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究——基于梅州兴宁市“三多三促”模式论文_谢虎跃 王伟江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究——基于梅州兴宁市“三多三促”模式论文_谢虎跃 王伟江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文为2019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pdjh2019b0574)、2019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XJ201913714034)“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新模式研究——以梅州市兴宁市“三多三促”模式为例” 研究成果 。

摘要: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兴宁市进入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如何构建符合人民群众美好需求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乡村振新战略的重要内容。以兴宁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为背景,结合兴宁市“三多三促”农村文化俱乐部模式的实际开展情况,探讨兴宁市“三多三促”农村文化俱乐部模式的创新模式,切实推进兴宁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关键词:兴宁市;三多三促模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乡村振新战略;文化俱乐部

中图分类号:D924.41;D920.4 文章编号:20190237

1背景

党的十九大报告划时代地提出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1]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个重要支撑,要想满足农村群众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必须为其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此,我们必须带头振兴农村公共文化,着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在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振兴的基础上落实农村的全面振兴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相对滞后,不匹配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由此,以兴宁市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为背景,结合兴宁市“三多三促”模式农村文化俱乐部的实际开展情况,探讨兴宁市“三多三促”农村文化俱乐部模式的创新模式,切实推进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美好需求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2]。

2兴宁市“三多三促”模式建设成效

2.1“三多三促”模式

梅州市“三多三促”模式农村公共文化俱乐部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和“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3]

“三多三促”模式是广东省梅州市为满足梅州市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据各村镇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客家文化底蕴、自然环境等实际情况,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保护客家古民居、实施乡村振新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等工作衔接起来,在建设规划上体现“多形态文化、多功能利用、多元化投资”,在目的意义上实现“促进古民居保护、促进文化旅游、促进社会建设”的农村公共文化俱乐部惠民项目。

兴宁市是隶属梅州市的县级市。以兴宁市“三多三促”模式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探索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服务体制机制的创新模式,发挥“三多三促”模式项目示范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对于全国各地区新时代建设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2兴宁市“三多三促”模式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成效

在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兴宁市积极探索文化建设新道路,以“三多三促”模式,全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惠民工程再上新台阶,惠民实效得到农村群众的充分肯定。

自2013年至2018年,兴宁市落实“三多三促”模式,整合资源共建成72个农村文化俱乐部,各村以点带面,发动当地村民、乡贤共同修葺客家老祖屋、传统民居围龙屋,促进了古民居保护。以“三多三促”模式农村公共文化俱乐部为载体,综合开发利用客家古民居,再现农村原生态优秀客家传统人文和乡土文化,探索开发农村文化和客家文化休闲旅游发展新路子,促进客家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协调、共生发展。此外,保护、发挥、创新客家传统民居承传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管理作用功能,还积极开展民俗文化产业帮扶专项行动,因地制宜建立客家汉乐、山歌、舞狮、杯花舞、书画等符合人们群众精神需求的村文艺团队,广泛组织开展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艺活动和休闲体育健身活动。

3“三多三促”模式的创新机制

3.1“三多三促”模式坚持以深厚的客家地域文化为底蕴

兴宁客家,是历史上从黄河流域渐次南迁,后大部分聚居于闽、粤、赣边境,操客家方言,有着相似民俗文化的一支典型汉族民系。兴宁地区独特深厚的汉族客家传统文化在特殊的民族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和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中生长孕育,并且随着不断地发展演变逐渐发展形成。

兴宁素来崇文重教。古有方志学家张天赋、“参禅看破”的佛教临济宗传人何南凤、为政清廉爱民仁义的御史王天与,有“翰林留得读书堂”的北宋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罗孟郊,又得时任知县的祝枝山作诗称赞“一半人家千户侯”;近现代又有“一桌两院士、一家三清华、一腹四知县、一屋五将军”。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百员将军出齐昌,千名教授同故乡;万千工贾遨商海,巨子遍布五洲洋”的壮丽人文历史盛景。璀璨闻名的罗家通书、关帝出行、客家锣鼓、杯花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传承兴宁客家民族文化的重要动态象征符号和历史文化珍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兴宁人创造了灿烂的兴宁客家文化,熔铸和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客家精神文化。[4]

当前,在传承、弘扬兴宁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强化以群众为中心的文化创新方面,“三多三促”模式的落实与实践根植于兴宁市独特深厚的客家文化之上,并合理配置创作资源,激发创作动力,创造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环境。以传统的兴宁客家文化为基点,认真贯彻党的文化方针政策,将历史积淀下的文化元素融入“三多三促”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实践之中,让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兴宁客家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做到以农民群众为中心,切实解决农民的文化感情需求。

