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合作式互动机制,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基于广州高校研究生团队精神调查的分析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团队精神论文,研究生论文,互动论文,广州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项对全国69所高校500余名硕士生导师的调查发现,在录取研究生时导师最为看重的四大素质依次是研究能力、理论基础、合作精神、沟通能力[1]。那么,当前研究生团队合作状况如何?影响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搭建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平台?为此,我们编制了“研究生团队精神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2010年3月对广州地区的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药学院等10所高校的研究生进行了调查,涉及经、法、文、理、工、农、医、管等学科。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问卷460份,有效率为92.0%。被调查研究生的基本情况见表1。
一、研究生团队精神的现状与分析
1.研究生对团队精神的总体认识
研究生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如何,直接反映了研究生的合作观念和价值判断。在研究生对团队精神特征的认识方面,表2的数据显示,协作精神、责任意识、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基本都得到研究生的认同;在研究生对团队精神功能的理解方面,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得到了研究生的普遍重视,其次是导向功能和控制功能。这些告诉我们,研究生对团队精神内涵的认识较为全面、深刻。
当被问及“你认为团队精神重要性”时,65.3%的研究生认为非常重要,19.6%的研究生认为比较重要,两项合计,84.9%的研究生都肯定团队精神的价值,但不可忽视的是,15.1%的研究生忽视了团队精神,认为团队精神无所谓或者不重要。这反映了当今多元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对研究生思想观念的冲击。尤其是在科学研究朝多学科交叉发展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研究生团队精神建设应该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培养积极的团队精神,学习人际交往技能,建立良好互动关系,主动维护和支持团队建设,有利于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和谐。
2.研究生对研究生团队精神的评价
研究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既是对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和研究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从表3可以看到,在评价研究生群体的团队精神时,8.3%的研究生认为非常好,26.2%的研究生认为比较好,15.4%的研究生认为一般,44.6%的研究生认为不太好,5.5%研究生认为很糟糕;而在评价自我的团队精神时,12.6%的研究生认为非常好,32.0%的研究生认为比较好,33.5%的研究生认为一般,20.0%的研究生认为不太好,1.9%的研究生认为很糟糕。显然,研究生对自身的团队精神比较自信,但对研究生群体的团队精神较为悲观,反映出研究生内心对团队精神认知的不平衡。那么,当前对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效果如何?调查显示,只有7.8%的研究生认为非常好,4.1%的研究生认为比较好,25.4%的研究生认为一般,37.5%的研究生认为不太好,25.2%研究生认为很糟糕,两者合计,共有62.7%的研究生表示否定。可以说,当前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同时,也说明了研究生群体团队精神的培养工作还有很大的空间,亟须改进。
3.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实践状况
有效地完成团队任务是以良好的团队观念为前提的。调查发现,“对于导师给予的任务,你希望怎样去完成”时,43.0%的研究生选择独自完成,21.8%的研究生选择让别人去完成,只有35.2%的研究生选择与同学共同完成,这与研究生对团队精神重要性的认识存在着较大差距;当问到“你是否经常和同学一起合作完成艰难的研究任务”时,11.1%的研究生选择“总是”,17.6%的研究生选择“经常”,38.3%的研究生选择“有时”,30.0%的研究生选择“很少”,3.0%的研究生选择“从来没有”;一旦发生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冲突时,35.2%的研究生选择优先考虑团队利益,40.8%的研究生优先考虑个人利益,24.0%的研究生比较理性,会根据情况而作选择(见表4)。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当前研究生的个体趋向明显、集体观念淡薄,存在着意识观念与行为选择的混乱和矛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研究生各自的人生阅历不同、求学动机不一、社交圈子分离、性格情操各异,加上现行的以师门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差序格局”限制了研究生的交往范围,导致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其他导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进而降低研究生的人际信任度,致使研究生团队精神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4.研究生交流学习机会的现状
