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餐桌到餐桌的出口--兼论歌剧导演艺术的误区_艺术论文

从餐桌到餐桌的出口--兼论歌剧导演艺术的误区_艺术论文

导出于表还于表——兼谈戏曲导演艺术的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戏曲论文,误区论文,导演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导出于表还于表”谈的是戏曲导演艺术出自于戏曲表演艺术,而最终要在表演艺术中去体现,不是游离于表演艺术之外去自我体现。

1、导出于表

说戏曲导演艺术出于戏曲表演艺术,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是从创作方面看,戏曲导演艺术构思的重要内容来自于戏曲表演艺术,包括角色行当的构思、舞台调度的安排、程式性动作的创造等;第二是从教学方面看,戏曲导演专业教材的主要内容也来自于戏曲表演艺术,包括“戏曲舞台行动”,“戏曲角色体验与表现”、“戏曲剧目”等;第三是戏曲导演最好是戏曲演员出身。有史为证,近代以来,“主角制”的排演方法掌控着戏曲舞台创作,很多演员具备导演的素质,本身就是半个导演,如王瑶卿、马连良、程砚秋、周信芳等。直到上个世纪三四个年代,导演艺术才逐渐从表演艺术中分离出来,出现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戏曲导演。这些戏曲导演皆熟悉戏曲表演,欧阳予倩、阿甲、李紫贵自不用说,郑亦秋、杨兰春、余笑予、马科都是深谙戏曲表演艺术规律的戏曲导演。

2、导还于表

戏曲导演艺术要回归到戏曲表演艺术,即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来体现自己。

苏联导演丹钦科说:导演应该死在演员身上而复生。意思是导演的“灵魂”要附在演员的身上。因为在剧场里,观众虽然直接看到的是表演艺术,但是导演艺术却蕴含其中。导演艺术要还于表演艺术,其实就是“还魂”,这是历代戏曲导演艺术家的经验之谈,也是戏曲艺术创作的规律。郑亦秋在讲课时曾经说过:“好的导演艺术,看完戏以后,虽然不见导演,但体现导演之魂。”那些让导演艺术游离于表演艺术,追求导演的自我表现,把导演从后台送到前台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处处看见导演之痕,但总体上却没有导演之魂。体现导演之魂的只能是演员的唱、念、做、打,即歌舞动作,戏曲导演能够做的,只有“以歌舞排故事”——利用中国戏曲独有的歌舞形式去排戏。

3、导表关系

从导表关系讲,导演艺术对表演艺术起着引领作用。打个比方说:戏曲艺术的规律好比一条轨道,导演艺术好比火车头,表演艺术好比一列车厢。轨道预设了方向和行程,但车厢不能自己跑,需要火车头拉着车厢按照既定方向行驶。当然,火车头也没有必要自己跑,因为一列火车的主体仍在于车厢。这就是说,导演艺术遵循着戏曲艺术的规律,引领着表演艺术。表演艺术是中心,导演艺术是主导。

4、区别于话剧导演

戏曲导演和话剧导演在导戏曲的时候,从流程上说,都要从剧本入手,分析主题、分析事件、分析人物。话剧导演的长处在于“认认人儿,找找事儿,琢磨琢磨心里劲儿”。他们分析人物有一套,但一到排练场,落到“找俏头、安玩意儿”的具体环节上就不行了,通常要由技导代替完成。

导演就像一个文人,不仅应该知道自己要写什么,而且应该知道自己怎么写出来,不能有一个想法,感觉挺好的,写不出来找人AI写作。AI写作常常不易言尽其意。

一个合格的戏曲导演不仅要有观念支撑,更要有程式技术手段的支撑。要考虑剧本的剧种特色,要考虑剧中人物的行当搭配,考虑主演所属流派、所工行当、戏路子,考虑其具体条件,尤其是演员身上的程式技术与剧中角色之间的关系,寻找演员与角色之间相对应的契合点,根据演员技术手段的条件扬长避短,因人导戏。

5、职能与素质

戏曲导演艺术是创造完整戏曲舞台演出的艺术。创作中,戏曲表演艺术对戏曲导演的艺术素质有特殊的要求,比如,戏曲导演必须在三重制约下创作,必须“肚囊”宽绰、一专多能、能够示范并有好的戏曲感。

(1)在三重制约下创作

一个合格的戏曲导演,或言完备的戏曲导演艺术,要创造完整舞台演出,就必然要受到三种因素的制约:剧种的制约、行当的制约和流派的制约,从导表关系的角度可以归结为表演对导演的制约。表演要求导演熟悉演员、尤其要熟悉主演本身的剧种、所归的行当以及所宗的流派。就像书法家必须非常熟悉笔、墨、纸、砚才能写出好字,导演只有对剧种、行当和流派了如指掌,才能真正地指导演员、导出好戏。反之,导演就可能只是站在戏曲共性规律的层面上去排戏,而不能深入到唱、念、做、打的表演内核去体现戏曲表演艺术的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提倡剧种导演,反对泛剧种导演。

