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应对危机中寻求新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突破论文,中国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美国次级债危机演变而成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有着深刻的原因:美国宏观管理政策导致的房地产泡沫、金融监管相对于金融创新的严重滞后、金融市场投机者的贪婪与社会责任的缺失是直接的原因,过度消费而储蓄不足的经济发展模式、国际金融体系的体制性缺陷是这场金融危机深层原因,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是这场危机迅速传染扩散的体制基础。
这场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不同国家受冲击的机制与受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欧美发达经济处于旋涡的中心,金融机构破产、金融市场紊乱、信用收缩,进而延伸到实体经济。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则各有不同,有的受到外国机构投资者抽离资金而导致本国金融市场混乱、汇率大幅贬值;初级产品出口国则因为全球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回落而导致出口收入严重下滑,汇率贬值,财政收入减少;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则因为外部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而导致出口锐减、失业加剧。有的经济体则受到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形势更为严峻。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三重挑战:一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二是国内经济处于快速下行的通道之中;三是粗放发展模式与改革尚未完成而积累的大量长期性矛盾。由于金融体系相对健康、外汇储备比较丰裕,中国没有出现大规模资金外逃对金融市场、汇率机制的冲击。但是,作为一个出口依存度超过30%的经济体,中国出口面临外部需求萎缩的巨大冲击,月度出口增长率已经由2008年4月高达30%的速度,下滑为2008年11月后的负增长。出口部门数千万工人的就业受到威胁,下岗失业、就业不足、收入减少,与内需下降交互作用,给经济增长带来巨大压力。
中国政府准确判断形势的转变,及时果断调整宏观政策,以扩大内需为重点,实施包括4万亿元刺激计划在内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力争在十分困难的形势下,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
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将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如何来应对复杂的形势?中国能否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中国将给国际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机遇?这些是国内外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报告分7个部分,导言之后,第一部分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第二部分是投资刺激政策分析;第三部分是扩大消费需求的研究;第四部分是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研究;第五部分是金融发展与创新的研究;最后是结语。
一、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2003年以后,中国经济步入高速增长时期,增长率达到两位数,2007年GDP增长率为13%。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共同驱动(表1)。国内需求主要源自城市化加速和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基础设施、房地产、汽车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领域,经济发展进入重化工业化的新阶段。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经历了急剧变化。年初经济还表现出一些过热的迹象,多项经济指标高位运行,特别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都明显偏高(见图1),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但是2008年9月以后,我国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下滑,GDP增速从第一季度10.6%快速下滑,第三季度为9%,第四季度仅为6.8%。全年GDP累计增长率为9%(见图2),与2007年高达13%的GDP增长率相比,大幅下滑了整整4个百分点。经济形势的急转直下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之所以出现如此快速和大幅度的逆转,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的出口快速下滑(图3),对世界上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均出现了连续负增长(图4)。二是国内经济周期转入下滑阶段。房地产业、汽车产业这两大先导产业在2006年后都出现了向下调整的趋势,反映到经济周期上,则表现为GDP增长率周期从2007年三季度开始进入周期下降阶段(见图5)。
图4 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
图5 中国GDP增长率近年的周期波动特征
注:以上周期剔除了趋势增长率的影响。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是增长率快速下滑,失业压力陡然增大,失业大学生就业难、农民工下岗失业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面临这一严峻形势,中国政府按照“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原则,及时采取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初步概括,主要包括以下4个大的方面:
一是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实施规模约为4万亿元,跨2008-2010年3个年度的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投资1.18万亿元,其他由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2009年财政赤字达9500亿元,其中净新增赤字7700亿元。实施一系列减税政策,减税总规模超过6000亿元。
二是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多次降低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M2增长目标控制在17%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
三是推进实施了包括汽车、钢铁、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应对危机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推进产业优化升级。
四是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农民工养老制度建设,并将在10%的县(市)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标准,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补助标准等。在危机中高度重视社会安全网的建设。
从2009年1、2月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看,我国一揽子刺激政策的效果已经开始显现。一是货币宽松,信贷规模持续增加。广义货币(M2)持续快速增长,1、2月增长率分别达18.8%和20.5%;新增贷款在2008年12月7000亿元的基础上,2009年1、2月份分别高达1.62万亿元和1.07万亿元。从我国历史经验看,M2和贷款规模扩张都具有明显的先行指标特征。
二是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回升。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49,虽然仍处于50以下,但自2008年11月的最低点38.8以来,已经连续第三个月反弹。而且其中的新订单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等关键指标均有不同幅度的反弹。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1、2月份固定资产累计增长达26.5%,其中三次产业完成投资额分别为108亿元、4182亿元和59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3%.24.8%和26.9%。
