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四川轻化工大学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MYYB2018-17
摘要:“打歌”是男女在或结婚时跳的一种以彝族为主的彝语支民族的一种自娱性舞蹈,有芦丝、笛子、三弦伴奏,边跳边唱。跳法有“直歌”、“穿花”、“啊妹跳”、“倒置歌”、“三摆手”、“脚跳”、“喂猪歌”、“四摆手”等,各自有固定的伴奏舞曲,随意性大,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孤儿舞和青年舞。《白族文学史》认为:'打歌’二字是白语译音,‘打’就是‘踏’(有人译为‘跳’,但严格说来应译为‘踏’),‘歌’就是‘唱’,‘打歌’即‘踏唱’之意……”云南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彝族同样是少数民族之一,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小组来到了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适逢一对彝族夫妻结婚,有幸见到了声势浩荡的结婚打歌。关于“打歌”的起源,各地都有一些民间传说,这些口头流传的民间故事虽然大部分无可考证,但对我们研究“打歌”的历史沿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打歌分类;时间与场合;音乐特征
“打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
仅指某些民族歌舞(多为歌舞乐相结合的形式);
广义
它包括歌舞及边走边唱(没有舞)、只跳不唱也无乐器伴奏的舞蹈和一些文体活动。
不论何种类型的“打歌”,总是在动中进行的,即使没有舞蹈也至少在走动。音乐在“打歌”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再者,音乐和舞蹈必有一种在“打歌”中起主导作用,不可能既没有舞蹈又没有音乐,这是所有“打歌”的特点。
打歌”分布的地域大致涉及从滇中到滇西的六七个地、州(其他地区的民族歌舞活动,因没有“打歌”的名称,故不列入此)。其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在哀牢山脉上段及其附近地区,包括红河流域上段、洱海地区、怒江、澜沧江及金沙江流域的部分地区。
时间与场合
表演“打歌”的时间和场合最常见的是年节、喜事、节气、庙会等,因此“打歌”的情绪多热烈欢快。
不过,不少地区的“打歌”活动是男女老幼一起参加的,而且有些中、老年参加“打歌”的劲头不亚于年轻人。有的地方,不同辈的人是绝对不能在一起“打歌”的。另外有的地方还规定同一姓氏的男与女不能在一起“打歌”,更有甚者,不少地方还规定同一村寨的男女不能在一起“打歌”。多数地区,结婚以后的青年男女就很少或不参加“打歌”活动了。但有的地方又恰恰与此相反,结婚以后仍可不断地参加“打歌”活动
“打歌”同时是一种社交活动,也是一次展示美的机会。因此,年轻人参加“打歌”时,总是收拾整齐,穿上各民族鲜艳的服装,年轻的姑娘更要特意打扮一番,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我们不会忘记在各地的打歌场上,一张张笑脸像绽放的鲜花,表现出大方开朗的性格。
音乐特征
“打歌”的音乐及其特点由于“打歌”流行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之中,因此“打歌”的音乐也是千姿百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简要地综合如下:
一、整体气氛
音乐的整体气氛一般说,“打歌”的音乐都是热情奔放、粗犷有力的,表现了“打歌”的民族开朗大方、豪放不拘的性格。旋律不做过多的修饰,经常一字对一音,它是从心底里自然流露出的真情实意,有些就像情绪激动的语言和呼喊声。有的“打歌”音乐比较庄重肃穆,但是抒情而轻快的“打歌”音乐也是常见的。在“打歌”音乐中也有比较活泼、风趣、诙谐的情调。
二、旋律节奏
旋律方面“打歌”的音乐主要是音级式进行,偶尔也用滑音。在音阶中,音数多少不一。一般为五声音阶,少数使用七声音阶,三声与四声用得不少,最少的音数是两个音(如例3)。“打歌”音乐一般都具备舞蹈音乐的特点,节奏很鲜明。“打歌”的旋律型一般都是固定化的,但只是相对的固定,常固定乐句的起始及中间的骨干音,固定旋律线的起伏状态。变化的部分则以装饰性的变化为主。
三、曲式结构
曲式方面从整体来看,“打歌”音乐的曲式多由“多段体”构成,它的特点是:整个“打歌”音乐是由许多具有一定独立性的音乐段落构成,每一段结束可以稍停,再起下一段。各段既是独立的,相互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表现在旋律、节奏、风格等方面的近似)。
一般“打歌”音乐都有一个总的结构布局,若干段落依据舞蹈结构的发展,组合成有规律的顺序,有的还安排了“打歌”高潮。有的“打歌”在速度上也有一定规律,形成有对比的慢一快一慢或由慢到快的速度变化。各地多段体性的“打歌”调,段数多少不一,少的有四五首,如保山阿石寨打歌调就由“阿约勒”、“沙麻爵”、“萨切郭”和“劳郭玛”四曲组成。有些地方的“打歌”调数目较多,民间有七十二调之说(如姚安马游打跳音乐等),实际上这不一定是一个准确的数字,有的不足,有的超出。牟定一带的“打歌”调已超过一百首。
四、奏拍节奏
奏拍、节奏方面各地“打歌”的节拍也较多,有自由节拍、二拍子、四拍子、五拍子等。楚雄一带的打歌调也有用三拍子、六拍子的,而较常见的节奏型是“坠些”的连续,这种节奏连续产生了一种舞蹈音乐特有的跳跃效果,比较符合“打歌”的动作要求,从语言的角度看,又比较符合常用两个音节为一个词组的语言节奏特点。
五、音色处理
音色方面“打歌”音乐在音色处理方面,亦具有明显的特点。演唱上,大小嗓结合的方法为大部分打歌调所采用,其中尤以巍山和牟定两地最为突出。歌舞者用逼紧喉头的歌唱,造成特殊的高亢音响;在乐器上,弦乐、管乐各种不易融合的音色的混合造成特殊的音响,这是一种异常的音乐色彩组合。
六、封闭自适
音乐的封闭性这里指的封闭性,即相对与外界音乐文化交流而言同化较小。“打歌”音乐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它显得古朴、简洁,富有山野音乐气息。彝族和白族人民普遍都认为,“打歌”音乐是“我们老古辈传下来的”,是“地地道道的我们本民族的调子”。
总结
的确,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观察分析,“打歌”音乐确实保持了比较原始和道地的民族音乐风格。其原因,一方面是地理环境造成,“打歌”流行地区多为山区,交通历来不方便,这是客观原因。而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打歌”音乐除自身风格独特外,又与本民族的舞蹈、语言和各种民俗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自身已形成一定的格局,很难再用其他音乐来替代,这一切都决定了“打歌”音乐具有更多的封闭性(即自身就有少受外来音乐影响的“抵抗力”)。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个别地区的“打歌”也经常吸收其他民族的音乐成分,如牟定彝族近百首打歌调中,就吸收了两首汉族花灯调。
参考文献
期刊
[1]《双江自治县县志》,双江自治县县志办编。
[2]《双江自治县概况》,双江自治县县志办编.
作者简介:吴漫(1994.06-),女,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音乐学院。
论文作者:吴漫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音乐论文; 彝族论文; 舞蹈论文; 民族论文; 节奏论文; 拍子论文; 封闭性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