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建麟(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眼科 545300)
【摘要】目的:探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实施不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病例100 例,具体的分为两个小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人。所选择的患者的年龄在45 ~ 65 岁之间,其中年龄最小的为45 岁,年龄最大的的为65 岁,治疗组的平均年龄为(50.2±6.4),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50.8±5.9),所有患者在体质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具体的差异没有统计学依据(P>0.05)。治疗组采取虹膜周边切除+ 小梁切除的手术方式,手术医院为二甲医院 无激光 无玻切 无眼底照相,对照组采取单纯的小梁切除术。
结果:治疗组术后视力(0.75±0.04)、眼压(10.4±2.4)mmHg,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并发症的病例为5 例,对照组的案例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采取虹膜周边切除+ 小梁切除的手术方式,明显优于单纯的小梁切除术。
促进患者视力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同手术;治疗效果;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8-0198-0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常见的眼科疾病,随着医疗条件的提高,探究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实施不同手术治疗效果,我们随机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病例100 例,具体的分为两个小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小梁切除的手术方式,治疗组实施虹膜周边切除+ 小梁切除的手术方式,已验证不同手术方式对于眼部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病例100 例,具体的分为两个小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人。所选择的患者的年龄在45 ~ 65 岁之间,其中年龄最小的为45 岁,年龄最大的的为65 岁,治疗组的平均年龄为(50.2±6.4),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50.8±5.9),其中观察组男性22 例,对照组男性23 例,两个小组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实施小梁切除的手术方式:以20g/l 利多卡因联合球后阻滞麻醉,开睑,上直肌牵引固定缝线,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制作巩膜瓣,前房穿刺,切除小梁组织,然后用丝线间断缝合巩膜,恢复前房。结膜囊注射地塞米松+ 妥布霉素注射液,包扎完成整个手术。
观察组实施虹膜周边切除+ 小梁切除的手术方式:以20g/l 利多卡因联合球后阻滞麻醉,开睑,上直肌牵引固定缝线,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结膜瓣,制作巩膜瓣,前房穿刺,切除小梁组织,先将虹膜组织恢复至正常位置后,轻轻提起周边虹膜组织,用虹膜剪,剪开周边虹膜,巩膜瓣缝合,结膜瓣缝合,恢复前房。结膜囊注射地塞米松+ 妥布霉素注射液,并进行包扎,术后第 1 周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第 5 周停药。
1.3 观察指标采用压平眼压计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眼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力,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低眼压性浅前房、前房炎症、黄斑水肿。
1.4 统计学处理这次研究患者的选择有着随机性,与此同时充分的考虑了男女性别和年龄上的可对比性(P>0.05)。采用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具体的检测计量单位为 ,两个小组之间的组间对比为χ2 ,(P<0.05)为显著性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治疗组术后视力(0.75±0.04)、眼压(10.4±2.4)mmHg,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采取虹膜周边切除+ 小梁切除的手术方式,明显优于单纯的小梁切除术。促进患者视力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3、讨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常见的眼科疾病,随着医疗条件的提高,探究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实施不同手术治疗效果,我们随机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病例100 例,具体的分为两个小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小梁切除的手术方式,治疗组实施虹膜周边切除+ 小梁切除的手术方式,已验证不同手术方式对于眼部的效果。治疗组术后视力(0.75±0.04)、眼压(10.4±2.4)mmHg,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发生并发症的病例为5 例,对照组的案例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采取虹膜周边切除+ 小梁切除的手术方式,明显优于单纯的小梁切除术。
促进患者视力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张秀兰, 葛坚, 蔡小于, 等. 两种显微手术方式处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对比研究[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6, 29(2):158-160.[2] 潘绍新, 范峰, 王晓红. 白内障伴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 实用防盲技术, 2011, 06(3):112-114.[3] 俞俊. 超声乳化联合不同方式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研究[D]. 第三军医大学, 2012.[4] 张国立. 不同眼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疗效的比较[J]. 西南国防医药, 2014, 24(3):281-283.[5] 祝彩英.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对比研究[J]. 延边医学, 2014(35).[6] 赵吉烈, 蔡东梅, 冷远梅. 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急性发作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5(4):248-249.
论文作者:卢建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4
标签:小梁论文; 青光眼论文; 原发性论文; 手术论文; 虹膜论文; 对照组论文; 方式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