四是发电量、原煤、水泥、钢材等产量都一定程度回升,1、2月份累计同比分别增长了-3.7%、3.6%、17%、3.1%。增幅虽然总体不算高,但是均高于2008年11月和12月份。
但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日本和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状况仍持续恶化。我国国内市场自主的投资需求尚未真正有效启动。因此以上经济指标的短期回暖的可持续性仍需要进一步观察。1~2月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仅3.8%;2月出口进一步下滑为-25.7%,其中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增速分别为-23.9%、-30.2%和-27.4%;而且2月份CPI出现负增长1.6%,PPI更是连续3个月负增长,2月份为-4.5%,通货紧缩的压力开始显现。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
二、扩大投资需求,应对金融危机
投资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因素。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要防止中国经济增长的深度下滑,加大公共投资是短期内最重要的引擎。要提高公共投资效益,进而带动更多的社会和民间资本投资,则需要有体制性的突破和改革。
(一)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1978-2007年,中国的资本形成年均实际增长11%,明显高于GDP平均增速(9.8%)。投资率年平均高达37.5%,而且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投资率呈进一步上升趋势,2000年以来投资率平均为40.9%。从支出法GDP的三大需求看,投资对GDP增长率的平均贡献率1978-2007年间平均为36.6%,2000-2007年间平均高达45.9%,高投资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一直发挥着重要要作用。
如果按照索洛的增长核算分析方法,从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看,高投资率带来的高资本积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突出。中国改革开放30年,资本积累是推动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因素,平均贡献率超过63%,拉动GDP年均增长约6个百分点。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劳动和全要素生产率二者贡献之和。
高投资率和低消费率是由中国发展阶段决定的。从国际经验看,随着一国工业化进程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国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将不断提升,与此相伴随的是投资率呈现“先升后降并逐步趋于稳定”的轨迹特征,而消费率则相反,呈现“先降后升并逐步趋于稳定”的特征。例如(见图6、图7),OECD国家的投资率1960-1973年间呈上升趋势,而1974-1986年则呈下降趋势,随后逐步趋于稳定。横向比较也同样支持这一规律,我们比较168个国家在2000年的数据发现,低收入国家的投资率最低,中等收入国家的投资率最高,高收入国家的投资率位于二者之间。中国当前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资本有机构成明显提高,加上服务业加快发展期带动的投资需求也很大,需要维持一个相对较高的投资率来支撑经济的发展。
图6 消费率演进特征:国际比较
图7 人均GDP与居民消费率关系(2000年)
从经济周期特征看,投资波动是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固定资产投资的周期(FAICYC)一般领先或同步于GDP的周期(GDPCYC),而且前者振幅明显大于后者。在经济危机时,由于信贷和需求市场的萎缩,如果不采取刺激措施,投资萎缩的幅度将更大(见图8)。在萧条期,一般消费比投资相对稳定,加大投资并不会恶化投资、消费之间的关系,其带来的就业和收入增加还有利于稳定消费。中国政府及时推行的4万亿元投资举措,正是居于投资对增长的重要性及其周期特征的考虑,是短期内稳定经济增长最有效的手段。
图8 中国GDP与固定资产投资周期特征
注:周期中剔除了变量趋势值的影响。
(二)政府投资刺激计划的作用评估
2008年11月5日,根据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国务院及时果断地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推出了跨2008-2010年3个年度的4万亿元投资刺激方案。目前社会各界对这一庞大投资计划效果如何,究竟会拉动多少经济增长,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政策配合等问题都十分关心。
由于受资金投放结构、产业差异和民间资本准入难易程度,以及其他宏观政策因素的综合影响,准确测算2009年2万亿元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并非易事。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采用宏观投资乘数法、投入产出乘数法和行业投资乘数法,分别对其拉动GDP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测算。结果表明,政府投资将带动GDP增长1.49~1.7个百分点。另外,其投资乘数为1.2,拉动GDP共2.4万亿元,净拉动GDP增长率为1.6个百分点。
以上在测算2009年中国经济刺激政策的效果时,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考虑。
第一,没有包括其他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效果。在中国实施加大公共投资政策的同时,还实施了实际金额约6000亿元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增支政策,同时还配合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陆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等。如果将这些因素综合考虑,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将进一步增大。
第二,没有包括两个重要的效果消减因素。(1)所得税的影响。以上乘数测算时都没有包括所得税的影响,而所得税是投资乘数的调减因素。由于当前中国所得税占整体税收的比重不高,对投资乘数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2)挤出效应问题。没有考虑加大投资对实际利率的影响,如果因投资规模的扩大,导致实际利率提升或者该下调利率而没有下调,都将对私人投资产生一定的挤出效应,投资乘数将缩小。
综合而言,中国实施的经济刺激方案对净拉动2009年GDP增长约为1.5~1.9个百分点。考虑GDP趋势增长率为6.2%,全年经济有望实现7.7%~8.1%的增长,基本上能够实现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8%左右的增长目标。
(三)加快投资体制改革
要避免在全力“保增长”的过程中出现只重规模、速度,轻效益、结构的问题,在国务院出台经济刺激计划时,十分重视强调将保增长与调结构结合起来,将结构调整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要促进结构调整,必须加快投资体制改革。
当前投资体制问题集中表现为:企业投资自主权仍然受到政府单方面、强制性行政许可管理的制约,企业投资主体地位仍未真正建立。拓展企业投融资渠道面临现有法律法规、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管理体制多方面的制约。政府投资管理中的很多深层次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政府投资主导方向是用在经济领域还是社会发展领域不是十分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资事权的划分不清晰;政府投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有投资的责任约束机制尚未建立和完善,长期以来困扰社会各方面的国有投资责任“软约束”问题仍然没有真正得到解决。在对投资的宏观调控中,运用行政手段调控偏多,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换政府职能的要求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第一,要真正落实“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原则,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投资项目审批制、核准制和备案制度,完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
第二,要切实转变投资调控方式,规范项目建设秩序,改变主要依靠投资项目审批的传统方式。
第三,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进一步打破垄断,公平市场准入。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进入的服务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第四,要加快金融改革,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宽企业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
