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266700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出:“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已悄然发生变化,多媒体逐渐走进了课堂。一方面多媒体课件,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特殊作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运用多媒体,形成了电教“满堂灌”,忽视了知识技能目标的有效落实。如何讲究多媒体的运用策略,让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其最大效能,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本人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知识的理解过程,在自我经验的基础上去认知新的知识。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学《统计中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例:小华统计一个路口在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的数量,并制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如果让学生实际调查,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利用电脑创设教学情景,把课本上的插图变成实景,动画显示出一辆辆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载重车通过一个路口,学生处在安全的实景中收集数据,解决了课本难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很浓,充分体会到实地收集数据的乐趣,教学效率提高了。借助电教媒体,浓缩时空,超越时空,声像结合,犹如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堂教学中要正确地、充分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应创造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多媒体教学的优化组合,在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即电脑模拟和实物操作演示、投影显示“联手”,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易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例如:长方体体积计算,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进程:1.探讨体积大小与什么条件有关。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如何解决体积计算方法的问题,利用电脑演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改变。2.探讨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利用电脑依次显示:(1)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2)把这样的5个正方体摆成一排;(3)把这样的正方体4排摆成一层;(4)同样的共摆3层(最后得到一个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长方体)。3.分组实验,填写实验报告单。学生以4人为一组,用6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出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派代表上台当“小老师”,用实物投影显示学生的拼法,并对照本组实验报告单说出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总个数的关系,长、宽、高与体积的关系。4.归纳体积公式。5.验证公式。以上教学进程,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多媒体的运用,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一课,课件展示商场里商品的标价,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身临其境,很自然地明白这节课要研究的目标和范围。导入新课后,教师提出:“怎样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以及0.30、0.3的大小?”并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学具。小组通过集体讨论、操作后,选派代表上台介绍各组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用电脑演示出来,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猜想”什么样的小数大小相等,试着写几个这样的小数,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再次验证“猜想”,从而发现小数的性质这一规律。这样的教学进程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多媒体的优化组合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新知,而且培养了探索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可扬长避短、省时高效
现代媒体在显示信息、反馈信息、激起反应和控制反映等功能上,表现出良好的特性,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媒体的不足,在激发兴趣、拓宽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如果动用实物或图片进行直观演示,由于时空限制,不利于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和思考。如果用幻灯片抽拉演示,虽然可以获得“慢镜头”的效果,但很难使学生对“同时出发”、“相遇”等术语的获得非常准确的感知形象,而在CAI课件中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相应的运动过程,将各单位间内所行的路程依次准确地显示出来,这样“分镜头”的模拟化抽象为直观,既能准确显示相遇问题的特点,又便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省时,有利于提高效率
传统教学,由于教师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以致于教学时间过多,课堂40分钟,讲课30分钟,留给学生的时间只有10分钟。10分钟内要消化30分钟讲述的知识,其困难可想而知。课堂上掌握不了,无疑就是增加学生课外负担;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生被束缚在书本上,限制了个性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今,使用多媒体教学,新授时间只须20分钟,学生用15分钟巩固,还有5分钟机动时间,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这样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新课程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多媒体的有效运用,讲究运用的策略。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要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不能盲目地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多媒体的运用发挥其最大功效。
论文作者:黄玉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1
标签:学生论文; 多媒体论文; 知识论文; 体积论文; 正方体论文; 长方体论文; 过程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总第3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