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班级下论文_张焕林 谢 英 张 清

摘 要:面对新时代教育的变革,我校积极探索育人模式创新实践,开展“行政班级下IDE分层走班教学” 研究。在原有行政班的班级授课制不变的背景下,根据学生的差异,构建三维课程体系,建立多元评价指标,制定配套的分班策略、教学策略、班级管理、心理辅导等措施,为学生提供选择性的分层走班教学。

关键词:行政班级 IDE分层走班 差异教学

一、研究背景

1. 解决班级授课制如何适应新的人才选拔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人才和教育需求的变化,社会对公民作为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观念的变迁,推动着基础教育职能和方向的微妙转变。全国多省市高考已先行推开“3+3”、“3+1+2”等模式改革,四川省也即将实行新的高考模式改革。这使得高中实行“选课走班”成为了必然。随着高考指挥棒的变化,中考也将迎来新的格局。

2. 解决分层指标不科学的问题

实行分层选课走班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分层,其依据是什么?八十年代分层教学主要依据是智力分层,也就是按成绩分层,但是这样有很多的弊端。因此,为了规避按成绩分层的风险,我们借助于差异教学的研究成果,在学生现有学习能力与水平基础上,按照学生的综合能力分层。我们学校IDE分层选课走班的依据:学业水平、问卷调查、学生手册、家长手册、学生座谈等。

3.解决学生差异性问题

通过统计近五年我校学生中考成绩数据,发现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标准差明显大于其他学科,如果将三门学科一起进行计算出的数值更是显现了很大的差异。

学生不只是在成绩上存在较大差异,我们通过中国教科院华国栋教授提供的AAT学生适应性量表对学生进行了调差,发现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方式、心理健康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通过将这些参数引入分层走班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差距。

现行学校一般采用行政班级教学的授课制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完全采用行政班级授课已经不能充分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长;同时又难以充分兼顾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概念界定

1.行政班级

“行政班级”,沿用现有的平行分班制度,将学生首先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设有专职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分班管理。除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外,其他学科教学都是以行政班级为单位进行;学生参加课间锻炼、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等也是以行政班级为单位。

2.IDE分层走班

相对而言,必修课程学生的水平差异较大,其设置的着力点在分层性,是建立在学生对于同一课程相对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基础上。

“IDE分层走班” 设为三个层次I(inspire)层,引导激趣、搭建平台;D(develop)层,助推掘能、尊重差异;E(explore)层,扬长发展、探究创新。同一课程划分为这三个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掌握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层次的班级。这即适合学生现阶段的情况,也能够让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更强。

三、研究成果

1.建立三维纵向的课程体系

初步形成了我校的三维课程体系,全校共编写校本课程50余本,印制30余套,开设20余门学生选修课程。

2.配套IDE分层走班的教学模式

对于分层走班教学,我们从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等进行重构,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让学生在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方面达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的最佳状态。

I(inspire)层,引导激趣、搭建平台。知识层次达到方法水平,即掌握基理。能力层次从能用到会用。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参与式教学。以老师搀扶着学习为主,要求老师的在课堂中所设计的问题跨度相对要小,形式多样(案例分析、表格梳理、知识体系图等)。通过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很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架构。

D(develop)层,助推掘能、尊重差异。知识层次达到技巧水平,即究理尽妙。能力层次从会用到巧用。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追究式教学。老师要助推学生的学习,设置有一定深度的问题,能够提供平台让学生去探究问题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背后所具备的能力、技巧。

E(explore)层,扬长发展、探究创新。知识层面达到综合水平,即融会贯通。

能力层次从巧用到活用。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创生性教学。老师要创造时间、机会放手让学生发展,设置比较开放的问题,能从现实中找到原型,能串联前后内容,求创新、求融通。

3.构建阶梯式的班级管理

尊重学生成长中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彰显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习自信心,让学生获得与自己最相适宜的发展环境。

首先,班主任行政班管理。学生的日常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组织团队建设、班级文化、文体活动、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清洁卫生、物资保障等