交流机会和平台对研究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与外界学术交流的机会”的调查中,5.5%的研究生认为很多,21.7%的研究生认为比较多,44.8%的研究生认为一般,24.3%的研究生认为比较少,3.7%的研究生认为没有。这反映了当前研究生对外交流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客观上影响研究生的团队精神培养。而科研训练也是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契机,对“导师提供参与课题研究的机会”的调查显示,10.7%的研究生认为很多,32.5%的研究生认为比较多,40.9%的研究生认为一般,12.4%的研究生认为比较少,3.5%的研究生认为没有;对“你所在系/所是否提供研究生合作研究的机会或平台”的调查中,发现只有10.5%的系/所为研究生提供比较多或很多的合作机会和平台,绝大多数(89.5%)的系/所比较少甚至没有为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提供便利(见表5)。显然,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供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是改进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有效切入点。
5.影响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因素
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受到教育制度和培养机制的影响和制约,我们需要对各种教育制度和培养机制进行审视和盘点,在对教育系统的整合和优化中,推动团队精神培养。对“你认为影响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最重要因素”的调查发现,23.8%的研究生选择导师教育,28.3%的研究生选择自我养成,37.9%的研究生选择培养机制,10.0%的研究生选择社会环境(见表6)。这反映了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忽视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尤其是以科研工作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导师资助制的改革,使得研究生的奖助、评优等都与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直接挂钩,过度重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无形中强化了单一人才观,导致研究生之间的“明争暗斗”,团队与合作无从谈起。社会的发展呼唤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我们一方面要注意防止片面强调研究生创新能力而歪曲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二、合作式互动机制的提出及内涵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研究生团队精神的现状和培养都不尽如人意。近年来相关的研究也表明研究生合作精神不足,在人际交谈、交际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等四个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扰[2],甚至成为研究生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3]。这很大程度上与研究生教育模式有关。以往的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在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开展,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导学关系,即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课程学习,参与课题研究,撰写学位论文,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做学问、学会做人所形成的一种教学关系[4]。这样,研究生往往只跟自己的导师联系,而导师也只指导自己的学生,形成了一个个狭隘的“学术门户”,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也就局限于同门范围之内,这种以师缘关系为纽带的“学术门户”阻碍了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也是一种对师生角色地位单向的、线性的解读。诚然,“研究生的理解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需要导师的培养,学习重点、难点、技巧也需要导师的点拨”[5],但“师生关系本身具有对个体精神或人格的陶冶性和培育性”[6],也就是说师生互动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心理、伦理乃至生态等方面的内容,研究生与导师的良性互动将是一条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的重要路径。对“你最喜欢的上课方式”的调查也给予我们类似的启示,67.3%的研究生选择问题研讨式的上课方式,可见基于问题共同进行探讨的学习方式最受研究生喜爱,说明研究生教育的互动模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此,我们借鉴合作学习的理念,提出合作式互动机制,以期扭转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重视个别培养、轻视合作交流的倾向。所谓合作式互动机制,是指一种以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通过构建交叉团队、课程团队、项目团队、虚拟团队等多样性的学习团队,利用课题调研、案例分析、混合讨论、同伴辅导、学术沙龙等学习方式,在导师与研究生、研究生与研究生、导师与导师的互动沟通过程中共同解决学科前沿问题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在合作式互动机制中,互动的主体是导师和研究生,突破传统的师门观念,强调不同导师与不同研究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注意灵活利用研究生群体内异质程度高的特点,组建不同的科研创新团队,甚至是跨学科所形成的交叉团队。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基于一定的支撑环境共同学习,分享学习资源,交流彼此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协作完成一定的学习、科研任务,建立起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进而形成较强的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自身和团队的专业成长[7]。例如,李德仁院士在总结自己的培养秘诀时,特别强调团队精神,他要求凡是参加集体项目的学生,必须是以“一分子”的身份参加,必须具备领导他人和被人领导的双重素质,强调相互之间教学相长的角色……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
