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血糖、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现行降糖药物通过直接提供胰岛素、刺激胰岛素分泌或阻碍肠胃分解、吸收葡萄糖发挥降糖作用。这种人为强制干扰单一胰岛素,而致胰高血糖素等其他激素于不顾的治疗方法,虽然挽救和延续了数亿人的生命,但没有从根本上恢复使用者的健康,甚至又造成新的不利健康的风险。自然生物降解素是尊崇人体和自然调节规律的科技产物,相关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在控制高血糖的效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对自然生物降解素在调节血糖方面的研究背景及临床应用效果作一综述,目的是抛砖引玉,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生物降解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运动;科学饮食。
引言
高血糖、糖尿病的形成机制复杂,主要是肝糖、肌肉贮存出现饱和或超饱和,造成胰岛素相对不足,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及生长激素抑制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出现紊乱,超越肾糖阈所致。现代西药通过直接干扰胰岛素发挥控制高血糖的作用,虽然可以定时定量的控制血糖水平,但不可避免的打乱了患者体内激素平衡状态,产生的肝糖也可加重肝、肾等内脏的负担,是自身免疫力及肝肾功能下降的根本原因[1-2]。当高血糖状态转化为“三多一少” 的典型糖尿病症状后,补充胰岛素——这种单一的反向治疗加速了患者的分泌紊乱和器官衰竭。中医中药治标固本,但需要因人因时不断调整配方。中成药如消渴丸、玉泉丸、金芪降糖片、消乐宁胶囊等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的效果因人而异。能否将中医理论与现代生物医学工程结合,研发出既有西药那样有确切的疗效,又有中药治标固本强肾护肝的纯天然降糖药物,是否存在即解决肝糖、肌肉饱和问题(包括清除过多体内脂肪),又能提高肾糖阈,防止“三多一少”为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出现,甚至彻底治愈高血糖的最佳科研成果和产品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自然生物降解素在这方率先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但相关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在控制高血糖的效果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对自然生物降解素在调节血糖方面的研究背景及临床应用效果作一综述,目的是抛砖引玉,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高血糖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1 糖尿病定义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应高于3.61 mmol/L,低于6.1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低于7.8 mmol/L,高于这两个值即为高血糖人群。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11.1mmol/L的人群诊断为糖尿病人(偶发性除外)。空腹血糖在6.1 mmol/L~7.0 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在7.8 mmol/L~11.1 mmol/L之间,这时的血糖既不正常,又没有达到糖尿病的程度,称为糖尿病前期。
1.2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通过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这两大调节系统确保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平衡,使血糖维持在一定水平。糖是我们身体必不可少的营养之一。人们摄入食物经过消化系统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运送到全身作为能量的来源。如果一时消耗不了,则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肝脏可储糖70~120克,约占肝重的6~10%)。细胞所能储存的糖原是有限的,如果摄入的糖份过多,多余的糖即转变为脂肪。更多的葡萄糖在肾脏内全部被重吸收,尿中无糖排出;若血糖轻度升高,肾小管的重吸收值会相应增加;但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超出了肾小管的最大重吸收范围,则部分葡萄糖将从尿中排出,形成糖尿。这个血糖临界值即为肾糖阈(正常值为8.8~9.9 mmol/L)。当食物消化完毕后,储存的肝糖即成为糖的正常来源,维持血糖的正常浓度。在剧烈运动时,或者长时间未补充食物的情况下,肝糖也会消耗完。此时细胞将分解脂肪来供应能量,脂肪的10%为甘油,甘油可以转化为糖。脂肪的其它部分亦可通过氧化产生能量,但其代谢途径和葡萄糖是不一样的。血液中的血糖是由一对矛盾的人体激素调节的,即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当感受到血液中的血糖低的时候,胰岛的α细胞会分泌胰高血糖素,动员体内的储备糖原,释放入血液,导致血糖上升;当感受到血液中的葡萄糖高的时候胰岛的β细胞会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变成肝糖原储备或者促进血糖进入肌肉贮备,使血糖降低恢复正常[3-4]。
