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_市场经济论文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_市场经济论文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放性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试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开放型经济的观点,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对国内应没有省界、区界,形成一个统一市场,对国外应没有国界,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开放性 实现

一般说来,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能否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开放型经济呢?如果这个结论是肯定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实现其开放性呢?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一、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本质

西方有些人认为市场经济冠之以“社会主义”就受到了限制,市场经济就失去了其开放性的本质,变成了社会主义政治的附属物,与国际上通行的市场经济格格不入了。为此西方某些国家在中国复关的谈判上,曾要求中国要么放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所谓不带政治色彩的、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要么接受他们针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种种苛刻条件,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百般刁难。应该说,由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和对立,西方的某些人和某些国家会利用各种借口对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限制和阻挠,所以他们否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并提出种种责难,这是不足为怪的。现在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提出来的,它的健康发展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具有开放性也要由我们自己的实践来作出最终说明。因此,问题的关键首先在于我们自己如何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社会主义国家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为经济发展服务,这无异于资本主义国家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计划手段为自己的经济发展服务。市场手段不会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使用而改变其应有的性质,计划手段也不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使用而成为资本主义的东西。因此,市场和市场经济作为客观经济运行手段、机制,不是某种社会制度所特有的,其本身既不带有政治色彩,也不可能是政治制度的附属物;相反,市场和市场经济只要具备其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它就会按其自身的规律产生作用。显然,不能认为市场经济加上“社会主义”之名就改变了其应有的性质。而且,市场经济只是一般的抽象范畴,辩证法的常识告诉我们,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不能用一般否定个别、取代个别。因此,市场经济的具体形式不可能千篇一律,绝对相同。就资本主义国家而言,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市场经济的具体模式也是不相同的。所以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只能搞资本主义那一套也是毫无理由的。

我们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不过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没有改变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反而从社会主义本质上说,社会主义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还必须进一步扩大和增强其开放性,使其能更有效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服务。因为社会主义要实现自身的本质,要发挥自身的优越性,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除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外,还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特别要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以及作为有益补充的私营经济。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关起门来自搞一套。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有自己的特殊性,但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规范和原则,并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进行运作。因此,从理论上分析,我们完全可以从“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的前提推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开放型经济”的结论。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开放性作为商品——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因为在商品——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经营者有不断扩大并发展经济实力的内在动力和在竞争中避免处于不利地位的外在压力,迫使他不得不到处寻求联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永无止境。市场经济的开放性集中表现在市场要向所有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购买者开放,向国内、国外开放。商品——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不断开拓市场,沿着地方市场——区域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路线不断延伸、拓展,以求得不断发展的巨大鞭策力和回旋余地,并展示其勃勃的生机和活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由于市场经济的这种开放性作用促进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并使世界自由贸易得到了充分发展,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充分肯定:“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5页)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的理解就是以此为前提的。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也是以实现这一开放性为目的的。

就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具体实践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是非常明显的。概括起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闭关自守,必须实行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7页)他总结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认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后,“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因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同上,第64页、78页)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为了实现国内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以求更好地达到对外开放的目的。

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以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为基础的。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得到了充分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得到发展。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使我们形成一个共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我国经济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加快发展、参与国际竞争这就必须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从客观上来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再次,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为前提的。国家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鼓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发展,并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打破了以往由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一统天下的格局,形成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共同进入市场的新格局,国有企业也只能是通过市场竞争发挥其主导作用。这就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开始就是多元经济成份共存的体制,是能容纳各种经济主体之间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就其内在本质而言不可能是封闭型的,而只能是开放型的。

最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就要求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不仅要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而且要实现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彻底打破过去计划经济那种按行政区域分割市场、垄断市场,对内各自为阵、对外闭关自守的僵化模式,最终将形成一种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同时并举的新格局。这种格局不仅使各地区、各部门相互协作,相互竞争,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而且将实现国内与国际市场相互贯通,使国内经济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得到更大发展。

其实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不仅在理论上可以得到说明,而且在实践上也可以得到证实。1993年是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年,对外贸易额为1950亿美元,比改革开放初的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39.4倍;从1978年占世界贸易总额排行第三十二位上升到第十一位。1994年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了外贸体制改革,更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年出口总额12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9%;进口总额1157亿美元,增长11.2%。据外经贸部预测:到200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到四千亿美元,进口总额累计将逾一万亿美元。

因此,不论从理论上来说,还是从实践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都是毋庸置疑的。

三、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大胆跻身国际市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世界经济已潮水般涌进国门。而对世界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怎么办?退缩吗?我们没有退路,因为重新关闭国门,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我们已不能再忍受那般贫穷;妥协吗?我们不能任人宰割,中华民族本来就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何况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发展已蒸蒸日上,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们不能委屈求全。摆在我们面前唯一的出路就是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竞争。

诚然,习惯于在国内“闯荡江湖”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面对汪洋大海的惊涛骇浪难免胆怯。而且,中国的现代工业不过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加上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摇篮中生活,竞争意识淡薄,普遍存在安于现状、不求精进的思想,技术落后,管理不善,成本高,效益低。让这样的企业与具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世界各工业强国的企业去分庭抗礼,同台竞争,许多人都感到这无异于鸡蛋碰石头!但是昨天我们的落后可以说是因为我们曾偏离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步轨道,把闭关自守当成了自立更生,那么今天我们的振兴,要走向繁荣和富强就再也不能与世界隔绝。况且当代经济发展趋势越来越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目标过渡,如果我们再游离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之外,我们将很难求得生存,要想改变目前落后的面貌就更是一种空想。

所以,尽管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不可避免要承担许多压力,甚至要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权利和机会。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这是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的必然要求。在改革开放中觉醒的中国人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崭新的风貌走向世界,要把自己的经济发展同世界经济连成一体,要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展示自己的风采。

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是一种自觉自主的行为,它的成败完全决定于我们自己的努力。所以,当前我们要推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经济立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符合严格的法律规范和国际准则,又充满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要以积极态度面对国际压力和国际竞争,主动发展外向型经济,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机会,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进军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用行动去争取属于我们的权利和自由。我们这里所说的积极态度,一方面是指在思想上要克服惧怕国际竞争的消极心态和畏难情绪,要有走向世界、称雄于世界的信心和勇气;另一方面是指在国际竞争中既要发挥自身优势,又要看到自身不足,善于改正,勇于提高,特别要注意自觉利用国际市场上的各种有利条件来充实、发展自己,不断增强竞争实力。这种态度是一种务实的态度,也是一种发展的态度。这种态度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世界所不可缺少的。

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跻身国际市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加快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对接,尽快形成符合国际市场的运作规范,能与国际市场并轨的市场体系。这种市场体系必须对国内没有区界、省界,是一个统一市场,对国外没有国界,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只要中国这个庞大市场能与国际市场连成一体,中国的经济发展就不会被孤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偏见而受到冷落歧视。

标签:;  ;  ;  ;  ;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