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依恋研究进展:概念、理论与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进展论文,概念论文,理论论文,地方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1)05-0086-08
一、地方依恋概念的提出
人与地方的关系是众多学科(如地理学、社会学和心理学)长期关注的话题。20世纪50年代关于地方感知的研究,对于人地关系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心理学领域,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始于1963年Fried的研究[1],他描述了强迫再安置情况下波士顿“伦敦西区”人们的不情愿心理,这反映出人们对地方的一种强烈情感。1974年,Kasarda等人首次提出了关于人地关系的调查报告,指出居住时间和邻里关系是社区依恋最有效的预测因素[2]。1977年Gerson等人提出了地方依恋的术语[3],但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在此期间也出现了许多与地方依恋相似的术语来描述人地关系,如社区依恋、社区感、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地方感等,但这些术语之间的关系却没有被明确界定。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术语使用的混乱阻碍了地方依恋研究的进展。
1983年Shumaker等人明确定义了地方依恋的概念,认为地方依恋是指人们与其居住地之间的情感联结[4]。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情感在人地关系中起核心作用,这也是学者们普遍认同的观点。人地关系既包含积极的正性情感,如爱、满意等,也包含负性情感,如害怕、悲伤等。Fried提出人们会因为有人去世而悲伤,也会因为失去重要的地方而悲伤[1]。虽然负性情感联系可以构成重要的地方意义,但是地方依恋本身通常指人与地方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正性情感,如地方带来安全感,增加积极情绪,并提供自我连贯性。
有研究者认为Shumaker等人的定义仍较模糊,不能用来区分地方依恋与其他相近概念,因此需要进一步限定地方依恋的含义。于是,Hidalgo等人分析了亲子依恋概念的主要特征[5],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将地方依恋定义为“个体与特定地方之间的积极情感纽带,其主要特征是个体表现出与该地方的接近倾向”。这个定义不仅强调了地方依恋的情感成分,还提出了地方依恋的行为成分。地方依恋的行为成分是指与地方依恋有关的行为及行为倾向。依恋某个地方的个体能感知到这个地方比其他地方更能够为他们提供满足自己行动目标的条件。许多有关地方依恋的文献,尤其是有关休闲的研究,都说明了特定的环境能够促进娱乐者对休闲经历的追求。如Kyle等人研究地方依恋与动机之间的关系,认为对与自然环境相联系的身心和社会利益的追求,导致了地方依恋的发展[6]。地方依恋的行为成分的主要特征是保持与某地的接近[5],如宗教朝圣中个体会努力接近自认为有意义的地方[7];地方依恋的行为成分还体现在地方重建过程中,如灾后人们在重建城市时反对改变居住环境原来的布局,要求重建成以前的样子[8],以便保持已经形成的联结,人们通过重建自己的城市来表达地方依恋。
除情感和行为成分外,有研究者提出了地方依恋的认知成分。地方依恋的认知成分是建立在对地方的感知觉、记忆等认知过程基础上的态度、判断、信仰、价值观以及地方的象征意义。人们通过记忆能够产生地方意义并将其与自我相联系,形成地方认同。Proshansky认为地方认同是指在物理环境中发展的自我的某些方面[9],地方认同是自我认同的组成部分。当个体将自我与地方联结起来,并把有关地方的认知(记忆、思维、价值、爱好、分类)合并进他们的自我定义中,成为一体时,地方认同才产生。地方的象征性或代表性意义对个体的地方认同有重要作用。个体在特定地方的经历并不是形成地方认同的直接原因,还需要个体在该地方随着时间推移的心理投入,然后才能形成对地方的象征性意义。另外,个体对那些并没有特殊经历的地方也会产生地方认同,因为这些地方本身具有象征性意义,人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会产生文化想象,他们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来参观访问这样的地方,但却会对这些地方有强烈的认同。
上述三种成分,最后都被Jorgensen等人[10]整合在地方依恋的定义中,因为他们相信地方依恋是人对地方的一种态度,而态度理论认为态度由情感、认知和意动(行为)三个要素构成。总结以往的研究,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这种三成分的观点:地方依恋是人与地方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联结,包括情感、认知和行为三种成分。具体来说,地方依恋在本质上首先是一种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结,依恋的地方带给人们安全、放松、愉悦等正性情感[11],失去地方则导致悲伤、失落等负性情感;这种人地的情感联结的形成可能以某些认知成分为基础,或者至少伴随有某些认知成分,如对地方的记忆和想象,对地方知识和地方意义的建构等;人地的情感联结会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征,如对某个地方的接近倾向,在该地方特定的行为模式等。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从狭义上或最本质意义上讲,地方依恋是一种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结;然而,我们通常不得不同时探讨这种依恋情感的认知基础和行为表现,从而将地方依恋广义地界定为情感、认知和行为三种成分。先前有关地方依恋的不同界定,只是侧重了其不同成分的结果,研究者或者只在狭义上强调了依恋的情感本质,或者兼顾了认知或行为成分,也有研究者同时定义了三种成分。对地方依恋究竟做狭义还是广义的界定,只要指代清楚、自圆其说似乎并不影响实证研究的开展,但有一点必须明确,这三个成分中情感是最基本的,而认知和行为则是可选的成分。这种定义的不同侧重,也体现在了下述最近有关地方依恋的几个理论中。
