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进展分析论文_谢灵科

重症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进展分析论文_谢灵科

兴安县界首中西医结合骨伤医院 广西桂林 541300

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病因复杂,发病快,并发症多,致死率较高,所以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人均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背景下,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是由于不同个体在临床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而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下,越来也多新技术和新药品涌现,并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致使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是后期并发症仍然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致死率居高不下,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休息疗法;保守治疗;区域性动脉灌注;中药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因较为复杂,致死率较高,并发症较多,引发的败血症、MODS均是导致患者致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尚未作出统一的定义,同样在治疗手段选择方面,更加倾向于保守性治疗,提出早起内科保守治疗来控制炎症反应,尽可能避免病情逐步扩散,如果病情扩散,并伴有多种并发症,需要选择积极的干预和治疗,提升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现综述如下:

1胰腺休息疗法

1.1 禁食与胃肠减压

禁食与胃肠减压是临床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的一种常规方法,同时也是世界上公认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通过禁食和胃肠减压,可以有效降低食物对胃酸和十二指肠的刺激性,尽可能降低胃囊收缩和胃泌素的分泌,有效抑制胰腺分泌[1]。在临床治疗中,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恶心、呕吐反应,更为严重的是血容量快速下降,出现休克或代谢性酸中毒的反应。故此,为了能够保持循环动力学稳定在临床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治疗中显得十分关键。尤其是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应该综合考量患者的心肺功能、静脉压和尿量等体征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剧烈波动,需要及时收集异常现象,寻求合理措施维持生命体征平衡。

1.2 抗胆碱能药物

通过抗胆碱能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胆汁分泌,维持酸碱平衡,可以有效降低对胰腺的刺激,促使胰腺可以得到充分休息,调节胰腺分泌,降低患者死亡率[2]。

1.3 抑制胃酸分泌

通过抑制胰腺可以有效保护细胞,抑制胃酸的分泌,松弛oddi括约肌。消除头相、胃相和肠相刺激,可以有效降低对胰腺分泌的刺激作用。

同时,为了能够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应该寻求合理治疗手段来缓解腹腔高压。在发病初期,可以采用硫酸镁和大承气汤,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如果腹腔压力在15mmHg以上,需要实时监测心肺肾脏器功能是否健全,腹腔内压力高于30mmHg,患者伴有呼吸功能障碍和尿量减少等并发症,应该及时进行腹腔减压。腹腔减压方式有助于加快病情恢复,对于腔间隔室综合征,通过剖腹手术可以有效降低腹腔压力,充分敞开腹腔,降低腹腔内高压,高压缓解后关闭腹腔,控制在7天以内。

1.4 抑制胰腺外分泌

在临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中,抑制胰腺外分泌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药物主要有H2受体拮抗剂、制酸剂和生长抑素药物,同时,甲泼尼龙在实践中可以有效降低胰腺水中问题,降低胰腺外分泌视屏,实际效果较为可观。通过抑制胰腺外分泌功能,促使胰腺得到充分的休息,调节炎性反应,保护细胞[3]。

2 疏通微循环

选择生长抑素和类似药物治疗胰腺炎,除了抑制胰腺外分泌以外,还可以有效改善胰腺微循环,调控炎性反应,抑制血液中过高的炎性细胞因子,有效阻断炎症反应发生的瀑布效应。除了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并发症几率以外,还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3 清除细胞因子、炎性介质、胰酶等有毒有害物质

近些来关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治疗研究不断深入,人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胰腺自身消化可能导致炎症因子和炎症介质释放大量的MODS,使患者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此,清除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和胰酶有害物质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患者致死率的以后小方式,在临床研究中更多的是采用动物实验,临床上尚未推广和应用。

4 血液净化

血液净化,通过过滤血液方式来清除血液中的细胞因子。张圣道在通过血液过滤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证明可以在短时间内抑制胰腺病变,具有改善病情扩散的作用。

5 诱导细胞凋亡

可以通过抗生物药物和中医治疗方法联合使用,诱导胰腺炎症细胞凋亡,降低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几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

6 抗感染

使用抗生素来控制胰腺感染,尤其是对呼吸系统、血液、胆道、泌尿道和胰腺等,具有预防感染问题出现的作用。但是同时,也会降低患者的身体机能和免疫力。如果患者病情较轻,尽可能不适用抗生素,如果使用,在发病1~3周左右预防性使用最佳。在大量实践中可以了解到,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病原菌主要是源于倡导细菌以为,当前较为常见的感染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G+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肠球菌等。抗真菌药物包括两性霉康B脂团体和两性霉素B药物。

7 营养支持

在改善肠道内营养时,营养管需要远离十二指肠,尽可能放置在远离30cm空肠处,避免营养液反流,降低对胰腺的刺激,抑制胃酸分泌,改善胃肠道功能,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亡率。同时,在营养支持选择方面,提倡早期肠外营养支持,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给予肠道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8 区域性动脉灌注

区域性动脉灌注,主要是联合X射线使用,通过股动脉穿刺置管,形成胰腺血管造影,快速破坏胰腺病变部位,确保导管置于患者胰腺病变部位的动脉中,持续给药灌注药物,消除胰腺病变部位炎症反应,改善胰腺微循环。

9 内镜治疗

内经资料主要是为了通畅引流,解除梗阻,通过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输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胆管炎和胰腺坏死现象出现,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是当前公认的一种并发症少,致死率低的一种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5]。

10 中药治疗

通过中医中药进行治疗,可以从中医理论角度来分析,胰腺炎症主要是由于肝胆失疏,湿热蕴结导致,逐渐演变为热毒炽盛,淤积内阻,导致血络损伤。故此,药物治疗中可以选择清热解毒类与活血化瘀类药物,联合拯救、灌肠和外敷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胰腺炎症反应,恢复肠道功能,抑制胰腺分泌,保护胰腺细胞,提升患者康复几率,降低病死率。

11小结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病因复杂,发病快,并发症多,致死率较高。临床研究和实践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通过西药和中医中药治疗,手术治疗和内镜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康复几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简介:谢灵科 男 1978- 广西桂林 本科 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刘宁,戴国兴.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及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1):56-58,61.

[2]刘媛琪,王璐璐,陈立等.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4):2252-2254.

[3]何朝生,史伟,梁馨苓等.配对血浆滤过吸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5,36(6):877-882.

[4]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邓文宏,孙荣泽等.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抑制剂夹竹桃麻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6,33(1):19-25.

[5]沈海幸,万亚锋,杨祺俊等.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Th1Th2的影响比较[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2):305-307.

论文作者:谢灵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  ;  ;  ;  ;  ;  ;  ;  

重症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进展分析论文_谢灵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