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考试:初中政治课改革的合法性选择_政治论文

开卷考试:初中政治课改革的合法性选择_政治论文

开卷考试:初中政治课改的合法性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改论文,合法性论文,初中论文,政治论文,考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程改革的合法性是课程改革的权威所在,是课程改革之所以被认同和接受的依据,是课程改革有效性的前提。课程改革的合法性是指教师、学生等利益主体对其价值的认同,其合法性不仅应包括形式上的合法性,即课程改革政策的来源和制定程序的合法过程得到人们的支持或认同,还应包括实质上的合法性,即课程改革能否反映人们的利益,其价值取向是否符合人们的价值评价标准,是否有利于利益主体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课程改革的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有效性和发展前景。

开卷考试作为考试评价方式改革的一种尝试,是初中政治课程改革的延续和深化。开卷考试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功能不断折射和维护着初中政治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初中政治课改的一项合法性选择。

一、彰显学科特色,以体现德育的针对性来凸显政治课程改革的合法性

初中思想政治课从本质上来看,并不仅仅是一门知识课,还是以知识为载体的思想课、品德课。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帮助他们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长为爱国的、遵纪守法的和具有良好社会公德与文明行为习惯的好公民。在新课程标准的分类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首当其冲,然后依次为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其意图是非常明确的。因此,在考试评价的实践中,必须注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突出思想性,在此基础上增强实践性和开放性。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思想政治中招开卷试卷,较好地体现了上述理念,做到了以思想性为基础,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目标的考查有机结合,并实现了政治课考试思想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如2008年各地的政治中考试题,大多涉及到了汶川大地震的问题,各地的试卷有的以选择出题,有的以概括出题,还有的以材料分析出题。试题以一幕幕生动、鲜活的镜头再现了中华儿女用鲜血和行动奏响的一曲曲壮丽的生命赞歌:党和国家领导人心系灾区、情系灾区;一批批救援队伍日夜兼程赶往灾区;一个个医护人员不顾安危现场施救;母亲为了孩子勇敢地选择了死亡……壮举感动了社会,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中招考试关注汶川大地震问题,使民族之情在瞬间升华,兄弟之爱于无声处凝聚,让学生在为那些不幸逝去的生命沉痛哀悼,为那些幸免于难的同胞衷心祝福的同时,感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使学生认识到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生命个体的超越,对于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都起到了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尊重主体地位,以体现考评的人本性来维护政治课程改革的合法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考试的主人。在中招考试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开卷考试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凸显了这一理念。

首先,实行开卷考试,学生不必花很多时间去死记硬背知识点,大大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实行开卷考试,学生可以带书本和资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学生考试的紧张心理状态,减轻了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有利于学生考出理想的成绩,考出实际水平。

其次,不少地区试卷在试题的设计上更富特色:每道大题的名称均不加“题”字(如选择题不用“选择题”而用“选择”,概括题不用“概括题”而用“概括”);很多地区的试卷在每大题名称前加“请你”(或“请你进行”、“请你参加”等)字样;更有地区在每个大题的题名下标示一句鼓励语或在一些设问后面给出“友情提示”等,有利于考生缓解心理压力,增强信心,从容答题。

再次,几乎所有采用开卷考试的地区,在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的研制上也体现出对考生的关爱。因试题的开放性导致答案的多元性,因此一些地区的试卷研制者在设置试题的答案时往往给出2~3种答题思路。尽管在很多情况下不可能穷尽答案,但几乎各地的“评分说明”都有“以下各题,考生答案若与参考答案不一致时,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的附加语。

开卷考试的具体做法尊重了考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凸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维护了政治课改的要求,与基础教育所承担的素质教育目标也是相吻合的。

三、优化试题设计,以体现试题的实效性来增强政治课程改革的合法性

以往的中招试卷多是简单的设问,很少提供背景资料,即使有背景资料,也多是一些领导人的讲话或者红头文件的内容,这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不能体现素质化考查要求。答案的设计也往往比较死板单一,不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近年各地的开卷考试试卷来看,无论是背景材料还是问题的提问方式都注重鲜活性、讲究艺术性、凸显实效性。

在试题题型设计上,不少地区中招考试卷中出现了漫画题。它与其他题型交织在一起,在丰富整个卷面的内容,增强试卷的趣味性和灵活性的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展开联想,结合相关知识,开动脑筋思考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提升感悟能力的基础上增强理性思考能力。如2009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试卷第12题就是漫画题,关于“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虽一字之差,但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漫画的分析,加深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意义的认识。第18题也以漫画“帮爷爷”为题,旨在考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点。

在背景材料选用上,来自学生生活本身的背景材料较多,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2009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试卷第26题就提供了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日的背景材料,旨在考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重要的知识点。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试题不仅容易激发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兴趣,有利于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且也能反映学生实践和探究的能力,折射出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的力度和思维的深度。

在试卷问题设计上,更具灵活性。形式与内容的开放,只是一套高质量开放性试题的基础部分,恰当的考查角度、问题设计,是试题形式、内容、功能三者有机统一的关键。如果考查角度老套、落入窠臼,则必然是前功尽弃。不少地区的中招试题,在问题的设计上,可谓颇具匠心。如2009年陕西省中考中招试题的第25题选取了学校开展的“爱我中华、放飞理想”系列活动中的几个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考生先从“环节一”去“感受祖国变化”,再到“环节二”去“关注家乡发展”,最后落脚点是“环节三”自己“谱写青春乐章”。遵循了祖国→家乡→个人的逻辑顺序,整体设计独具匠心。

优化试题设计,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符合了课程改革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需求,试题以自己实效性的特征增强了课程改革的合法性。

四、关注社会现实,以体现活动的实践性来拓展政治课程改革的合法性

教育专家指出,素质教育必须“变课堂是学生的生活为生活是学生的课堂”。作为教学指挥棒的考试,也必须在这方面起引导作用,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纳入考试的视野,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地近年来的中招政治统一考试试卷基本上都很好地将学生生活与考试结合在一起,按照“回归生活、回归品德”的要求,贯彻了“考试即生活”的新理念。

纵观2009年各地中招试题,生活化的色彩更加突出,立意、选材、设问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让考生倍感亲切。试题中,无论是非法出售客户个人信息、甲流预防方法、不孝敬父母的生活现象,走向自立的做法,还是校园内外部安全场景、向政府建言献策、实现理想的措施等,都是目前初中学生遇到过或需要注意的生活现象。

通过这些考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现实生活和动手实践为基础来挖掘课程资源,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调查、访问、分析、综合、社交、表达、动手实践等能力具有课堂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既让学生了解了社会,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既增强了学生对知识追求的欲望,又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创造,进而使理论内化为信念。如2009年6月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试卷第7题,就是通过对2009年6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后江苏省首个受到处理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分析,来帮助学生明确法律的“强制性”这一重要的特征。这样的试题主观上是想通过用实例的分析来巩固和验证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原理和知识,但客观上这种生动活泼试题的考查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试题也深受学生普遍的认同和赞扬,这也为政治课程改革合法性的有效拓展提供了现实的认同基础和有效的实施途径。

政治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它不是静态的永久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但其合法性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尽管开卷考试以其特有的方式为政治课程改革合法性资源的开发做出了努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社会的发展,历史条件的变化,利益主体需求的调整,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如何应对课程改革合法性的挑战,仍是我们不容回避的课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研究并在具体的政治课改实践中去不断完善和提升。

标签:;  ;  ;  

开卷考试:初中政治课改革的合法性选择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