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周绍兵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周绍兵

澄江海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云南省玉溪市 652500

摘要:建筑行业在最进几年发展非常迅速,随着科学技术的渗入,其规模和建筑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数量也都在不断增加,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渗漏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的质量。所以,对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介绍了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希望能够改善建筑施工的渗漏问题,提高建筑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技术;应用

引言

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在国际上也有令世人瞩目的完美杰作。在建筑行业,以目前情况来看,在解决建筑的防水工作中,通过最新的技术提高防水技术是建筑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建筑渗水与很多因素有关,虽然防水防渗工作不断的深入,但是效果既然不是很明显,并且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若无法妥善解决建筑渗水问题,那么便会对人民居住安全埋下隐患,会对建筑的使用造成影响,在加强防水防渗技术时,需要与当前工作区域的实际实况相协调,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效解决建筑渗漏的问题,使建筑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1建筑防水防渗技术的重要性探讨

第一,在建筑施工质量管中,做好防水防渗施工质量控制,对于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建筑施工中施工内容较为复杂,而对防水防渗技术缺乏充足重视的话,则就会出现诸多的渗漏问题,进而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质量。第二,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应该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如此不仅仅可以降低建筑被水侵蚀的概率,进而也可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通过应用防水防渗技术,确保建筑物的内部设备机构。与此同时,在应用防水材料上具有着较好的预防功能。第三,建筑防水防渗技术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紧密的关系,而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下,施工人员对于建筑物的防水防渗的

重要性有了充足的认识。

2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2.1外墙防渗施工要点

2.1.1做好材料的把控

要满足设计强度要求,选用合适的水泥类型与标号,不能为了节约工程造价而偷工减料,也不能为了强调工程质量而过度采用高强水泥,要做到符合实际。如果施工现场的水泥存放时间超过规范规定,经有关部门检测之后可以降级使用,不必全部废弃,以节省开支,杜绝浪费。

2.1.2提升墙面抹灰质量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墙面上的杂质清理干净,如污垢、油渍等等,清理完毕之后对其进行必要的养护,做好洒水保湿工作,确保砌体或者混凝土中的水份充足;其次还要用基层处理剂将基层进行刷涂,在选择基层处理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不同类型的墙体就要选用不同类型的处理剂,而处理墙面的时间也应该按照处理剂种类以及施工方法进行考虑,才能够更好为之后的施工工作奠定基础;在进行抹灰施工之前,一定要对墙体进行必要的检测,不论是混凝土墙体或是砌筑墙体,都要在确定墙体自身拥有一定的稳定性与强度时再进行抹灰,从而避免抹灰过程中由于墙体发生局部形变而产生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砌筑墙面的凝结硬化时间为五到八天。

2.1.3做好外墙面砂浆施工处理。有关人员就应该重视砂浆施工,提升砂浆粘结强度,保障其与墙体之间的附着力。可选用分层涂抹的方式,提升保护层数量与防渗效果,但是在涂抹的过程中应对砂浆的厚度进行把控,如果砂浆涂抹过量则会由于自重原因产生脱落,从而导致渗漏问题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建筑外窗口防渗技术

在建筑物中,较容易出现漏水现象的位置有很多,其中外窗口便是典型位置之一,在实施过程中,防渗技术的关键便是在材料的选择,在选择外窗口的材料时,一般以铝合金为主,因此便以铝合金外窗口为例,对防水防渗技术进行研究,在进行此技术时,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保证施工技术的准确实施,在施工前,对所使用材料的好坏进行研究,将其中不合格的材料及时的剔除,在材料质量检查完毕后,检查材料是否存在变形,在准备工作结束后,便可以开展防水防渗技术,对窗框的缝隙处理后,便可以使用防水砂浆对窗口的缝隙进行浇灌,在浇灌过程中,注意分层处理,在饱和后,涂上防水砂浆,在涂抹好后认真检查,检查其中是否存在缝隙以及其他异常情况,若出现此类问题,便证明防水防渗技术无效,需要再次处理。

2.4建筑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2.4.1做好材料把控

有关人员应对了解每种防水材料的性能,并对其质量形成一套自己的评价方法,最好能够做到对材料市场价格的预判,这样就能够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同时帮助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采购员、质量员等有关人员应树立相应的职业自豪感与责任感,对不符合建设需要以及质量要求的材料进行剔除,必须保障所有材料的质量,施工单位首先应该对材料的采购环节进行把控,第二就是要对进场材料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与认定,检查相关证书与检测报告,最后要杜绝采用不合格材料的问题,做好材料的把控工作,为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创造条件。

2.4.2施工过程中

在进行屋面施工之前,施工人员一定要对屋面基层进行有效处理,保障基层表现清洁无杂物。之后再进行基层处理剂的刷涂工作,并要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施工,保障刷涂质量,且一次完成,要杜绝反复刷涂的现象。在处理剂施工完成之后,要养护一定的时间,待处理剂在基层上完全干燥后,再进行弹线工作,定好防水材料的基准线,并且要保障对管道口进行正确的处理,防止各种问题的发生,在防水施工过程中还应在一些特殊位置中进行加铺附加层的处理。

2.5厨卫间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在具体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厨卫间的防水防渗效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开始施工前,要先对其采用的施工材料进行全方位检测,确定其质量、外观、性能、尺寸、规格等都满足具体要求以后,才能进行施工。第二,对穿板管道,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预留出足够的尺寸,如果预留穿板管道过小,则会增加施工的难度和效率,如果过大则容易引发渗漏空隙。并采用密封材料对穿板管道的间隙进行填充,保证填充密实度。第三,在厨卫间排水管道施工时,严禁使用套管,并尽量避免排水管道发生交叉和重叠,并在管材上要涂抹高品质的防渗漏材料,切实做好水池和马桶等部门的防水处理,最大限度上避免卫厨间发生渗水和漏水的问题。

2.6地下室的防水施工技术

地下室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环境十分潮湿且没有阳光照射,很多的地下水管道都是铺设在地下室中,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极其重要,必须要严格的按照有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选择防水材料的过程中,地下室的防水材料需要特殊考虑,往往需要挑选延展性能比较强、抗腐蚀能力过关的材料。同时,进行地下室工程的维护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果材料用一段时间就出现质量问题,后续的保养将会非常复杂。防水材料一般来说是应用粘贴手段施工的,首先把防水材料铺设开来,而后利用粘结剂粘贴防水材料和模板,避免出现气泡或者是松动的问题,从而保证二者之间的紧密性,确保防水材料不会出现分离的情况,为整个建筑的质量做出保证。

结语

综上所述,水渗漏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对于建筑的正常使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建筑施工中,要重视防水防渗施工,对不同的建筑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同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提高建筑的抗渗性能,从而增强建筑的防渗透能力,保证建筑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占平.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措施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

(02):128.

[2]李超.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04):86~88.

[3]白云新.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建设科技,2018(01):122.

[4]王猷江.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36):87~88.

论文作者:周绍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周绍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