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白沙河街道仲戈庄小学 266738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能力结构的核心,它包括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最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而且要重视开发智力,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是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发展过程,而作为教师,应该重视这一发展过程。要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而兴趣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动力,也是引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学生只有对数学知识感兴趣,产生一定的探究欲望,才能够自主地进行思维发展,在探究实践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小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很强且爱动,对任何事物都有着一定的积极的态度,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一年级《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创设一个丽丽去商店买文体用品的情境。在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地到讲台前参与购物,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通过认币、取币、付币、找币等活动,学生自然地学会了使用人民币,在购物活动中体会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感受了灵活思维和与人合作成功的快乐。可见,只要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能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贯穿于各个年级
教学中,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一旦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的学习中就很难纠正。
三、贯穿于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还是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四、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
小学教学中,低年级教学是基础教学,根据教材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首先,鼓励学生多说,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提高人们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数学既是科学的语言,也是日常生活的语言,数学语言是以精确、简约、抽象为特点,它可以使人在表达思想时做到清晰、准确、简洁,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能将问题中各种因素的复杂关系表述得条理清楚、结构分明。由于低年级学生语汇贫乏,表达能力不高,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生活语言转化到数学语言上,鼓励他们多说,通过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发展思维。
五、注重练习题的设计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思维是今后思维发展的奠基石。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还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论文作者:王学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4
标签:思维能力论文; 思维论文; 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