1.3 高血糖的危害
食物经过肠道吸收,再经过肠道菌群和肠道血糖控制激素作用形成血糖(能量供给),然后经历肝贮存、肌肉脂肪贮存、肾脏重吸收、运动(能量消耗)等的循环过程。但是在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如长期能力供给与消耗失衡、不合理的膳食、肥胖等的共同作用下,两大调节功能发生紊乱,就会出现高血糖。短时间、一次性的高血糖对人体无严重损害。在应激状态下或情绪激动、高度紧张时,可出现短暂的高血糖;一次进食大量的糖类,也可出现短暂高血糖;随后血糖水平可逐渐恢复正常。然而长期的高血糖会使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发生病变,导致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首先,受损的是肝功能、肾功能。其次是各种激素分泌紊乱,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及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5-6]。还包括失水、电解质紊乱、营养缺乏、抵抗力下降、神经病变、眼底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其它并发症。
2 现代医药对高血糖的控制
现代医药以直接干扰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对高血糖进行控制。这些药物的特点是见效快,药到血糖降,立竿见影。如磺酰脲类药物、阻肠胃吸糖类药物、胰岛素等,是控制高血糖、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治疗药物,挽救和延续着数亿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特别是胰岛素的直接使用率,甚至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但是,它们的副作用也引起人们和科学界的重视。
2.1 磺酰脲类药物
磺酰脲类药物不仅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还可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长期使用会引起胃肠不适、恶心、腹痛、腹泻。大剂量氯磺丙脲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错乱、嗜睡、眩晕、共济失调[7]。也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和胆汁郁积性黄疸及肝损害。因此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象[8]。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持久性的低血糖症,常因药物过量所致,尤以氯磺丙脲为甚。老人及肝、肾功能不良者较易发生,故老年糖尿病人不宜用氯磺丙脲。新型磺酰脲类较少引起低血糖。
2.2 二甲双胍
阻肠胃吸糖类药物应用最广泛的是二甲双胍,分子式为C4H11N5。1927年在山羊豆碱中发现。具有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耐受性,降低基础和餐后血糖的作用,二甲双胍的作用机理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口服抗血糖药,可减少肝糖的产生,降低肠胃对糖的吸收,与磺酰脲类药物不同的是,它会对2型糖尿病患者或正常血糖的患者产生低血糖。它的主要副作用是对消化系统和肝、肾功能的影响。阿卡波糖(C25H43NO18)是一种新型口服降糖药。在肠道内可竞争性抑制葡萄糖甙水解酶。降低多糖及蔗糖分解成葡萄糖,使糖的吸收相应减缓,因此可具有使饭后血糖降低的作用。一般单用,或与其它口服降血糖药、胰岛素等合用。配合餐饮,治疗胰岛素依赖型或非依赖型糖尿病。常有胃肠胀气和肠鸣音,偶有腹泻,极少见有腹痛。如果不控制饮食,则胃肠道副作用可能加重。如果控制饮食后仍有严重不适的症状,一些病例可以出现诸如红斑、皮疹、荨麻疹等反应。
2.3 胰岛素
胰岛素(C257 H383 N65 O77 S6 )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胰岛素于1921年由加拿大人F.G.班廷和C.H.贝斯特发现。1922年开始用于临床,使过去不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挽救。上世纪80年代初已成功地运用遗传工程技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人的胰岛素,并已用于临床。20世纪90年代末,在对人胰岛素结构和成分的深入研究中发现,对肽链进行修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胰岛素肽链上某些部位的氨基酸组合;改变等电点;增加六聚体强度;以钴离子替代锌离子;在分子中增加脂肪酸链,加大与白蛋白的结合,从而可研制出更适合人体生理需要的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类似物可餐时使用,也称为餐时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胰岛素的诞生和技术进步可以挽救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重症糖尿病患者,可以定时定量控制患者体内血糖,成为世界治疗糖尿病最有效手段和最广泛的用药。其副作用是产生低血糖,过敏反应,胰岛素性水肿,肝脏脂肪累积增加,眼屈光失常等。