第五,调整优化重点行业投资结构,加快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消耗及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测和调控。
第六,加快理顺资源要素价格,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使各种资源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引导和激励市场主体在充分竞争中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七,尽快制定和完善投资领域的法律法规,健全投资监督和问责机制,切实改善投资监管。重视市场环境建设,切实改善政府监管方式。
三、扩大消费需求,应对金融危机
面对出口、投资需求增速大幅下滑的严峻经济形势,中国政府提出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扩大消费需求,不仅有助于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作为最终需求,消费增长是保持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扩大消费需求既是当前“保增长”的现实选择,更是创造中国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增进社会福祉的根本途径。
(一)消费在应对危机中的作用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突出。2008年,虽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但中国的消费需求仍呈较快增长态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10万亿元,同比增长2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7%,是新世纪以来增长的最高水平。消费需求对当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4%,略低于投资4.2%的贡献度,继续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一态势也反映出,在投资和出口需求增速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在应对金融危机和“保增长”过程中,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最稳定因素的作用凸显出来。
第一,消费需求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投资相比,消费需求波动幅度较小,对经济增长的惯性推力大。在经济扩张期,消费需求增长平稳,不会出现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那样的急速增长;而在经济收缩期,消费需求也不会如投资需求和外需那样骤降。尤其在消费结构快速升级阶段,大部分消费需求表现为刚性特点的情况下,不仅是日常生活消费品,有相当多的高价值商品和服务性消费的刚性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因此,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作为有支付能力的相对稳定的最终需求,消费需求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第二,中国消费需求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一是城市化是消费扩张的重要动力。城市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000万~1200万人口进入城市。经验数据表明,1个城市人口的平均消费需求是农村人口的2.7~3倍。虽然由于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对目前的城市化推进会有一些影响,但仍将有接近1个百分点的推进速度,对消费拉动作用仍很显著。二是消费结构处于快速升级阶段。住房、汽车、IT等消费类电子产品、教育、旅游、保健、休闲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商品和服务消费增长仍将推动消费实现较快增长,进而拉动经济的增长。三是前几年经济高速增长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积累了较强的消费能力。到2008年底,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17885亿元,增速高达26.3%,使居民有巨大的潜在消费能力。
第三,中国消费率偏低,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2007年,中国最终消费率仅为52.0%,其中,居民消费率从45%下降到36.35%。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平均消费率稳定在77%~79%,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最终消费率也已达到65%~70%左右。2007年,最终消费额是128332.0亿元,居民消费额92458.0亿元。如果最终消费额提高2%,就可增加2566.64亿元的消费。
(二)当前影响消费需求扩大的主要障碍
1.影响消费需求扩大的短期因素
第一,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走低。受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滑影响,以及对经济前景、收入预期、就业环境、未来支出等方面的担心,消费者信心指数逐季回落。2009年,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未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信心仍将处于低位,进而影响消费需求的增长。
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难度加大,消费需求能力减弱。受金融危机和经济下滑的影响,国内企业经营面临严峻困难,市场萎缩、利润下降,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到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难度加大。农民工就业形势颇不乐观,务工收入将明显降低,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增收面临较大困难。这些因素都会一定程度的抑制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会明显下降。
第三,证券市场低迷、股价缩水,财富效应消失影响了一部分股民的消费信心和消费预期。
第四,住房市场、汽车市场等拉动消费作用较大的重量级消费增速大幅减缓,销售持续低迷,导致与之相关的商品和服务消费下降。2008年,商品房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分别下降18.3%和19.8%,住房消费处于1998年以来最低迷时期。由于住房交易量持续下降,与住房相关的装饰装修、家电、家具以及与汽车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消费都明显下降。如果房、车市场销售仍持续不振,2009年的消费增长会进一步受到影响。
2.影响消费需求扩大的长期因素
第一,居民收入增长较慢、收入差距增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大多数年份低于GDP的增长速度;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则长期低于GDP增速,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比重不断降低。在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从2001年的51.5%降至2006年的40.6%,下降了10.9个百分点。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消费倾向较高的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缓慢,消费能力弱。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均有扩大。199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1︰1,2006年扩大为3.28︰1。
第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由于政府公共财政在医疗、保险、教育、住房等社会保障性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支出不足,使大量本应由公共产品承担的支出压在城乡居民身上,增强了居民对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预期,防范性储蓄动机增高,抑制了限期消费的增长。
第三,消费环境不佳。一些中西部地区交通不便,居民出行困难,许多农产品无法运出,市场销路受阻。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落后,不具备消费家电等工业产品的条件,阻碍了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信用缺失,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部分食品、药品缺乏安全保障等问题突出。这些问题也严重地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实现。
