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背景下,日益完善的道路体系发挥着重大作用,是国民经济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道路工程依然需要大量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作为关系到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掌握施工技术要点,了解常见施工问题处理方法,有助于提升道路工程建设水平。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车辆逐渐增多,道路的承受力逐渐加大,很多路面出现了损坏,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想要提高道路的质量,需要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对道路的整体质量以及使用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讲解了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要点。
1沥青混凝土的特点
为了保证道路的行车安全,可使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升路面的稳定性、平整度以及抗病害能力。沥青混凝土的特点如下:第一,沥青混凝土具有较强的粘结力。沥青混凝土是对普通沥青进行性能优化,使得沥青层之间的粘结力更强,这种粘结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沥青面层可以与水泥路面层相结合,使得道路的整体性更加突出;第二,具有较强的抗疲劳能力,沥青混凝土抗疲劳能力的优化可以保证路面的行车安全,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但是需在材料配置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的配比,降低沥青吸收层的弹性模量;第三,具有较好的严密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可有效防治渗水等水害问题,因为改性混凝土中沥青含量增大,提高了路面的严密性,使得地表水下渗和地下水水位上升问题得以解决;第四,施工工艺便捷,质量控制度更高,在施工过程中依据设计方案和相关工艺规范进行,并根据工程施工范围合理设置参数便可有效控制施工质量。
2工程概况
某道路工程全长约51km,项目总投资约105亿人民币。工程内容包括对辅道的提升整治、打通断点疏通瓶颈、对立交节点进行互通改造、升级公交系统、完善过街系统等。其中,拓宽辅道是该工程的重要内容,将辅道拓宽为12.5m。实施11座重要道路节点立交互通改造,全线形成28座交通立交,并新增7座三环人行通道。从整体上来看,道路结构主要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3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选择高质量材料
道路建设的目的是满足居民的出行需要,同时也是推动城市发展进程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材料种类繁多,需要耐心选择,重视高质量、高品质。好多材料的检验步骤应该重视,适当的管控好整个材料采购过程,选择资质优良的材料供应商,针对具体的情况细细研究并比较,寻找到性价比较高的材料供应商。重视材料运输的具体方式,避免盲目选择,以至于影响到材料的质量。在材料进场的时候,应该严格的检查材料的基本型号、质量及合格证等信息资料,当相关的工作人员签字并确认后,允许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在领取材料的时候,应该严格的依照材料清单进行查看并对比,对取得的材料需及时登记,避免材料出现丢失或者是毁损的问题。
3.2混合料的配合比
沥青混凝土的混合料配制是会关系到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强度等指标,所以,必须对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通过现场试验分析,得到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最佳值,并根据此来对各种材料用量加以控制管理,最大程度提高混合料的综合性能,为高质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奠定基础。
3.3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拌和机的布置与选择:①拌和站需要设置在空旷、干燥、运输良好的地区,并保证远离居民区。②拌和站的位置需要具有良好的排水设备以及电力供应。③备料区需要搭设钢棚遮雨,在停料期间,需要使用专用的帆布完全覆盖。④各种的集料需要进行有序隔离。拌和机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减震和二次除尘设备应完好,并增加循环水除尘设备,避免有害粉尘逸散到空气中,从而满足环保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具备150T以上的保温贮料能力,并具备自动添加抗剥落剂、纤维等外加设备,能逐盘打印集料和沥青的加热温度、混合料的拌和温度、材料用量和每盘混合料的质量等。
3.4压实施工技术
(1)施工技术人员要控制好摊铺作业的速度与碾压路面作业的长度,来提高施工质量控制的平衡效果与稳定性。对于摊铺作业在气候温度较高的环境下进行施工,需通过观察风速与风向,来调整施工技术应用方法。具体施工过程中,压实施工技术,应经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技术应用效果控制。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如表3所示的要求,进行施工作业。
(2)对于压实施工中出现的沥青混合料牯轮问题,施工技术人员应从问题源头入手,即通过控制好材料拌制与混合料的质量效果。此外,压实处理中,也要调整压实施工方法,来避免混合料牯轮问题的发生。例如,可在路面的压实施工中,在碾压轮上洒上少量水的方式,来进行问题控制。
(3)施工技术在确定道路路面压实施工长度时,应综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即结合沥青材料的出场温度、天气情况以及沥青混合料性质,来合理确定施工操作的方案要求。否则,路面的压实效果,就会难以满足工程项目投入使用的高稳定性要求。
3.5接缝施工技术
3.5.1纵向施工缝的处理
纵向施工缝的处置,往往采用两台摊铺机同时作业的方式。具体技术要点如下:在已摊铺混合料中预留10~20cm位置不进行碾压,这样会出现5~10cm的摊铺层需要进行二次压实,这时可以采用热接缝的方式进行碾压,对于纵向裂缝能够更好地处理。
3.5.2横向施工缝的处理
对于横向施工接缝,需要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结束后,采用直尺进行测量,如果不存在问题,将横向接缝铲成上下垂直角,与纵向边缘成垂直关系,使得上下两次摊铺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接缝。摊铺前需要将灰尘清理干净,用沥青摊铺时,需要采用滚筒式碾压机进行横向碾压。
4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在通常的建设过程中,要对建设的施工进行规范化的严格要求,且对沥青裂缝防范措施,在进行落实中,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其具有的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对路面进行填土工作中,要避免对淤泥和腐殖土的采用,且对路面进行压实中,要对其压实度进行测量,一定要在规定的压实度范围内。在对陈旧的路面进行改造中,更加注意对边坡的清除,依据一定的填土厚度,对路面进行一定的台阶处理,且能够及时的给予碾压。②在对路基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其进行分层次的填筑,对边坡也要进行压实处理。③对路基要按照标准进行充分的碾压,该种碾压要在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进行,对最佳的含水量要有一定的把控,且能够对碾压的方法进行一定的方法改进,从而确保基层的强度在一定标准范围内。④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施工中,要具备合理的组织性,在一定条件下,对缝隙进行涂刷粘性沥青处理,再进行摊铺沥青混合料的处理。
结语
综上,沥青混凝土有着许多优点,比如原料易得、成本低等,是道路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但沥青混凝土施工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作,加强对其研究和了解,正确运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推动我国道路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凡,马磊.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J].交通世界,2017(28):18~19.
[2]王爽元.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世界,2017(29):63~64.
[3]张金跃.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世界,2017(12):56~57.
[4]陈旭军.市政道路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常见问题探讨[J].公路,2013(09):65~66.
论文作者:王嘉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材料论文; 道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压实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