3 自然生物降解素对高血糖的作用机理
80%以上的高血糖是由于长期体力活动少造成的供需失衡,肝糖贮存和细胞贮存饱和所致。反观现代医学西药,或是增加释放胰岛素,或是干扰肠胃分泌吸收,或是人为增加体外胰岛素,都会使多数高血糖人群本已饱和的肝糖出现超饱和,出现分泌混乱,干扰肠胃吸收 。当然,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胰岛素的发现与应用仍然是医药科学的伟大成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自然生物降解素从传统食品链中获得,人体生物认同性很高,它可以吸附并杀死或改造人体内致病病毒、病菌,可以吸附清除肠道、血液、肝脏中的脂肪扩大身体肝糖容量空间,吸收体内氧化应激因子,恢复各体内激素分泌能力(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荷尔蒙等)。
这样首先减少了高血糖(包括糖尿病)患者感染的风险,降低了许多并发症的几率。最为重要的是可以清除肝脏及体内脂肪,使饱和或超饱和的脂肪状态转化为不饱和状态,一定程度上恢复贮存肝糖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提高使用者的激素分泌能力,阻止衰老速度。根据上述机理,对多数高血糖患者(无论1型,2型)而言,只要是二十多岁以后发病,就和衰老引起的激素分泌、免疫下降有关,使用自然生物降解素就有完全治愈的可能性,或者保持高血糖状况下的平衡。
当然,初次使用,因需要一个清理脂肪过程,血糖会稳定在一个范围内,一段时间(1至3个月)后,血糖会直线下降,向正常值靠拢,如果结合增加运动,科学饮食会大幅度缩短治疗时间。自然生物降解素非降糖药物(物质),不会出现低血糖现象。相反,对低血糖或偏低血糖还有调高作用,这涉及到它的另一个机理,即可以吸附细胞变异转导因子,可以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平衡。
4 自然生物降解素对高血糖患者的实例应用
以下为本研究团队近年来将自然生物降解素应用于临床糖尿病治疗的部分实例报道。
4.1 病例1
北京房山王某,男,1963年生。2007年发现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达7.1 mmol/L,餐后达15 mmol/L,即服药控制。两年后,药物控制出现浮动,开始服用自然生物降解素,并每日行走8KM,空腹血糖控制到6 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到10 mmol/L以下。2011年,空腹血糖控制到5 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到9 mmol/L以下。2013年开始控制饮食,并每两天游泳1200M,三个月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稳定在5左右,并停止服用自然生物降解素后仍然保持这一水平。
4.2 病例2
太原任某,男,1936年生。2008年发现高血糖,空腹血糖值为7 mmol/L,同时患有前列腺炎、肾结石、痔疮、便秘等。2010年服用自然生物降解素,刚开始每日2克,逐步增加到5克,同时合理节食,增加散步锻炼,首先是前列腺炎症状消失,血糖恢复正常,后来痔疮彻底治愈,由2~3天大便1次,变为每天大便1次,便秘彻底治愈。几年后发现肾结石消失。
4.3 病例3
北京张某,男,1955年生,身体肥胖,有前列腺炎病史,血压、血糖正常。2016年11月,突然停止排尿,血糖突高。服用自然生物降解素(金银花蒲公英压片糖果每日10克)后血糖恢复正常并可以排尿,但出现尿频和失禁情况,后增加替换自然生物降解素补肾配方(人参枸杞压片糖果每日8克,金银花蒲公英压片糖果每日5克),尿频和失禁情况消失。
4.4 病例4
北京房山高某,男,1961年生。2005年发现血糖开始升高,2008年前空腹血糖在6-7.5mmol/L徘徊,2008年突破8mmol/L,开始少量服用自然生物降解素(每天2-3克),3个月后空腹血糖指标下降到6-7.5mmol/L,2016年服用量增加到每日6克,一度空腹血糖恢复到5.6mmol/L,患者自认为高血糖问题已解决,偶尔晚上恢复零食习惯。2017年6月26日,空腹血糖达9.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达16.6mmol/L,患者与科研团队紧密合作,当天采取措施,服用自然生物降解素到10克(金银花桑叶压片糖果20片,每次5片,分4次服用),晚上停止零食。空腹血糖出现大幅度回落。
5 讨论
自然生物降解素可以修复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在内的许多人体激素。这个修复期较长,过程较为复杂。在运动、科学饮食(包括合理食用含糖水果增加维生素)的配合下可以缩短这一过程。
高耗能运动降糖效果明显。但对于运动能力强和精力旺盛的人而言,高耗能运动后血糖上升很快,以消耗体内贮备能量,释放肝糖贮备空间。对高血糖人群而言在治疗阶段如果能保证每天消耗略大于供给,使高血糖恢复到标准过程缩短。体力劳动人群中也有高血糖发生,这说明单独的强调运动存在片面性,控制饮食也同样重要,从长期说达到能量供给和消耗的平衡至关重要。长期能量供给大于消耗,即使不存在高血糖的基因不足,也会造成身体其它疾病。这里要说明的是在医疗界和高血糖患者中存在对“糖”的认识恐惧,见糖色变。其实,食物中含糖与含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区别不大,在人体内糖与蛋白质、脂肪的转化随时都在进行,高血糖患者必须食用一定的含糖水果,以获取必要的维生素,要控制的是不过量。