第四,地区保护主义的影响。通过行政管制或不正当手段,对本地和外地商品实行差别待遇,从而达到增加本地财政收入的目的,实施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限制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造成地方企业生产商品成本高,外地质高价廉的商品无法经营,损坏了消费者的利益,限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
(三)中国政府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
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措施密集出台,涵盖范围广,涉及消费的所有环节,大体可归纳为8个方面的政策内容(见表3~表10)。主要包括:扩大消费需求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减支的价格政策、促进和稳定就业的政策、增加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政策、刺激农村消费的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收支预期的政策、完善市场体系、改善消费环境的政策、促进流通和消费的政策,等等。在出台短期刺激政策的同时,中国政府高度注重体制改革和建立长效机制。例如《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等,都是着眼于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
总体上看,这一轮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将在1~2年内显现出来,有些措施近期就有明显成效。如加大资助困难学生的措施可短期内见效;降低小排量汽车购置税的政策已促使2009年前两个月汽车销量明显回升;2009年夏秋粮食上市时提高粮食收购价、增加直补政策效果会明显显现;稳定就业的措施也将显出效果。家电下乡、促进农村流通措施会直接加大农民的消费需求。当然,有一部分政策措施效果如何,还要看政策执行情况和财力落实程度。
(四)深化改革,着力建立消费需求平稳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
1.近期促进消费需求增长的政策建议
(1)狠抓政策落实。各级政府已经出台大量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关键是这些政策能否切实落实,是否能够完整执行。中央提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尤其是涉及财政支出、土地指标安排、减免税收等政策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因此,必须增强责任制和问责制度,狠抓落实。
(2)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虽然目前各级财政收入和企业效益都比较困难,但是应千方百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他们的消费支付能力。特别是应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近期应加大力度保就业,保就业才能保消费。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提供以工代赈的岗位;清理不利于自主就业的政策法规,降低创业门槛,广泛开拓就业门路,增加居民收入。
(3)将住房和汽车销售作为重点。住房和汽车的销售直接影响着居民消费的增长。近期应努力活跃住房和汽车的市场交易。在调整相关支持政策的同时,应引导开发商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当降价格,促进住房销售,进而带动装饰装修、家电、家具的消费。
(4)积极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除住房汽车、新型家电和消费类电子之外,还应积极引导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以新的消费热点带动消费增长。例如近期文化消费和健康消费有望成为新的热点。
(5)促进假日消费。国内外的实践都证明,假日消费尤其是长假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而且是“食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综合性拉动。长假日是带薪休假不能替代的,建议恢复“五一”长假安排,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近期还应以积极的宣传方式和正面的舆论导向提振社会消费信心。
2.中长期扩大消费需求应注重建立长效机制
中长期扩大消费需求必须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消费环境、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1)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一是稳步提高居民收入,加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提高城市低保和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大社会救济力度。三是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在初次分配中缩小不同行业和部门的收入差距;同时,发挥税收调节收入的作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府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公共消费,可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用公共消费带动居民消费。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能够发挥其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还可以发挥社会保障体系消费乘数效应。
(3)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强扩大消费的建设投资。加大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城乡基础设施投资。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增加城市道路建设投资,搞好城市供电、供水、供气项目建设,努力改善城市居民的消费条件。加大对农村电网改造的政策,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使农村的道路、邮电、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全面的改善,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4)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大力促进消费便利化,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规范市场流通秩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破地区分割和封锁。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建立信用体系,改善服务质量,保障食品安全,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5)发展消费信贷,为居民消费提供融资支持。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提高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加快建立健全贷款担保体系、个人征信体系,实现个人信用信息共享。
四、调整外贸战略,应对金融危机
3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图10)是第2大出口与第3大进口国。2008年,中国外贸依存度为58.5%,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3%。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为6.8%。2005-2007年,对外贸易顺差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2.5、2.2和2.6个百分点。对外贸易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与技术瓶颈,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冲击与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对外贸易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的主要渠道。2008年以来,中国的出口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冲击。内部因素主要有劳动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和环境成本上升,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以及融资难度的加大,外贸政策调整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外部需求下降的冲击逐渐成为影响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特别是2008年10月后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主要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动荡,信用紧缩,进口需求大幅下降,中国出口增长速度迅速下落,从2008年3月的30%的高增长,降到2009年2月的-25.7%的增长率。出口增长迅速下降,导致出口企业利润锐减、运作困难、裁减员工和破产倒闭。据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估计,2009年约有2000万农民工下岗失业,其中相当比例是因为出口增长回落。由于全球经济前景不乐观,中国出口前景短期内仍然十分暗淡。
