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绩效对标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讨论文_郭志华

安全生产绩效对标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讨论文_郭志华

广西投资集团银海铝业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8

摘要:为了确保生产的安全性,通过对安全生产管理机制的建立,以及对绩效评价的建立和完善,对复合型安全绩效目标进行确定,并以实现安全生产为目的,将目标进行合理地分解,最终使安全管理质量和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安全管理中安全生产绩效对标的概念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安全生产绩效对标;安全管理;应用研讨

引言

通过对员工个人以及团队能力的加强和提升,通过安全生产管理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的安全绩效得以加强和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也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针对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不少企业也在不断的研究和创新,同时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了安全生产绩效对标的管理办法,通过对生产工作人员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考核,对人力资源和薪酬体系进行优化,使生产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不断的强化。

一、概念及意义

此管理方式是将参与对标的安全生产指标通过创建的考核平台进行定期分析、统计以及发布的管理方式,同时使指标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对安全生产绩效对标构建起自上至下的考核体系。

参考某电力企业实际应用案例,在对创一流同业的对标基本原则予以遵循的情况下,将安全生产绩效对标的侧重点放在安全管理的内容以及评价的指标范围上,其中包括:可靠性管理、计划管理、缺陷管理、标准化作业管理、两票管理、反违章管理、信息化管理、隐患管理、两措管理、教育培训以及资料报送等方面[1]。

此管理方式加强了总体比较和评价各生产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在同等条件下对各生产班组安全生产业绩进行客观评价。所以通过激励、评价、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相关人员的管理潜力予以挖掘,进行自主管理、履行相关职责,并对其改善工作业绩等举措予以鼓励,使员工工作效率予以提升,进而打造一支作风过硬、责任心强的管理、工作队伍,使安全生产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得以不断促进和提高,使安全生产绩效得以全面提升,使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得以有效保障。

二、应用实践及探索

此方法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使安全生产绩效对标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以对标为重心,指标为核心,使安全生产绩效在管理中具有常态化,我使安全生产来业绩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地促进和提升。

需要定性或定量的对具体的安全生产指标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对安全生产业绩进行评价。保证安全生产绩效对标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便是对安全生产指标进行有效分析,因此有专门的小组对绩效对标中所包含的11个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统计和发布,并在每月通报各个生产小组的绩效考核的情况,并按,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打分和排名。企业制定的考核体系设计为:

(一)计划模块

总分一共为一百分分,完成班组计划工作的编制为五分,按月对常规工作计划进行编制和上报,如果未完成则减扣五分;月度计划完成率评定为二十五分,100%的完成率中,如减少一个百分点则扣减一分;每月需将工作表按节点向专门负责人员进行上报,设定为十分。如迟报一份则扣减一分;工作完成情况设定为二十五分,对各项工作按照相应的标准和要求进行严格验收确认,如与实际要求和标准不符,则每次扣减一分;出勤率设置为十分,如未按时出勤,一次扣减一分;对现场的设备、设施、工作卡等应准备齐全,设定为十分,如未按工作要求准备,每次扣减0.5分;发送计划工作票的时间设定为五分,如未按照工作要求对工作票进行填写发送,每次扣减0.5分;餐饮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设定为十分,如未按相关制度执行,每次扣减0.5分。

(二)可靠性模块

关于生产指标设定为四十分,其中110KV及以上的输变电主设备的停运率,按计划和非计划两种,各设定为六分,计划停运中每增加一个停运的计划区段,则增加2.2分,减少一个区段则扣减2.5分,非计划停运每次扣减3-5分;重复停运次数设定为6分,同一变电回路、输电回路一年内每发生一次扣减1.5分,在半年内同一设备同一检修问题重复返修,扣减三分;输变电主设备可用系数设定为十六分,如果出现延迟的情况,每十分钟扣一分。

关于数据质量设定为二十五分,其中基础数据和事件的上报及时性设定为8分,每迟到一天扣减0.1分;对设施的统计完整性设定为7分,如出现统计不完整的情况,每漏掉一台扣减0.1分;对准确性设定为10分,如现现报送数据错误或是工作分析不可靠的情况,每次扣减1-3分。

关于超时线停运分析设定为5分,如出现停送电延误、管理控制不到位以及严重指标影响的事件,需要提交超时限分析的相关报告,一次不交扣减三分。

另外可靠性检查设定为十分,如出现生产信息数据与相关记录不相符、不对应的情况,每次扣减一分;漏报率达到10%以上,每次扣减三分;不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则扣减三分。重点工作设定为十分,如果未完成公司设置的专项紧急任务或重点项目工作,则每项扣减一到五。贡献奖励设定为十分,如对公司的相关任务以及检查调研活动予以协助和配合,相关可靠性培训积极参与,同时对公司临时交办的任务认真及时完成,可每项按实际情况,增加一至五分。

(三)缺陷模块

此模块设定总分100分,每月各班组按照缺陷的及时率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得分从8分开始,从高到低进行打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信息化模块

