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高等教育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断加快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使中国高等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变得日趋迫切。要实现高等教育自身的现代化,其前提和基础是科学正确地认识与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体系。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包含着其“软件”的现代化和“硬件”的现代化。而其软硬件常常糅合交织在一起,并非可以截然分开。对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体系,我们可以从其内部和外部两个视角来认识。
一、内部视角: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管窥
(一)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现代化
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必须首先摈弃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树立新型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如全面素质教育思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思想、创造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等。而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现代化的前提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因此,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必须着眼于两方面:第一,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观念中符合现代化建设及现代教育需要的优秀成分,抛弃那些阻碍现代化建设和知识经济及现代教育发展的负面因素;第二,大胆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并结合中国国情,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二)高等教育制度现代化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制度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需求。这包括:(1)科学高效的教育体制,如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 领导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校内管理体制、教学体制、招生就业体制等;(2 )优化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如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类型结构(主要指普通高等学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学校教育与高等成人教育的比例结构)、功能结构(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者的比例结构)等,应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一致;(3)健全完善的高等教育法制体系。
(三)高等教育管理和教学队伍现代化
正如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一样,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高等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的现代化。哈佛大学前任校长科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注:〔美〕科南特:《科南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先驱之一的梅贻琦说:“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也就是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里所指的“教师”是包括高等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在内的广义的“教师”。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指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具有民主、开放、科学、创新的时代精神,掌握现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及优化的队伍结构的教师群体。
(四)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现代化
高等教育是传授高深学问的教育。在知识的产生和更新迅猛的当今时代,高等教育要站在各学科的前沿,及时吸纳最新研究成果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反映现代化建设中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生产的进展和信息,使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同步,与现代化建设进程同步。
(五)高等教育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现代化
这包括教育方式、方法和教育技术设备及科研技术设备的现代化。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保证,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高等教育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涉及到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综合国力和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能力等,所以,毋庸讳言,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穷国办大教育”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高等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无疑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诸项指标中最难达到的指标。
二、外部视角: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鸟瞰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国策化
21世纪知识经济中,各国的竞争将是异常激烈的。这一竞争将集中到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上,而归根结底则集中在教育竞争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竞争上。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人物比尔·盖茨在与人合著的《资本主义的未来》一书中科学地预言:“在21世纪重要竞争方式的改变中,高等教育扮演的角色是具有决定意义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深刻指出:“教育将是知识经济的中心”,“大学是教育的培训研究力量的中心”。克林顿1998年2月在美国科学年会上指出:保持美国科技优势是美国的责任, 同时应加强教育工作,“使美国的教育质量成为世界上的最高的教育质量。”英、法、日等发达国家及不少发展中国家,也都针对科技革命和悄然而来的知识经济挑战,将发展高等教育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制定了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国家政策。例如,英国1987年4 月的《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强调高等教育“最迫切的需要则是为了整个国家的利益”,“必须日益着眼于国家的经济需求”(注:《教育参考资料》,1987年第1~2期。)。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韩国一向重视人才的培养,多年来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其高等教育入学率高达37%,韩国总统金大中上台后即提出要将韩国建成“头脑强国”的宏大目标。我国也将教育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其中,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龙头,是“科教兴国”的主力。
高等教育的国策化,将使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获得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其高等教育现代化获得巨大的压力和动力,获得有利的发展环境和保障。
(二)高等教育的法制化
健全完善的法制,实行依法治国,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样,现代化的高等教育,也是具有健全完善法制、依法治教的高等教育。市场经济中的高等学校必须面向社会,根据社会需求依法自主办学。为了使高等学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健康发展,必须以健全完善的法制为保障。高等教育在运行中,一切都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且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我国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已颁布,《民办教育法》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也即将问世,这都为高等教育的法制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的关键将是牢固树立教育法制化的观念,大力推进依法治教的进程。
(三)高等教育的民主化
第一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化。入学机会均等是教育民主化的初始意义,诚如罗素所言:“初期自由主义的趋向是一种用财产权调剂的民主主义。当时存在着一种信念(最初未完全明白表示),认为所有人生来平等,人们以后的不平等是环境的产物。因此便十分强调先天特质的相反一面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注:〔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25页。)由此, 便产生了普及教育和强迫入学,教育民主覆盖了全体社会成员,并成为世界潮流。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将对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人们迫切希望接受高等教育,以提高自身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经济支付能力的求学者都期望获得均等公平的入学权利和机会。“每个人都应能在不同程度上直接依靠高等教育,来享受共同的知识遗产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教育活动中,“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反对因公民收入差异而导致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规定“对符合入学条件、家庭经济困难的儿童、少年、青年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
