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变电站中的应用论文_康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变电站中的应用论文_康磊

西安思源学校 陕西西安 710038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供电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所以,供电系统的变电站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也使供电效率得到了不小的进步,从系统的控制、到智能化的引入,变电站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广阔。本文从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着手,分析了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阐述了目前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为自动化技术的革新带来一点帮助,从而为我国公民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变电站;应用

引言

在电网运行的电力输送过程中,由于供电区域企业与住宅的不同以及人流量的差异,使得不同区域对电力的需求量大为不同,不同时间段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也因时而异,这就使变电站的工作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的应用能够有效促进变电站进行仿真工作的实时展开,使得输电信息和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能够在变电站工作人员的面前进行同步展开,帮助工作及科研人员及时发现电力输送过程中所发生的运行故障,并且及时根据输电区域的电力需求量变化做出准确高效的调整,从而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意义

1.1有利于供电质量的提升

变电站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后,该系统自带的无功和电压控制功能,可以大幅度提升电压的合格率,由此不但能够使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大幅度降低,而且还能为站内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变电站的供电质量将会获得显著提升。

1.2有助于设备运行可靠性的提高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合而成,这些子系统一般都具备自诊断功能,借助微机保护,可以及时发现被保护对象的故障问题,并将之从线路中切除出去,由此使得相关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得到了保证。实践表明,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变电站,其一次和二次设备的可靠性较之以往有了极大程度地提高,由此使变电站的运行更加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可降低变电站的前期投资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系统采用了先进的微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由此使得数据信息的互传与共享成为可能,加之硬件电路为集成电路,其特点是体积小、结构紧凑,这样一来变电站的占地面积显著缩小。同时微处理芯片和集成电路价格的降低,使整个系统的造价大幅度降低,但其性能却更加完善,功能也更为强大,它的应用,可以使变电站的前期投资大幅度减少,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

2变电站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2.1设备故障信息记录与测距的应用

当前形势下,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工业化进程及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特点,使得我国电力系统常年处于高压负荷运行的状态,这就使得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出现安全隐患,并且给电力系统设备及输送线路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而变电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对电力系统的每一次故障进行准确的信息数据记录工作,从而帮助检修人员能够对一些多次发生的故障进行熟练地维修掌握,并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也能够帮助检修人员进行故障点与变电站实际距离的准确测距工作,促使检修人员快速准确地抵达电力系统所出现的故障地点,对故障线路及设备进行及时维修。

2.2对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能够在变电站进行电力系统的配电过程中对期间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它主要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脉冲、模拟等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归纳。并且,它能够对变电站的跳闸状态、预告信号、断电器、设备的警告信号、隔离开关等变电站的关键设施及信号要点进行全面的采集,并在信号信息采集后将其传送至统一的数据处理系统当中去,便于变电站的工作人员根据这些数据信号的处理结果进行电力输送的变电配置工作,从而在确保变电站电力系统工作运行的安全稳定性的同时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有利于变电站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变电站的工作质量及效率。

2.3在变电站中计算机保护系统中的应用

变电站运行中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相应的保护也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要作用之一。通过对各类电气设备中存在的信号技术做相应的技术处理,利用通信技术把各类运行中的状态数据信息传递给计算机系统,并且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监控检测功能对变电站运行中的各类电气设备进行保护,从而起到对变压器和电路、线路等进行相应保护的作用。如果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情况,计算机就可以对所收到的故障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并且对所对应的故障发出命令处理,使故障设备接收命令指令,对所出故障内容做及时应对和处理,从而对计算机系统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

2.4在等电位连接中的应用

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运行需要有足够的电源作为支撑,为避免不同电源间过大的电位差引起电气事故,可采用等电位连接的方法。当变电站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需要对等电位连接装置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在变电站中,电气设备的结构都相对比较复杂,如果等电位连接的路径选择不当,极有可能导致系统失灵,所以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应将等电位连接的控制路径限定在最短的范围之内,这样可以给相关的导电器件提供良好的运行条件,从而使设备的性能获得提升。(2)等电位控制网络涵盖的内容较多,如电气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分配等,对连接网络进行优化,可以使接地装置的性能获得有效发挥,由此可确保等电位连接的有效性,对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发展前景

(1)由控制集中、功能分散向分布分层网络的发展。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的应用当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结合目前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由控制集中、功能分散的情况,向着分布分层网络发展,使自动化的管理和运营更加有序。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当中,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各个模块将实现更高的独立性,从而避免相互影响,产生更高的效率,也减少了单个问题对整个系统所造成的影响。

(2)从专用设备到平台方向发展。我国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存在设计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的情况,这就导致在使用过程中的诸多不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也从专用设备向着自动化平台的方向发展开来,增强了系统的标准性和可维护性。

(3)从传统控制向综合智能方向发展。近年来,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使我国的供电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个背景下,我国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研究投入也更大了。目前,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就是从传统的控制,向着综合智能方向发展。通过将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结合,系统可以根据具体的参数和数据,通过智能化的分析,来找到最优的供电模式,同时,如果发生问题,智能系统也可以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所以,综合智能的发展方向将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科学设计与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存在于变电站工作运行中的诸多问题,使变电站运行更加安全、高效。作为降压变电站,加强对其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设计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佳新,王国伟.关于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方案的探讨[J].新疆电力科技,2010(10).

[2]张志平.电气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4(04).

[3]王志勇.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

论文作者:康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变电站中的应用论文_康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