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学校建筑设计中融入人情化论文_吴耀星

浅谈如何在学校建筑设计中融入人情化论文_吴耀星

浙江东华规划建筑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结合建筑美学与建筑人情化的风格特点,将二者融汇贯通,作用在学校建筑及空间设计中,从而将学校这一特定教育空间建设成整体与局部相融合、美学与人情化相融合的独特场所。学校的建筑风格体现其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融入更多的建筑美更能凸显出表达意义,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学校建筑;人情化;建筑美学

现代教育强调的重点是以人为本,教育不仅拘泥于课堂的书本知识,还应该拓展到置身的环境中,比如校园的建筑结构、校园的建筑风格,都是良好的校园环境的组成部分。学校作为综合性教育的重要场所,其自身的建筑和规划都与城市的建设紧密相连,所处的地理位置、空间布置、建筑结构与风土人情的结合,不仅是城市关注的焦点,更是学校承载着巨大的教育使命和教育责任的体现。本文针对学校的建筑中如何结合建筑美学和建筑人情化来展开讨论,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学校建筑审美诉求和融合要点的简要分析,二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探索。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学校建筑结构、空间、设计与人情化相结合的过程提出一些理论指导,促进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让建筑与人文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1建筑美学与人情化在学校建筑设计中的审美诉求

1.1建筑美学

建筑是一门将物质和精神融为一体的艺术,以实存载体的形式承载着城市文明和时代精神,具体体现在建筑的结构、布局、均衡、规则、形状、风格、色彩等方面。学校作为文化和精神都担负重任的地方,其特殊性也决定了自身建筑的要求和限制,学校建筑的审美诉求主要为两部分,第一、物质性诉求,学校的建筑要舒适与安全并存,主要服务于学生,要以学生年轻活力、青春朝气为基础,进而追求物质和精神的融合;第二、感官性诉求,学校的建筑要呈现的不仅是建筑的形式美,还应该表现教书育人的功能美,二者的结合才能给人视觉的冲击,形成强烈的美感。

1.2建筑人情化

建筑主要是为人服务,首先满足使用的同时才能不断提升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一方面注重技术结合人性、生活结合心理,在设计的功能上要满足日常使用的需要,其呈现形式还要给人愉悦、舒适、安心的感觉,要向心灵规划师的角色方向靠拢。另一方面要注重与环境的结合,不能特立独行,要与周边的环境保持和谐的状态,通过呈现效果能让人一目了然的认识到学校身份。

2建筑美学与人情化融合要点

2.1合理制定设计目标

学校建筑的设计要与传统物理建筑思想理念有一定的区别,能够将建筑、环境、人文着三者的关系充分融合在一起,并保持各自的特点。真正实现建筑衬托环境、建筑体现人文、建筑彰显精神的统一,更好的将人情化渗入到建筑美学中来。建立在基础要素齐全之上,实现合理规划功能、空间、造型等原则,尽可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和人文景观的风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坚持功能布局的和谐美

以往的学校建筑通常给人强烈的机械感,虽然功能较齐全但极其缺乏建筑美感和人情风貌。学校的场地也会使建筑受到拘束,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塑造集美感与人文于一身的校园建筑物,是设计者和教育者不断追寻和探索的课题。其实研究的重点应该偏向于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外在形式,内在的结构要强力突出空间感、方向感、序列感,要注重与学生的运动方式、运动形式相结合,而外在的形式要考虑学校的教学理念、城市的文化底蕴、所处的时代和人文环境,只有兼顾建筑的内外布局,才能从建筑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所代表的意义。

2.3突出造型外观的人文美

学校建筑是教书育人的文化涵养、海纳百川的情怀品质的实体体现,要想做到建筑与人情兼顾,就不能忽视设计环节和影响因素。首先,形式多元化的统一,虽然学校的建筑数量相对较少、功能也类似,但可以从其展现形式入手,要做到多元化、风格化。其次,传统的建筑理念不能完全摒弃,要适应时代需求,将传统融入现代。学校建筑是文化的传承,作为时间的历程镌刻着文化理念的生存、发展、进步、延续甚至衰退,要吸收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充分赋予建筑其厚重感,才能继承传统并面向未来。最后,追求艺术与人文,校园建筑反映着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环境下应该将人文素养放大,进而达到优美典雅的境界。

2.4体现学生的活力之美

学校建筑要与学生相协调,要彰显学生青春的活力与创造力,实现两者间寓学于景、寓情于学的良好互动。可以通过色彩、质感、造型来凸显表现形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新型材料,设计出富有现代感又不失韵味的校园建筑。

3案例分析

3.1江山市文溪初中新建工程项目规模

一期中学部为12轨36个班;二期国际部为12个班。

3.2项目用地

学校位于江山市主城区的北面,东临迎宾大道,西临凝秀北路。占地总面积6.97公顷,实际可用面积6.45公顷,其中0.52公顷面积归属城市征收。

3.3设计理念

明确规划分为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保证各自的功能既相对独立又互利共享,创造一个布局合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学生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舒心的生活氛围、愉悦的教学氛围,以花园式学校的形态展现给学生。

3.4总体布局

文溪初级中学的正门位于西南角,面向马路,交通便利,道路宽度及安全性较好,适合学生进出校门。校前建设一个60m×15m广场,一边设有花架座椅,另一边设有停车位,方便家长接送孩子停车和等候休息。在学校两侧设有侧门,实现分散人流,缓解放学出行压力。这些设置都在建设前期做了严密的规划,实际结合安全流线和疏散宽度,充分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特点。校园正门由综合楼、行政楼、园林水系组合,呈现一个矩形形状,这里主要是学生集中活动和疏散的场所,即使是活动内容不同的学生也会同时聚集在此,实现了交流和共享。位于中部的是四幢教学楼,通过连廊进行彼此链接,北面是二期发展位置。西侧是生活区,主要由宿舍和食堂组成。北部和东部为活动区,包括田径场、篮排球场地、游泳馆及体艺楼组成,这里设施齐全,能够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生课外生活。整个校园的设计融入了大量的绿化景观,采用园林建筑和自然景物相结合的手法,让校园笼罩在绿色的环境下。

4结语

完美的学校建筑会带给人们轻松愉悦的感受,同时也会给学生提供舒适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建筑不仅仅影响着教育活动的实施和开展,还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作为载体,建筑也承载着学校文化底蕴、教育思想、社会价值观念及精神风貌,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想真正做到建筑美与人情化结合还需要很多努力,也是未来非常值得继续探索的课题。设计思路的拓展、先进技术的引入和成功案列的借鉴都是可以作为参考的,任何一项有意义的设计无不体现着美学与人性化的融合精神,只有两者融合相互渗透,才能体现出建筑设计的底蕴和精神。

参考文献

[1]王立华.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J].建设科技,2017(20):117.

[2]雷宏刚. 现代建筑钢结构的人情化设计理论[A].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2001:4.

[3]宝志方.建筑的人情味[J].时代建筑,1986(01):74-76.

论文作者:吴耀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8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在学校建筑设计中融入人情化论文_吴耀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