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地矿九0八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陕西 西安 710600
摘要:在地质工程勘测中,对水文地质勘测是不可缺少的,但人们往往对水文地质问题不是十分的重视,由于对其的关注度不高,地下水对各类岩体施工项目造成的损现象频繁出现。所以,在对岩体施工项目勘测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岩体施工项目相关的水文地质内容进行了解,并对地下水有可能给岩体施工项目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对有可能产生的损失加以判断。要想将地下水对岩体施工项目的损失降到最低,就要对地质项目的施工方案进行研究和完善,还要精确地收集相关的数据信息供施工时应用。文章对水文地质在地质工程勘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概述。
关键词:地质勘测;水文地质;解决措施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工程地质勘测工作的压力不断加大。在工程地质勘测中,水分地质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对水文地质进行分析,就会影响项目工程的稳定性,严重的甚至会破坏项目工程的结构。在目前我国的工程地质勘测中,许多技术人员忽视了水文地质的重要性,加大了项目工程的风险,为了降低风险指数,对水文地质进行分析势在必行。
1工程地质勘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
1.1地下水位的反复升降
在地下水的反复升降作用下会使岩土体反复发生不均匀的收缩和膨胀变形,久而久之,会导致岩土体的收缩膨胀幅度不断增大,进而引起地裂造成建筑物和地基结构的破坏。水位的反复升降引起的干湿交替还会增加基础工程材料的腐蚀破坏,并使岩土层中的铁、铝等盐类物质溶解,使土质变松,孔隙变大,承载力下降,继而导致建筑发生位移,并给岩土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
1.2地下水动压力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在正常的情况下,地下水的压力通常比较小,一般不会对工程的建设造成明显的影响。但是如果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地下水压失去平衡,就会导致地下水压变大,对工程的建设造成严重的危害。对工程造成危害的地下水压,通常是指移动化水压,不仅仅会造成基坑和流砂现象的出现,造成工程建设的难度增大,而且在对这些危害进行治理的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整体上来看,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有着非常大的阻碍。
1.3地下水下降的不利影响
地下水位下降会对项目工程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人为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满足发展需求,人们大量地开采地下水,在上游修建堤坝,以此来拦截水源,阻碍了地下水的补充。一旦地下水位下降,项目工程就会出现塌陷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地震。除了对项目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之外,地下水位下降还有破坏当地得自然环境,导致水源枯竭、水质恶化,影响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
2应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科学举措
2.1提升重视程度
为了科学应对水文地质问题,应该提升重视程度。当前我国许多建设单位都没有提高对水文地质的重视,这些建设单位在展开项目工程的过程中,没有对水文地质进行调查,给工程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障项目工程的质量,建设单位必须提高对水文地质的重视。具体来说,建设单位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采用宣讲会等形式,宣传水文地质的重要性。第二,聘请专业的勘探人员,提升单位内部勘探人员的业务素质。第三,明确水文地质勘测对工程造成的影响,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2.2加强人员培训,完善工程地质勘测评价机制
工程地质勘测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性,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在工程地质勘测方面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规程体系和技术操作规范等,这也是工程地质人员开展地质勘测活动的基本依据。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工程地质技术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深刻理解和掌握相关规程、规范,熟悉各种勘测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人员的知识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还要制定和完善工程勘察评价机制,提高勘察管理水平,确保对水文和工程地质信息进行严格的监控,做好详尽的记录,从而确保对各类问题可以做出预防和采取正确的应对解决措施。
2.3加大地下水调查工作的力度
相关人员需要对地下水的状态进行勘察,并分析地下水埋藏的情况。先要对地下水的勘察目标进行明确,并设置一个勘察目标与体系;经分析地下水的埋藏情况,对地下水的类型进行明确,了解地下水上升下降幅度与变化情况,明确地下水流向与水位的变化规律。同时还需要评价分析相关要素,深入分析安全问题,以便及时进行处理,防止水文地质的问题影响到工程质量。
2.4加强对地下水位变化的观测
地下水位的上升与下降都会对岩土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建筑基础的稳固性。因此,在工程地质勘测中,必须密切观察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结合气候环境和人为因素,认真分析造成水位升降的原因。弄清地下水类型,排泄与补给条件等,并注意发现研究和总结水位变化幅度规律,从而针对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案,以及相关的风险预案,降低水位变化的危害性。
2.5加强对地下水水质和岩土结构性状变化的观测
地下水与岩土结构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岩土层结构、含水量等发生变化,并引发相关的地质灾害。在工程地质勘测中,除了要密切关注地下水位变化外,还应定期对地下水进行取样观测,掌握地下水硬度、盐类物质含量、pH值等水质变化情况和岩土层含水量变化等情况,得到可靠的数据。涉及基坑工程的还应调查土层的渗透性,进行抽、压,水实验,对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科学的研判,降低安全隐患风险。
2.6加强对岩土水理性质的测试研究
岩土水理性质,简单的来讲就是在岩土和地下水相互影响和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在在工程地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岩土的水理性质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是因为,存在于岩土内部的水理性质不仅仅与岩土整体强度和稳定性有着直接的关系,甚至还会造成岩土出现软化性、胀缩性以及崩解性等。岩土中的颗粒成分以及矿物质等成分的变化都会造成岩土出现崩解性。在开展地质勘测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勘察工作都忽略了岩土水理性质的研究和测试,而是仅仅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物理力学方面的研究和勘察上。所以说,在今后的工程地质勘测中,必须要加强对岩土水理性质的研究和测试。岩土水理性质的产生受到地下岩土和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影响,所以不同的地质中由于地下水和岩土之间作用方式的不同,在岩土水理性质表现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比方说,在粘性较大的地质中,地下水和岩土之间作用产生的性质主要表现在结合水方面,也就是以膨胀性和收缩性为主要特征。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地质勘测中水文地质工作一直都占据着重要位置,可以有效提高工程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避免一些各种原因引起的人为水文地质灾害出现。根据对水文地质的勘察情况,我们可以对水文地质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从而找到合理的处理对策。因此,我们在工程地质勘测中必须要提高对水文地质调查的重视程度,相关部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施工之前就要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切合实际的制定好防治措施,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以便促进工程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马占彪,谭琳,翟云阔,韩冬冰,陈雪娇.探究工程地质勘测中水文地质问题产生的具体危害[J].内江科技,2015.
[2]姜俊,言鹏.工程地质勘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分析[J].江西建材,2016.
[3]马志超,周峰,杨一峰.工程地质勘测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危害分析[J].科技资讯,2015.
[4]朱志新.浅议工程地质勘测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
论文作者:邢高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水文地质论文; 岩土论文; 地下水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工程论文; 地质论文; 情况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