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湖南省郴州市 423000
【摘 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手术后远期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为首次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关于腰痛的评分系统进行简化设计,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调查,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5年的疗效。结果:5年随访,得到46例患者的完整资料,术前和术后5年患者的JOA评分、下腰痛评分具有显著差别(P<0.05);其中43例患者残留下腰痛,3例患者存在严重下腰痛。术后5年疗效评定的优良率为93.48%。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具有明显手术指征时采取合适的外科手术治疗可显著缓解下腰痛等症状,临床疗效好,且术后远期疗效显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手术;远期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于1934年由Minxter和Barr首次报道[1],是现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和病理过程有了深入的认识,使得确认手术指征、选定治疗方法、治疗技术均取得显著进步。根据研究显示,经临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约10%~20%患者需要进行手术[2],但是术后疗效不能得到与其效果。因此对于手术治疗的效果提出质疑。本文为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外科手术后远期临床疗效,抽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取得满意结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经5年随访后,得到46例完整患者资料。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接受手术时平均年龄为43.7岁(Max58岁,Min38岁)。34例患者椎间盘突出节段在L4/L5,30例患者在L5/S1,2例患者在L3/L4;6例患者合并椎管狭窄,5例患者腰椎滑脱,2例为马尾综合征。33例患者为单个椎间盘手术,10例患者为2个椎间盘同时手术,3例为3个椎间盘同时手术。31例接受腰椎间盘MED镜下髓核摘除术,7例接受人工椎间盘置换术,8例为多种手术混合进行。
1.2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麻醉,并在麻醉后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髓核摘、除侧隐窝扩大以及神经松解,其中实施全椎板切除的患者为39例,半椎板切除的患者为51例,实施开窗椎间孔黄韧带切的为除32例,而黄韧带肥厚及椎管狭窄均切除的患者为18例。
1.3随访内容
对所有患者均发出统一标准信件,内容包括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关于腰痛的评分系统的简化设计;临床体征;主观症状;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定标准等。
1.4简化JOA评分系统
腰痛:正常3分;偶尔轻微2分;经常微痛偶尔严重1分;经常或持续严重通0分。
腿痛或麻木感:正常3分;偶尔轻微2分;经常微痛偶尔严重1分;经常或持续严重通0分。
直腿抬高:正常2分;30°~70°1分;低于30°0分。
感觉障碍:正常2分;轻微障碍1分;明显障碍0分。
运动障碍:正常2分;轻微障碍1分;明显障碍0分。
1.5疗效评定标准
原症状缓解,神经功能恢复,可进行原工作和生活为优[3];术后症状基本消失,仍存在轻微小腿麻木或疼痛,活动后偶尔出现一过性症状,基本恢复原工作和生活为良;术后症状缓解,仍存在腰痛或麻木感,休息或对症治疗后可缓解为可;原症状未出现显著改善或术后症状加重或出现并发症为差。
1.6统计学方法
对此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若结果比较时具有明显差异,且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随访结果
对140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获得完整资料46例,有效率为32.86%。
2.2JOA评分与腰痛、直腿抬高评分比对
患者在术前与术后5年的JOA评分具有显著差别,术后5年患者JOA评分显著提高(P<0.05);术后5年,患者的腰痛、直腿抬高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术后远期疗效比对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10例患者为优,24例患者为良,9例患者为可,3例患者为差,优良率为93.48%。46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再次进行手术,其中1例手术失败症状加重,2例椎间盘再次突出。
3结果
腰痛患者中有1/3环宇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临床多发病,有10%~20%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解除腰椎间盘对神经根及马尾的压迫,消除精神跟刺激症状维护椎体稳定性,进而恢复患者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是手术治疗的目的。而保证长期良好疗效的关键[4]在于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并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根据参考文献可分析得知,造成术后患者仍存在腰痛或下肢麻木的原因主要为髓核摘除不彻底、腰椎失衡、术后瘢痕黏连形成和术后缺乏功能锻炼。髓核摘除不彻底是术后早起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腰椎与其连接架构发的完整性是腰椎稳定的主要因素,因此保持其完整性是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5]。有研究显示,手术导致的椎间盘高度遍地,椎间盘内容物丢失,关节囊和韧带松弛等都会致使腰椎运动节段不稳;手术创伤导致的炎性渗出和术后渗血世道粘连和瘢痕形成的重要原因;手术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一半,术后的功能锻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术后功能锻炼可促进肌肉恢复体积、强度和耐力,能够纠正小关节紊乱,减少结缔组织增生,加强脊柱稳定性,对治疗效果具有巩固加强作用。患者要根据手术方法和身体情况悬着合适的卧床时间,一般为14d到21d[6],避免脊柱过早负重,在床上时也需要进行功能训练,早起可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抬腿和伸屈髋关节、膝关节活动,每日2到3次;术后28d可在康复医生指导下,下床进行活动,进行躯干肌活动,增强腰背肌和腹肌力量,降低对脊柱附中的压力。参考文献显示,维持术后疗效、预防疾病复发的有效方法为术后功能锻炼。本次研究显示,经过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的患者未发生疾病复发的情况,可推测在临床中加强对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视度,推广术后功能锻炼,加强和巩固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毛克亚,王岩,肖嵩华等.微创下腰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混合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13,51(8):723-727.
[2]俞武良,陆建猛,韦勇力等.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骨伤,2013,26(1):29-32.
[3]赵凤东,苏优乐图,倪东亮等.小切口经腹膜外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华骨科杂志,2014,34(3):258-264.
[4]罗敏,张明,赵绍伟等.显微镜下微创术与传统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4):389-391.
[5]吴寅良,王强,朱和平等.Quadrant通道下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J].临床骨科杂志,2014,17(1):5-7,10.
[6]马信龙,徐宝山,王涛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及其对手术方案选择的意义[J].中华骨科杂志,2014,34(9):887-894.
论文作者:陈永红,林云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疗效论文; 腰痛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手术论文; 腰椎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