其次,任课教师“双岗管理制”。任课教师既要完成教学目标,也要分担原行政班主任的部分思想品德教育及班级建设工作,强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班干部的管理信息沟通, 以形成教育合力,严防出现管理的“真空地带”。

最后,导师制,通过配备导师团队全员德育,让教师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IDE分层走班中设置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业水平。

4编写行政班级、分层走班、分类走班课程完善课程体系

为学生提供适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一方面满足学生的共性,即参加中考的学科,采用分层走班课程与行政班课程相结合。另一方面满足学生的个性,即学生由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等不同需要选择的课程。

(1)IDE分层走班课程

分层走班课程主要分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分别对应IDE三个层次要求:基本理解与运用、深度理解与妙用、综合实践与创新。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情况和课程要求,我们设计了“IDE分层走班课程设置与说明”。

(2)行政班课程

除去语文、数学、英语以外,其他学科全部采用行政班级授课。

(3)分类走班课程

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和老师特长相结合,编制了拓展类、体验类、探究类三方面的分类走班课程,全部编制成册,供老师授课、学生学习使用。学生利用周三下午的时间,选修学习。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校提供平台,由家委会公开招标、并征集学生意见,确立了西安、武汉、广元、自贡、成都等多条市内外线路,为学生提供研学旅行课程。

研学旅行是游与学的结合,老师根据每条线路的特点,精心编写课程指南供学生学习。同学们通过几天的学习,不仅感悟人文,探索科学,拓宽视野,而且收获互帮互助的友谊,团结拼搏的勇气,严于律己的规范,积极向上的心态。

5提供IDE教学策略和设计模板形成配套教学模式

(1)提供IDE分层走班教学策略

①明确基础课程分层走班教学的层次定位

就国家基础课程的分层走班教学而言,我们将三个层次班级的学习目标定位为:双基达成-熟练运用;深度理解-活学活用;深度理解-研究创新。其中,I层次着力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运用;D层次着力于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及运用;E层次着力于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去研究实际的学科问题,更加强调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培养。

②突显不同层次班级教学的不同教学方式

在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两个方面体现分层走班教学的层次性,也在教学方式上有所突显。I层次的学生要采取搀扶式教学,其关键是小步子教学和支架式教学;D层次的学生要采取助推式教学,其关键是设计阶梯性问题;E层次的学生要采取创生性教学,其关键是为学生设计出更具复杂性和挑战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研究创新的空间。

③把握当前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无论对于哪个层次的学生,都需要采取问题解决教学这种基本模式,即将死板的、抽象的、空洞的和学生讨厌的书本知识改造成等待学生去解决的学科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分析、探究与解决中去学习知识。不光“以知识为主线”和“以知识为明线”展开教学设计,在课堂中更体现学生深层动机、自主建构、切身体验、高阶思维、深度理解与实践创新等方面。

(2)形成IDE学科教学设计模板

现在我校采取的IDE分层走班教学,部分教师需要同时教授两层差异明显学生,教师的备课难度提升,急需梳理备课时的关注点,通过和学科专家进行座谈,简化流程、同时彰显老师的特点,我们制定了教学设计模板供老师使用。模板设置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五个一级指标,指导教师规范备课,通过所教层次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发现兴趣点和困惑处,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设计问题情景展开教学。

7.建立多元指标和机制,构建全新管理网络

(1)建立IDE分层走班指标

为了规避按成绩分层的片面性,我们按照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业水平、问卷调查、学生手册、家长手册、学生座谈、学生过程性评价等)进行分层。除以学业水平为主要指标外,开展 “AAT学生适应性测试”对学生进行网上调查,作为分层走班的基础指标。编写“学生规划手册”、“家长手册”等收集数据进行调整;开展“学生座谈”,面对面了解他们的需求情况,将学生家长期盼作为分层重要指标;对学生学习过程、课程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测评,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作为流动分层的参考。