三、构建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合作式互动机制
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受到培养机制、管理体制、学科建设、学术环境、课程体系、科研氛围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还需要实现培养主体的交流渠道、沟通方式、交往内容等基本要素的有机融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构建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合作式互动机制中,互动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师生互动,更强调生生互动;互动场所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互动,还包括在日常生活、科学研究中发生的各种思想碰撞和观点争鸣;主体的互动范围也不局限于单一学术门户内的互动交流,还包括导师组的其他导师与研究生(群体)之间大量的随机接触中或隐或现的交互作用和影响。阿尔贝·雅卡尔曾指出:“学校的目的在于教会每个人与他人相遇交流”[8],在学科分化与综合不断交替演变、学科间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在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中还需要广泛关注研究生与外界的沟通。构建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的互动机制,必须考虑以上因素,才能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
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关键因素,构建合作式互动机制是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图1中,团队精神(协作精神、责任意识、大局观念、服务意识)是互动的目标,合作任务(科学研究、课题调研、论文撰写、社会实践)是互动的平台,学习方式(混合讨论、同伴辅导、建导学习①、学术沙龙)是互动的媒介,学习团队(虚拟团队、交叉团队、课程团队、项目团队)是互动实施的组织,基本原则(成员为本、目标明确、技能互补、互担责任、协同沟通)是互动有效进行的保障。具体而言,研究生以在导师帮助下或者自发组建的学习团队作为依托,围绕某一学科前沿问题,以所选取的某一合作任务为导向,遵守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确定合适的团队学习方式来解决该任务或难题,在相互沟通、讨论中培育研究生的团队精神,而团队精神的形成也将进一步保障合作任务的顺利完成。这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以团队精神的培养作为学习团队维系的重要保障,而学习团队的组建则是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重要载体。
图1 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合作式互动机制
四、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实践路径
团队精神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团队精神的培养需要依托特定的组织或者团队作为载体,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培养研究生的团队精神呢?根据上述合作式互动机制,我们知道学习团队是研究生团队精神培养的依托和平台,有效利用虚拟团队、交叉团队、课程团队和项目团队的组建和维系,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团队精神。
1.虚拟团队的组建和维系
虚拟团队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团队组织方式,指的是一群具有不同能力或资源的人,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任务或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借助电子、网络信息技术,跨越时间、空间和组织的界限,组成在一起协同工作的群体[9]。虚拟团队是一个分散的耦合系统,有着较普通团队更大的灵活性和应变性,特别强调动态协作中人与人、个人与组织整体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打破传统的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层级控制和相互隔离,团队成员在相互学习与交流中,培养共同研讨问题的能力和主动协作的团队精神。虚拟研究生团队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①远程师徒制教学。导师改变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为研究生设计探究活动的机会和经历,并在其中发挥学术向导和学习促进者的作用。②“学习圈”模式。鼓励若干个处于不同地区的学习小组联合起来,共同完成某个课程学习任务或特定科研攻关项目,其过程包括形成研究生的“学习圈”、策划选题、学习与研讨、交流经验与成果、发表作品及评价学习过程等。③远程协作课题模式。研究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术交流,包括发布问题、寻求合作、搜集信息、解决问题[10]。需要指出的是,虚拟团队具有高连接性、低维持性特征,研究生虚拟团队的组建要想获得成功,则成员必须拥有更多的独立自主权和决策权,也就是说成员在增强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同时,也应增强独立性。因此,清晰目标,信任,全身心投入,信息开放、通畅且完整的环境,是研究生虚拟团队成功的基本要素[11]。
2.交叉团队的组建和维系
