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析论文_杜阳宏

基于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析论文_杜阳宏

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我国地理位置的优势是十分显而易见的,尤其在我国沿海地区软土分布的较为广泛,并且已经得到一些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工作稳步进行。在进行道路或其他工程修建时,地基建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那么相应地就需要软土类区域来作为基础。但是当前许多建设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物理力学性质较差的软土地基,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并且做好相关数据处理分析。鉴于此,本文对基于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数据

引言

软土地基在被运用于重要的工程建筑之前,首先需要可靠的、真实的、贴近实际的原始资料和设计参数来做保障,并且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利用专业的勘察手段和方法,能够采取因地制宜地地基处理措施,结合实际地质条件来对软土地基进行专业的勘察处理。除此之外,对软土地基的测试数据也要做好科学合理的统计和整体,能够为施工设计提供基本的参考。

1软土的成因类型

首先要针对软土的成因类型进行分析,软土的成因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湖沼相、谷地、滨海相以及河滩冲洪积相等类型,而主要的成因类型包括滨海和湖沼沉积两种类型,是软土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软土的沉积时代也被划分为第四系更新统时代以及全新统时代,除此之外,软土层厚度一般较大,分布范围也较为广泛。而且由于受海侵活动的影响,潮水在海水入侵的时候会给陆地带来淤泥之后逐渐沉积下来,由此形成三层海相软土,比如杭嘉湖地区的软土为例,其第四系标准剖面就可以显示出这种软土是分为三层的。

2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

2.1勘察目的

对软土地基岩土工程进行勘察工作之前,首先要建立和明确勘察的实际目的,这主要指的是,为了对某一段地基的地质情况进行比较和筛选,能够提高岩土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对建筑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那么设立明确的勘察目的将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展开,也能够通过实际勘察得到有力的数据支撑。

2.2勘察技术要求

勘察技术要求主要从几方面展开:地面调查测绘重点、勘探与测试取样。首先对地面调查测绘重点进行分析,其包括的主要内容较为广泛和复杂,不仅包括软土地基沿线工程路段的地形、地貌等地质情况,还包括地层沉积的关系,软土主要成因,软土分布的范围地区以及软土地基的各项性质,都作为地面调查的测绘重点内容。除此之外,还包括软土层的厚度、排水性能以及颗粒组成等物理性质,对于地下水与地表水系的联系,以及已有的建筑物对软土地基的作用力以及变形程度,并且包括可能出现的情况制定的地基处理措施。除了确定地面调查测绘重点内容,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勘探与测试取样的技术要求,这是关系到岩土工程中土层的划分的重要勘查技术手段,能够对软土的物理性质等以及所处的层位来对相关探测指标进行确定。为了确保在对岩土工程进行勘察的过程中,软粘土能够保持其稳定性,需要采用干钻法作为最为合适的方法。对软土进行取样最好采取薄壁取土器静压的方法,这样能够确保在全过程当中样品的稳定性都能够达到一个高标准,不会轻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形和水分流失的情况。

3软土地基特质以及技术应用的困难性问题

3.1软土地基构成

软土地基主要构成就是淤泥以及黏土,经过实地勘测以及探究发现,多数软土地基都会分布在含水量较高的湖泊、海边、河流点那个地区,所以这些地区的细沙粒相对较多,其孔隙相对于一般的地基要超出许多,在该地区进行项目建设常常会受到软土地基的渗透性、抗剪力、稳固性、土层设置等方面的影响,且其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土层处理之后的沉降,常常会出现一些絮状结构而影响地基建设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软土地基特质导致技术应用困难性

经过勘测分析得出软土土层本身就还有较多的自然水资源,当地区出现降雨、降雪等现象,那么其下部的储水量就会逐步增多,这样当软土地基的施工建设期间的表层水量增多,那么就会导致软土地基很难及时将多余的水分吸收,当软土地基长期积水,但是找不到适合的途径进行排水处理,内部的水资源滞留的现象较为严重,就会给整个项目工程埋下隐患问题。

在进行施工处理建设阶段,如果对技术手段应用不合理,你吗软土地基本身的不稳定很容易导致深基坑的变形或位置移动,整个施工建设项目以及周围环境都会面临巨大的安全隐患问题。由此看来软土土质的抗剪能力有限,在后期的竣工应用,常常会因为断裂现象而坍塌,其整体的活动性逐步增加,就会导致项目工程建设整体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4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要点

4.1力学性质

实际调查软土地基时,还必须正确判断和评价其力学性质,分析和调查土层的超压和固结情况。土壤整合程度不同,结果会产生性能、压力和变形,因此必须重点分析和处理土壤调查工作。一旦确定了土壤变形和压力参数,您还必须确定预集成系数、排斥指数、压力系数和固结压力、压力指数等实际值,这样才能科学地理解软土的结构。实际上,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引起的软土特性可能包括特殊的压缩性能和特殊的强度变化。

4.2判别和处理软土地基的液化

当沙子和饱和淤泥同时存在于地面下时,除了6度以外的其他东西都会液化。如果沙和饱和粉土的初步判断想进一步判断液化,可以用标准渗透试验法来判断20米深的地下液化。如果地基上有沙层、液化土层,则在确定液化土的深度和厚度后,必须使用相关公式计算钻孔液化指数,然后再次合理区分液化等级。建筑公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软土地基液化:先去除液化针的一部分。处理时要降低基础液化指数,使其低于5。在振动加固和压缩碎石堆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桩间土壤的标准渗透锤高于液化判别锤的极限。工人们还可以改善排水条件,或者增厚未液化的土壤厚度,从而减少液化冲击。第二,把液化沉淀全部清除了。增加未液化土层的厚度,或用未液化土壤替换整个液化地面。选择加密法或脱土处理,并使用加密法加强时,必须将其视为液化深度以下。如果选择使用深基础,则必须将基础底面埋在液化深度下的稳定层中。

4.3原位测试

合理选择适当的现场试验方法是提高勘察准确度和准确建议地面设计参数的前提条件。适合软土地基的现场试验手段主要有静力渗透试验、标准渗透试验、横板剪切试验、荷载试验等。静态渗透通常应用于土壤均匀性和分割、估算基础土壤的承载力和压缩系数、选择承载层、确定打桩可能性、确定基础土液化或地震陷阱的可能性和等级、试验结果持续、准确、客观、技术成熟,以及软土基础调查。标准渗透试验与静态渗透的比较连续性差,试验结果准确客观,技术成熟,在软土基础调查中相对普遍应用。交剪试验是在现场应力条件下粘土的非排水剪切强度Cu、软土灵敏度和应力历史估计、准确客观技术成熟的测试结果,在软土基础调查中通常应用。荷载试验视觉化、客观确定基础土的承载力,但试验过程复杂、试验时间长,在调查阶段应用较少。

结束语

我国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科技手段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逐步拓展开来,建筑行业也由此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不到位,常常会导致路基沉降很难控制路基稳定性,所以做好加固处理并合理利用措施方法,才能实现对整个项目工程的优化,对提升相应建筑工程质量也有着积极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高亚琛.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64.

[2]杨树才.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8(34):80.

[3]潘连栋.软土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研究[J].中国金属通报,2018(11):215+217.

[4]胡小军.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运用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178.

[5]连若含.岩土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8):112.

论文作者:杜阳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  ;  ;  ;  ;  ;  ;  ;  

基于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析论文_杜阳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