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际分工的动态:概念与机制_国际分工论文

新国际分工的动态:概念与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制论文,概念论文,动态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 (2000)09—0112—05

一、引言

纵观历史,20世纪上半叶,全球性的政治活动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接替英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中心。20世纪下半叶重大技术创新引发全球性生产能力变化导致了生产力的全球布局的演化。特别是1960年以来,运输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材料、能源等方面不断发生的新发现和创造,促使发达国家的产业布局向全球层次发展。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抓住历史的机遇,积极主动地适应国际分工的变化发展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比如亚洲的四小龙)。以经验为基础的研究指出:新技术是破坏“新的”国际分工的基本条件,尽管这一过程并未导致国外生产从发展中国家向工业国家大规模转移,它还是会决定企业目前的投资决策;这将导致不同类型发展中国家两极分化的大大加剧,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已变得明显了[1]。

在全球经济大环境中形成发展的新国际分工格局,使得过去受政治制度和地理位置制约的市场瞬间成为一个统一体;使得经济细胞——企业的能量得到加强;使得地区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提高,同时国家力量受到制约并有所下降。企业和地区经济逐渐成为全球新国际分工的主体;竞争成为新国际分工的主导机制和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

二、新国际分工的内涵

由于新国际分工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的差异,国内外对新国际分工内涵的论述存在差别。

1.费勒伯尔关于新国际分工论述 费勒伯尔等通过对德国纺织与服装业的全球区位演变研究,首先指出新国际分工是与旧国际分工或殖民化国际分工相对的,1960年以来,以劳动密集型生产从工业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为代表,并且在此基础上随着世界市场导向,在第三世界出现了大量生产部门,因而新国际分工重构了世界经济体系的生产联系[2]。

费勒伯尔指出新国际分工的基本前提是:①第三世界国家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解体,导致了大量廉价可获得劳动力;②工业生产过程的分离,使非技术的分离过程可以在第三世界国家定位;③便宜、低廉而快捷的国际交通与通信的发展,使生产区位转移成为可能。并且进一步指出:新国际分工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是资本的有效组织形式,是一个不断继续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它削弱传统的把世界两分为少数的工业化国家和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原料供应基地),也促进了生产过程的细化,为大量的在世界不同工业地点的分支生产提供了可能。

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费勒伯乐等对于新国际分工的论述,过分强调了新国际分工的国际分散化趋势;忽视了第三世界国家参与新国际分工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低估了1960年及其以前第三世界工业化的水平,得出了所谓的世界市场工厂(World Market Factory)和自由加工区(Free Zone )是在第三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地点(实际是相对的或并非完全如此)。近年来,投资与技术的国际化发展,导致了某些产品的全球装配线的形成。

2.其它关于新国际分工的阐述 ①Lestie Sklair(1985 )通过对世界自由加工区的详细研究对新国际分工作了如下论述:自由加工区加速了包括原料在内的进口;进一步导致了性别分工的差异,女性雇工比例特别低(而中国深圳则是特例);新国际分工造成了对发达国家的高强度的依靠,以及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强烈竞争,这也是第三世界国家(地区)必须面对的考验(无法选择的途径)[3]。

②二战后世界进入了两个平行的市场经济体系,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有的学者就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的分工作了研究。Andrew Sayer(1997)等认为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分工是技术的而不是社会的;Hayek 也认为企业之间劳动分工是由它们获得和使用快速变化的专门技术决定的[4];并且Sayer(1995)认为处于合作之上的“市场社会主义”(Market socialism)企业之间分工与资本主义的分工相似。因此,据Sayer,Hayek等的观点,新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存在于企业之间或内部的,由企业获得或使用快速变化的专门技术决定的而非社会的劳动分工形式。与Sayer、Hayek观点不一致的是Jamim Gaugh and Aram Eisenschihz(1997 )认为新国际分工主要是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的分工,但是是由企业开发过程、投资构成形式以及个别利益导向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是由差别化的资本生产过程决定的[4]。

