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论文_孙善光

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论文_孙善光

山东弘升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电力工程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加强对电力土建设施的建设。电力土建想要发挥自身的优势,这需要提高对电力土建地基施工的重视度,只有将基础打好,才可以使得电力土建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电力土建工程与其他建筑工程的施工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由于电力土建工程的功能性比较强,并且施工条件也比较恶劣,因此在进行电力土建工程时,应对地基施工进行严格监管,从而提升整个电力土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为电网建设提供更好的建筑基础。

关键词: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极为迅速,电力土建地基工程处理技术全面推广和应用使得我国电力土建施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本身所涉及专业性知识面较广,在实际实践期间必须对其做好全方位的专业把控,使其技术实质性价值作用能够充分得到体现。

1电力土建地基处理特征

国内电力土建地基在处理中严重性、潜在性、复杂性、多发性是最突出的几个特征。我国有着非常辽阔的地域,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地质条件、地质问题。比如盐碱土质、冻土土质、软土土质。另外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也大不相同,各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威胁度也存在较大区别。比如地震、塌方、滑坡、泥石流等都会成为电力土建地基作业中的重要威胁。电力土建项目中,所有环节都有内在联系,环环相扣的关系使得如果忽视其中一个环节,就会影响到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另外电力土建地基还有潜在性特征,这种问题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发现。部分地基的处理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发现。作为电力设备、电力系统作业最基础的工程,地基为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如地基使用中发现问题,就需要重新处理,浪费很多的资金和投入。并且电力土建地基还和人们的生命安全关联密切,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和针对化的处理。

2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

2.1塑料排水板施工技术

对于淤泥、淤质土、冲填土等饱和性粘土地基,运用排水固结法处理时较多使用塑料排水板施工技术,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作业沉降度进行检测以及预压荷载填筑,完成后方可施工。在沉降量检测时,需在作业现场严格地按照规定设计出科学的沉降观测位置和观测点数目,同时将观测到的数据结果及时进行上报。确保工程管理人员在合理的范围内,对测量点导数值进行准确审核。在进行预压荷载填筑时,作业人员需对预压荷载进行精准计算,并综合考虑会影响预压荷载的各种因素,再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对其进行填筑。此外进行排水垫层的铺设工作之前,作业人员要对地表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对施工没有任何影响,做好地面低排水和疏干工作。对排水垫层进行人工砂砾铺垫,铺垫的每层厚度不宜超过500mm。大砂砾石铺垫完成以后,需要使用压路设备对其进行反复碾压。当压制的密度符合规定或设计的要求后,方可停止。还需要在边缘的位置进行小坡度设置,方便日后排水,坡度控制在2%~3%之间。

2.2高压喷射注浆技术

在电力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对高压喷射注浆技术的应用也较为广泛,此技术在治理一些不良地基土质时效果较为明显。当进行注浆施工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注浆施工之前需要合理计算钻孔点的深度,进而确定钻孔点,再通过实验确定施工中所需的注浆配比。其次,在注浆施工过程中需要将确定好的钻孔内注入浆液,并做好相应记录,为后期的检查提供准确的数据。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如果出现冒浆现象需要在加固土层时保留1cm的高度,方便后期夯填素土。如果在注浆过程中出现漏浆现象,操作人员需要立刻停止注浆,查找漏浆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更改调整注浆的参数,不再漏浆后方可进行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在注浆的前期需要将压力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避免在后期注浆时由于压力过大对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2.3强夯置换法

强夯置换法是一种地基加固方法,也被称之为动力固结法。强夯置换法是使用起吊设备将重锤吊起10~25cm,使之自由落下,利用冲击力、夯击对土地进行牢固。强夯置换法的主要作用,具体而言为: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地基土的密实度;②可以提升地基土的强度;③可以降低地基土的湿陷性;④能够提升沙土的抗液化;⑤能够有效加固地基深度6~8m;⑥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土的压缩性。夯击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图层的均匀度,防止沉降现象的出现。强夯置换加固软土地基有利于减少沉降量,改善软土结构,满足设计需要,从而提高地基承载量,使得施工工作顺利开展。

2.4换土垫层施工技术

在电力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土质较松的地区,遇到这类地区需要进行换土垫层施工技术。如果不及时对地基下的松软土壤层采用有效处理措施,会导致建筑工程的建筑结构后期出现坍塌,对其现场施工人员及其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危害。当遇到松散土质时需要使用换土垫层施工技术,进而解决地基土质松散的问题。在采用换土垫层施工技术时,要将地基内的松软土质挖出一部分,然后将性能稳定、强度高及抗侵蚀性强的材料分层填充,以人工或机械的方式使其达到相应的密实度,最终形成良好的人工地基。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回填材料时,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土壤性质和结构,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保证地基工程施工的可靠性及安全性。一般来说,在换土垫层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合适的设备,施工工艺需要保证每层的铺土厚度达到相应的标准。

3案例分析

某110kV变电站占地面积约5600m2,拟建配电装置楼(高三层)、消防水池、水泵房等。变电站区内主要为大面积的震旦纪变质岩和人工填土层,其中填土层水浸易软化,透水性不均,压实强度不一。地基复杂等级为二级,为满足变电站建筑物施工要求,需对填土区软弱地基部分进行处理。首先坡顶使用强夯法,通过两遍点夯一遍满夯,使整体设备区域承载力大于等于150kPa,其余地方的承载力大于等于120kPa,提高整体坡顶泥土密实度和承载力,然后将双排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振冲碎石桩作为支挡桩,处理边坡表面泥土分层回填、碾压,回填土每层厚度不超过300mm,碾压机总质量不少于1000kg,碾压后压实系数不小于0.92,并增加土工格栅,最后在每级边坡顶和边坡两侧修排水沟,坡面做人字形截水骨架和导流截水沟,骨架中间采用培土植草皮绿化,通过上述多种处理方法,可提高边坡抗渗能力,减少边坡水土流失,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大大降低运行风险,满足了变电站运行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土建工程对地基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将各项地基处理技术合理运用在不同土质上,保证建筑地基处理技术沿着科学、合理、环保的道路不断前进和发展,提升建筑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仇多祥.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低碳世界,2017(35):85-86.

[2]杨栋华.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问题的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1):168,170.

[3]杜锦强.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8(22):130-131.

[4]魏翔,姜萍.关于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问题分析[J].科技传播,2018,6(21):96-111.

论文作者:孙善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

电力土建地基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研究论文_孙善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