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及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与孤独感关系研究综述论文

人格及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与孤独感关系研究综述论文

人格及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与孤独感关系研究综述

黄怡然1,赵立民2

(1.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40;2.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中山 528437)

摘 要: 对国内外关于人格理论、孤独感、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个体的心理健康等相关研究资料进行了综述分析.发现该类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人群,且多侧重于对整体人群的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多数研究者认为孤独感与使用手机偏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综述分析为深入研究孤独感、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个体的心理健康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人格;手机行为;偏好;孤独感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迅速代替了功能型手机,成为手机中的主流.智能手机逐渐在社会群体的各个年龄层普及开来,其中也包含了自我独立意识逐渐萌发的高中生群体,由此带来的各种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1].以往对孤独感的研究大多从人际交往、社交焦虑、适应性等角度展开,从人格特质方面考量孤独感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尝试对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人格理论、孤独感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综述分析,为研究高中生孤独感与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之间存在的关联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下面以机械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阐述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中的规范管理、信息化平台构建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建设与实施。

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1 关于孤独感相关研究

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了对孤独感的研究,以1973年Robert S. Weiss的文章《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为代表.研究者对孤独感的定义有一定差别,但对孤独感的突出特征的看法基本一致,即孤独感体验是个体主观的自我体验,这一体验在社会交往中发生,这种情感体验是消极的、不愉快的.基于对孤独感研究的角度不同,研究者们对孤独感在维度上进行了界定及划分.

一维结构之孤独感.Russell(1978)研究得出孤独是普遍存在的、具有痛苦的情感状态体验.基于前人关于孤独感的起因、个体孤独感的具体体验、如何缓解孤独感的影响等内容研究的不足,Russell等人进行了个体孤独感的评估量表研究,并于1978年研制了可靠且简单的UCLA孤独量表,之后分别在1980年、1988年进行了修订.该量表主要测评个体单一维度的孤独感情感体验,即在社会交往中是否产生孤独.

如图4所示,旋翼转动过程中由于存在空气阻力,因此会形成与转动方向相反的反扭矩,因此减小电机2和电机4的转速即会减小逆时针方向的空气反扭矩力,而增大电机1与电机3的转速则会增大顺时针方向的空气反扭矩力,综合而言,四旋翼飞行器会产生一个富余的扭矩力使飞行器沿Z轴旋转,具体受力如图5所示。当富余扭矩力为顺时针方向时,飞行器便会顺时针旋转,当富余扭矩力为逆时针方向时,飞行器便会逆时针旋转。

二维结构之孤独感.Weiss(1973)的《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根据孤独的表现形式将其分为社交孤独与情感孤独.Vincenzi等(1984)肯定了Weiss的观点,将孤独感分为情绪及社交的孤立和孤独,编制了情绪——社交孤独的问卷(简称ESLI).Gerson等(1979)通过研究女大学生孤独感,从时间角度将孤独感区分为情境性孤独和长期性孤独.Young(1980)认为从时间角度研讨孤独感意义更大.

但是,在埃里斯塔最扣人心弦的还是浸润着俄罗斯人特有的英勇主义传统的二战纪念碑群及碑前的长明灯火!这里的英雄纪念碑当然比不上莫斯科俯首山胜利广场上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碑柱,伏尔加格勒的祖国母亲纪念碑群,圣彼得堡的英勇保卫者纪念碑那样气势宏伟,显示着胜利者的豪情和霸气。但气势不凡,充满胜利者豪情和霸气,这一点是相通的。置身其间,让人震憾!

“矛盾”概念的衍变是在跨国“旅行”与对译中发生的。无论是从日本译介还是从苏联引入,都具有唯物辩证法的意涵。梳理辩证矛盾被引用到中共党内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中共政治话语中的辩证矛盾显然是从苏联引入的。在这一过程中,瞿秋白作为一个旅苏回国的学者型中共领导,在“矛盾”概念引入中共主流话语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作用。毛泽东作为一位具有哲学底蕴并对中国革命实践有独到见解的中共领袖,在“矛盾”概念的理论建构和具体运用方面起着引领和主导作用。期刊、报纸、著作等作为“矛盾”概念的重要载体,在传播与扩散中起着媒介作用。正是以上各要素的多向互动,共同推进了“矛盾”概念的中国化与大众化。

在使用手机时间方面,由于手机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过多地占用了人们碎片化时间,故关于使用手机的时间,研究主要集中在过度的使用手机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方面.王小辉(2011)研究了中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指出虽然中学生手机使用普及率较高,但是其存在手机依赖倾向的个体仅占15.36%,这表明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该群体只有少部分人存在过度使用手机的行为.崔丹丹(2014)认为,高中生对手机依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使用手机的时间长短.陈雪红等(2016)研究得出,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睡觉前使用手机的次数,与对手机的依赖呈正相关.