③Palloix & Agl,etta认为自1970年或者是二战后特别是从1960年中期开始向资本产业新兴集中的背景下,伴随着福特制分工形式缩短和新福特制分工的发展,加快了世界经济特别是跨国公司经营专门化劳动过程的深化, 以及管理功能集中化和操作过程分散化(D.C.Perrons 1981)。D.C.Perros 进一步分析指出尽管象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也分散化了,仅仅是一定的加工业分散了比如消费耐用品,而非资本密集型产业[5]。商品国际化, 资本国际化和生产的国际化促进了公司的跨国经营,结果发达世界与欠发达世界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

④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新国际分工的结构、规模。M.de.smidt等的研究说明:从1985年初开始,新国际分工更加明显,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控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动,决定着新国际分工。NIDL一方面为了避免贸易壁垒的危胁和弥补本国价值的损失;另一方面,工厂企业的区位调整和分工深化以减少或消除不必要(比如工作时间、工资、材料等)的浪费[6];即跨国公司(TNCS)在大量需求方面通过转让契约、生产一体化和选择生产或市场战略多样化决定着世界经济中FDI大幅度增长。 从而直接影响新国际分工发展特征;目前从规模上看,FDI 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但是转向发展中国家的FDI增长迅速。

⑤Peter Dichen et.al(1990)在 John Trriedmann 和 Dorecn Massey以及Allenscott 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国际分工中空间分工的内涵: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围绕着投资的资本积聚周期中,定位于不同的空间具有不同的功能。一些区位处于控制核心地位,一些处于边缘支配地位;以资本功能为特征的区域获得控制权,劳动力积聚区域处于被支配地位[7]。但是空间不是消极的, 处于支配地位的区域或许将来升级为控制中心地位;而处于控制核心地位的区域不一定能永远维护它的地位,因而是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存在着权力之争(这已是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了)。区域之间这种能动性转变,是社会发展本身和空间生产结构的本质特征。新国际分工中空间分工主要有两种形式:部门空间分工和空间等级分工两种类型,由控制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构成。

⑥国内比较典型的研究指出:新国际分工理论勾画了新产品的技术周期或者技术特征不同的生产过程与国家发展水平之间的动态匹配关系,国家之间根据技术差距依次顺序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期望重复走相对发达国家的路[8]。这仅反应了新国际分工的一个层面, 虽然发达国家在新国际分工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落后国家是否需要重复发达国家的发展途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有学者把新国际分工的内容归结为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工业分工逐渐替代世界工业与农业的分工成为新国际分工的主要内容,世界市场的国际商品交换和国际投资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展开,新国际分工形成了宠大的世界体系[9]。

综上所述,新国际分工的研究由于认识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目的的差异,从不同侧面对新国际分工作了不同的阐述,根据以上研究和作者的分析,可以得出新国际分工的基本内涵:首先新国际分工是一种关系网络体系的全球化发展,包括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的企业间、企业内部,部门间、部门内部,区域间、区域内部,国家间、国家内部的以及企业、部门、区域和国家相互之间形成的以生产为主导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制度等不同范畴内部及相互交叉的互动网络体系。其次,跨国公司(企业)是新国际分工的主角,推动跨国公司促进新国际分工格局的动力是市场需求、契约转让、生产一体化以及降低成本的要素构成和生产组织的改革,新国际分工的直接动力是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生产。再次,新国际分工的全球格局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格局、发达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格局的差异;以及分工中区域分工优势的升级转换规律。最后,新国际分工促使企业国际化、区域一体化。因而企业、地方在新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地方、国家在新国际分工中的角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了各种利益的需要而激烈地参与新国际分工的竞争,竞争成为新国际分工的基本机制。

