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用电作为电网系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不断改善着人们生活用电的便利程度。再加之当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智能用电的节能优势也得到了充分地显现,但受其研究较晚,发展落后的局限,我国智能用电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其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基于此,本文就着重分析了智能用电的发展现状,并据此研究了智能用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创新方向,期望能以此来指引智能用电技术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现状;智能用电技术;发展趋势
一、智能用电技术现状
1.1国外应用现状
对于智能用电技术的研究,国外一些国家受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积极影响,过早地认识到电力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早在2005年就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05年加拿大的马克坎贝尔发明了协调用电的智能化设备,通过协调建筑内的电器用电量,来减少用电高峰时不必要的耗能,极大地提高了用电效率;2006年-2010年间,美国的企业和政府先后发明了测量电量的电子产品和相应的监控系统,实现数据收集的及时高效,能通过实时分析居民的用电情况来做出相应的措施。与此同时,多样化的电费计价措施的应用使得家庭和社会的用电更加科学合理,例如法国推行峰谷分时计价;美国使用季节差价和峰谷差价;日本应用受管制电价。这些方式的应用都对用电量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实现用电的合理性。
1.2国内应用现状
我国由于受发展程度的制约,各方面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导致早期技术落后,在电力协调应用方面只能通过政策来控制用电水平,对于相关技术的研究也较晚,电力智能设备的应用较为落后。虽然发展初期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但我国发展意识较强,发展速度也远高于别国,在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下,2009年我国的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也已开展相关的开发业务,与家电厂商联合开发了满足智能电网需求的智能电网,并在2011年,以青州市供电公司为试点对电网进行了升级,实现智能电网的大规模应用,并获得了显著地成效,以此为开端,我国的智能用电技术得以飞速发展。
1.3差距分析
我国与国外智能用电技术的差距不在于发展程度的快慢上,而是在于用电技术发展方向的不同上。国外发展先进有利的社会因素使得智能用电设备的群众基础较为牢靠,重视对家庭用电的管理。而我国是以商业用电管理为主,由于早期群众的思想普遍较为落后,再加上政府对智能设备的普及力度不足,很多家庭不愿安装智能设备,在家庭用电管理方面的发展较为困难,由此一来基数较大的家庭用电体系管理出现缺陷,积少成多之下就对电能造成了大量的消耗。因此,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来提高家庭的智能用电。
二、智能用电技术发展趋势
智能用电技术大多依靠物联网来实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从整体上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统一的采集分析,以此来达到数据处理及时,高效统筹管理的目的。这种依靠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用电技术发展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具体研究。
2.1在智能电表中的应用
在当前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智能电表的配合来实现整体用电的智能化。因此就要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信号的检测、传感、PIC、安全控制等结合起来,并应用于智能电表,以此来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顺利建设和运行。同时还需要发展基于TD-SCDMA、电力线窄带载波、无源光网络等的智能用电测量技术,以此来实现多场景用电的不同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在节能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用电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用电效率的最大化,在保证正常用电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智能优化,以此来避免用电高峰时期的用电不足以及用电低谷时期的无功消耗,实现能源利用率提高,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具体可以建设绿色机房,在用电环境中安装传感器,以此来统一调配设备的用电消耗,更好地协调高峰低谷时期的用电量,在资源的合理分配中更好地做到节能管理。
2.3在用电服务中的应用
智能用电技术的应用基本目的就是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在带给人们更多的用电舒适感的同时保证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就能极大的推进家居智能化的发展,通过对智能用电技术的宣传和科普,使人们认识到智能用电技术对自身生活的便捷性,以此来在居民家中安装智能采集模块来对家用电器进行数据采集,检测电器的用电状态;安装智能报警等传感器来更好地维护家庭的安全;用复合通信技术来自动收集电表信息,减少工作量的同时提高了电费收取的透明度。这在家居中的一系列应用都有利于实现多元社区服务的目的,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以此来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需求。
三、智能用电技术创新方向
3.1智能小区
在家庭环境日益小区化的今日,小区间的统一整体管理与一家一户零散的管理相比更加高效化,标准化。因此,智能用电技术在创新时就需要考虑到智能用电小区的建设,不仅要在家庭内部设置智能用电设备,还要通过相关技术将家庭间的智能设备联系起来,以此来实现小范围的整体用电控制。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采集小区范围内所有用户的用电信息,家家户户安装智能设备来实现水表、电表、气表等信息的自动采集。其次还需要设置统一的供电系统,根据收集到的用电信息来判断小区整体的用电量,对用量和存量进行集中协调规划,在用电低谷期减少供电量,用电高峰期增加供电量,以此来防止居民用电较少使电能出现不必要的消耗,避免用电超负荷导致小范围内电网的损坏。由此看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影响下,智能用电小区的建设已经是时代所趋。
3.2智能企业
我国企业用电占据着电量消耗的绝大部分,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工业设备的使用都离不开电的消耗,再加上大功率设备对生产力提高的影响,使得企业用电管理不容忽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工业企业由于没有科学的能源监测而导致每年存在10%的电量消耗,缺乏能源管理造成每年12%的能源损耗,不仅增加了经济成本,还使得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在未来智能用电的发展中还需要重视对企业能源的检测和管理,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分布式控制技术来建立健全监测管理体系,使工业企业的电量消耗得到有效控制,提高资源使用率。
3.3智能服务
当前智能用电技术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用电控制和设备更新方面,还需要重视服务系统的建设,以此来提升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的需求。智能用电服务的建设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不仅为电网提供了技术支持,还能最大程度的改善目前电力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对电力系统进行高质量的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分析了我国智能用电技术与国外的现状差距中发现了我国用电技术在家庭用电方面的不足之处。以此为基础重点研究了智能用电技术在智能电表、节能管理和用电服务方面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智能用电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智能小区和智能服务技术方面进行适当的创新,以此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促进智能用电技术的发展,优化电力系统,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慜. 智能小区的智能用电系统设计[D]. 内蒙古大学, 2013.
[2]钟城, 胡涛兵, 李发伯. 基于家用电器智能化发展现状的研究[J]. 四川水泥, 2017(1).
[3]汪缪华.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 机电信息, 2011(21):201-202.
论文作者:袁英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我国论文; 电网论文; 设备论文; 家庭论文; 电表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