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邛崃市中医医院
妊娠高血压属于孕产妇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是指发生在孕20周以后,因全身小动脉痉挛,造成的高血压、水肿、蛋白尿等临床表现,并导致全身各个重要器官的生理病理出现变化。患有妊娠高血压的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脑水肿、昏迷、抽搐、脑出血、心肾功能衰竭等,甚至还会导致母婴死亡。下文针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价值进行详细介绍。
1.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包括。该病症是孕妇独有的一种病症,大部分发生在妊娠20周后。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以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和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部分孕妇还伴有水肿和蛋白尿。病情严重的孕妇还会出现上腹痛、视力模糊、头痛等症状。如果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和护理,有可能会造成全身性痉挛,甚至会出现昏迷情况。
2.妊娠高血压病因有哪些?
目前,妊娠高血压的病因还没有确定,但是大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和下列因素相关。
2.1子宫胎盘缺血。孕妇如果是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子宫膨大过度、初产妇、腹壁紧张等,都会导致宫腔的压力变大,子宫胎盘血流量减慢或者是减少,进而引起缺血缺氧和血管痉挛,最终导致血压上升。也有部分研究人员觉得,胎盘、蜕膜组织在缺血和缺氧以后,有可能会产生加压物质,进而引起血管痉挛,使患者的血压上升。
2.2免疫和遗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家族倾向性,提示遗传因素与该疾病有关,但遗传方式尚不明确。
2.3前列腺素缺乏。前列腺素类物质可以导致血管扩张,一般情况下体内加压物质与降压物质是处于平衡状态的,进而使血压可以保持一定水平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类物质如果减少,血管壁对于加压物质的反应性也会随之增加,导致血压上升。
3.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有价值么?
分娩属于正常生理过程,但是针对于初产妇来讲,因为不够了解分娩知识与妊娠知识,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甚至还会出现产前综合症,其中妊娠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因此,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升孕妇的妊娠体验和分娩质量,并且可以缓解孕妇的眩晕程度,控制血压,对孕妇本身与胎儿都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
4.怎样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护针对性护理干预?
4.1一般护理。孕妇在入院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先进行安抚,缓解孕妇紧张情绪,并对孕妇的需求进行聆听。利用该种方式和孕妇创建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要对孕妇的动态需求进行时刻注意,定期检测孕妇的血压,并进行记录;对孕妇的一般情况和相关生命体征进行观察、记录。嘱咐孕妇注意休息,在休息时不要采用仰卧位,以防下腔静脉被子宫压迫,进而导致子宫胎盘出现灌流。此外,还需要对孕妇进行实时的胎心监测,并观察孕妇是否存在宫缩、腹痛、阴道流血和一些产前先兆。
4.2饮食护理。鼓励孕妇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水果和蔬菜,进而使身体的维生素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如果孕妇出现水肿症状,可以提醒病人降低摄盐量,并注重对钙和铁元素的补充。如果孕妇的病情较为严重,需要每天控制病人的饮水量,不应超出1500ml,以防病情加重。
4.3子痫护理。在护理时,若孕妇发生子痫,护理人员需要快速做出反映,立即通知主治医生采取急救措施,实时护理与记录病人的情况,将病人安置在单间病房,尽可能避免外界存在刺激源,如触摸、噪声、光线等。在孕妇出现抽搐时,需要迅速给予病人静脉推注10mg安定,并把包裹着沙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置在孕妇的上齿和下齿之间,以防因为抽搐造成口舌咬伤或者是窒息。此外,还需要派专人记录孕妇抽搐的时间与间隔时间。在必要的时候,需要给予病人氧气吸入。若孕妇发生心脏骤停,需要即可对其进行胸外按压,并静脉推注1mg肾上腺素。在孕妇情况得到稳定和控制以后,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终止妊娠。
论文作者:曹建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3
标签:孕妇论文; 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胎盘论文; 病人论文; 针对性论文; 物质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