第二是高等教育举办者和举办形式的多样化。接受高等教育是公民的民主权利,而举办高等教育也是一种公民权利。在市场经济这样一个多元利益的经济中,高等学校的举办者不应是单一化的垄断,而应是多样的:有国家、有地方、有企业;有团体、有个体;有中资、有外资。与之相匹配,高等教育的举办、运行形式和体系也是多样化的、百花齐放的:除了普通高等学校在办学特色上的多样化外,还要形成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多样化,做到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面授教育与远程教育相结合、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第三是高等学校管理的民主化。主要是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实现教授治校。
(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在OECD 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量的发展和质的变化》中,将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高等教育入学率在15%以下是精英教育阶段;在15%~50%之间是大众化教育阶段;达到50%以上则为普及化教育阶段。现在世界各国都将特罗的“发展阶段论”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既是高等教育民主化(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以及举办高等教育的民主权利)的要求和结果,也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工业经济已经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大众化要求乃至普及化要求。知识经济时代的悄然到来,更使高等教育必须迈进大众化的门槛——人们对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更为迫切,社会也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世界教育报告》选择人口在100 万以上的国家进行统计,并以人口数作权重,1990年人均GNP在501~1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平均高等教育入学率为12.9%;人均GNP在1001~2000 美元之间的国家和地区为16.9%;人均GNP在2001~6000美元之间的国家和地区为19.6%;人均GNP在1万美元以上的欧洲国家为34.7%, 计入北美则达51.4%。克林顿在第二次任美国总统时宣布,他在任期内要使18岁的公民都能接受高等学校教育,所有公民都要接受继续教育。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最为直接的要求是: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五)高等教育的终身化
与高等教育大众化密切相关的是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的社会。随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日益加快,社会的任何劳动者都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其知识和技能,实行高等教育的终身化。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终身教育是知识经济的成功之本”。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经济》中指出:“在知识经济中,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命运。”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也深刻指出:信息高速公路使得“教育的最终目标将会改变”。高等教育的终身化将打破一次受教育或仅在青少年阶段受教育的成规,构建包括岗位培训、继续教育、闲暇教育、老年教育等教育在内的多样化、全程性的终身教育体系,使知识经济的社会成为学习化的社会,为知识经济提供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
(六)高等教育的创新化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传递手段的高度发达与完善,使得对已有知识的传播和获取变得十分容易,所以仅仅掌握已有知识并不具备什么竞争优势,经济竞争的胜负突出地取决于知识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强弱。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不断创新知识和对多种知识创造性的运用基础上的经济。拥有较强的知识创新精神与能力,就可以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从而在竞争中取胜。江泽民多次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入后尘,经济就只能永远受制于人,更不可能缩短差距。”(注:江泽民:1995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在工业经济中,高等教育具有创造、发展知识的职能,而知识经济中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便应更加突出其知识创新能力。首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第五条。),高等学校应将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置于相当突出的地位,给学生以较大的发展个性、形成创新精神与能力的空间。其次是加强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直接进行知识的创新和生产。
(七)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发展一体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将知识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则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如果不在“转化”上狠下力气,“创新”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所以,在知识成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中,高等学校不能在封闭的校园里进行教学和科研,而必须面向社会,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工作,使之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促使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一体化,实现产、学、研的密切结合。
第一是积极哺育知识产业。知识经济中,高等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创造知识的场所,而且还是哺育知识产业的孵化器。美国在80年代及时实施了“依靠高等学校与工业界结合”的战略,建立了许多依托高等学校人才和科研优势的“硅谷”式的科学工业园区,使美国在知识经济中一马当先,独领风骚。中共中央十五大报告要求,“有条件的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合作的道路,解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散的问题”。
第二是采用多种方式与企业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现在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80%左右,转化周期不断缩短,而我国只有20%~30%。因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对于我们这个财力物力有限、生产领域急需科技成果推动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更为迫在眉睫。高等学校要以多种形式与企业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开发、互惠互利、共谋发展的合作关系,形成教育、科研、生产有机结合,并具有一定规模和深度的校企合作的网络体系。
高等教育在面向社会积极介入知识经济产业的同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参与也在增加,如参与对高等教育投资,协助制订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直接参与教育活动,提供实习场所和企业自行进行岗位培训等。这些都是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表现,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八)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知识信息的广泛迅速传播和应用促进着生产力的国际化。这使得知识经济形成一个重要特点,即全球经济一体化。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知识经济发展重要动力的高等教育也必须国际化。同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能真正认识自己的优秀文化,就必须与多元文化进行接触,与外来文化进行比照、碰撞。只有不断深化对多元文化、外来文化的理解,才能更深刻地认识自我,而且民族传统文化只有与不同质的多元化和外来文化交流、碰撞、冲突时,才会发生剧变,作出判断和抉择,实现自我更新和超越。所以,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认识、超越自我,实现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当然,我们在引进西方文化并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这样的警示:“一个文化因素,在它本土的社会体内本来是无害或是有利的,但是在它闯进的另一个社会体中,却很容易产生意外的、极大的破坏作用。”(注:汤因比著、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75页。)