3.2“三多三促”模式坚持以优秀的群众文化资源为基础

农村群众是农村公共文化的主要承载体,也是以“三多三促”模式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终服务对象。因此,“三多三促”模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构建坚持以农村群众为中心,以优秀的群众文化资源为基础。“三多三促”模式利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优秀的地域特色文化,倡导广大农村群众自发积极地加入到群众文化队伍中来,吸引广大农村群众广泛支持开展惠及群众的文化活动。

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关键时期,兴宁市在落实“三多三促”模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积极探索建设新路,打造具有浓郁兴宁民俗特色、带有浓厚客家文化韵味的农村公共文化场所,继续大力传承和创新弘扬优秀客家传统民俗文化,积极主动引导广大农村群众热情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在关于“三多三促”模式农村公共文化的具体实践中,将农村公共文化的建设以优秀的群众文化资源为基础,深度挖掘兴宁农村地域公共文化内涵,发现兴宁地方文化特色和客家民俗特色,扎实大力推进探索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新模式,有意识地打造一批具有浓郁兴宁客家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型农村公共文化场所,满足兴宁农村群众需求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三多三促”模式依托当地具有客家传统风貌的村庄、存在重大历史价值的遗址等已有的客家群众特色文化资源,针对性进行有效整合、打造、培植,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当地最具客家特色、覆盖面最广、农村群众最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随着“三多三促”模式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形成了诸如兴宁市径南镇星耀村拙庐、水口镇东升村睦第、黄陂镇龙溪村林氏公祠、石马镇新石村万庆第等汲取了新时期农村文化发展新理念、新思想,又融合了客家历史底蕴的养分和农村群众熟悉的民俗文化内容,带有群众文化烙印的农村公共文化场所。

3.3“三多三促”模式坚持以持续的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为根本

农村公共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带有浓厚的乡土和人文气息,是农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共同特点是起源于民间生活,最终形成浓厚的地方特色。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时代的到来,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民文化心态发生了变化,传统的农村公共文化体系不适用于新时代的需要。[5]在新时代,如何弘扬、传承和创新优秀农村公共文化和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体系,根本是要创新其形式和内容,而不是守旧不变,更要创新文化载体,让农村公共文化成为有水之源。[6]

农村文化体系的创建和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三多三促”模式农村公共文化俱乐部的开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结合当地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特色进行文化内涵创新,另一方面不断深化、充实、完善、创新和拓展其文化表现形式,以期符合当地农民群众长久以来的生活风俗习惯和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例如,水口镇水东村老祖屋文化俱乐部充分利用源远流长的老祖屋,将其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结合起来,既扩大原有传统客家名居功能,又完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有序组织镇里文艺骨干到老祖屋文化俱乐部以“教”代“演”,把传统的“送文化”演变成“种文化”,实现山区农村群众自发参与文化活动,使得农村群众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和繁荣。

兴宁政府以遍布全域的具有特色化的数十个农村文化俱乐部为场所,宣传传统文化习俗和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时常组织围绕着党的富民安家政策或是对客家地域历史巨变、客家传统习俗、和谐幸福家庭等生活中的具体主题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不拘一格,以兴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家锣鼓、兴宁烙画、梳妆舞等形式为主,实现厚重文化底蕴的客家历史传统文化和新意识、新形式、新内容的现代生活的有机融合和持续创新。“三多三促”模式不仅使曾被历史长久尘封的传统艺术文化焕发勃勃生机、回应新时代的强烈号召,而且也实现了文化活动在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和台阶,让兴宁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呈现了新景象、展现了新活力。

4总结

在新时期的建设发展进程中,农村公共文化对于实现农村新发展及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兴宁市顺应文化发展自身规律,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通过“三多三促”模式创新构建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美好需求的农村公共文化体系。“三多三促”模式坚持以深厚的客家地域文化为底蕴、以优秀的群众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持续的创新文化表现形式为根本,在充分发掘、创新和弘扬当地特色的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新时代、新形势、新理念的基础上,真正做到有内涵、见实效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践,充分实现“多形态文化、多功能利用、多元化投资”,做到了“促古民居保护、促文化旅游、促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马晓南,居占杰.河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以滑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8).

[3]梅州“三多三促”模式农村文化俱乐部通过国家示范项目验收 [N].南方日报,2019-02-15.

[4]周云水.地域文化与民俗表述:对明代广东兴宁三部县志的文本分析[J].地方文化研究,2014,(3).

[5]张振鹏.新型城镇化中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道[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6]胡恒钊.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重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8,(2).

作者简介:谢虎跃(1998—),男,浙江临海人,广州工商学院在读本科生;

通讯作者:王伟江(1985-),男,广东潮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作者:谢虎跃 王伟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究——基于梅州兴宁市“三多三促”模式论文_谢虎跃 王伟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