表演艺术制约戏曲导演艺术的核心内容是表演程式。演员要以程式性动作为手段来塑造人物,导演也要帮助演员组织人物的行动,创造出完整的诗、乐、舞综合形象。导演的创造,所依靠的是自己掌握程式性动作的程度,也可以说成是戏曲导演的表演功底。戏曲表演要求导演的表演功底越厚越好。所以,能不能组织出像样的戏曲舞台行动来,这是考验戏曲导演功力的关键。

阿甲先生提出,戏曲导演要有三个熟悉(注:第一要熟悉戏曲表演,第二要熟悉戏曲舞台的结构,第三要熟悉戏曲导演的运作方式。),首要的就是要熟悉戏曲表演。如果不懂戏曲表演,做戏曲导演是很难、很痛苦的,在排演场上没有办法和演员沟通、合作,很难恰到好处地和演员进行艺术上的交流,也就很难指导排练。

(2)“肚囊”宽绰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胸中没有万卷书,如何下笔如有神?一个好的戏曲导演应该会戏多,尤其要会传统戏。生、旦、净、丑各个行当,悲、喜、正、闹各种风格的代表剧目都应该会。所谓会,从表演角度要求,就是会演(并不要求精通),这是基本功。

没有丰富的词汇积累,写不出锦绣文章。导演是个杂家,“肚囊”要像武器库,十八般兵器样样都有,而且各种型号的配件一应俱全,随时拿起来就用。对于戏曲导演而言,这个武器库就是程式技术库。要达到这个硬指标,创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不然就会捉襟见肘。

导演应该向演员学习学戏的方法,多看戏、听戏、背戏。史若虚先生认为戏曲导演也要运用成品教学,他认为:(应该把)这门课叫‘导演学戏课’。就是请一位导演教师,带上他已经排出来的,经过舞台实践的检验证明是较为成功的剧目,到我们的导演系来进行‘成品’教学。比如:经验丰富、艺术造诣很深的李紫贵同志,他有一部比较成功的导演作品《白蛇传》。我们就请他来讲这个戏,讲他如何分析剧本,如何开掘主题,如何进行导演构思,如何设计,如何调度,如何分析人物,并指导演员运用表演技巧去创造人物,如何运用导演技术来指导、组织排练,……通过这样一个全过程的讲授,理论、实践、技术基本上全有了。学完这出,再学郑亦秋的《谢瑶环》或别的什么戏。”(注:史若虚《戏曲教育论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这是值得关注的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导演背戏和学生背文章的道理是一样的,是硬功夫。

(3)能够示范

李紫贵先生认为,戏曲导演排戏时必须示范。在排演场,导演不能只坐在台下指导,要到台上去与演员交流,要根据演员的要求来进行示范。因为不是所有的演员一点就行了,通常有的演员需要做到位的示范,有的演员甚至得手把手地教。

总的来说,戏曲导演在与演员的合作之中要能够做到三点:一是具体、透彻地为演员做分析,可谓“理儿要说得透”;二是在技术、程式等方面提供有利于表现、让演员心服口服的高招,可谓“招儿要出得高”;三是找演员的毛病应找得准确,言之成理,可谓“刺儿要挑得准”。导演在排练场要说得很具体,一下打到位,一下打到点上,让演员能抓得着。这就要求导演不仅要有很好的艺术感觉,还要熟悉戏曲的术语,要说内行话。

6、误区

新时期以来,戏曲导演艺术进入了误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见物不见人

不少新戏的趋时之弊是不以人为本,即不以演员表演为本,而是为物所囿,追求包装花哨、装置豪华,提倡大制作。严重者甚至使人觉得旧戏演出中那种演员脱离剧情和角色,在台上大卖艺的旧弊又在某些新戏里“借尸还魂”,变成导演大卖艺、舞美大卖艺的新疾。这些新戏由于淡化表演,弱化表演的内核,专注于服装、布景等外在因素,使演员无用武之地,华而不实、哗众取宠,成了劳民伤财的“短命戏”。

先进的舞台科技本来可以成为戏曲现代化的福音,然而,过分地表现舞台布景的独立性却会破坏表演,破坏戏曲艺术的整体性。滥用舞台科技已显出沦为“新俗套”、“新窠臼”的趋势。有的戏搞成“舞美航母”,只有很少的大剧场能装得上,其结果是大大限制了演出范围。

