下去。对此,我的做法是利用班级博客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的文字之美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我经常会布置一些“画一画”的任务,让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笔画出来。

例如,在学习了《山行》后,我让学生将他们想象中的山景画出来。他们有的画了寒山、白云,有的画了峰林、人家,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我陶醉。又如,在学习了《詹天佑》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开凿隧道”一段的理解作图。现在,这些图都展示在班级的博客中,学生们可以随时欣赏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品。除了图画之外,班级微博上还展示了学生们的作文、手抄报等。我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提醒同学们去浏览一下班级博客,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下方评论和点赞。很多同学看到自己的作品被点赞后欣喜不已。更让我高兴的是,很多同学的点评非常中肯、智慧且公正,这也说明微博展示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还会有更多的课外作业的新形式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实践。但不可否认,电脑、手机的荧光屏对学生视力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使用它们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好时间限定。一旦沉迷其中,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将布置作业当作是一项任务,而是应将其当作是一种艺术、一种创新。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尽量要做到优化设计,让作业更智慧,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和快乐,这样他们必然会爱上作业、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陈新和 发挥语文作业的本质功能[J].小学语文教学,2016,(08)。

[2]王丽新 新时期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例谈[J].广西教育,2016,(12)。

[3]陈洪敏 小学语文创新作业设计的三个度[J].小学语文教学,2017,(12)。

论文作者:黄开静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实践型”家庭作业的设计论文_黄开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