三、新国际分工的机制

二战以后特别是1960年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表现为全球范围(尺度上)的经济整合。新国际分工和全球市场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两个必须要素;新国际分工带来了全球性的资本流动和国际商品交换,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的社会再生产逐渐形成了全球性的分工网络体系,导致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其直接推动力就是企业、地方、政府的追求利润、谋求发展和为其持续运行而必须取得的竞争优势。结果,跨国企业、发达国家地区为寻求理想市场和生产地展开了激烈竞争;欠发达国家(地区)、企业为争取资本也处于相互竞争的环境中;并且不同等级发展的企业、国家、地区为维持或获得竞争优势而处于严酷的竞争中。竞争已经成为新国际分工的最基本的机制,在全球化中企业、地方、政府兴衰变化的内在运行机制便是竞争优势的发展。企业、地方、政府是经济全球化中的关键主体,剖析新国际分工中企业、地方、政府的竞争机制,是分析新国际分工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企业竞争机制 企业竞争优势是国际经济发展中其它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缺乏竞争机制,没有活力,地方与国家就难以在新国际分工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竞争机制主要是企业运行的更新能力机制和创新能力机制,充分体现在企业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和相应活动创新。

企业价值链产品的更新和创新能力。企业产品价值增殖的实现通过相互作用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五个环节逐步实现的,产品价值的增殖,是上述五个环节每个部分的创新或更新的互动效应,是企业获得长期利润和竞争优势的直接推动力,产品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创新,价值链的连续,连续特征等的创新是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状态的关键因素。与企业产品价值链直接联系的是企业辅助活动和基本活动,辅助活动主要由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组成;基本活动就是研究、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五个环节的活动,只有使产品价值链的竞争策略、生产特点、活动组织和市场营销相匹配,企业的创新能力才可能最大发挥,企业才处于竞争优势的最佳状态。有的研究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关键是加速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实行灵活生产体制和改进零部件的供货关系。在全球竞争中,大市场营销也是企业竞争机制的一个重要方向,大市场营销即6PS战略即产品(Product )、 购买者(Purchase )、 营销渠道(Place )、 促销(Promote )、 政治(Politics)和价格(Price)分析战略。

2.地方竞争机制 地方竞争的源动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市场全球化、产品全球化、技术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强大地推动着地方为获得公众利益和地方价值而不断提高竞争优势。②近半个世纪以来,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国家政府与产业活动的关系大大减弱,并且跨越国家界限获得产品与服务已越来越容易。③区域像产业一样存在着产生、成长成熟、衰退和复苏的周期中,并且,地方获得竞争优势变得更加频繁而且呈现出了变幻莫测的局面;地方命运已由世界事件、科技发展、汇率变化和产业竞争等来决定。三个方面的综合作用,把地方推到了全球竞争的前沿,地方只有积极适应全球变化,充分分析和利用全球性的机遇和挑战,主动参与到全球性新国际分工中,才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持续发展。

地方营销的主旨在于将地区看作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视为吸引顾客的产品,通过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危机的策略分析,决定地区发展的目标市场,主动地进行营销。

地方竞争优势的获得主要依据地方营销(Place Marketing)。 地方营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如图1 ):①地方在区域或全球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战略性分析;②地方创新与营销主体互动网络的形成,官(政府)、产(产业界)、学(大学教育界)、公众和媒体五方形成的学习、协调、互动、高效的创新与营销网络;③营销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地方形象、公共设施、吸引力与生活品质等方面,是构成地方吸引力的关键;④营销目标,主要是地方之外的投资者、厂商、企业总部、人才、流动人口和各类旅游者;⑤针对特定的目标市场,形成有效的营销策略带动地方发展,持续获得竞争优势。地方营销就是善于把握地方营销各个环节的连续性,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网络互动作用,激化各个环节的竞争优势,为地方利益和企业利益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3.国家竞争机制 虽然企业和地方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国家竞争地位和作用在下降;但企业、地方竞争机制并不能替代国家竞争机制。正如波特(Poter 1990)研究:国家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优势,因为它能创造并持续企业的竞争条件,国家不但影响企业所制定的策略,也是创造并延续生产与技术发展的核心。自1960年以来,国际经济格局处于不断整合过程中,少数发达国家一直主宰着新国际分工格局,国家只有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分工中争取主动地位。国家竞争机制创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国家竞争机制起着整合企业、地方竞争优势的作用。

