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区域一体化的总体战略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中国需要区域一体化的总体战略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中国需要地区一体化的总体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总体论文,战略论文,地区论文,一体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中心”,即以建立中国周边利益共同体为中心;“四个基本点”,即重点营造四个次区域合作机制:一是上海合作组织,二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东盟+中),三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四是中日韩合作机制。“两个愿景”,即作为远期追求的目标——建立东亚共同体和亚太共同体。

近来,关于东亚地区一体化的各种机制(包括现存的和拟议中的)层层叠叠,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面对这种情景,我们既要欢迎,又要冷静,不能盲目。这就要求我们有地区一体化的总体战略。笔者把中国的地区一体化战略概括为“一四二战略”,即“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两个愿景”。“一个中心”,即以建立中国周边利益共同体为中心;“四个基本点”,即重点营造四个次区域合作机制:一是上海合作组织,二是中国—东盟自贸区(东盟+中),三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四是中日韩合作机制。“两个愿景”,即作为远期追求的目标——建立东亚共同体和亚太共同体。

之所以将建立两个共同体作为长远目标,是因为近期内实现这两个目标尚有较多较大的困难,条件尚不具备,不过做好四个基本点,也是为实现两大愿景打基础和做准备。从小到大、由易到难是东亚地区一体化的成熟经验。中国也要积极参与建立两大共同体的讨论,不应排斥和拒绝对两大愿景的追求。

一个中心:以建立中国周边“利益共同体”为中心

所谓中国周边“利益共同体”,就是用各种利益纽带(如经济利益、非传统安全利益、生态和环保利益等)把中国同周边国家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也要用各种基础设施(如公路网、铁路网、电信网、油气管道网、航线网等)把中国同周边国家连成一个网状的、鸟巢似的地区结构,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这个利益共同体对中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它能成为我国周边安全的屏障。一旦形成这个利益共同体,任何外来大国再想制裁和遏制中国就成为不可能,因为制裁中国,就等于损害了中国周边国家的利益,从而引起这些国家的不满;另一方面,这些大国要拉拢周边国家孤立中国也成为不可能,因为他们与中国的利益已经融为一体。二是它可以成为中国的外交依托,有助于彰显中国的大国地位和责任。一旦这种利益共同体形成,中国在亚洲就再不可能孤立,在世界舞台上就会有更多的拥护者和追随者,并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要在亚洲和世界上扮演负责任大国的角色,首先必须在自己周边的区域内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三是它可以成为发展的平台,实现中国同周边国家互利双赢。通过经济合作、人员交流,增进互信,实现永久和平和共同繁荣。最后,这一利益共同体的建成有可能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示范区,这将有力回击“中国威胁论”者。

四个基本点:重点经营好“四大合作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该组织所涉及的范围主要是中国北部、西部边疆以外的广大地区,如果将来巴基斯坦和印度加入,范围将覆盖南亚部分地区。如果上合组织能够成为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中国从东北、西北到西南的边疆地区将能长期保持安全与稳定,这对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大有益处,美国通过在中亚的颜色革命对我国形成威胁的可能性也将大大降低。该组织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从旨在打击“三股势力”的安全性组织过渡为综合性国际组织。中国应继续同俄罗斯紧密合作,推动该组织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中国—东盟自贸区。这是近十年来中国着力推动的合作机制,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已正式建成。这是继欧盟、北美自贸区之后又一个大规模的自贸区,所覆盖的人口达19亿,GDP总量6万亿美元,贸易额4.5万亿美元。笔者认为,中国要切实坚持互利共赢、多予少取的方针将东亚的第一个自贸区建设好,把东盟各国经济同中国经济牢牢连在一起,提升东盟国家对中国的信任度和依存度。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建成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面临的新问题会接踵而来,例如东盟对中国贸易巨额逆差的问题将会危及自贸区的顺利发展,对此中国方面必须顾及对方的利益,努力做到互利双赢。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湄公河沿岸五国(越、老、柬、缅、泰)地处中国南大门,战略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煤),又是我国走向印度洋的通道,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近来美日两国又加紧在该地渗透和扩张。美国已在倡导湄公河委员会与密西西比河委员会的合作构想。日本在东京召开了日本同湄公河五国的首脑峰会,宣布今后三年内,将向上述五国提供55亿美元开发援助,并将首脑峰会机制化,每年举行一次。中国处于湄公河(澜沧江)上游,本来拥有地缘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更有条件把同该地区的合作做得更好。但由于我们对公平地解决水资源和环保问题没有给以足够的关注,以及中越两国在地区合作构想方面存有分歧,致使由中国参与的、亚行主导的这一区域合作缺乏活力,成效不彰。目前,虽然有三年一度的六国首脑峰会,但缺乏常设的决策和功能性机构,致使该机制成为空中楼阁。鉴于这种形势,中国应重构GMS合作框架,即结束三年一次的首脑峰会机制,同越南、泰国联手筹建类似上海合作组织的“大湄公河合作组织”,全面提升合作功能和机制化水平。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占领该地区合作的制高点,否则,不可能阻止别人在我们的大门口挖墙脚。推动大湄公河合作组织的建立是当务之急。