以上量表各有所长.其中UCLA孤独量表可靠且简单,适用人群较广;二维及多维孤独量则适合进行更深入和更具体的研究.各研究者可依其研究所需选择不同的量表.

1.2 关于孤独感和使用手机的研究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研究者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了使用手机的研究.J Morahan Martin等(2003)研究了大学生的使用手机行为,认为相对而言,大学生作为孤独个体更依赖手机进行网络社交,并因此得到情感的支撑.Ogata等(2006)在研究日本高中生的使用手机行为时得出,频繁使用社交网络及手机电子邮件能降低个体孤独感,但前提是个体对使用手机具备理性的认识.

样品处理包括从不同的样品中提取蛋白质、蛋白质前处理和蛋白质的酶解。根据蛋白质样品的性质,也可以减少或省略样品处理中蛋白质提取及前处理步骤。 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一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常用的蛋白质前处理方法。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先根据蛋白质等电点将蛋白质分离,然后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进行二次分离,进而选取电泳胶片上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一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将蛋白质进行分离,将电泳胶条的目标胶条酶解后进行质谱分析,或将胶条平均切割成几段,将不同条段进行酶解及质谱分析。如果样品中蛋白质种类不复杂,也可将蛋白质直接进行酶解测定。

总之,国外研究者对使用手机的研究集中在使用手机与个体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方面,并大都认为手机的过多使用与个体的孤独感之间相互影响非常明显.但是,也有对立或分歧的观点:一部分研究者认为过多使用手机会加深孤独的个体对孤独感的体验;另一部分研究者则认为就高孤独感的个体来说,使用手机能有针对性地降低个体孤独感.

关于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的情况,研究比较多地集中于因青少年过度使用手机而产生诸多问题上.Mihailidis(2014)的调研得出,在手机多样化的功能中,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社交软件、通话及信息的功能.在对Facebook的使用研究中,Skues(2012)发现澳大利亚大学生中孤独感较高的学生更多地使用Facebook,以此弥补现实生活的人际关系缺失.Jung Hyun Kim等(2009)在研究个体心理健康与网络使用关系的研究中,得出现实生活中社交存在障碍的或孤独感较高的个体更易产生较明显的强迫上网行为,但是这一行为并不能有效降低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甚至有时还可能使之加剧.

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1 对使用手机偏好的研究

2.1.1 使用手机的具体行为偏好的研究

四是顺利启动实施世行贷款节水灌溉二期项目。配合河北、山西和宁夏三省(自治区)完成了世行贷款节水灌溉二期项目转贷协定的签订和项目启动实施工作,制定了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项目设计、实施方案技术性审核以及管理人员培训。

皮皮是个4岁女孩,从来没有和爸爸一起洗过澡,也没有看到过爸爸的身体,近两个月来却吵着要看爸爸洗澡。为了防止皮皮的骚扰,皮皮爸洗澡的时候都要紧锁卫生间的门,不让皮皮进来。皮皮却不依不饶,一边对着门拳打脚踢,一边哭着喊:“开门,开门,我要进去,我要进去!”皮皮爸始终坚持不开门,皮皮妈也无可奈何。

在使用手机应用软件方面,人们使用智能手机中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主要是满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王张艳(2014)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青少年的手机上网行为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了青少年使用手机上网的主要活动依次集中在人际交流、信息获取、休闲娱乐、网上交易等方面.王婷[2](2014)则用访谈加问卷的方法,研究得出高中生使用手机主要为沟通联络、管理学习、休闲娱乐及获取信息.各类研究结果得出,青少年的手机持有率比较高,手机上网的普及率也比较高,而且使用手机应用软件的种类趋势多样化.