图1 地区营销机制模式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国家竞争机制创新的新前景。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是由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企业竞争,生产因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四个基本环节构成的互动网络创新体系[10]。波特对四个环节的互动作用做了详细阐述:首先对生产因素的作用,如果国内企业竞争程度不断提高,就会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改革生产活动组织,创新出新的高级生产要素,降低对初级生产要素的依赖;国内需求层次提高,也会不断促进对生产条件的投资,改善生产因素组合或产生新生产因素;国内相关与支持产业的创新同样会刺激生产创新;生产因素的不断升级即意味着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其次,对需求条件的作用,激烈的企业竞争使得国内需求增加、水平更高;一大群竞争厂商建立起国家的形象,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在专业化生产和创新过程中,吸引外商和投资者同时提高了本国产品和国际市场影响力;在国际上成功的相关产业生产出互补的产品,引发外国市场的需求,并且因为与世界级相关产业的形象相关而受益。再次,对相关产业作用机制,一定数量的国内竞争者鼓励发展更专业的供应商和相关产业;专业型的生产因素可以转移或转型到相关和支持产业的发展上,大规模或成长中的国内市场需求刺激了供应商(下游产业和辅助产业)的成长和深化。最后,对企业竞争力、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机制,世界级的客户跨入上游供应产业,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国内企业竞争意识和竞争力的培养,相关和支持产业推出新产品,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为新兴产业发展和进入提供了机会,具有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绝对优势)的生产因素和专业型生产因素吸引新产业进入和发展。四个环节的互动机制,自然会引发国内产业活动率先占领国际竞争的战略位置,凝聚永久不变的竞争优势。

此外,国家机遇和政府作用,也对国家竞争机制起着辅助作用。政府的作用就是审时度势,科学分析和把握国家、企业的机遇,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为竞争优势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指导。

四、新国际分工的启示

通过对新国际分工概念与机制探索,联系中国参与新国际分工的发展,可以看出新国际分工为发展中国家加入新国际分工体系和促进全球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①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出口产品的结构优化。《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1996年接受了129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创历史最高纪录。在获得世界投资总额中比例由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37%。由于国际资本的流动,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活动和本国产业结构的改造,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

②新国际分工迫使发达国家开始重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它们的经济稳定和发展与发展中国家相互关连,在区域集团化、经济一体化等问题上不得不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③新国际分工的约束机制亟待完善。自1960年以来,虽然一些区域性合作的协议逐步制定,但主要是由发达国家控制;并且新国际分工中竞争机制占据主导地位,其它机制的作用并不明显。为规范新国际分工的产业活动行为、投资行为、技术转化行为和贸易行为等,有大量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国际分工约束和监督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2.挑战 ①发展中国家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新国际分工。新国际分工仍然是发达国家控制的分工模式,发展中国家对外来资本的选择和拒绝的能力有限,对外来技术的转化能力更是受到发达国家种种防范措施和协议的制约。

②新国际分工加剧了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发展差距。第一,加大了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主要是为了寻求更高利润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因而,往往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基础差距越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发展的趋势越剧烈。第二,发展中国家内部地区之间差距,由于受到新国际分工的影响而加大了。劳动与技术、资本相比,获利越来越小;新国际分工使发展中国家的一小部分区域的发展速度加快,对其它地区的影响甚微。

③企业特别是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区域政府的作用在新国际分工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而中央政府必须谨慎、细致处理企业集团和全球化地区的关系,以充分发挥它们对国家经济的推动作用,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意义更为重大。

收稿日期:2000—03—07

标签:;  ;  ;  ;  ;  ;  ;  

新国际分工的动态:概念与机制_国际分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