进口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增长速度回落更快,从2008年5月高达40%的增长率滑落为2009年1月的-43%和2月的-24%。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国内需求下降直接影响到进口需求增长,特别是投资需求下降,影响到对进口资本品的需求;二是金融危机导致加工贸易出口前景暗淡,导致加工贸易进口增长速度先于出口下降。自2008年11月份开始,加工贸易进口增长速度就降到-20%以下;三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石油价格从2008年7月的147美元/桶下降到50美元/桶以下、矿石与大宗金属品价格也有相当高比例的回落。例如,2009年1月,中国进口的石油、成品油、铁矿石等价格同比下降了50%。加工贸易进口占中国进口的约40%,初级产品占中国进口约25%,因此,后两个因素是中国进口增长下滑的主要原因。
图11 中国进出口贸易月度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
面对金融危机对出口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及时采取多方面的应对措施。第一,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尽管很多与中国类似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出现了汇率大幅贬值的情况,但为了避免出现竞争性贬值,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仍然采取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第二,与国际社会积极合作,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制。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中国仍然派出采购团、投资团赴主要贸易伙伴国,展现了维护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决心与责任,这与一些国家任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形成了鲜明对比。第三,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中国分三次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缓解了出口企业的困难。提高足额退税仍有空间。第四,改善出口企业的融资环境。第五,帮助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维持出口企业的生存。
(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长期挑战
第一,中国出口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日益严峻。
首先,贸易不平衡使中国受到巨大的国际压力。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外汇储备居全球首位,近年来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压力。更为严重的是,中国由于处于东亚生产网络的下游环节,是东亚地区对欧美顺差的“二传手”,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不平衡的现象更为严重,中国是美、欧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金融危机爆发后,某些国家不从自己宏观管理、金融监管失误上找原因,反而归咎于中国,进一步恶化了中国的外部经贸环境。其次,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持续上升。自1995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被反倾销最多的目标国①。最后,中国可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目标。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尽管主要国家领袖在G20峰会上表达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意愿,但是,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在很多国家出现了抬头,特别是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包含了带有强烈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买美国货”(Buy America)条款,将进一步推动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由于产品档次、价格和市场份额、双边贸易不平衡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可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目标,这将令中国出口环境进一步恶化。
第二,中国出口结构升级的压力巨大。
出口产品结构的低端特性,使中国出口面临日益严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约。据中国商务部的调查,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2005年中国出口直接损失的金额达到691亿美元,约占2005年全年出口额的9.07%;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增加的生产成本217亿美元,约占2005年全国出口贸易额的2.8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中国企业造成的出口贸易机会损失高达1470亿美元,约占2005年全年出口额的19.29%②。
结构升级是中国出口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突破口,但是,中国出口产品升级既面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下的制约,又面临发达国家企业与政府利用知识产权的双重制约。另外,中国的出口还受到贸易伙伴国内知识产权法律的限制,中国已经成为美国超级301调查和337调查最多的国家。
第三,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中国对外贸易转型提出迫切要求。
中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对外贸易在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双重作用,从积极方面看,中国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资源、能源,缓解了国内资源能源供给的不足。中国从国际市场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从消极方面看,对外贸易也加剧了中国在资源环境领域所面临的挑战。随着大量“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中国也直接或间接地出口了大量能源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增加的资源能源消耗,相当一部分是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资源消耗的“替代”,是对世界能源资源供应的贡献③。美国研究人员指出,14%的中国废气是由生产出口到美国的货品所造成的④。
近年来,全球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能源紧张、全球变暖问题突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不仅如此,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本身的要求。对外贸易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相应调整外贸发展战略。
(三)实施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
无论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还是适应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中国必须调整过去以出口创汇为核心目标的外贸发展战略,实施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由3个支柱组成,即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与环境可持续性。