二、地方依恋的理论进展
关于地方依恋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Scannell等的地方依恋的三维框架理论、Morgan的地方依恋的发展理论和Seamon的地方芭蕾的观点,下面依次介绍。
(一)地方依恋的三维框架理论
2010年,Scannell等人提出了地方依恋的三维框架理论[12]。该理论提出的初衷有两个:一是试图将众多杂乱的地方依恋定义归入到一个简单的三维框架中;二是以往有关地方依恋解释的框架和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Shumaker等人提出的地方依恋模型[4],只强调了个体与居住地的联结关系,而没有说明地方依恋也适用于其他的环境;只强调了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结,而没有关注地方依恋的认知和行为成分。于是,在此基础上,Scannell等人提出了地方依恋的三维框架理论。该理论主要的观点是:地方依恋是一个包含人、心理过程、地方三个维度的框架。该框架中人的维度是指地方中有关个人或群体的定义,即是谁对地方依恋,这种依恋是基于个体还是群体赋予地方的意义;心理过程维度包括地方依恋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成分,即人们处于地方依恋时所经历的情绪、认知和行为过程;地方维度强调依恋地方的特征,分为社会水平和物理水平,用于说明人们依恋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具有哪些特征。
三维框架理论是对之前地方依恋研究的概括提炼,它将零散的地方依恋概念组合在一起,并将有关地方依恋结构的知识组织综合起来,结合了许多已形成的地方依恋的结构模型,将它们组合形成三维框架。因此它是一个较新的、全面的理论,基本涵盖了地方依恋概念的所有水平。它不仅能够解释已有研究中地方依恋的概念,而且有助于将来把地方依恋的有关概念归入到三维框架的不同维度中。三维框架理论为地方依恋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操作性定义,而且为地方依恋的定性研究指明了方向。但是,也应该看到,Scannell等人只是通过对现有的地方依恋概念进行分析,将它们归纳到了自己的三维框架的不同维度中,而并没有对地方依恋产生的内在心理机制进行阐述。这种机械地将已有的地方依恋的定义归位的做法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深入。例如,它未能解释结构中不同维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地方依恋的产生过程中它们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原因。相比而言,地方依恋的发展理论更侧重这种依恋的形成机制问题。
(二)地方依恋的发展理论
Morgan在Marvin等人的安全循环模型[13]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依恋的发展理论。Morgan采用访谈法研究地方依恋是如何在亲子依恋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该理论认为,地方依恋开始于儿童期的地方经历,它的发展是以“探索”(外界环境)和亲子依恋行为之间循环的方式进行的。具体来说,儿童与依恋对象在一起时会感到安全,如果这时儿童处在物理环境中,那么就会激活儿童的“探索动机”系统,由入迷、兴奋,到离开依恋对象进行探索、与环境相互作用进行玩耍。随着儿童与地方的相互作用,便产生控制、冒险、自由和愉悦感等积极情感。但是当儿童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了痛苦(受到伤害)、疲乏或焦虑(感知到威胁或由于依恋对象长期消失)时,那么儿童的“依恋动机”系统就开始取代探索动机系统,儿童又会寻找产生舒适感的对象,并与依恋对象接近。儿童在与依恋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情感和对自我情绪的管理。当儿童对于依恋对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环境的线索又开始激活儿童的探索动机系统,重新循环。在与物理环境和依恋对象来回的循环过程中,地方依恋便逐步发展起来[14]。该理论表明亲子依恋与地方依恋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地方依恋是跟可以得到安慰的照顾者接触期间经历的积极情感与探索周围环境时的积极情感之间联合的结果,对照看者安全的依恋构成了个体探索周围世界的基地,在探索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这个地方的依恋。