现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1 )高等教育内容的国际相通兼容,主要是各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学科领域、教学内容具有共同相通性,同时,增加若干国际性人文课程,如日本的大学便加强了对外国的语言、历史、地理、文化、民俗风情的研究和教学;(2)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的形式、途径广泛多样。 这包括招收和选派留学生、师资交流互访、跨国联合办学、进行信息合作、开展国际学术活动等;(3)高等教育教学人员的国际性。例如, “欧洲大学就是真正的国际性机构,它们的教师和学生来自欧洲各地”(注:〔美〕P.G.阿尔巴特赫:《留学生国际比较》,《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2年第3期。);(4)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向国际型发展。如欧盟国家在高等教育中采取了许多合作措施,力求培养具有国际理解合作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强调要培养面向世界的日本人,他们具有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人类视野上处理事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能同异国文化疏通思想和语言能力、表达能力,熟知国际礼仪、知识和教养,在国际社会中有对日本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作出有说服力介绍的能力(注:朱永新主编:《迈向21世纪的国际理解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5)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依据于广阔的国际背景。各国在确定本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模式时,一般既根据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又根据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同时还积极借鉴国际上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优化模式,为己所用;(6)高等教育评估标准的国际化。 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等方面的评价形成国际公认的指标体系。
(九)高等教育的民族化
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等方面所具有的特征构成民族性。高等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承传和发展的工具。它植根于民族的沃土中,必然表现出高等教育民族化的特点。高等教育民族化主要指:在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要以本国国情和民族性为基点,以促进本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对外来文化进行认真鉴别、选择、消化和改造,使之与本土文化的优质因素相融合,形成时代特点与本国特色相协调、国际化与民族化相统一的现代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民族化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各国高等教育都根植于一定的民族文化的土壤,并受到其现实国情的制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本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促进、繁荣本国高等教育。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必须与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相融合,在原有文化基础上吸收国际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优化模式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国际化与民族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
(十)高等教育的信息化
信息化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20世纪70~8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进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所有部门,成为当今发达国家经济繁荣的支柱。知识经济也可以说就是夸斯比特在《大趋势》中所提到的“信息经济”。高等教育信息化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向。其内容主要有三:(1 )高等教育本身的主要职能是传播、选择、创新、生产知识信息,因此可以说它本身是一种信息产业;(2)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普遍。 随着信息技术中“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科研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虚拟大学”、“网络教学”等正向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提出有力挑战。同时,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及其他相关科学联合对人类智能活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将可能发现人类智能开发的最优捷径(如生物计算机、人脑智能信息的直接输入和存储及复制等),进而根本改变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的性质和内容;(3)对人才的信息教育。 高等教育所有专业的课程结构中与信息科学技术相关的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不断得到加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成为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
(十一)高等教育的“科学—人文”化
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并非仅仅是单纯的科技知识,而是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在内的全面知识。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史表明,仅有发达的科技知识而缺乏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社会,将是畸形的、不健全和难以持续发展的社会。单纯的现代技术将会导致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生态失衡及道德沦丧、精神空虚等“现代科技病”。缺乏人文精神陶冶的单一的科技教育只能培养出“经济动物”,而难以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完美个性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当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21世纪的曙光已在地平线展现时,在高等教育中实行“科技—人文”教育,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完美人格和完美个性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已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共识。以中华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其优秀的成分与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的融合,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也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即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由相互脱离而走向相互融合。
(十二)高等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完整健全化
这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完整健全,也是高等教育科学理论国际化和民族化的融合统一。理论来自实践又用以指导实践;而实践只有得到理论的指导才不致陷入盲目混乱。现代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有相应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在正确轨道上健康、迅速、持续、高效地发展。高等教育实践活动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育人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创造发明活动,均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因此尤其需要有高等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遵循高等教育的客观规律。
高等教育科学理论研究既需要吸取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科学理论,使中国高等教育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又要根据中国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科学理论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所面对的最突出的国情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种转轨是空前的,它没有任何可资直接参照的现成模式和途径。而转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即无论彼岸现代化前景如何灿烂,如若解决不了“过河”的问题,便也只能是“隔河兴叹”。对于高等教育的转轨改革,有人喻之为春蚕蜕壳:若蜕得利落则成硕大之蚕;若蜕不彻底,则成僵枯之蚕。就高等教育学而言,研究其学科基础理论、基本规律固然重要,然而如果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与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手段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不能很好转轨而处于僵滞扭曲状态中,那么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研究将永远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相矛盾。因此,现阶段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或者说当务之急是帮助高等教育顺利实现转轨改革。转轨一旦成功,其指导作用、使用价值就基本不复存在。然而,这种研究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意义却是巨大的、永恒的。鉴于此,高等教育科学理论研究便亟需积极面向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加强应用理论研究,确立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高等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以高度敏锐的目光,瞄准高等教育转轨改革实践中需要及时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并为之提供新理论、新思路、新视角、新方法。必须指出,我们在强调突出理论研究应用性的同时,也要避免忽视理论研究的学术属性而滑向毫无理论色彩的个别经验、具体做法的另一极端。
标签:知识经济论文; 大学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培养理论论文; 国际教育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高等学校论文; 科学论文; 创新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