中日韩合作机制。日韩是中国近邻,扼守中国东大门,因种种原因两国又同中国多有芥蒂。但鉴于两国对中国的战略意义,中国应着力推动中日韩东北亚合作机制的建立,可能的话建立自贸区和东北亚合作组织。东北亚合作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加强中日韩互信,对日本回归亚洲的政策能起到助推作用。在东北亚合作机制中,美国也无从插足,从而有助于降低美日同盟的威胁,推动东亚地区结构向中美日正三角形方向发展。当然,这一机制的建立目前还有相当难度。

两个愿景:“东亚共同体”和“亚太共同体”

关于未来东亚地区一体化的方向,迄今已有多种构想。叫得最响的就是东亚共同体和亚太共同体。

东亚共同体构想最先由东亚展望小组提出,后又被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提出,不过赋予了他自己的内涵。最近,鸠山由纪夫再次高调倡导东亚共同体,不过他的东亚共同体概念仍在争论之中,同时遭到来自美国的质疑。

亚太共同体的概念衍生于APEC(亚太经济合作)。在APEC的最初阶段,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倡导“新太平洋共同体”,但未获响应。不过,美国始终试图主导APEC的方向和进程。但至今APEC仍局限于一个松散的论坛,无所作为。近来,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提出建立“亚太共同体”的主张,这是比东亚共同体范围更大的共同体,这同APEC有何关联目前仍不得而知。但陆克文主张大国共同主导该共同体,这与东盟在东亚的主导地位相左,恐怕很难为东盟所接受。

对于上述两个共同体的构想,笔者认为原则上应持欢迎和支持态度,多一个交往平台总比少一个好;主张同我一体化总比同我对抗好。但它们只能是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在近期甚至中期,这些目标都难以实现。关于东亚共同体,核心国问题和共同体概念及范围仍将是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亚太共同体所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因而也就更难达成一致。这两个共同体都很难避免美国势力的渗透和干扰。美国已毫不掩饰地宣称,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东亚共同体“不能排除美国”。这使这两个共同体未来充满更多的不可预测性和非可控性。

今天,在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地区一体化机制和主张的时候,必须毫不动摇地按照自己的总体战略,走好自己的路。这就是,要紧紧围绕以营造“中国周边利益共同体”这个中心,切实抓好四个基本点,即集中精力创建和经营好上合组织、中国—东盟自贸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日韩合作。这四个次区域都同中国紧密相邻,利害关系直接,对中国战略意义重大,外来大国干扰较少,同时也容易做、见效快。当然,我们也要参与对两大愿景的研究,不放弃追求两大愿景的努力。

标签:;  ;  ;  ;  ;  

中国需要区域一体化的总体战略_东南亚国家联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