(2)见叶不见花

通常,把主演比作“红花”,把配角、歌队、舞队等皆比作“绿叶”。本来,绿叶的使命是扶红花、衬红花,可是,有些新戏中却出现了绿叶压红花、欺红花的现象。表现为创作者(包括导演)热衷于搞大歌舞,以众多人物挤压中心人物,以群歌群舞淹没主要演员的表演。而且,把纯舞蹈搬到戏曲舞台上来用,显得格格不入。

王国维说的“以歌舞演故事”并非以故事为手段,以歌舞为目的。如果情节淡化,人物符号化,满台只见歌舞,就成了以歌舞“掩”(掩盖、淹没)故事。大歌舞的场面往往与情节若即若离,为歌舞而歌舞。这种“人海战术”下的“大场面”实际上是为了遮盖其演出戏剧性的贫乏、人物的苍白,正所谓“戏不够,群舞凑”。

(3)见戏不见技

戏曲艺术讲究“戏不离技,技不离戏”。过去,有些老戏重“技艺”而轻“演艺”,易“以技压戏”,甚至脱离剧情、人物,卖弄技巧,是“技离戏”。现在,有些新戏却只重剧本的思想性,而忽视舞台艺术的表现力,使人物形象概念化,满足于情节敷衍,演成话剧式的“情节剧”,演员唱、念、做、打“含金量”低,戏曲的技术手段弱化、淡化甚至退化。这种情况是走向了另一极端,是重“演艺”而轻“技艺”,易“以戏掩技”,依靠情节支撑,表演过分强调真实感,强调内心体验,以致缺乏形式美,是“戏离技”。

对戏曲导演来说,既要排出“戏”来,又要排出“技”来,排“戏”与排“技”要结合起来,帮助演员在体验的基础上表现人物,既体验生活之真又体验歌舞之美,把真与美完美地结合起来,使“戏”与“技”合、“心”与“节”合,“艺”与“我”合。

(4)见情不见趣

现在有的新戏追求对观众心理的冲击,使人精神高度紧张。有时,故意搞得深沉、艰涩,激情有余却趣味不足,内容惊心动魄而形式疲劳不堪,缺乏情趣、机趣。娱乐感不足,观众看得非常疲惫,心理压力非常大。

(5)见动不见静

有的戏追求叙事的速度要快,追求激烈的外部矛盾冲突,舞台上一直处于变换当中,让观众难以平静,给人一种场面非常浮躁之感。

(6)见真不见美

有的戏强调生活的真实感,忽略戏曲艺术的美感。只做到真,没有做到真中求美。有的导演拿话剧的真实观、真实感来框范戏曲,看起来是革新戏曲,实际上是一种倒退。这种情况在现代戏里表现得尤为明显。

(7)见痕不见魂

有的导演表现个人风格的欲望非常强烈,在舞台上到处伸手,到处显示导演技法。而演员则成为活的道具、棋子和傀儡,观众想看表演的期待,却常常被导演的痕迹淹没。导演的艺术风格只能自然形成,绝非故意造作所能建树。如果导演有卖弄手法、哗众取宠之心,而无扎扎实实塑造人物之意,把演员当成装饰品来任意摆设,那么,即使戏里处处可见导演之“痕”,但在整体上却会失去导演之“魂”。

还有一些现象也令人担忧,比如,创作中音乐先行、音乐中心;有的导演不懂程式,无法落实其构思;也有的导演能力不全,偏重一项,成为唱腔导演或身段导演;有些创作观念偏激,提倡取消程式,变成盲目创造;有些话剧导演越俎代庖;有的剧团用导演个人风格取代剧种特色;有的剧团为了得奖重金聘请挂名导演等。

以上误区归结起来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观念的误区,二是创作流程中的误区,三是作品中表现出的误区。由于观念的问题,导致了创作流程的问题,由于流程中的问题,又导致了产品的问题。这三个不同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都是不按戏曲艺术规律办事。

7、方向

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导演制是以导演为主导,以(主演的)表演为中心的导演制,或称导演与主演合作制。

建立以表演为中心、以导演为主导的导演制是对“主角制”的扬弃,是在充分发挥角儿的表演的前提下,注重全台整体演出效果的新体制。也是对“导演中心制”的否定。因为一切听从导演、以导演意志为最高权威、以演员为傀儡的做法是“戏曲导演制”下的过激行为。

应该重视导演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既熟知戏曲表演程式、又接受过戏曲导演系统教育的导演队伍。应该认识到,只有那些有学有术,出于表又能还于表的专业的戏曲导演,方能挑起重担、促进戏曲发展。

朱文相先生因病逝世

著名戏曲理论家、教育家、活动家、中国戏曲学院研究员、原院长朱文相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11月1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67岁。

标签:;  ;  ;  

从餐桌到餐桌的出口--兼论歌剧导演艺术的误区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