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苏徐州 221200)
【摘要】目的:观察肺结核病的预防措施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县人民医院结核病门诊登记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78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肺结核知识了解水平中等及以上所占比例为92.31%,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5.31%,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的预防性护理效果显著,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患者满意度高,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结核疾病;预防性护理;护理措施;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6-0333-03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TB)是一种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1],是肺部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发病缓慢,病情轻重不一且病程较长[2],若治疗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肺气肿、肺衰竭等[3],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严重的情况下导致死亡。因此,针对肺结核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病情的治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选取县人民医院结核病门诊登记治疗的78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肺结核疾病的预防措施及效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具体的试验报告。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县人民医院结核病门诊登记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78例。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常规组中,男23名,女16名,患者年龄分布在23到73岁,平均年龄(59.43±0.17)岁。患者疾病分型情况为:原发性肺结核(I)型2例;继发型肺结核(Ⅲ型) 28例;结核性胸膜炎(Ⅳ型)9 例。研究组中,男21名,女18名,患者年龄分布在24到71岁,平均年龄(59.58±0.26)岁。患者疾病分型情况为:原发性肺结核(I)型1例;继发型肺结核(Ⅲ型)30例;结核性胸膜炎(Ⅳ型)8例。本研究所有患者经过白细胞计数、痰结核菌、结核菌素试验、特异性抗体测定、酶联吸附试验、胸腔积液检查、胸部X线检查等相关实验室生化检查,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根据肺结核的判定标准,均确诊为肺结核。应用生物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对象一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可进行对比。
1.2 研究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措施进行干预,研究组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措施进行干预。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措施为[4]:(1)成立预防性控制小组。由县人民医院结核病门诊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长以及护士组成,强化护理风险意识管理。针对患者病例进行评估,控制传染源[5],根据评估的临床结果,制定预防性措施及防治规划。(2)心理干预。患者由于自身的差异性,对于肺结核的临床医学知识欠缺,导致对疾病产生恐惧、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绪,另外患者由于经受病痛的折磨,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容易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病症,均影响病情的治疗。门诊医护人员应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恐惧、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的患者,积极进行开导,用温柔的话语主动跟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释放内心的压力,通过成功的治疗案例,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以提高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3)健康教育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肺结核的病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危害性以及预防性措施等临床医学知识,教会患者及家属基础的临床预防性护理技巧,鼓励患者及家属积极进行提问,并耐心给予解答,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和风险意识,从而引起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高度重视,增强自我护理能力。(4)病情预防性干预。针对患者的病情,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估,针对病情较轻的患者,给与相应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失败或无效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不同措施后患者对肺结核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水平。差:患者对肺结核疾病健康知识的评价得分为59分及以下。中:患者对肺结核疾病健康知识的评价得分为60分到79分之间。良:患者对肺结核疾病健康知识评价得分为80到89分。优:患者对肺结核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得分为90分到100分。
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预防措施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自发性气胸、肺部继发感染、肺功能衰竭、支气管炎、肺癌。
1.4 统计学数据处理
应用统计学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若数据之间检验值P<0.05,表示具有差异性。
2.结果
2.1 比较不同措施后患者对肺结核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水平
研究组优10例,良17例,中9例,了解水平中等及以上所占比例为92.31%,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结核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发病部位多为肺部。特点为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6]。该病的致病菌为结核分枝杆菌,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7]。该病起病可急可缓,临床表现症状多为低热、咳嗽、咳痰、盗汗、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咯血、纳差、消瘦、女性月经失调等,不具有特异性[8]。因此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但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则有可能引起临床发病[9],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另外,由于该病具有较强传染性,因此预防性干预措施,对于肺结核的治愈以及疾病的控制传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临床研究表明,通过积极的预防性措施进行干预,肺结核病的发病及传染可以有效的预防。传统的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简单,缺乏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患者对于肺结核疾病的医学知识了解少,无形中增加了疾病的传播概率,扩大了疾病的传播速度;另外,医护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差,易浪费时间,增加了患者后期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非常不利于患者预后,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干预,一方面,针对肺结核病的特点,制定预防性措施及防治规划,控制传染源,使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失去传染性,另外加大肺结核疾病预防知识的传播力度,则会可以有效阻断传染源。本研究发现,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性措施干预,可使患者对肺结核疾病的了解水平中等及以上所占比例提高至92.31%,患者认知水平提高,则可以保护健康人群免受结核菌感染。另一方面,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另外强化病情护理,防止病情恶化,让患者能够重视自身疾病,从关注身体健康,预防并发症的产生,根本上控制肺结核疾病的传播。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预防性护理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降低至5.13%,从根本上促进患者病情的治愈,降低并发症,阻断传染源,控制了肺结核疾病的传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郁秀莉,何元兵,夏宇等.血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和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12(2):190-193.
[2]马琼锦,苏华林,王伟炳等.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及减免服务包扩展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7,44(5):668-673.
[3]惠石生,陈立章,李战战等.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肝损害干预作用的Meta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0(8):912-920.
[4]史会影,刘振华,占卫红等.复合抗原ESAT-6/CFP-10/Rv3615 c ELISPOT辅助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应用价值[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2(5):629-633.
[5]谭守勇,丁秀秀,谭耀驹等.异烟肼和利福平治疗方案对单耐异烟肼或利福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12):915-918.
[6]汪敏,邝浩斌,李艳等.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疗2个月末痰菌阴转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3):3808-3811.
[7]郝兴亮.痰菌阴性肺结核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23、骨桥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6,16(3):359-362.
[8] Kim,H.-S.,Lee,E.S.,Cho,Y.-J. et al.Insufficient serum levels of antituberculosis agents during venovenous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therapy for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a patient with miliary tuberculosis[J].ASAIO journal,2014,60(4):484-486.
[9]江道斌,胡昕,李双等.白细胞介素23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结核和耐药肺结核易感性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0):1576-1580.
论文作者:周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肺结核论文; 患者论文; 预防性论文; 疾病论文; 措施论文; 并发症论文; 病情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