目前为止,地方依恋研究的重点只是关注成年群体,忽视了儿童群体,同时也忽视了地方依恋的发生发展过程的研究。而儿童期形成的地方依恋是人们在后来的生活阶段与地方发展情感纽带的重要基础[14]。另外,亲子依恋理论只是将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人际相互作用作为重点来研究,倾向于将地方作为儿童发展的背景,对于地方与儿童发展的互动作用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忽视了人地之间的地方依恋研究。实际上,在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生存中,物理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Morgan的理论研究了在儿童亲子依恋动机系统和探索动机系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儿童与物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亲子依恋和地方依恋的关系,解释了地方依恋的发生发展过程,扩宽了亲子依恋理论的研究范围,使其从人与人之间的依恋拓展到人与地的依恋。但是该理论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首先,验证理论模型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只是采用了访谈法,这对于探讨地方依恋的形成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访谈的被试数量较少,只有7人,代表性比较差;另外,该理论只是探讨了地方依恋是如何在儿童期亲子依恋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而对于地方依恋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并没有作阐述;还有,该理论只是研究了儿童与物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没有将地方文化等社会因素与地方的物理因素结合在一起研究地方依恋。
(三)地方芭蕾的观点
人文地理学家Seamon认为人们的身体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动作是形成地方意义的原因,地方意义是通过“身体芭蕾”(body-ballets)和“时空常规”(time-space routines)的结合而产生的[15]。所谓“身体芭蕾”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的身体动作,这些动作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重复性,而且具备芭蕾舞蹈的韵律感和规则性,所以称之为“身体芭蕾”。“时空常规”是指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律性行为。人们常常以这种时空常规为基础来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时空常规是地方中新的生活程序被确立和新的地方意义产生的稳定基础。Seamon基于身体芭蕾提出了“地方芭蕾”(place-ballets)概念,地方芭蕾包括身体芭蕾和时空常规,是指人们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持续活动,即个人的身体芭蕾定期地与某些地点,如街角、公园、商店、广场等相遇,而且是重复多次就形成了地方芭蕾。在人、时间和空间三因素统一时,才会有地方芭蕾的实际表现。地方芭蕾具有持续性和韵律感,能够促使人与地方之间联结的形成。Seamon认为地方芭蕾只有在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时才能产生:首先是人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某一空间,即地方;其次是人与该地方之间的一种依附关系;最后需要在该地方相遇的人们之间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相互认同。即地方芭蕾是形容这样一个地方,在该地方有许多自认为同质的人会有默契地聚在一起。例如,法国作家莫泊桑每天都会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上面的观景咖啡厅喝下午茶,他每天的行为就可以称为“身体芭蕾”,如果有些人与他有同样的爱好,都在同样的时间坐在观景咖啡厅里,对于这些有同样“身体芭蕾”的人们,埃菲尔铁塔的观景咖啡厅就促使他们形成“地方芭蕾”。人对陌生空间会有一种本能的排斥,这是人类潜意识里自我保护的作用,地方芭蕾的形成解决了这个心理安全感问题。地方芭蕾的场所是人们产生良好地方感的空间,人们在该地方感到舒适安全,而且可以与那些和自己有同样文化认同的人群相遇,并归属于该人群所形成的文化共同体。人们每天在地方中进行的一套习惯化动作(起床、开车、与邻居打招呼等),它们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地方芭蕾,从而产生了被称为“内部经验”的感觉,是属于该地方的生活规律。生活规律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把地方依恋看作是地方芭蕾的结果,那么就容易理解居住时间和地方依恋强度之间存在的正相关关系,也容易理解为什么强迫变换住所会对人们的健康有害[1]。当人们被迫搬家,他们不仅失去了自己的社会人际关系和熟悉的物理环境,而且还要重新调整自己全部日常程序,形成全新的习惯来适应新环境,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讲,这是难以做到的。
地方芭蕾可能不是地方依恋产生的唯一机制,但是它是解释地方依恋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地方芭蕾与人的自我连贯性有关,人们更常依恋与自己过去有连贯的地方,即与自己个人价值相一致的地方。当人们处在与自己过去有连贯的环境中时,才能有可控感,从而感到安全和稳定。地方芭蕾观点提供了从人的习惯化动作角度出发,探讨地方依恋的新视角。但是很明显此观点存在一些不足:地方芭蕾只是一个观点,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来解释地方依恋形成发展的内部机制,而对于地方依恋形成的本质、条件等,地方芭蕾观点也没有从实证角度加以验证。
三、地方依恋的研究方法
(一)地方依恋的定量研究方法