对PMS系统的应用设定为七十分,如在全省的排名中,其相关指标进入前三名便可得到满分,否则每降一个名次,对相关班组的得分进行十分的扣减,同时根据此系统考核模板,对其进行相应的扣减分处理;对协同办公系统的应用设定为三十分,每月按时完成科室任务得到满分,未完成的项目每一项扣减五分。

(五)隐患整治模块

针对春秋检查设定为三十分,其中春秋自检定为十分,另外二十分为整改分值设定;对隐患治理设定为三十分,如未按照监督管理级别进行处理和完成,按照相应的分值进行扣减;对其他各类检查设定为二十分,在百分之百的整改率中,每降一个百分点则扣减五分。

(六)其他模块

反违章模块设定为满分一百分,按照记分分值,各班组每月的记录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排列,同时分值以最高分八分到最低分一分进行对应;标准化作业模块设定为1一百分,每月各班组按照现场标准化稽查卡对其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最高分八分到最低分一分进行对应;对两票模块设定为一百分,按两票的合格率,每月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值也从八到一进行一一对应;对两错模块的分值设定为一百分,其中反错和按错,按两处平分每月各组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值也从8到1进行一一对应;对资料报送模块设定为一百分,其中计划内工作资料及时报送率设定为五十分,临时资料报送及时率设定为三十分,报送资料的正确率设定为二十分,每迟报一次扣减五分,每出现一次错误扣减一分;教育培训模块设定为100分,此评分标准按照相应的培训考核评分标准执行。

企业的安全生产绩效对标的整个体系已由上述的十一个方面内容予以涵盖,此方式的应用主要为了使生产业绩以及安全管理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所以安全生产管理过程控制体系在业绩指标评价体系的基本上进行深入构建,最终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有效保障和提升。此变电中心在安全管理中应用此方式后,工作人员的自主性和工作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上各项指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在全省排名中连续三个月都位居第一。通过对安全生产管理中各项指标的评价分析,能够及时发现、诊断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有针对性、重点性的进行整改,因此在安全管理中,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需要对相应的指标进行提升。在实际运用10:00,对安全生产管理过程的控制体系以及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通过安全生产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使安全生产绩效得以提升,使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断得到促进[2]。

三、应用的深层思考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此方法得到了应用和开展,也获得了不小的管理成效,但在再其扩展深度以及内涵延伸方面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一)考核内容转变

这以往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完成考核进度指标为安全生产绩效的主要目的,而绩效考核中的指标完成度的评价,大多选择与公司下达的计划以及自身的情况进行比较,如果公司下达的计划进度已经完成,则可以通过相关的考核评价,而缺乏与其他公司同业进行比较,甚至与其他同行进行比较的紧迫感。这对于指标的提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同时对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也造成了制约,这也与安全生产绩效对标实施应用的目的相违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企业效益通过工作人员的自主积极的贡献而不断增加,而考核进度完成指标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所以,对于此方式中的效益贡献指标的设定应予以加大,通过考核评价的设定等相关技术手段,使传统的考核观念得以转变,同时使管理理念转换得到促进,也使此方式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3]。

(二)实用性和科学性

此方法体系目前可分为非共性指标和共性指标两类,其中共性指标有两措模块、隐患整治模块、可靠性模块、计划模块、信息化模块、教育培训模块以及资料报送模块,而非共性指标包括反违章模块、缺陷模块、两票模块以及标准化作业模块。现在这两种分类指标都在按照评价体系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评价,因此其可比性仍需要深入探讨。同时采用的评价方式都采用与计划、同期相比,因此造成指标平衡或是同期波动大反而有着不同的评价结果,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往往出现个体指标较差,但总体评价可能较好的情况[4]。

对于相关指标评价的可比性,由于其中有不少客观因素的存在,因此需对其进一步深化和探讨,进行比较时,应选择可进行类比的单位,对相应的指标进行类比,对造成影响的专业性质、人员等客观因素尽可能的予以排除,使生产绩效对标的可比性、科学性得以提升,同时其评价结果才能更有说服力和实用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在实践运用过程中,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对造成结果影响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修正,使其实用性得以提升。同时,在实际安全管理工作的应用中,还需要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灵活运用,并且要坚持把安全生产绩效对标的应用贯彻执行下去,对绩效评价以及管理理念等逐渐予以改变和促进,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升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结束语

目前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安全生产绩效对标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安全管理成效,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因其仍存在着需要不断探讨和深化的内容,需要在实践运用中进行不断地完善修正,同时也要把握灵活、合理、适当、有效的原则,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条件相结合,另外不仅要处理好个体和团队之间的关系,同时企业还需要同员工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员工能够对公司制度的执行、自身发展机会等充分表达自身的意愿,根据员工的自身优势和工作特点,更好地与工作环境和条件进行协调,使员工和组队之间形成对标活动和良性竞争,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提升,从而使企业的持续良性发展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威. 安全生产绩效对标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2):41-43.

[2]冯书萍. 浅议绩效对标在班组管理中的应用[J]. 科技与创新, 2016(15):59-59.

[3]刘斌. 分析安全生产绩效考核管理的应用[J]. 企业导报, 2016(6):148-148.

论文作者:郭志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7

标签:;  ;  ;  ;  ;  ;  ;  ;  

安全生产绩效对标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讨论文_郭志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