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四细”作业法论文_赵军

全面推行“四细”作业法论文_赵军

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供电段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本文结合接触网系统全面推行“四细”作业法,即“细分作业单元,细致工作流程,细定工作标准,细化安全措施”,对其作业方式及推广情况进行分析,全面提高了设备检修质量。

关键词:接触网;四细;设备;检修质量

1.前言

随着铁路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生产力布局的进一步调整和运输体制的优化,接触网系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经验性做法已成为整个系统安全管理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作业人身安全、设备检修质量、天窗利用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2.接触网作业存在问题

接触网系统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依照的是传统的经验模式,通过对本专业维修作业的调研,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作业范围随意缺乏目的性

接触网日常维修作业,每次的作业范围、任务量随意性较大,经常是能干多少就多少,想干多少就多少,想在哪干就在哪干。到年底时任务不能完成时就存在突击完成任务的现象,有时还不能按时完成年底检修计划,这对段制定年度检修计划带来不便,同时也浪费天窗。

2.2作业流程简化缺乏统一性

2.2.1发票人签发时工作票时须对作业项目、安全措施、工作领导人和作业组成员进行审核把关,同时工作领导人要对作业内容、时间、地点以及作业组织成员是否符合工作票提出的要求,作业措施的采取是否正确,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工作领导人只是一味的执行命令,对发票人提出的要求没有任何异议,两者之间的责任也无法划分。

2.2.2工作领导人对维修作业的程序没有统一性,有时工作匆忙,就省略掉工前会的召开,而在作业结束后,工后会往往就不召开,现场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指正,作业陋习长期存在。

2.3作业标准弱化缺乏操作性

2.3.1设备工艺标准存在不统一问题。新设备大量投用后,总公司、集团公司相关检修标准多是基于原有设备制定,更新不是很及时;另外,总公司、局相关标准通用性较强,有的已经过时,有的标准不全面,有的不细致。

2.3.2作业标准不楚,或携带工具、材料不全,导致工艺标准执行不力。比如,接触网检调线岔作业时,维修作业人员不携带测量工具,导致线岔标准不掌握,设备质量不能进一步提高。

2.3.3设备巡视监测发现的设备缺陷根据情况纳入定期检查维修作业中。而工区作业主要参照段、车间制定的年、月计划,日常巡视监测发现的问题没有进行有效收集管理,也没有同年、月维修计划相结合,因此,部分缺陷长期得不到处理,问题得不到解决。

2.4作业措施漏项缺乏针对性

接触网作业根据作业地点,作业项目的不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也不一样,而班组在实际开票过程中,对安全规程的理解不同,经验阅历不同,造成同样的作业所制定的安全措施不同,甚至措施与现场脱离,执行存在分歧的情况,从而埋下隐患甚至造成事故。作业安全措施的正确采取显得尤为重要,

3.“四细”作业法的实施

3.1细分作业单元

结合日常工作票签发及作业习惯,以工区为单位,分站场、区间按作业类别和作业环境进行细化,遵循接触网检修管理办法中“合理利用停电点,每次安排的停电检修任务不少于900米”的检修原则,分站场、区间及上下行分别细化停电、带电和远离作业单元。

3.2细致工作流程

按照“突出关键”的原则,针对接触网作业单元划分,突出关键环节工作流程,实现设备检修作业流程化、标准化,实现操作人员对作业安全的严格把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细定工作标准

接触网设备检修标准以铁总运〔2017〕9号《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和《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为依据,针对不同作业单元,对隔离开关、线岔、锚段关节、避雷器、中心锚结、补偿装置、分相绝缘器、分段绝缘器等单元内重点设备,细定工作标准。

3.4细化安全措施

按照“简约有效”的原则,结合接触网、牵引变电、电力作业单元中重点设备检修的关键环节和安全薄弱环节,针对性细化安全措施,实现措施简约有效、便于操作、安全可控。

4.“四细”作业法的管理

4.1抓好学习培训。文件下发后,要求各车间结合一日工作标准,有效组织各班组开展好“四细作业法”的学习和执行工作。段首先对各车间工班长以上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培训完成后,由各车间技术员负责,将模板工作票、四细作业单元纳入班组日常学习计划,并组织班组进行专题考试。

4.2抓好推进实施。在试行过程中,一是要求工作票签发人在签发工作票时要对照作业单元对号入座,对照相应的作业单元及工作票模板,签发工作票,做到“接地线位置、安全措施”与作业单元中工作票模板相一致;二是要求工作领导人及各级专业干部在审核工作票时均须对照“四细作业法”工作票模板进行,对作业范围、作业内容、作业项目、停电范围、接地线位置、人员安排和安全措施等进行逐一审核;三是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四细作业法”作业单元中规定的工作标准、工作流程和安全措施,对质量安全负责;四是跟班干部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4.3加强检查考核。为确保“四细作业法”的认真执行,一是随机抽查,通过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不定期抽查班组执行情况,对不按作业单元开具的工作票一律不准审核通过。二是跟班检查,现场查看是否存在不按“四细作业法”标准、要求及流程执行的问题。三是定期通报,每月在各系统例会上对模板工作票、四细作业单元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通报。通过不断的监督、指导及严格的考核,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流程化、标准化作业意识。

4.4抓好动态修订。对“四细作业法”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不断修正,鼓励车间、班组对将执行过程中的不同意见及时反馈,由段与车间技术人员共同确定修改方案。先后解决了个别区段作业单元划分不细、个别单元特殊设备检修安全措施存在漏项等问题,不断将“四细作业法”管理引入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5.“四细”实施取得的成效

5.1有效提高了工作票的签发质量,杜绝了工作票安全措施不全、无计划、无票作业现象的发生,检修计划得以落实。

5.2通过对流程的规范统一、设备维修标准的准确梳理以及安全措施的全面可行,使得作业标准体系满足了系统性、一致性、准确性的要求,职工作业中无效劳动大大减少,有效劳动大大提高;作业单元的科学细分实现了作业任务和时间的对应,事先对设备状况的掌握,使得工具、材料等准备充分,提高了整体劳动效率。另外,通过明确与电务等系统结合部的作业标准,结合部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劳效。

5.3通过严密的修前调查和科学的问题库的管理,加上有序的生产组织和系统化的工作标准,以及实用有效地安全措施,使得管内设备达标率大大提升,不达标的设备在可控范围内,设备整体质量水平上升了一个台阶。

5.4作业单元中安全措施的模块化,既强化了作业组成员的自控、互控意识,也为跟班干部指明了检查重点,提高了现场人身安全卡控的有效性。

6.结论

本文研究提出了“四细”作业法在接触网系统的应用和实施,对当前作业方式进行了优化调整,通过细分作业单元,系统化、标准化组织流程,梳理检修工艺标准,固化安全措施等,扭转了当前维修作业中粗放式管理、检修质量低等状况,提高了作业水平。

参考文献:

[1]《普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和《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7〕9号

作者简介:

赵军;单位: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供电段;职务:张桥供电车间主任、职称:工程师

论文作者:赵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全面推行“四细”作业法论文_赵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