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智能建筑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智能建筑将计算机网络以及办公的自动化等信息技术融合在建筑中,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环境条件。但我国目前在智能建筑中电气的设计和施工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智能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质量,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电气施工
引言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渐趋于稳定,因此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因此会对建筑物舒适性、外观美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智能建筑物可以让我国人民群众提出的需求得到满足,因此我国范围内各个地区投入建设的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数量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项目是复杂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的工程,具备涉及部门多以及工期长等特征。
1智能建筑中电气技术应用概述
社会发展新时期建筑行业建设规模在逐步扩大,加上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应用,促使建筑工程行业朝着智能建筑方向发展,在智能建筑中应用智能管控技术能够使得电气应用中安全性全面提升。通过智能化建筑设计能够全面降低人工操作量,提高监管控制环节精准性。在现阶段智能建筑发展中应用电气技术具有较大可行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基本现状对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在智能建筑中具备自动化控制中心,对建筑工程安全系数以及多项设备基本运营情况进行监管,发现安全问题之后需要加强监督,将各项监测数据及时进行反馈。除了强化智能建筑安全防护之外,通过智能电气技术的应用还能节约建筑物消耗的能源,能够为建筑行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智能建筑发展过程中包含了多项控制模块,各个模块接收指令之后能够根据要求自由切换,这样能够降低建设成本以及提高运营速度。
2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设计
2.1智能建筑中电气的设计
智能建筑是对普通建筑进行电气技术的升级改造,从而让建筑具有智能化的一些功能。在对建筑进行电气设计时,要结合强电设计与弱电设计。强电设计所涉及的主要是传统电气的设计,如照明和配电系统等,这是建筑的基础电气设施,其技术相对成熟,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时主要是要降低能耗,并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而使建筑具备智能化功能的部分主要是弱电部分。弱电设计要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以及不同的环境等因素来进行,是一种相对复杂的设计,也是智能建筑的设计核心。
2.2在智能建筑中电气设计所具有的特点
智能建筑中弱电的特点包括电压低,功率小且电流小,其主要的作用是对信息进行传输,并控制建筑内其他的电气设备。在弱电的设计中,涉及范围比较广,设计难度比较大,而且在设计需要着重解决与其他的管线和电气设备之间的配合。
2.3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要求
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要能够与建筑的智能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积极应用新技术,并做好相关的技术保障措施。设计要在经济上尽量简化,从而降低建筑成本。设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让电气设备在可靠稳定的基础上实现智能控制和管理的功能。
3智能建筑主要存在问题
3.1施工缺乏约束
如果能够在智能建筑电气的施工和管理过程中,尽快地制定出操作性较强的规范,建立严谨严密的规章制度来指导施工以及进行约束性的管理,能大概率的减少施工中的故障和问题的出现。但是目前这成为了很多智能建筑施工中的问题,由于无法形成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有些施工的步骤紊乱无序,不能够对人员行为进行约束,设备存放和使用都缺乏明确的单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问题拖慢了施工进程,给施工的管理带来困扰,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3.2专业性与科技含量不足
当今世界,我国智能建筑的施工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和管理体制的整体完善情况的进步令人惊喜,但是和其他国家的很多其他智能建筑相比,我国在智能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发展仍旧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建筑市场上进行选择的时候,智能建筑比之过去越发能够进入人们的选择的选项之内,对电气施工和建筑施工维护的要求也逐渐的增加。但由于在智能建筑发展的相关技术和制度发展的时间比较晚,技术水平也达不到令人足够满意的标准。跟普通的建筑电气施工相比,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的方式手段都有较大的差异,针对这种差异,智能建筑施工有关的施工人员一定要着重关注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努力的加强自己的职业素养,以更好地符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在新的发展时期更为切合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大批的智能建筑电气施工负责人还有施工人员都没有得到过相对专业的培训,专业水平不能够与普通的建筑施工操作人员拉开,技术水平也不能突出智能建筑的特点,专业素质没有达到高科技的要求,不能够良好的匹配智能电气施工的需求。此外部分施工班组在对智能建筑进行施工的时候无法科学合理高效的组织管理,进行有力有成效的监管,使得施工的效率和水平秩序质量有所下降。
4加强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4.1建立健全电气施工的操作规范
各相关部门应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工作,逐步完善电气施工操作的规范和标准,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促使电气施工的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提高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4.2审查施工单位和人员的职业资格
智能建筑工程的监理人员,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企业资质和营业执照及施工人员的职业资格,保障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具有相应的资格和资质。
4.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职业技术和操守的培训
智能建筑的电气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相关部门和施工企业应相互配合,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同时,要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树立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从而促使施工人员能够严谨客观的开展施工工作,提高施工的质量。电气施工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在施工前对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准确把握设计思想和具体的施工要求,并帮助设计人员完善设计方案,弥补设计人员因对各专业领域的知识掌握有效所造成的隐患问题。在安装电气设备时,监理人员要深入现场,严格管理,加强责任意识。
4.4对施工的工序和工种进行科学的组织安排
在电气设施的安全施工中有多工种需要进行交叉施工时,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要认真分析情况,合理安排工序,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协调和优化。监理人员则应全面掌握各专业施工的进度,促进各专业的协调配合,以及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制度相应的施工计划。
结语
总之,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取得巨大的进步,这些因素极大的促进了智能建筑发展的速度,智能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我国的建筑企业和相关的设计施工人员对于智能建筑的综合性和高度的集成性还无法完全掌握,在实际的设计和施工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建筑行业要对智能建筑的电气等各个环节深入研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才能保证设计和施工的规范性和有序性。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和施工须注意弱电与强电的结合,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并充分发挥出系统的智能功能,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舒适便捷的环境,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皛.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5(52):61–62.
[2]王琳.论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的设计与施工[J].民营科技,2015(10):167.
[3]姜士凯,王辉.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8):120–121.
[4]方志星.新时期智能建筑电气施工及管理探究[J].城市建筑,2014(20).
[5]陈日辉.试析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3(7)
论文作者:农思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智能建筑论文; 电气论文; 智能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