第一,对外贸易的经济可持续性。中国处于全球分工的价值链低端,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缺乏自主品牌和国际营销渠道。要实现中国对外贸易的经济可持续性:
——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提高出口的附加价值。
——延长出口产品的服务价值链。
——增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
——加强国际合作,改善外部经贸环境。
第二,对外贸易的社会可持续性。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由于中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部门为数千万农民工提供了就业机会,因此,出口对于扩大就业,增加农民工收入,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和提高社会和谐均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社会可持续性,新的外贸战略需要:
——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
——提高出口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出口部门的工资水平。
——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完善劳动法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监督与执法,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优化出口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使欠发达地区更多分享对外贸易发展带来的机遇。
第三,对外贸易的环境可持续性。为了实现环境方面的可持续性,新的外贸发展战略要改善进出口产品结构,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尤其是增加环保技术与设备的引进,增加能源资源密集产品的进口,禁止环境敏感产品的进口。限制或禁止“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对于用于出口的环境敏感产品、资源能源密集产品的生产,要通过完善法规、健全税费制度、加强管理和完善价格,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推进金融改革,应对金融危机
(一)金融服务对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以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惠民生为重点的宏观经济政策⑤。包括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4万亿元投资计划⑥,进一步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等。无论是扩大消费还是刺激投资,无论是促进产业升级还是扩大就业,均需要更好的金融服务提供保障。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口大幅下挫,制造业产能过剩加剧,经济明显减速。在这一背景下,宏观政策对金融体系的要求有着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一是要求金融体系快速传导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刺激实体经济。
二是要求金融体系能够有针对性地强化以往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优化信贷资金投向,改善对“三农”、中小企业等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加大对民生工程、重大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消费、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兼并重组、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的信贷投入。
三是要求金融体系在改善金融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资金配置的效率,有效控制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在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外部金融市场环境继续恶化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金融机构面对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更加严峻。对于金融业来说,既要贯彻落实好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各项措施,又要确保自身的经营稳健性和资产安全性,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中国的货币政策、效果与影响因素
从2008年9月以后,中国货币政策开始由适度从紧转向适度宽松,意在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整利率和信贷管理方式,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为此,中央银行5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存款利率1.89个百分点,下调贷款利率2.16个百分点。4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对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下调2个百分点,对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下调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央银行还取消了对金融机构信贷规模控制,并通过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和灾区重建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通过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和调整最低首付款比例,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
从实施效果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初步见效。2008年11、12月两个月信贷额分别增加4770亿元和7718亿元,2009年1月份新增贷款达到历史性的1.62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了3895亿、7233亿和8141亿元。2009年2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07万亿元,同比多增8273亿元。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也出现快速反弹,2008年12月,M2同比增长17.82%,增幅比上年末高1.0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3.02个百分点;2009年1月同比增长18.79%,2月同比增长20.48%,比上月末高1.69个百分点。M1、M0同样出现快速增长。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房价,中央财政出资10亿元,加上地方财政自筹资金,共同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提供支持。据有关部门估计,2009年中小企业的新增贷款有望超过6000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达到10%以上。
货币政策传导阻滞还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图12 农业贷款增长情况比较
注:数据均根据人民银行网站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出。
一是尽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明显降低,但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却大幅上升,2008年末达到5.11%,比上年末高1.81个百分点(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3.93%,股份制商业银行为5.73%,农村信用社为10.12%。分别比上年上升了1.93、1.97和1.22个百分点)。表明经中央银行释放的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又沉淀于银行体系,部分抵消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的影响。二是在1月份的新增企业贷款中,短期票据占据了42%,新增6239亿元,是2008年11月和12月数据的3倍,更是2008年10月数据的10倍。尽管2月份票据融资新增额下降为4870亿元,但占新增贷款的比重却上升为45.5%。由于企业借入的这些票据利息低于存款利息,因此近期贷款飙升有可能更多的是出于财务目的,而不是实际需求。也就是说,企业可能在囤积现金而不是使用资金。三是从贷款结构来看,一些瓶颈领域并未得到缓解。图12表明,在2008年第三季度放松银根后,农业贷款的增速是低于贷款平均增长率的,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造成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不畅的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间接融资比重畸高,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尽管近几年资本市场得到较快发展,但银行主导金融体系的本质特征并未改变。由表11可见,2001-2008年间,贷款一直占到非金融部门融资量的80%左右,股票和企业债融资比重最高也不超过20%。如果扣除国债因素,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的比重更高,参见图13。
