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展现国家实力的标志逐渐成为人才丰富的象征,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将儿童的培养放在重点工作位置,利于国家的未来发展。基于此,我们对幼儿园大班的幼小衔接教育进行研究和分析,如何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培养适合幼儿幼小衔接的能力,是每个幼儿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度,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生活、适应的各方面技能。
关键词: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孩子成长
一、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概述
幼儿园阶段算是一个人人生中最无忧无虑、内心充满欢乐的时期,也是儿童从单纯无知步入知识和文明的起始阶段,幼儿园的生活的欢乐的、难以忘怀的。但是时间不会永远停驻,伴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告一段落,每个孩子都将迎来自己的小学生活,小学阶段是与幼儿园完全不同的学习和生活阶段,儿童会突然增加学习和交往的各方面压力,孩子面对完全陌生和未知的生活,需要孩子独立自主的走进小学生活,这时,孩子肯定会有不适应的地方[1]。基于此,如何引导学生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校园,从家长帮忙背书包到自己天天背书包,从没有作业到天天都有作业的的状况中尽快适应,提前做好小学入学前的准备工作,为了避免孩子到小学阶段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我们要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针对孩子进行有目标和有计划的社会适应以及学习适应两方面的教育,帮助幼儿在小学入学前做好心理准备工作,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减少两个截然不同学习阶段的差异化,让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连贯进行,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发展起到坚实的作用,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二、做好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策略
(一)强化幼小衔接教学思维,确定衔接工作计划
“用兵之道,以计为首”,计划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依据,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作为幼儿园大班的教师来说,在大班开学之初,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确定符合幼儿园大班学生学习情况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教师要将幼小衔接的工作计划分解到日常的教学中,明确每个月的活动计划,尽量做到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采用层层递进的办法,慢慢深入一步一个台阶,逐步的将幼教活动转向小学教育,帮助幼儿在各方面的能力对时间的推移向小学阶段的学习靠近。
(二)重视日常生活管理,增强幼小衔接
(1)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
在幼儿园大班阶段,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按时上学,尽量不请假、不迟到,按照教师的要求规律的生活和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适当的进行一些值日工作,比如摆放好自己的小板凳、整理教学中的教学用具和玩具、扫地、擦桌子等等幼儿力所能及的活动。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和书写姿势,为幼儿步入小学阶段打基础[2]。在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教师可以给学生教一些儿歌或者算术小口诀,焕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关注幼儿独立意识、规则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师培养幼儿独立的意识,就是要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总是寻求家长或者老师的帮助,养成遇到事情先自己处理的习惯,对有些事情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性。在规则意识培养方面,就是要为幼儿进入小学后听教师的话,遵守班级秩序做准备,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在课堂中不能随意说话,排队的时候不能拥挤打闹等等。在幼儿的合作意识的培养方面,教师要让幼儿明确团队的概念,运用小游戏强化幼儿的协作意识,锻炼团队合作的能力和思维。
(3)关注幼儿情商的发展
教师在幼儿园大班的各种活动中有意识、有目标的培养幼儿的情绪智商,提升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例如在幼儿园大班的活动区域内建立一个小小才艺展示台,幼儿可以通过展示台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才艺,提升幼儿的勇敢品质,敢于在很多人面前讲话和发言的品德。开展一些竞争类的小游戏,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适当的挫折教育可以令幼儿更加坚强,培养幼儿享受成功的信心和接受失败的坦然,关注幼儿情商的发展,做好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工作,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三)家园合作,共同教育
做好幼儿的幼小衔接工作,一方面要依靠幼儿园和教师的不断努力,更需依靠家长的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家庭合作努力,共同搞好幼儿幼小衔接这一特殊时期的教育和教学,帮助幼儿顺利的度过幼小接轨的困难时期,促使幼儿的文化知识、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等各个方面都成熟起来。
(1)幼儿园针对幼小衔接工作要结合大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定期举行家长见面会,进行家长开放日等活的,引导家长明确幼小衔接教育的实际意义和办法,邀请小学优秀教师来幼儿园给家长进行幼儿入学前的准备等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掌握幼小衔接的相关教育方法。
(2)幼儿园增强和家长的沟通,向家长推荐幼小衔接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有效开展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家长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还可以带着孩子外出实践,让孩子增加和陌生人的交流和接触,引导孩子和不同年龄层次的交往和交际,提高孩子的交往、交际能力。在家里给孩子打造一个专门的学习空间,给孩子准备一些学习用具,让孩子提前做好学习和做家庭作业的准备,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四)增强和小学的沟通和联系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在教学过程给幼儿讲述再多小学的事情都不如带着幼儿到小学小学真实感受一下。幼儿园可以增加和附近小学的沟通和联系,组织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参观小学校园,让幼儿了解教室、办公室、操场等具体的教学场所,观摩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等课余活动。幼儿参与这些活动会增进对小学的了解,知晓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焕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如果没有条件外出参观的话,可以邀请附近小学的低年级小学生来到幼儿园和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进行互动,增强与小学生的了解和认知,消除小学生涯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大班这一阶段的生活和学习对学生平稳过度到小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园要合理开设幼小衔接教育课程,尊重儿童核心的主体地位,从教学理念、课程的衔接、教师专业培训为出发点,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和实践,为儿童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无痕度过做到幼小保证,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鑫晓.做好大班幼儿幼小衔接工作,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J].好家长,2017(38):90-90.
[2]张淑英.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大班教学模式初探[J].亚太教育,2016(14):156-156.
论文作者:王烨舒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幼儿论文; 幼小论文; 小学论文; 幼儿园论文; 孩子论文; 教师论文; 家长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