地方依恋的定量研究方法有两种:一是间接测量法,通过选取地方依恋的替代指标如邻里关系、住房的所有权和居住时间等进行测量;二是量表法,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确立不同的地方依恋维度,通过编制量表对地方依恋进行直接测量,这也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在这些量表中,维度的划分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两个维度的:Williams和Vaske的包括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维度的地方依恋量表[16];有三个维度的:Kyle等人的包括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和社会纽带(Place Identity,Place Dependence,and Social Bonding)的三维量表[17];有五个维度的:Hammitt等(2006)建立的包括地方熟悉性、地方归属感、地方认同、地方依赖和地方根基(Place Familiarity,Belongingness,Identity,Dependence,and Rootedness)五个维度的量表[18];有多个维度的:Lalli(1992)提出的包括外部评价、总体依恋、与个人过去的连贯性、熟悉性的感知、承诺感(External Evaluation,General Attachment,Continuity with Personal Past,Perception of Familiarity,and Commitment)的多维城市认同量表[19]。
通过对以上量表维度的分析,发现对这些维度进行总结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又进一步对量表中题目的语句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在与地方有关的不同概念(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地方依恋等)之间很难找出一个普遍的关系,而且这些概念术语之间没有清晰的界限,与我们的三成分定义很难完全吻合。如有的研究中地方依赖维度是与行为成分相对应,而地方认同维度是将情感和认知两个成分内容结合在一起[16];或者是再加入一个维度,用社会纽带来代表它们之间的关系[17];而在有些研究中将地方依恋作为独立于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的维度,并认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从属于更一般的概念结构,如地方感[10];或认为地方依恋的形成先于地方认同[20]。这些都说明目前的研究缺乏地方依恋的清楚定义和地方依恋的组成成分的清楚说明,因此不同的地方依恋测量应该作为地方依恋测量量表“大家庭”中的成员,而不仅仅是具有好的结构效度的精确测量工具。所以当回顾以前的研究时,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而不是差异,因为这种差异只是代表了不同测量量表之间的差异。
(二)地方依恋的定性研究方法
正如Stedman所说的,地方意义是联结地方的物理特性和地方的情感纽带强度(地方依恋)的一个中介[21]。为了理解人们对于特定地方的依恋,我们必须首先确定地方的意义。但是采用地方依恋量表只是研究了地方依恋强度和地方意义的个体差异,却根本没有测量地方意义是什么。当然不同的地方意义是隐含在地方依恋量表的不同维度中的,如地方情感意义与地方功能意义之间的不同(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维度);地方社会意义与地方物理意义之间的不同(地方依恋的社会维度和物理维度)。然而这些简单维度并不能够包含地方意义的全部内容,地方意义是人们赋予地方的象征意义、思想感受、态度和价值等,是地方的主观属性。
定性研究则是分析地方意义的较好方法。定性研究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访谈法,经常采用的形式有焦点组讨论,地方意义句子排序,自由联想任务等。另一种是图片测量方法,认为图片上不同的地方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如被试用不同色彩的笔在图片上圈出与一定的心理意义相匹配的地方,如喜欢—讨厌、我的—不是我的、安全—危险、无聊—兴奋等,通过颜色与数字对应将反应转化为数字[22]。通常这种研究是将访谈法和图片法结合在一起进行的[23]。
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结合符合当前研究的新趋势,这能够使研究者获得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的资料,能确定不同变量之间在统计意义上的关系,而且能更好地分析人们与有意义地方的联系,以及分析人们自我建构的地方意义。如Devine-Wright等人为了调查人们对于在风景优美的北威尔士地区安装风力发电站的态度,采用将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相结合,既用量表测量了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又通过焦点组讨论和自由联想任务获得了人们关于该地方的意义,而且在研究中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说明两种方法都是有效的[24]。
四、地方依恋的影响因素
归纳以往文献中有关地方依恋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三大类:人口学变量、物理环境变量和社会变量。其中人口学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物理环境变量包括:时间、频次、距离、熟悉性、独特性、地方的大小;社会变量包括:社会人际关系、流动性、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
(一)人口学变量对地方依恋的影响
