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与体系的统一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与体系的统一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统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理论体系论文,道路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409(2013)01-0004-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关键在于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的关系作了深刻的阐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三者关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并强调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1](P12~13)深刻领会这些精辟概括,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近几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被学术界给予多种理解。有学者将其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有学者将其理解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还有学者将其理解为十六大以来党探索的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对这条道路的内涵作了明确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P12)这不仅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而且也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一是立足基本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和成就的科学依据。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2](P633)多年来,我们党在重大决策面前充分强调全面、准确了解当前国情的重要性,并对其做出正确判断。党的十八大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对过去五年工作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总结,既看到我们所取得的新的重大成就,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的不足,反映了对我国当前国情的客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不断认清国情中向前推进的。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首要问题。二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物质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基石,坚持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活力源泉。党的基本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立国之本、确立了兴国之要、夯实了强国之基。邓小平所说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3](P370~371),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目标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在未来社会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P53)马克思还进一步强调,未来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P683)。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是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最高目标。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坚持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3](P15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三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科学和全面认识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切合中国的具体实际而制定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要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和价值目标,说明了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现途径。没有这条道路的开辟,就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所以如此,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的产物。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深刻地把握了这一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正确前进方向,明确了“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3](P63)。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众多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的紧密结合,不仅坚持了社会主义,而且发展了社会主义。之所以如此,关键还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成功的,它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牢牢把握了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等;既坚持了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着力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坚定不移地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奋力开拓的。新中国之初,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为这条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这条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成果。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和道路的开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又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中的成功与挫折、经验与教训,又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鲜活的思想材料。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途径。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使中国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发展的目标,又在不断地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途径。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自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概念之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过多次概括,对它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并对其内容作了概括。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作了全面的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1](P12)从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基本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升,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以其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为特征构成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就在于,它坚持用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突破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特色就在于,它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是我们党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探索真理、把握规律的结果,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民族特色就在于,它充分考虑现实国情需要与本土的特殊性,体现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绝不是死守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或是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而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说出了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它绝不是排斥国际经验,置身于世界发展进步潮流之外,而是要在把中国的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基础上,把中国的发展进步与世界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始终跟踪研究现实的发展变化,密切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的每一个突破性成果,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解决时代课题,创新思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这四大特征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的发展才有希望;只有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行动的指南,中国的发展才有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开辟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行动指南。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对之作出了科学的解答。例如,在人们对社会主义产生困惑和疑问,迫切需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重大理论,使人们在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问题上有了明确的、系统的认识,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又如,在我们党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及我们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的情况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就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被提了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执政党建设的思想等,不仅使人们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心,也使人们深刻认识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再如,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转型、体制转轨的不确定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我国社会出现了经济成分多元化、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组织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状况,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经济结构不合理、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被摆在理论时代发展的前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精辟阐释,成为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思想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和价值目标,是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三十多年,恰好是世界发生大变动大调整的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种种新的变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了严重的挫折,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新科技革命及其产生的重大科技发现发明的广泛应用,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也引起了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和政治格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面对如此深刻、巨大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科学发展、政治文明建设、和平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战略的思维谋划全局,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从世界与中国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吸收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合理成分,善于摒弃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不合理因素,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三十多年,也正是形成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怎样发展的一系列制度的时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上,我们党突破了“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的误区,认识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进而形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上,我们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兼顾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形成了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在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上,我们党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科学发展,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一系列具体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马克思说:“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形式、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6](P42)制度是实践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由于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而制度好坏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在我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和中国革命的实际,首先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基础之上,又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全面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对这一制度的内涵作了明确的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1](P12~13)这不仅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也说明我们党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规范的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根本层面的制度、基本层面的制度、具体层面的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成的。第一,在制度体系中,根本层面的制度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制度,反映了制度体系的本质内容和根本特征,体现了制度体系的质的规定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根本层面的制度,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的根本体现,直接反映了社会制度的本质,决定着国家活动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方向,是国家各项制度的根基和本源。第二,基本层面的制度既是根本制度的体现和表达,也是制定各种具体制度的依据和出发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基本层面的制度主要包括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就基本政治制度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世界政党和政党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选择,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扩大基层民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就基本经济制度而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保证,也是使经济发展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重要保证。第三,具体制度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派生,受到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制约和支配,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表现形式,可以促进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决定,又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服务。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制度。它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有法可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这四个方面构成了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不存在不以社会主义制度为载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道路,也不存在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的社会主义制度,“空头的社会主义”和“盲目的社会主义”是没有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的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障。历史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来自于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和价值目标起着根本的保障作用。例如,市场经济的运行所带来的自发性、盲目性,以及对个人利益的盲目追求,是靠社会主义制度来约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和宏观调控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可以扼制这些弊端。又如,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不公平性、不合理性也需要社会主义制度来调节。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等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可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经济权益和生存条件,又能够促进人的潜能、创造力的提升;既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服务,也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既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保障。制度是理论的规制表达,有什么样的理论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历史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是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但是,理论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起着重要的推进和保障作用。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载体,离开这一载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我们也将一无所获。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不断得到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不断得到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不断趋于完善,三者高度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过程中。

标签:;  ;  ;  ;  ;  ;  ;  ;  ;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与体系的统一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