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变电运行管理的危险点及其应用论文_武晋龙

探析变电运行管理的危险点及其应用论文_武晋龙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文章首先对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分析要求及具体的控制方法展开了探讨,希望能够更加高效地排除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从根本上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可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 危险点 控制方法

1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

1.1值班管理

值班人员在对系统进行运行监视的过程中,因疏忽大意未发现异常警报以及系统变化,就无法快速做出反应,合理采取措施维护系统稳定性;忽视交接班工作的重要性,不按时交接班、没有做好交接班记录,在变电运行故障发生时,很难追究责任人;在故障及异常处理时,由于没有及时向上级汇报、采用了不合理处理技术等,都是值班管理中的危险点。

1.2设备管理

一方面,设备管理中没有及时发现设备缺陷,针对发生故障的设备也没有加大管理力度,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无法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影响了变电运行稳定性;另一方面,在设备巡视维护的过程中,没有从变电站实际运行情况出发,缺乏统一维护规划,导致维护不及时等问题,也成为设备管理中的危险点。

1.3电气操作管理

操作票编号、操作任务、操作顺序、发令人、受令人、操作人、监护人、操作时间等共同构成了操作票的内容,任何一项内容记录不准确,都将导致电气的不合理操作,威胁变电系统的稳定运行;防误系统维护不及时、电气操作人员对相关操作规范不熟悉,或者故意不遵守操作规范展开工作等行为,也将给变电站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的威胁。

1.4现场安全管理

变电运行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上级部门必须首先下发工作票许可,安全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工作票展开工作,如果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细节没有遵守工作票规定的安全管理流程,或者在安全监督和巡查的工作中不够细致,都将为变电站稳定运行埋下隐患。

1.5资料与台账管理

在变电运行管理中,必须注重资料与台账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应对现场运行管理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及时记录,同时完善传统的数据资料,努力提升相关台账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变电站后期运行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依据。如果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忽视了台账和资料的管理,就会导致变电站各项运行数据不完善,一旦发生故障,无法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

1.6安健环设施管理及班组管理

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现场标识不规范以及班组管理中,缺乏对基层职工思想和心理上的教育, 导致职工带情绪工作,不配合管理制度等现象,这些都将成为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对变电站的稳定运行造成威胁。

2变电运行管理中存在的危险点分析要求

2.1正确认识变电运行工作的特殊性

变电站的主要工作包括操作维护及管理等方面,因而针对变电运行工作的各种规章制度是最多的。如果安全工作仅仅依赖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少量管理者的监督检查,也只能是杯水车薪,而且还容易使变电运行人员产生“要我安全”和“搞管理的无事给生产人员添麻烦”的被动思想和抵触情绪。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是对准备或者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全过程综合性的分析,并根据当前整体安全的现状找出薄弱环节,制定防范措施。这种安全管理方法,不论对于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值班员都可以实时有效的应用。

2.2针对变电运行工作的特殊性解决好特定矛盾

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活动最关键的是要提高运行值班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自觉性和自我防护能力,因此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运行人员应该认识到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能使安全工作的重点更突出更有效。可使运行人员在工作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减轻精神压力和工作的盲目性,增加工作的安全性。

(2)找准危险点控制事故的发生,保证全过程的安全是“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关键是掌握“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方法,达到对危险因素的动态控制。提出“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是要求现场工作人员形成预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前对危险点进行有效地控制。“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记录是所做工作的真实记录,它有利于以后的培训活动,是进一步搞好安全工作的宝贵资料。

(3)《安全生产工作规定》中明确了做好危险点分析的时间和内容。然而变电运行工作不是一项单一具体的作业和工程,而是一个时间段的工作,由于在这段时间里,由于人员、设备、作业环境等都在变化,因而难以对变电运行工作规定一个危险点分析的标准内容和措施。为了更好地应用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可先组织一些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对有关工作进行分析,列出重点的提示性的危险点,并编制控制措施作为参考。

2.3必须突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特点

根据变电运行工作的特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1)按时间段来分析。如变电站在检修预试时误操作的可能性就比平时大,高温高负荷阶段就容易发生设备事故,雷雨、大雾期间绝缘闪络就比较频繁,一天中如有操作,巡视维护、设备验收时就有可能发生人员的疏漏错误等。

(2)按变电站的设备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因为维护的变电站的设备型号、运行时间很多不一样,所以必须针对变电站的具体设备进行设备隐患的分析和查找,并对这些设备进行重点巡视检查和跟踪。然后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值班员在处理异常时因惊慌失措而发生事故。

(3)按工作内容分类分析。变电站的经常性工作有交接班、倒闸操作、设备验收巡视检查设备维护等。运行人员在操作前思考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异常情况,并认真制定防范措施,写在提示图板上作为操作提示。

3变电运行管理危险点的控制方法

3.1运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行为

根据资料统计,在所有事故发生的原因中,习惯性违章最为常见,所占比重最大(占82%)。因此,人为失误事故控制的关键在于规范人的行为。因此,要通过建立、健全安全保证制度,树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观念,完善用人激励机制的建立,保证预控体系能够顺利实施。总之,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是一种反向思维。它的作用是用可能发生的后果来提醒作业人员要时时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性。这种思维表明,讲“危险”比讲“安全”更直观具体,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更有利于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也更有利于作业人员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我们的生产工作规范在可超控之内。

3.2结合大修,针对性预控

在对变电设备进行大修或者改造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积极配合检修部门对事先的工作计划进行周密地安排,要了解各种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以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地做到三落实,即:“人员、工具、器械以及备件”三各方面的落实;应该做到“组织措施、技术措施、注意事项”三明确,对需要进行改进的工作进行重点学习;要明确三措中本次大修或者改造中存在的突出危险点,以及消除方法或者预防方法,在相关记录簿册中注明每天所需接地线的数量及其装设的具体地点,预防复役操作过程中由于接地线的遗漏而造成接地线合闸的误操作发生。

3.3加强巡视工作

由于变电运行中可能出现多种状况,在其运行过程中,需要将异常现象进行杜绝,因此,要采用大型的监控设备来进行监视,将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记录,运用监控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故障的位置,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安全操作。在进行巡视的过程中,不仅要将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视,还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进行巡视,以此来检查其人员进行技术操作时是否得到了规范,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危险点的出现,从而杜绝大面积停电的情况,加强变电运行以及管理的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加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及时有效的将变电运行中存在的危险点排除,能有效的提升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电量。所以,要不断完善变电运行管理制度,并严格要求工作人员遵守,保证我国变电工作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秦雪.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J].通讯世界,2017(18):241-242.

[2]李祥云,唐龙,国晓婷.浅谈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的控制[J].民营科技,2015(9):118.

论文作者:武晋龙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探析变电运行管理的危险点及其应用论文_武晋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