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必然导致货币政策传导阻滞⑦。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往往表现出顺周期的特点,对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陷入经营困境的中小企业和非政府企业,商业银行的慎贷行为并没有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改变。
第二,银行市场结构过度集中。目前中、农、工、建、交五大银行占据了银行市场50%以上的份额,如果加上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⑧,大中型银行的市场份额占比在70%以上。这种大中型银行主导的金融结构,也使金融体系的重心更容易向大中型企业倾斜,从而影响宏观调控政策意图的实现。
第三,竞争不足导致商业银行缺乏创新动力。长期以来,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一直受到双重保护:一是严格限制市场准入,二是存贷款高利差。中国一年期存贷款利差长期保持在3%以上⑨,使得大部分中资银行80%左右的利润来自存贷款业务。加上现有监管制度的重点放在防范风险上,对于不良贷款要层层追究责任(甚至是终身责任),金融创新缺乏动力。
(三)加快改革,造就高效率的金融体系
1.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建设
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有效传达货币政策意图、改善货币政策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资本市场发展的方向主要是:
第一,丰富资本市场品种,发展多种交易商品。近两年中国债券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累计发行各类债券(不含中央银行票据)29381亿元,虽然总量上年同期持平,但结构有较大变化。其中企业债券发行额同比增长68.7%,增幅加大37.4个百分点。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的发行量较上年均有较大幅度增加。尽管如此,中国债券市场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一是企业债比例仍然偏低(2008年占比为30%);二是发行市场分割,企业债、上市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分属3个行政管理部门,发行标准和程序皆不统一;三是二级市场被分割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从交易量看,前者占比99%),交易制度和清算体系也不统一。这些问题,势必会影响中国债券市场的运行效率,同时也会带来较大风险。下一步改革,应尽快理清监管思路,整合分割的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统一监管规则,规范交易行为。
另一方面,对企业承兑票据、REITs等产品的发展,也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并提前对市场进行规范。
第二,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目前创业板市场的制度建设已经完成,正待择机推出。私募股权交易市场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下一步需要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设计和调整市场布局。
2.进一步放开管制,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第一,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小型信贷机构。2008年5月人行和银监会共同下发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后,各省相继开展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使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有了跳跃式增长。从试点情况看,有些地方对小额贷款公司控制过严,监管要求偏高。今后需要对设立小型信贷机构制定更加符合现实、有利于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的准入和监管制度。
第二,逐步放开民间信贷。近来,人民银行正在加快制定《放贷人条例》,对非吸收存款类放贷人地位给予法律上的支持。这意味着将赋予资金拥有者更多的运用资金的自由。民间信贷的“阳光化”,将有利于打破银行垄断的信贷市场格局,使资金得到更有效率的配置,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据估计,目前民间资本总量大约在2万亿元上下,一旦这些资本被激活,势必对中国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产生巨大的作用。
3.改进金融机构特别是小型金融机构的经营条件
首先,鉴于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吸储,从长远来看,后续资金不足将是制约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瓶颈问题。一个可行之道是通过金融创新将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和小额贷款公司的网络优势有机整合,从而更好地满足农民、微型企业和其他创业者的融资需求。
其次,加快建设和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目前是扩大信贷的好时机。但是由于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客户群实力弱,抵御风险的能力不足,贷款风险很大,银行因此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针对这种情况,各级政府正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发展信用担保行业,帮助其降低业务风险。今后在担保机制、建设多种担保方式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第三,加快落实实行多种抵押担保形式的有关规定,抓紧进行股权和企业股权质押登记,大型农用设备、林权抵押登记,纠纷处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建设,提高抵押品市场的流转效率。
4.加快新型金融产品的开发
一是要促使商业银行转变观念,摒弃过分依赖抵押担保的思想,更加注重第一还款来源的质量,改变坐等客户上门的经营习惯,通过营销创新,主动开辟和扩大市场。
二是要鼓励金融机构根据政策的许可范围,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如银行可以开发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信贷产品,扩大担保物范围;保险公司可以开发信贷保险产品以及多种适合不同类型客户需要的小额保险。
三是要鼓励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开展更深程度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
5.注意防范金融风险
在货币政策转型、货币供给总量增加的情况下,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明显加快,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迹象:
一是出于贷款安全的考虑,很多商业银行将贷款服务对象集中于与政府投资计划有关的大项目和大企业。对于这类项目,银行为了争取市场份额,抵押担保要求往往被降得很低。
二是在同质竞争下,价格战在所难免,利率下浮成为常态,而且贷款越集中的大户,利率越低。此外在房地产贷款上,为留住客户,各银行基本上都采用了利率下浮30%(政策允许的最大幅度)政策,使得部分期限存贷款利率出现倒挂。
三是由于地方投资热情高涨,部分银行在资金投放上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压力,可能会放松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使资金流向经济前景不好的项目。部分保险公司在运用保险资金时,也可能因地方政府的影响而进行不够谨慎的投资。
四是部分信贷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向了股市而非实体经济。
