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勘查技术与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措施论文_宫健芙、王志军、赵新

矿山地质勘查技术与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措施论文_宫健芙、王志军、赵新

辽宁省东煤地质物探测量队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矿山地质勘查与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与突破,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矿山资源开采效率,也促进了矿山环境的维护与管理效益。因此,对矿山地质勘查相关技术和环境的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深入探究与分析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矿山地质;勘查技术;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矿山地质勘查技术得到显著提升,对环境治理有很大帮助。本文从矿山地质勘查技术出发,简要阐述矿产资源开采对我国的重要性,并分析现阶段我国矿山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对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中,从环境体系建设、人员管理和地质监测三个方面提出措施。

1矿山地质工程进行地质勘查的重要意义

矿山的地质工程测量与勘查是借助于各种勘查技术和手段对矿山施工现场的环境、岩土、人文、地质等进行全方位的掌握与检测,进而以此作为分析论证矿山地质环境的基础,从而为施工的设计方案、组织方案、进度安排等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支持。矿山的地质勘查作为矿山工程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性工程,其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各种地质情况、环境状况进行熟悉与掌握,并撰写真实准确的地质勘查结论报告,科学评价矿山地质的地基状况、设计参数以及相关数据信息,对矿山工程的基坑支护方式、基础施工建设、地下水源的保护等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与参考,进而提升矿山工程整体施工的科学高效。此外,加强矿山地质勘查的质量也能促进矿山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2勘查技术分析

2.1钻探技术

在矿山地质勘探中,钻探技术是比较常用的技术之一,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相对较小,可以探测几米到几千米的范围,但是,在进行深度找矿的过程中,与西方先进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我国,进行深度找矿的时候,大都采取金刚石绳索取芯技术,但是,由于绳索取芯钻的材料质量存在一定问题,导致了只得采取金刚石绳索与替代方案,对深度找矿工作进行开展。

2.2重力勘探技术

在对成矿构造与岩体进行查明的时候,大都采取重力勘查技术,间接进行找矿。地下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导致重力异常是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通过野外资料进行采集,并结合地质的要求,对重力测线进行布置,并将各网点的重力值进行记录,然后再做好校正,对那些干扰问题进行消除,这也是重力勘探技术中最难解决的一部分问题。

2.3遥感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空间遥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都采取电脑操控的方式,实现了半智能化的状态,再与GIS和GPS技术结合起来,使其达到信息化管理,并在矿山地质勘查中将会成为较常用的技术之一。

2.4数字地震勘查技术

在早期进行矿山地质勘查的时候,高分辨率地震勘查技术得到了推广,它是结合数字的方式对勘查结果进行记录,并做好处理,然后获取分辨率比较高的结果。它的资料通过高精度的分析、校正、处理,得到比较全面的勘查结果。此技术的应用,有效确保了矿山的安全,并提升了开采率,但想要更好的应用,还需不断的完善与设计。

3矿山地质勘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1矿山地质勘查程序简单

矿山地质勘查工作是整个开采过程的基础,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前期的准备、矿山基础预查、普查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实际作业中,存在勘探工程不合理的现象。有些勘探单位缩短勘查周期,从地质的预查直接过渡到勘探阶段,虽然提高了速度却对后续工作埋下隐患。因此,在矿山地质勘查中,可以查阅以往勘查总结报告,从中分析哪些勘查过程是可以简化的,哪些是可以完善的,制定出一套完备的勘查步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安全管理责任未落实,管理不到位

在开展动态地质研究来看,矿井水灾突发,井下安全事故经常发生,经过后期的调查发现,大都与安全责任管理不到位有关。企业应该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做好相应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提高员工对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能力,对矿井水灾的防御能力做好巩固工作,定期进行安全隐患的检查工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3可持续发展问题

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形成了全新的资源观,总结了以前矿企在发展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矿产资源开采一直采用粗放型发展模式,由于起步晚、技术水平低,矿产资源长期浪费严重,长期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耕地破坏、森林砍伐,导致现在实施办法困难重重,成效很难立竿见影。面对这种现象,国家应该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出台新的环境保护法,健全矿产资源的管理机制;企业积极引进新技术,转变矿企发展方式。

4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相关措施

4.1完善矿山地质综合治理工作的体系建设

如今,我国越发重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也在不断发展绿色经济。对矿山的地质环境治理来说,要不断提高综合治理的标准,明确矿山资源的开采原则、监督制度,加强矿山资源的管理效益,在全面考虑矿山的实际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前提下,完善综合治理工作的体系建设与制度保障。要尽可能控制与减少矿山资源的自然灾害以及人工开采所引发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对于不符合相关体系和制度要求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切实提高矿山地质环境的管理质量与水平。

4.2完善矿山环境治理的工程勘查与设计标准

矿山的地质环境是环境地质的重要组成之一,其在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多个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但这不等同于多种专业的简单叠加或者替代,而是专业的有机结合与灵活应用。矿山环境的综合治理始于矿山资源开发利用同样重要的工作,如果没有完善的环境治理方案及相应标准,就可能导致矿山开采区域内因为各种因素而出现地面塌陷、泥石流、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不仅会影响矿山开采工程的稳定展开,也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国需要逐步完善矿山环境治理工作的工程设计标准与勘查标准,实时跟进治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分门别类地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具体来说,要完善城市周边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景观恢复的相关标准,健全国家的矿山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域内矿山的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标准、丘陵山区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土地复垦的相关标准等等。制定并完善相关的环境治理标准不仅可以规范矿山的环境管理工作和施工行为,也能促进矿山开采及保护工作的整体效益,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3加强矿山地质和环境的动态监测质量

要提高环境的综合治理效益就需要加强环境与地质的动态监测质量。要坚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固定思维,要对矿山的地质条件、环境状况进行动态的监测与管理,全面掌握矿山的实时变化情况,根据变化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切实保护矿山的地质环境稳定、平衡,从而充分发挥环境综合治理的实际效益。

结语

矿山地质勘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同时也对我国的地质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随着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方面的应用比重上升,资金、技术和制度是制约我国矿山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是今后我国的重点研究方向。我国应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环境管理经验,在技术领域进行交流,制定出符合我国矿山地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国家能源健康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佚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应用[J].环境与发展,2019(1):218-219.

[2]徐敏芝.陕北矿区地质勘查技术与地质环境防治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v.15No.435(03):138+140.

[3]周英佑.地质勘查找矿中GIS技术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19):42-43.

论文作者:宫健芙、王志军、赵新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矿山地质勘查技术与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措施论文_宫健芙、王志军、赵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