多维结构之孤独感.Asher(1984)编制了适用于儿童的孤独量表(简称CLS),通过对儿童的研究,得出其孤独感由对自我的社交能力、对实际同伴关系、对需要满足人际交往等的感知以及自我对孤独的情感的体验4个维度组成.Marcoen等(1987)研究了11-17岁年龄段的人群与父母与同伴的孤独感,编制了青少年的孤独量表(简称LLCA),从4个维度测量孤独感,即与父母、与同伴相关的孤独感,对孤独感的积极、消极态度.

2.1.2 关于使用手机的动机偏好

以个体期望使用手机具体功能的不同为依据,刘红等(2011)将使用手机动机划分为人际动机(QQ、通话、发短信等)和网娱动机(下载歌曲、看视频、玩游戏等)两类.肖祥(2014)研究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并将其分为信息获取、自我表达、人际沟通和娱乐休闲等4种.姜永志(2017)调查了青少年使用移动社交网络的情况,并将其使用动机分为关系维持、信息获取、自我展示、情感支持、娱乐消遣、避免焦虑6大类.

20世纪60年代已经开始利用近红外光谱对谷物的蛋白质及其他成分进行检测。同时研究人员还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小麦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多种检测指标进行检测与分析。近红外光谱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小麦的检测,对小麦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脱氧萎镰菌醇与小麦优良品种筛选检测中有了新的发展。

2.2.2 使用手机时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2 关于个体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

2.2.1 使用手机功能偏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表明,个体的手机使用功能偏好对其心理健康方面,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有消极的不利影响.周金辉等[3](2014)在分析山东大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中发现,他们使用手机进行浏览收集信息、帮助解答问题等学习方面表现突出.王欢(2013)等在手机媒介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得出,手机在人际关系的维系中发挥着情感的沟通、信息的交流、矛盾的化解等作用,且其发挥作用迅速、简捷.

对于青少年而言,由于其认知能力、辨析能力尚不够成熟,手机的应用软件所传输的内容,以及对应用软件的不合理使用,均有可能会使其出现焦虑等问题.祝春兰等(2015)在调查后得出,青少年对手机的使用会使其心理健康受到不利的影响,因为他们使用手机大部分时间是在线信息浏览(特别是不良信息的浏览)、在线聊天等,从而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刘涛(2014)针对贵阳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他们使用手机多用于听音乐、看小说、看视频,并且这些行为与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困扰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使用手机的具体行为偏好的研究主要涉及对手机不同种类应用软件的使用,以及使用手机的时间方面的研究.

通过分析个体使用手机的不同内因,赵志伟(2011)把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分为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4类.潘月游等(2015)在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使用手机动机的关系时,把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动机分为工具性动机(便利生活、完成任务)和逃避性动机(情感缺失、精神空虚)2类.

关于使用手机时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部分的研究多集中于过度使用手机对个体的心理影响方面.刘红等(2011)在研究大学生的过度使用手机行为时,得出大学生的孤独感与对手机依赖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房香莲(2013)在调研泉州市泉港区的中学生时发现,手机的依赖性对其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对手机的依赖越强,心理方面的问题就越严重.黄乔蓉等[4](2014)研究得出,相对于正常群体,手机依赖群体的孤独、焦虑、抑郁等情绪更显著.尤其是对手机依赖的学生群体中,87.23%的学生的生活、学习受到负面影响,67.8%的学生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60.5%的学生有自卑情况出现.祝春兰等(2015)使用问卷方式对10个省市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使用手机每天平均大约100分钟就会有身体不适的感觉.

2.2.3 关于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对手机的依赖性与个体的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刘红等[5](2012)在对贵州大学生的使用手机行为的研究中得出,孤独感可能增大个体对手机的依赖倾向.邱慧燕[6](2014)研究了中学生的使用手机情况并发现,中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表现在手机的使用时间及每天的开机时间,孤独感较高的学生对手机依赖性更突出.孙江伟等[7](2014)以复旦大学的学生为例,研究了大学生的使用手机行为得出,手机依赖群体出现孤独感的可能性要高于非依赖性群体.张岩[8](2015)认为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人际的适应性和手机依赖性关系之间,作为中介变量的孤独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2.3 关于人格及使用手机偏好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2.3.1 人格理论的相关研究

学者们在关于“人格”的研究中,提出了各种理论.这些理论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为人格类型论,认为每个个体只归属于一种人格类型;另一类为人格特质论,认为个体有共同特质,区别仅在于共同特质所表现出的不同程度.