上述问题显然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既要支持中国经济走出低谷,又要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防止不良贷款大幅度、快速反弹。为此,从监管部门角度看,要注意防止金融风险跨业、跨市场转移,严格防范创新业务风险和误导性销售,防范关联企业贷款风险;从金融机构角度看,也要在抓住发展机遇的同时,强化危机意识和风险管理,避免发生重大失误。
六、结语
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中国政府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目标,以扩大内需为重点,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出台快,力度大。宏观调控始终把握以下原则。
第一,就业优先,将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目标。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正常年份每年有上千万的新增劳动力进入劳动大军,2009年仅高等院校毕业生就有700多万,还有上千万下岗工人需再就业。当前劳动密集型的出口部门受外部需求萎缩的影响,导致大量工人下岗失业。就业足则内需大、就业足则社会安,因此,尽可能创造就业机会是宏观管理的当务之急。不同的增长方式下,同样的经济增长率会产生带来不同的就业效应,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保增长与保就业划等号。在刺激投资、扩大消费、稳定出口时,终始将扩大就业作为核心目标。
第二,远近结合,以推动结构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根本出路。反周期的经济刺激计划,是短期宏观管理的举措。本轮宏观调控努力将短期投资与国家长期发展规划相结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解决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问题,以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为重点;高度重视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保障性住房、教育、卫生、文化和地震灾后重建等民生工程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大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力度,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铁路、高速公路、农田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体现了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保持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的基本思路。
第三,标本兼治,以加快改革应对危机促进发展。用加快改革的办法应对各种危机,是成功的经验。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大力推进国有企业、银行体系、住房制度等重大改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扩大对外开放,从而迎来了一轮高速发展。面对全球金融危机,要化危机为改革动力,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要避免公共投资可能出现的低效率甚至无效投资,避免公共投资可能出现的腐败,要避免投资可能加剧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也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过度金融创新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但不应成为中国放慢金融改革与创新的理由。在吸取发达国家金融创新经验教训基础上,从中国国情出发,继续推进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第四,把握力道,避免经济刺激政策带来潜在风险。纵观人类历史上的泡沫经济,大多与过度刺激经济的政策失误有关。美国次级债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当年IT技术泡沫破灭后美国政府实行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松金融监管,导致了房地产泡沫和金融衍生产品的泡沫。因此,中国在这一轮实行刺激经济政策时,把握政策力度,留有余地,既要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又要防止出现泡沫经济。
第五,互利共赢,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共克时艰。全球性危机当然要求国际合作才能充分应对。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是对全球经济最大的贡献。与此同时,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精神,积极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机制,向主要贸易伙伴派出大型采购与投资代表团,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努力维护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体制,推动全球经济早日复苏。努力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与金融体系的改革,充分体现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与关切。
全球金融危机,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努力应对挑战的同时,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化危为机。30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应对各种危机积储了坚实物质基础与体制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财政收入多年快速增长,赤字水平较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均存在较大的空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与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强劲动力。中国经济完全有条件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复苏,实现重拾高速发展之路。
注释:
①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年终专稿:《中国积极稳妥应对贸易摩擦》。
②商务部世贸司负责人就《2005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调查报告》答记者问,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a/200612/20061204136582.html.
③马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7年会上的演讲》,2007年3月18日。
④英国研究机构最新报告:《西方国家依赖中国产品变相转嫁废气排放量》,载新加坡《联合早报》,2007年10月8日,http://zaobao.com/zg/zg071008_506_1.html.
⑤据初步统计,2008年9月以后,中央政府各部门出台的相关刺激经济配套文件达到近60个。
⑥4万亿元投资方案中,其结构为: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等45%,灾后恢复重建25%,保障性安居工程7%,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9%,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9%,自主创新结构调整4%,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1%。
⑦理论上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主要通过3条渠道实现:一是投资。当宽松货币政策引致股价上涨时,公司的市值提高。公司可以用较高的价格发行较少的股票,从而有利于增加公司投资。二是财富效应。股价上升,金融财富增加,居民消费支出将增加,进而刺激实体经济。三是信用。股价上升使得企业财富升值,对于银行来说,抵押品升值,信用风险降低,因而有动力加大贷款投放。
⑧这类银行的目标客户一般贷款规模起点为1000万~2000万元,银监会对小企业贷款的定义为500万元以下。
⑨2007年曾高达3.51%,目前为3.06%。
标签:金融风暴论文; 投资率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金融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城市gdp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拉动增长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政策影响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