地方依恋是一个随年龄动态发展的过程,地方依恋是有年龄差异的。研究发现年龄是影响地方依恋的因素之一,地方依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5]。年龄与地方依恋之间的关系是由居住时间来调节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们在特定地方居住的时间也在增加,人们对地方的经验也在增加,从而对地方的依恋也增强。性别对于地方依恋的影响,目前有不同的观点。有研究认为男女表现出的地方依恋并不存在差异[25]。而其他研究,如Hidalgo等人却发现女性比男性的地方依恋更强[5]。Tartaglia发现女性由于自身的社会角色,会比男性与地方产生更多的联系,因此女性对于与自己有关的社区是较高依恋的[26]。
(二)物理环境变量对地方依恋的影响
地方依恋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个体与地方相互作用的时间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认为随着人们与地方接触时间的增长,人们逐渐开始了解地方,并赋予地方以意义。Lalli在研究居住时间与地方依恋强度关系的变化趋势中发现,城市依恋与居住时间存在线性关系,居住时间越长,人们越会依恋[19]。个体住处与地方的距离和到访地方的频次也是影响地方依恋的重要因素,距离越近、访问频次越高,地方依恋的强度越强[27]。距离是通过与频次之间的关系来影响地方依恋的,即当某个地方足够近,人们就会经常光顾,人们参与地方活动的频次就会增加,地方的功能性特征就会增加,从而导致地方依恋。
地方的熟悉性与个体和地方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经验有关,并对地方依恋有重要影响。大量研究表明,个体对地方的熟悉性、与地方接触的程度都与地方依恋得分呈正相关。地方的独特性是指地方的物理结构的独特性、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独特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独特的情感意义。地方的独特性,是决定地方依恋个体差异的关键前提。目前有关地方独特性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地方依恋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民族文化和宗教特色的地方对于特定民族地方依恋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28]。
地方的空间类型不同,地方依恋的强弱也不同,很多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如,有研究将家、城市和邻里定义为不同的空间类型,发现人们对家和城市产生较高的依恋,而对邻里产生较低的依恋[20]。Tuan还提出,随着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流动性的增强,人们依恋的空间类型会不断扩大,从纯粹的当地(邻里)和国家到整个地区乃至全球[29]。但是此观点受到了Laczko的质疑,Laczko进一步扩大了空间类型,对24个国家居民的不同空间类型(邻里、城镇或城市、省、国家、大洲)的地方依恋进行了对比,发现尽管当今社会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流动性程度都在明显地增长,但是这些国家居民的地方依恋和认同平均水平却仍然保持与传统的水平一致,即国家和邻里或城市是最受偏爱的地方空间类型[30]。
(三)社会变量对地方依恋的影响
地方的物理特征如何影响地方依恋的形成?地方依恋的意义中介模型认为个体不是直接依恋地方的物理特征,而是依恋那些物理特征所代表的意义[21]。地方的物理特征所代表的意义当然包括个体在地方中与他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人际关系,以及对重要他人的回忆,而这些都是影响地方依恋的因素。如果人们在特定地方中发生了有意义的社会关系,而且又居住在该地方中,那么这个地方就会形成与这些社会关系和经历有关的意义。Mesch等人研究表明,一个地方因为社会关系而具有意义,地方依恋程度与地方的社会人际关系呈正相关[31]。有研究进一步发现,在家、邻里、城市三种地方中人们对于地方中的人际关系的依恋都比地方物理环境的依恋要强[5]。Chow等人发现地方的人际关系的意义超过了地方的空间意义,直接导致地方依恋[32]。社会人际关系的依恋是影响地方依恋发展变化的中介变量,并在地方概念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在对地方依恋进行研究时,个体与地方中他人的社会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与地方依恋有关的行为出现的主要动机因素。
当今社会随着人口流动性的扩大,流动性与地方依恋之间的关系也成为研究者的研究内容。Gustafson分析了在流动性上有所区别的三组瑞典居民(经常旅游者、偶尔旅游者和从不旅游者)对不同地方类型(当地、地区、国家和欧洲)的地方依恋(归属感、离开的意愿等)分数,结果发现,尽管经常旅游者感觉到与大尺度的地方(如欧洲)有强烈的情感纽带,而且更愿意在国外生活。但是与从不旅游者相比,他们却没有表现对于自己的城市、地区更少的依恋,相反的是,在当地活动中他们显示出更强烈的投入,并拥有更多的社会人际关系资源[33]。说明流动性与地方依恋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固定的,在不同的情形下会有不同强度的地方依恋。
社会和经济地位、教育水平也表现出与地方依恋的不一致关系。这些因素与地方依恋之间也许存在其他的中介或调节变量,如Mesch等人发现人们接受教育越多,就越以邻里为自豪,并为搬出地方而感到难过[31]。这里的自豪是指受更多教育的个体倾向于生活在经济发达区域,在那儿能感受到高威望。因此研究是分析教育水平与自豪的关系而不是与地方依恋的关系。如果分析教育水平与地方依恋的关系,发现教育水平与地方依恋呈负相关,即教育水平高的人更会变换地方,而较少依恋于某个特定的地方[34]。