交叉团队既是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也是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组织途径。伴随着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发展和学科的交叉性渗透,交叉团队的优势越来越凸显,当今高校科学研究的运作模式也越来越倾向于多学科的交叉合作。组建交叉团队,旨在通过以学科交叉的项目研究为驱动的研究生教育,将优秀的导师、优秀的研究生和一流的项目集合在一起,注重研究生“软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12]。为了培养研究生通力协作的能力和精神,学校、导师都应为他们提供跨越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甚至不同国家来进行科研合作的机会[13]。例如,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在交叉研究平台、交叉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他们积极组织跨学科交流,为不同学科的导师、研究生提供互动场所,还鼓励学生与国外学术研究机构、业界知名企业的广泛交流,每学年有计划地选派优秀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研究生在广泛的交流中,技能互补、相互讨论、共同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了研究生的合作能力和协作意识。团队建设是学科交叉研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交叉团队形成初期可能会经历一段混乱和混沌状态,为了团队成员更有效地学习和工作,必须建立起明确的共事规范以及合作规则。
3.课程团队的组建和维系
研究生课程团队,是指研究生为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而组成的2人或2人以上的团队。这类团队需要完成的课程任务包括理论展示、课题调研、案例分析等等,在任务完成后通常需要以PPT形式进行展示并递交分析报告。研究生课程团队的合作过程实际上是团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要通过整个团队的合作来实现团队成员知识水平、个人能力以及整个团队合作效能的成长和提高[14]。课程团队中的研究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的人际沟通和维持和谐关系的努力,将促进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发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团队学习的推动者、组织者和协助者,教师给予研究生团队组建的建议,帮助研究生开展团队讨论、集体探究,改变了以往单纯的培养与被培养、指导与被指导的师生关系。教育不是一种工具信仰,而是一种人文追求,在教育者那里,教育不是一种主体向客体的知识灌输,而是一种主体实现人生价值丰富自身的过程;在受教育者那里,教育也不是一种客体被动的接受塑造的过程,而是一种主动寻求个性完善的方式[15]。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学习、独立研究能力,希望进行自主研究和讨论学习,课程团队的应用正好符合研究生教育的这些特性,在分工合作、集思广益中,实现共享资源、共同进步。
4.项目团队的组建和维系
参与各种研究活动是研究生的基本培养方式,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不可或缺的途径。这里的项目团队是指围绕各类课题以及项目的申请、策划、实施、结题而组建的项目小组。项目小组的成员包括导师、研究生、其他合作者;项目小组的类型包括以导师为主导的“师—生”合作型团队、以研究生为中心的“生—生”合作型团队;项目团队的组建包括招募项目团队成员、建立共同愿景、确立团队共同准则、合理配置团队角色、塑造和谐团队关系、保障团队自由沟通。在以导师为主导的“师—生”合作型团队中,师生双方以导师的课题为平台,通过课题研究开展的一系列调研或实验,相互就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讨论,达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目的。此时,要注意处理导师与学生在团队生态位上所占据的位置以及相互作用关系,防止出现不良的项目合作关系,异化师生关系,影响研究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以研究生为中心的“生—生”合作型团队是指为了共同探讨某一学科问题而组成的研究生群体,他们围绕着共同感兴趣的理论或实践问题而主动结合在一起,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在这个群体中,成员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在行为上彼此影响,在心理上互相信任,他们的互动构成一系列连续不断的行动流。
五、注意事项
探寻培养研究生团队精神的长效机制,践行研究生团队精神的依托平台,都离不开各种研究生学习团队。而研究生学习团队的组建和维系状况决定着培养效果,我们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①学习团队的内部冲突和沟通系统问题。积极沟通才能有效合作,团队成员价值观、人生观不同,对问题的认识和取向各异,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一,因此应该学习沟通技巧,学会聆听意见,避免“合而不作”、“作而不合”的低效团队行为,保障团队人际关系的和谐。②学习团队的规模问题。沃顿商学院维滕贝格强调说,团队规模“并不一定是人们立即考虑的问题,但它确实很重要”,对最佳团队规模的研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所组建的学习团队的人数不宜过多。③学习团队的可持续性问题。由于研究生培养的年限一般是2~3年,也就是说团队成员的流动性较大,学习团队每年都有老成员的退出和新成员的加入,如何维持团队的可持续性(稳定、高效)需要格外关注。④学习团队的合作文化建设问题。团队文化是维系团队高效运转的灵魂,也是合作式互动机制的核心,它可以形成团队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形成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进而激励成员努力合作,共同完成既定目标。⑤学习团队的领导问题。一个团队能不能越来越高效,关键是团队领导的带动与引导,互动机制中的团队领导可以是高年级的有威望的研究生,也可以是导师,但都要注意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的示范作用,需要领导者进行领导力的自我提升和自我修炼。⑥学习团队的目标与责任共担问题。目标明确是凝聚学习团队的有效途径,将指引成员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此外,也只有赋予每个成员明确的任务和责任,才能推动成员积极配合。
注释:
①建导学习(Facilitation Learning)是西方国家借鉴参与型领导技术而在研究生及本科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强调教师的建设性引导、群体的互动性协作和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按照专业化程序、架构性步骤而达成最佳学习效果的学习模式。
标签:团队意识论文; 研究生论文; 项目团队论文; 研究生学习论文; 交叉分析论文; 团队组建论文; 考研论文; 团队合作论文; 团队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