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敢问路在何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字号论文,敢问论文,路在何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车1600多家中外老字号,仅15%效益良好、形成规模效应
1990年,原内贸部经过认真审核,认定了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并授予金字招牌。在一些商业院校的教科书上对“中华老字号”的诠释是:中华老字号是一个辉煌的称谓,一个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品牌。老字号的开创和发展,蕴含了几代民族企业家的艰辛和传奇,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慧的头脑,凭借着坚韧不屈的性格和诚信重义的美德,创造了璀璨耀眼的品牌。老字号是中华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工商业的精英,是中国名牌经济的重要力量,具有很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作为今年西湖博览会的组成部分,中国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杭州举办,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及“掌门人”的大聚会。
参加“老字号”的聚会,掌门人们的心态是复杂的。茅台、胡庆余堂、同仁堂、万隆、景阳观、全聚德、吴良材、恒源祥、东阿……这一张张国人耳熟能详的金字招牌各有着自身悠久的历史,足以让这些老牌企业的掌门人自豪。然而,再看一看老字号们的现状,则是“一半日头一半雨”,日子过得天差地别。
70%勉强维持现状
从“中华老字号”授牌到今天,不过才走了十多年的历程,这些“老字号”的现状如何?让人吃惊的是,在1600多家老字号企业中,勉强维持现状的已经占70%左右,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的约占15%,而效益良好、已形成规模效应的仅有15%左右。在全国驰名商标企业中,只有10%的企业是中华老字号企业。
有一件事让这次“老字号”聚会的组织者辛酸:今年7月,本次活动的组委会向全国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发出了邀请函。然而,其中的300多家老字号至今毫无回音。有的虽然有了回音,也是婉言谢绝--企业不景气,参会的费用有困难。
老品牌价值竟一文不名
杭州的老字号大多经营的是传统产品,而新时期的市场对传统产品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茶叶、丝绸、扇子、剪刀历来是杭州四大名产,百年老字号中不乏经营这四大名产的名店。一则顺口溜表明了这四大名产如今的态势:扇子不用了,茶叶怕假冒,丝绸太多了,剪刀(乘飞机)带不了。记者10多年前曾采访过杭州王星记扇厂著名的扇面微书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家朱念慈先生。朱先生一生只收了5个徒弟。如今,只有一位名叫杜鹃的女徒弟还在写微书,另有3个徒弟改了行。
不久前,杭州老城区及西湖风景区内的89家商号、店铺曾举办过一次产权拍卖,其中有不少属于“老字号”。但买家们并不认“老字号”的品牌价值,“老字号”只以现有资产的净价值贱卖。买家买下这些商号后,将商号改了名,老字号品牌价值一文不名。
吐故纳新才能老当益壮
一些专家和老字号掌门人在接受采访时对老字号的兴衰作了评说。本次活动的发起人之一、杭州市贸易局局长吴德隆表示,老字号能否青春常在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创新。老字号的优势确实在于“老”,老字号掌门人必须传承这“老”的传统;但如果是倚老卖老,抱守老字号招牌,那么,这“老”便一定会成为老字号衰落的根由。综观当今依然充满活力的老字号,无一不是在与时俱进和创新上下功夫。当然,这个“新”包括新体制、新机制、新人才、经营管理新理念和新品种等等。
杭州“万隆”的当代掌门人诸雅根先生对老字号的理解也十分深刻:老字号就是一种文化,老字号文化有永恒不变的一面,那就是品牌,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金字招牌;但它也必须有变的一面,这就是内涵,它需要吐故纳新,需要吸收各种新的文化元素,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势,兼收并蓄。诸雅根认为,文化创新是老字号老树发新枝的催化剂,是老字号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
令人鼓舞的是,各地已经将老字号的保护与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杭州,已经成立了老字号企业协会,60余家老字号企业均为会员;在上海,老字号集中的南京路保持创新的步伐,稳步发展。其中,有130余年历史的亨达利钟表商店已经在全国开出了60家分店;在苏州,有关部门正在起草的《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增加了老字号保护的条款;在北京,琉璃厂一条街的著名老店槐荫山房、古艺斋、瑞成斋、萃文阁、一得阁、李福寿笔庄和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这三大书局老树发新枝,琉璃厂最著名的老店荣宝斋产生的艺术氛围正在向海内外传播;在广州,市政府正筹划在上下九路创建“老字号一条街”,一批久违了的老字号将有机会回到闹市区,重新回到市民的心中……
标签:中华老字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