五、总结:问题与展望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我们面临着如何协调人们对特定地方的亲密情感联结的需求与地域的跨越和边界的消失之间的矛盾。地方依恋是人类生存的重要部分,也是研究的重点,但目前地方依恋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地方依恋的界定较为混乱,多个概念之间区分不清楚。虽然Scannell等人提出的地方依恋定义的三维框架结构理论,试图将有关地方依恋的定义全部涵盖,但由于该理论问世不久,所以按照该理论进行的研究尚未形成一定的体系。
其次,地方依恋的测量上存在一些问题。量表法作为外显测量法,在测量过程中,被试容易受到社会赞许性的影响,不愿意报告自己的真实观点,而是根据他人或社会环境的期望来调整自己的反应,对于那些比较敏感的问题更是如此,结果难以准确地反映被试的真实情况。地方依恋中情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分,且是地方依恋概念的核心。因为量表法自身的不足,它很难揭示人类情感的本质,倾向于忽视情感而偏爱行为和认知层面的测量,从而导致情感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中最有问题的部分[35]。因此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够完全了解地方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地方依恋研究的主要成果也只是地方依恋量表的发展,也许这是地方依恋理论没有得到发展的原因。
最后,关于地方依恋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完善,有些因素与地方依恋的关系是清晰明确的,如社会人际关系与地方依恋;而有些因素与地方依恋的关系尚无一致看法,如地方依恋在性别上的差异。此外,目前还没有清晰揭示出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这些因素对地方依恋的影响轨迹以及它们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地方依恋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复杂的。进一步分析地方依恋的积极作用结果,我们会提出质疑,是依恋导致了这些积极的结果,还是这些积极的结果导致了依恋,或者是更复杂,它们之间是由第三变量进行调节或中介的,如人格因素作为第三变量,其中的自我连贯性和自我同一性是有助于个体与地方形成较强的情感联结,有助于个体对生活满意和形成强烈的社会纽带[36]。因此只有对地方依恋的心理机制进行揭示,我们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根据上面的问题,我们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首先,在地方依恋的界定上,继续沿用Scannell等人提出的地方依恋定义的三维框架理论,在继续深入探讨人和地方维度的基础上,将我们所提出的地方依恋的三成分纳入到该框架的心理过程维度中,结合进一步的研究,形成有关地方依恋界定的理论体系。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将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两种研究方法之间虽然在理论基础、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关系、研究方法手段和目的上有很大不同,但是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彼此的结合已经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两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定性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定量研究则能够让我们去确认问题的客观性内容以及检验已经出现的理论的可信度。如我们可以将地方依恋量表与图片测量、访谈等方法相结合对地方依恋进行研究,这样既可以确定不同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又可以分析人们对于特定地方建构的个体意义,从而推进地方依恋内在机制的揭示。
另外,由于地方依恋是一种人们对于地方的态度,因此根据Wilson等人提出的双重态度模型理论(Dual Attitudes Model)[37],我们认为地方依恋也可能包括外显和内隐两个层面。一直以来研究者都是采用外显的方法(如量表)调查地方依恋,而对于其无意识特性却没有采用内隐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目前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强调采用内隐社会认知的方法对态度展开研究,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内隐社会认知的方法(如内隐联想测验)对地方依恋进行研究。
最后,对于地方依恋的影响因素与地方依恋以及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基于其他学科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探讨。如当今认知心理学中,新的研究取向是具身认知,强调身体在认知中的重要作用,认知的内容来自于身体,认知、身体、环境是统一的整体[38]。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具身认知的研究取向,进一步发展地方芭蕾中的人的身体动作与时空常规相结合的观点,从而能够揭示地方依恋与其他变量以及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
收稿日期:201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