治疗高血糖、糖尿病过程中,进行空腹运动事半功倍。运动是必要的,“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也会产生氧化应激因子造成衰老。自然生物降解素可以减少这一副作用。高血糖不仅与患者体内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失衡有关,能量供给和消耗失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不解决这个问题,对肝糖、肾糖阈、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能力弱的基因人群而言,从长期看,任何药物都不能彻底解决高血糖问题,不能彻底化解糖尿病风险。所以,运动、合理饮食、自然生物降解素三者结合的1+2模式及脉冲式治疗法,成为彻底治疗糖尿病化解高血糖风险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即使血糖恢复正常后,运动和合理饮食,对具有高血糖基因风险的人群而言,仍然非常重要。自然生物降解素是给高血糖、糖尿病患者一个恢复健康机会的科技成果,它只能扩大高血糖的耐受空间,避免出现糖尿病综合征。
无论如何需要多少因素的配合,无论过程多么复杂,高血糖、糖尿病“终身服药”的无奈、残酷结论,可能因自然生物降解素的诞生而打破,自然、人体对激素分泌和免疫的修复能力远远超过人们的认识,特别是初期患者可逆性很强。当然,自然生物降解素对高血糖的作用研究才刚刚开始,随着配方配伍的优化,治疗效果存在很大提升空间,还需要医疗界同仁的完善和细化。
参考文献
[1]Saulnier PJ, Dieter BP, Tanamas SK, et al. Association of Serum Amyloid A with Kidney Outcome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American Indians with Type 2 Diabetes[J]. Am J Nephrol, 2017, 46(4):276-284.
[2]Clark C, Sbihi H, Tamburic L, et al. Association of Long-Term Exposure to Transportation Noise and Traffic-Related Air Pollution with the Incidence of Diabete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17, 125(8):087025.
[3]Proen?a C, Freitas M, Ribeiro D, et al. α-Glucosidase inhibition by flavonoids: an in vitro and in silico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tudy[J]. J Enzyme Inhib Med Chem, 2017, 32(1):1216-1228.
[4]刘珺玲, 魏蕊, 洪天配. 胰岛素原/胰岛素比值在糖尿病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的意义[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7,33(5): 449-452.
[5]Maghbooli M, Chiti H, Taheri S, et 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vasomotor system functionalit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 Caspian J Intern Med, 2017, 8(3):183-189.
[6]Mokabel FM, Aboulazm SF, Hassan HE, et al. The efficacy of a diabetic educational program and predictors of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dependent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Al-Khobar, Saudi Arabia[J]. J Family Community Med, 2017,24(3):164-172.
[7]Kim YG, Yoon D, Park S, et al.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and Risk of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 Circ Heart Fail, 2017, 10(9): e003957.
[8]梁菁菁, 陈静芸, 杨艳, 等. 西格列汀与其他降糖药物对照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J]. 医学综述, 2015, 21(5): 886-889,892.
论文作者:张敬柱 高洁珺 刘玉荣 高枫林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血糖论文; 胰岛素论文; 高血糖论文; 肝糖论文; 自然论文; 激素论文; 生物降解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2月上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