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 感染科 541003
摘要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临床确诊艾滋病合并PSM患者的有关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发热92例(96.84%),消瘦91例(95.78%)贫血82例(86.31%),咳嗽咳痰65例(68.42%),皮疹64例(67.36%),肝脾肿大56例(58.94%),淋巴结肿大58例(61.05%)等为特征。外周血CD4+〈50x106/L87例,(50~100)x106/L7例,113 x106/L1例,52例肝功能指标异常,11例肾功能指标异常,50例伴有回报CT影像改变,48例B超显示腹腔淋巴结肿大。经两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治疗,好转84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5例。结论:AIDS合并PSM临床以发热、消瘦、皮疹、贫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特点,两性霉素B及伊曲康唑治疗,效果明显。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临床分析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SM)感染引起的真菌性疾病,是艾滋病(AIDS)常见的并发病。亦是东南亚及我国南方地区艾滋病患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由于其起病隐匿,多数病情进展迅速,是导致AIDS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缺乏特异性,致使很多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以及治疗。为总结这方面的经验,现将我院收治的2015年9月~2016年9月95例AIDS合并PSM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015年9月~2016年9月本院确诊AIDS合并PSM共95例,其中,男71例,女34例,年龄23~73岁,平均年龄52岁。性接触感染84例,静脉吸毒3例,不详8例。95例患者中农民74例,退休人员及干部4例,经商人员8例,城镇无业人员7例,在读大学生2例。
2.诊断方法
经广西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用免疫印迹法确诊为HIV感染,外周血CD4+淋巴细胞检测由广西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式细胞仪检测,血、骨髓等标本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或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PSM。
结果
1临床表现 发热92例(96.84%),热型主要为驰张热及不规则热。消瘦91例(95.78%)贫血82例(86.31%),咳嗽咳痰65例(68.42%),皮疹64例(67.36%),多见于面部、躯干、四肢,形态多样,初为斑丘疹,逐渐发展为疱疹、脓疱疹,典型皮疹为脐凹样小丘疹。淋巴结肿大58例(61.05%),主要为颈部、锁骨上窝、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肝脾肿大56例(58.94%)肝大为轻度肿大至肝大平脐以下,质偏硬,轻压痛。腹痛29例(30.52%),腹痛以脐周和中上腹为多,腹泻17例(17.89%)。
2.实验室检查 95例中,血常规WBC〉10x109/L有12例(12.63%),WBC〈4x109/L有35例(36.84%),其余在正常范围。Hb〈110g/L82例(86.31%),其中〈90g/L17例。CD4+〈50x106/L87例,(50~100)x106/L7例,113 x106/L1例。52例肝功能指标异常,主要表现AST升高占72%,ALT升高占28%。11例肾功能指标异常
3.影像学检查
50例(52.63%)有CT影像改变,斑点或斑片状影改变26例,结节影9例,间质性肺炎5例,胸腔积液6例,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空洞改变8例。腹部B超检查,肝脏肿大46例(48.42%),脾脏肿大49例(51.57%),腹部淋巴结肿大48例(50.52%)腹水7例(7.36%).
4.治疗与转归
除5例患者入院后3天内死亡外,其余90例均抗真菌治疗,首先予两性霉素B5mg,以后每天加量5mg,直到两性霉素B加量到0.6mg/kg,继续使用2周,维持治疗:伊曲康唑0.2 bid 3月,然后以0.2 qd 3个月。好转84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6例.
讨论
随着艾滋病的流行,从本组病例来看,传播途径由原来的静脉吸毒血传播、输血传播逐渐发展到以性接触为主,提示目前HIV感染正在向一般人群蔓延,并且中老年农民感染日渐增多。随着AIDS发生率的增加,PSM也随之增多,已成为中国南方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临床医生对该病也渐有认识,但因该病临床表现十分复杂,缺乏特异性,仍有相当患者误诊、漏诊而错失治疗时机使病情复发致死。
AIDS患者免疫力下降,PM进入血液循环后向全身播散,最常累及肺部和皮肤粘膜,内脏各器官。全身中毒症状明显,表现为发热、咳嗽、皮疹、消瘦、贫血、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等。由于侵犯多个系统,PSM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缺乏特异性[2]。中心坏死性脐凹样丘疹被认为是PSM最具特征性体征,本组95例中皮疹64例,皮疹总发生率67.36%,其中最具特征性的脐凹样丘疹为28例,仅为29.76%,有相当患者无皮疹,无皮疹的PSM患者临床表现与结核病十分相似,临床常易造成误诊。血液系统常表现为不同程度贫血、淋巴结肿大,需与淋巴瘤相鉴别。消化系统一般表现为纳差、腹痛、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需与病毒性肝炎相鉴别。
艾滋病合并PSM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但若能及早诊断及应用有效抗真菌药物,通常可收到较好疗效。这需要研究PSM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以便尽快诊断及治疗。黄绍标等[3]认为CD4+〈50x106/,出现中高度发热、乏力,丘疹性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白细胞正常或降低、血小板减少、AST升高等提示有青霉菌病可能。有资料分析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病CT表现为双肺多发群聚空洞具有一定特征性[4].有研究表明腹部超声若显示腹膜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肝脾实质病变等多器官受累,特别是超声显示肝脾出现云雾状征象,应高度考虑该病的可能[5]。治疗上,使用两性霉素B后,维持6个月以上的伊曲康唑治疗极为重要,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复发。
参考文献
[1]姚钦江,梁欣,马卫国,等.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预后因素分析。广西医学,2011,33:533-535.
[2]李凌华,唐小平,蔡卫平,等.10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临床研究.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28:570-572.
[3]黄绍标,汤卓,兰江,等.晚期艾滋病合并青霉病151例临床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15:521-523.
[4]李宏军,张玉忠.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肺炎的CT表现.反射学实践,2009,24(9):952-954.
[5]吴碧君,汤庆,周爱群,等.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腹部超声表现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27(3):246-248
论文作者:黄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霉菌论文; 皮疹论文; 艾滋病论文; 马尔论文; 丘疹论文; 患者论文; 霉素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