研究者们还通过提炼词汇来描述人格特质,并对这些词汇进行汇集、筛选,以此来研究人格维度.考斯塔(P. T. Costa)等人(1989)研究了人格五因素模型,用高度概括的五种特质来描绘人格,这五种特质基本涵盖了人格各方面,称为大五人格因素模型.该模型的五因素是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英文五因素的各自第一个英文字母构成“OCEAN”即海洋,寓意人格如海洋.

邹泓(2003)修订了周晖的大五人格的问卷,因其研究对象为中学生,为体现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称为“小五人格”.

2.3.2 关于人格及个体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研究集中在个体对手机在时间方面的过度使用和使用手机成瘾等方面.黄乔蓉等(2014)以人格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大学生的手机上网依赖行为,认为自我控制力较差、内向及孤僻的学生更倾向手机的上网依赖,并得出上网依赖这一群体广泛存在着心理方面的问题.王欢等(2014)通过对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社交焦虑与人格特征调查,得出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等问题使其产生对手机的依赖.姜永志等[9](2016)调查得出,神经质人格的大学生群体更倾向于过度的使用手机.王相英(2012)研究了大学生的使用手机成瘾行为、人格与孤独感的关系,得出神经质的人格及其孤独感水平直接影响其使用手机成瘾行为.

关于人格、个体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侧重于对不同人格的大学生手机的过度使用和使用手机的成瘾行为.在过度使用手机及使用手机成瘾方面,研究者达成了共识,均认为个体神经质的人格更倾向于过度使用手机,并且比较容易出现使用手机依赖.关于使用手机的行为的偏好的研究多侧重于使用手机时间及使用手机的频率方面,对手机不同功能使用的依赖的研究则涉及比较少.

3 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相关研究的对象集中在大学生及特殊人群(如,农民工等),较少涉及高中生群体,而高中生群体已逐渐成为主要网络群体之一,且高中阶段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变化大以及就读学校等环境因素都可能会引起该阶段学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值得研究者高度重视.在个体使用手机的状况与具体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研究者多侧重于关注对整体的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涉及孤独感的情感体验的研究较少.多数研究者认为孤独感与使用手机偏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在使用手机偏好能减轻或加重个体的孤独感的问题上有一定的分歧.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7-01-22)[2018-01-03]. http://www.sohu.com/a/214482557_800248.

[2] 王婷.高中生手机使用行为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3] 周金辉, 李晓飞.大学生基于手机的学习行为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14(9):52-59.

[4] 黄乔蓉,范庆瑜,曾延风,等.大学生手机上网依赖与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4):634-636.

[5] 刘红,王洪礼.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1):66-69.

[6] 邱慧燕.中学生手机依赖性与孤独感之间的相关研究[J].教育与管理,2014(33):96-98.

[7] 孙江伟,李琳,林超,等.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征及与孤独感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4(9):1147-1150.

[8] 张岩,周炎根,裴涛.大学生孤独感在人际适应性和手机互联网依赖关系中的中介效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10):774-775.

[9] 姜永志,李笑燃,白晓丽,等.大学生神经质人格、手机网络服务偏好与手机网络过度使用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2):247-255.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Mobile Phone Use Behavior Preference and Loneliness

HUANG Yiran1,ZHAO Limin2

( 1. Guangzhou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llege ,Guangzhou 510540,China ; 2. Zhongshan Polytechnic ,Zhongshan 528437,China )

Abstract : Based on the relevant research data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analyses and summarizes the personality theory, loneliness, behavior preferences of Smartphone using, individual mental health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subjects of this kind of research mainly focus on college students. Besides, relevant research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whole population. Most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loneliness and mobile phone use preference. The review analysis provides useful inspir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loneliness, mobile phone use behavior preference, individual mental health and other issues.

Key Words : personality trait; Smartphone using; behavior preference; loneliness

收稿日期: 2019-04-05

基金项目: 2017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教育学专项“基于伦理学视野下的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研究”(XSJ17B26)

作者简介: 黄怡然(1990-),女,湖南古丈人,土家族,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心理与高职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B844.2; 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8127( 2019) 03-0089-04

[责任编辑 梧桐雨]

标签:;  ;  ;  ;  ;  ;  

人格及使用手机行为偏好与孤独感关系研究综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