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惯例”的盾牌用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盾牌论文,国际惯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只要略闻窗外事的人都知道,前几日金穗卡客户的不满,是因为中国农业银行要收服务年费,但银行似乎也很理直气壮,因为收费是“国际惯例”。
懂得与“国际惯例”接轨,无疑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但是当“国际惯例”被某些企业做为盾牌使用时,便被扭曲了。中国人在麦当劳喝了消毒水,没按“国际惯例”得到高额赔偿;消费者吃了没注明是转基因食品的东西,没按“国际惯例”得到说法;机票超售不按“国际惯例”提高服务水平,一旦旅客拿着票不能登机,就用“机械故障”或“航班延误”来搪塞。而一收银行卡服务费就意味着每年能赚老百姓近60个亿;燃油加价能多让消费者交点银子时;“国际惯例”就被搬出来了!即使“国际惯例”如是,国外银行也绝没凌驾于消费者之上,未有约定就自行扣钱。应该说,有些部门在追随“国际惯例”的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可是一谈“国际惯例”,有关部门就小心了。“无论如何,收费乃大势所趋”,好像随了国际做法,中国的银行才会发展好;越快地随了人家的做法,乃至都来不及通知消费者一声,中国的银行才能加快改革步伐;哪怕机票超售会让N个消费者坐不上飞机,航空公司也坚信会因循了“国际惯例”而博得一片喝彩。
愤慨人士的几句话,说得明白极了:什么时候讲“国际惯例”?当“国际惯例”会让经营者大赚一笔,让消费者多花点钱时,就会有人出来讲“国际惯例”了!他们以背负民族发展之使命感的沉重口气,希望消费者不要做刁民,要顺时而变,该交钱时就交钱。燃油涨价了,就多出点油费,“国际惯例”嘛;汽车备胎窄一号,凑和着用吧,“国际惯例”嘛!真正懂“国际惯例”的人是知道的,很多时候,依据中国目前的国情,“国际惯例”是不好随便拿过来用的。因为条件尚不成熟,相关法律跟不上,相关标准没落实。更何况无论是什么标准或
惯例,都必须是在本国国情基础上,以不侵害本国消费者的权益为条件和前提的。
写此文时,借记卡收费已被叫停,其他银行也在静观事态,未有行动。消费者以后大可不必被“国际惯例”吓着,尽管大胆维护自己的利益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