(2)规范学生、教师评价参数

① 学生学业评价

A.学科过程性评价(占40%);B.学科诊断性评价(占60%);C.学业评价的实施和管理。

② 教师课程评价

A.学生对学科教师过程性评价(占20%); B.学校对教师诊断性评价(占80%);C.教师课程评价的实施和管理。

(3)建立有效的流动机制

① 课程选择步骤

A.由行政班班主任老师根据学生综合表现、文化成绩、适应性测试数据等,进行建议(选择权在家长和学生手中)。B.由家长和学生阅读IDE分层走班教学课程设置,考虑是否能完成相应的课程要求,进行意向性选择。C.如果某一类班级选择人数较多,将进行摇号确定最终名单。D.家长和学生进行最终确认,并签署同意书。E.学校将根据各班人数,在同一课程班级再进行平行分班。

② 建立准入准出机制

针对家长和学生选择的IDE班级,如果出现无法达到课程要求,不能完成相应课程任务的情况,将由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并请家长和学生重新进行IDE分层走班选择。

③ 多元评价体系

对学生学习过程、课程任务完成情况、分层教学适应度等方面进行测评,有利于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4)提供心理保障措施

① 课程选择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提醒家长、学生慎重)

每个孩子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心智发展水平等各有差异。IDE分层走班教学课程要求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课程选择的失误会造成学生自信不足、学习动力衰减、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下降,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厌学、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所以家长在指导孩子选课时需正确评估,慎重选择。

②课程选择调整,指导家长和学生心态调节

IDE分层走班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动态调整中,随着学生学习状态和心智水平的变化,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认知与评估的深入,组织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做出建议和调整。

③指导任课教师专业发展和心理调适

对于IDE分层走班任课教师,学校均有相应的要求和考评细则。老师们需要从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中走出来,思考所面临的学生和课程结构目标要求的改变。学校强化校内团队建设,通过集体备课、骨干引领、师徒结对、示范课、研究课、教学竞赛、规划课题和微课题研究等形式,帮助教师寻找各自工作的切入点、侧重点。引进校外资源,聘请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学科教研员到学校开展讲座、教学研讨、团体辅导、教师沙龙等活动,指导教师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建立新的工作目标,提升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④ 心理情境障碍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势不尽相同,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一套相应的评价体系,打破“唯分数”衡量一个孩子的优劣。不同IDE班级各自评选优秀学员和先进集体、既有同一层次之间的激烈竞争,又创造条件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有 “评优当先”的机会。

全面开展对学生心智水平的普查,教师密切观察在分层走班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学生,及时上报学校相关处室。学校心理咨询室安排心理辅导教师初诊,及时疏导情绪、降低焦虑,建立正确的认知情绪。如情况严重者,启动心理转介机制。并及时上报学校,做好记录存档。

近年来,行政班级下IDE分层走班教学深入的研究实践,推动了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高了课堂效率,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发展的平台,增强了不同层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成就感。教师通过教学改革不仅提升教学水平,而且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建立了更高的教育理想和情怀,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推进了科研兴校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IDE分层选课走班教学,在原有的教师配置人数不变的基础上进行,适合所有同类型公立初中学校,这种模式改革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完全能够复制,也能够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高志文.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开发与常态实施[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6.5

[2] 华国栋,华京生. 卓越与公平:普通班的英才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0

[3] 李希贵.学校转型,北京十一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4] 周文良.核心问题教学中的学生深度体验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4

[5] 王润,周先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机制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6(6):49-53

[6] 杨 舟.“走班制”分层教学模式国内外文献研究初探[J].时代教育,2014,(9):50.

[7] 王少敏.以灵活性确保分层走班的公平[N].中国教育报,2017-1-4(10).

[8] 郁寅寅.初中分层走班制背景下导师制的案例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9] 贾剑峰. 初中“走班制”分层教学实施策略硏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论文作者:张焕林 谢 英 张 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

标签:;  ;  ;  ;  ;  ;  ;  ;  

行政班级下论文_张焕林 谢 英 张 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