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同时流浪乞讨人员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国家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也针对流浪乞讨人员问题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各个城市救助站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但相关流浪乞讨人员在求助的过程中,会出现相关数据和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数据和信息具备完善性的特点,从而保证能够为救助站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流浪乞讨人员求助档案管理工作的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流浪乞讨;求助人员;档案管理;控制措施;分析研究
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而流浪乞讨人员问题也愈加严重,想要对流浪乞讨求助人员求助问题进行控制,就需要保证救助站建设工作具备规范化的特点,但在对相关求助人员救助的情况下,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并对相关数据和材料进行管理,避免出现丢失的问题和现象,确保甭管为救助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还能够保证救助单位具备规范化的特点,并对救助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从而保障能够满足相关规定和标准。
1.救助当啊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文件材料的归档
1.1概念和特点
对于救助档案来说,主要是指流浪成年人保护机构和救护管理机构在对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实施救助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管理,并且在民政专业档案管理工作中占据较重要的位置,这对于救助单位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另外,对于这类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主要是由求助人员形成,会在救助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材料和数据,但由于不同类型的求助人员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就会导致相关档案材料也会存在差异性,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
1.2归档要求
流浪成年人保护机构和救助管理机构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救助文件材料的归档制度,确保相关人员能够明确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归档时间以及归档要求。但相关救助材料在完成办理工作之后,必须要保证能够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和标准:第一,需要保障相关归档材料都具备完善性的特点。第二,确保归档材料内部具备照片和复印件,确保图片具备清晰的特点。第三,在实际开展救助工作的过程中,电子文件需要保证能够满足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同时需要将纸质档案进行统一归档。
1.3归档范围
首先,对于救助未成年人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来说,需要依照救助人员的个体差异,在确定每一个救助未成年人归档文件材料的范围,并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和标准:第一,需要依照国家制定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情况档案》的需求和标准。第二,需要对求助的未成年人进行接送。第三,求助人员签收的物品清单和危险品处置的书面意见。第四,在收到《中职救助通知书》的情况下,需要通知对未成年人进行救助。第五,安置手续必须要保证能够满足相关规定和标准。第六,在救助过程中出现死亡情况的未成年人,需要由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相关证明。第七,将相关文件材料进行归档。其次,对于不予救助成年人材料的归档范围,需要依照救助个体差异,决定每一个救助成年人归档文件材料的范围,并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和标准:第一,需要依照个人基本情况档案。第二,需要对救助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登记。第三,需要对救助情况的档案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第四,完善救助人员的交接表。第五,受助人员签收的物品清单和危险品处置书面意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六,在收到终止救助通知书的情况下,需要通知对求助人员的救治。第七,对于擅自离站的受助人员来书,需要出具相关证明。第八,放弃救助受助人员的登记备案表。第九,需要对符合安置条件的受助人员办置安置手续。第十,在受助期间死亡的求助人员,需要由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相关证明。第十一,需要将其他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归档。
2.救助档案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2.1管理原则
救助档案需要由救助管理单位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管理,确保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其自身的职责。
2.2救助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鉴定销毁
救助站在实际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依照文件材料的价值,对档案管理的时间进行控制,而在正常的情况下,相关档案管理都会在五年左右,而在救助过程中,求助人员出现死亡的情况下,需要将救助档案保存十年。另外,对于到达保管期内部的救助档案来说,必须要有国家相关规定和鉴定机构对其执行销毁,还需要在相关手续完善后才能够实施。
2.3救助档案的管理
救助站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一人一卷的整理方式,还需要保证整理流程能够满足相关规定和标准:第一,救助档案需要依照年度和保管期限以及人员对档案进行分类,先需要将档案按年度进行分类,并依照档案划定的保管期对其进行分类,然后档案需要被分为救助未成年人和不予救助成年人以及救助成年人三类。第二,需要依照救助时间对救助档案进行排列顺序。第三,在对救助档案目录编目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相关项目都具备完善性的特点,从而保障能够满足相关规定和标准。
2.4救助档案的利用
对于救助档案来说,主要是为救助管理机构使用,而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出现特殊原因的情况下,对救助档案查询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相关部门的批准,从而避免出现不合理的问题。
结论
综合上文所述,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流浪乞讨人员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促进救助站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但救助站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在开展救助工作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材料,而档案管理工作在救助站发展过程中占据较重要的位置,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保障能够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确保能够满足相关规定和标准,保证能够为救助站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最终保障能够救助行业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文.用生命诠释初心的民政人——记黑龙江省林口县救助管理站原站长李燕敏[J].中国民政,2019(13):39-41.
[2]马一鸣.对救助管理站救助内容的建议研究——基于对T市救助内容的问卷调查[J].法制与社会,2019(19):145-146.
[3]凌青.政府为流浪乞讨人员购买社会救助服务问题探析[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4):196-197.
[4]冉菲斐,史宇萌.基于ERG理论的流浪乞讨人员生存现状调查[J].决策探索(下),2019(03):38-40.
论文作者:郭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档案论文; 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材料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相关部门论文; 文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