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 330006
摘要: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了城市化发展的脚步,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对公共环境不断产生着影响,这种现象在城市中的表现是最为明显的,而对于城市中的人群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要尝试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并对建筑物空间和城市空间进行相关的分析与探索,还要提出相关的建筑学设计策略,进而对城市中微型空间的发展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高密度环境;建筑学;分析
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导致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这就导致了建筑的密集度也在不断增加。建筑学如何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进行良好的进步与发展,是现阶段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密度与知觉密度两者之间的联系
1.密度与知觉密度两者都是物理学专业中的概念,这两种概念都是用来表示物体单位的体积大小。知觉密度也称感知密度,可以对空间组织进行观察。空间体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在知觉密度中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因此人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是应该考虑的关键性因素,知觉密度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文化标准以及个人的认知程度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密度在空间与个人进行相应研究的时候,从研究的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整体空间进行了有效的分析。
2.空间与社会密度的区别,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空间密度是以高度以及面积多种空间元素所组成的,在此其中,高空间密度与环境的质量有一定的联系,并对环境影响比较大,与环境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有着更高的空间围合度,复杂性也是比较高的。这些因素也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逻辑性,对人类的感知产生相应的影响。而社会密度则是将目光投向更多不同个体间良性的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下,受人类感知模式的影响,因此产生很多影响人们生活的因素。
二、我国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建筑学发展
1.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建筑学的发展背景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人口资源众多。因此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就非常的有限,城市高密度一直是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发展核心。由于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导致一大批的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到城市当中。现阶段,我国很多城市的中心位置,空间立体化以及高密度性也是日趋明显。这样的发展背景就使得城市出现更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公共的使用空间越来越小,人口众多车辆众多,从而造成道路拥挤。
2.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建设集约化城市,做到切实提高我国土地利用率,这样可以进一步缓解我国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压力,从而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经过集约化发展之后,虽然城市的土地利用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城市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还无法满足高密度城市功能聚集,会对区域内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品质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国城市发展道路进行的过程当中,遵循相应的发展客观规律,并对高密度环境下城市建筑学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设计出完善的策略。
3.建筑学设计理念
缩微化建筑理念是在城市高密度发展背景下进行提出的,这种缩微化建筑理念就是通过运用多种设计方法,对城市当中有限的空间资源进行充分的评估,开发以及利用。逐渐提高城市高密度环境下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变,并且能够使空间效益得到最大化,第二,打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典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缩微化建筑城市理念以及策略,首先体现在建筑城市设计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缩微化建筑理念更应该加强在高密度环境局部协调入手,并不是对整体的高密对环境进行改善。对高密度环境进行微观环境改变,能够不断推动城市生存空间进行调整,进而达到对高密度环境的整合和优化;其次,缩微化建筑理念更加关注公共空间以及注重对城市化公共空间进行重新塑造,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共空间以及设施进行高效率的使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对高密度城市建筑空间进行全面的整改,生产生活中各种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并且能够在发展中实现逐渐融合,最终实现共享。
三、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建筑学的先相关分析策略
1.细密化与孔洞化策略
细密化策略就是通过对空间内部进行小规模的整改,不断建立细密化通道,有地块之间进行相互联系。这样可以使空间内部不断的增强联系。要对空间可能性进行充分的挖掘,从而给人们更加完善的活动空间。这两个空间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应该具有层次感和叠加感;所谓的孔洞化策略,则是通过空间架构尽量形成多个“孔洞”。这些“孔洞”具有一定的可渗透性,能够对丰富城市内部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能够对层次进行有效的区分,一定程度下,为高密度环境下步行与视觉联系提供可能,并且能够不断提升建筑可渗透性能。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进行建筑重塑活动过程当中,除了要对空间内部进行小规模的整改以外,实现细密化策略和孔动画策略,需要依靠有效融合、底层空间透明化这种两种方式对其进行实现。
a.有效融合
在对现有建筑物进行改造的过程当中,设计师该注重对原有合理的建筑物进行保护,且要对原有合理建筑物延续到目前的设计当中。而且设计师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对建筑物周围的原有商店和社会属性以及平面构想特征进行充分的考虑,因此将原有的街坊格局进行相应的保留,最终使新的设计因素与原有商业区进行有效的结合。
b.底层空间透明化
在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底层空间透明化也是孔洞化策略的具体体现。商业空间实施底层空间透明化,能够充分的发挥吸引顾客的作用,且与公共空间也能进一步的进行联系,进而使公共空间与建筑内部空间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互动,在商业街的区域,通过底层空间透明化,可以模糊建筑、城市空间界面。并在一定程度上将城市活动有效地引申到建筑内部当中。从而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建筑底层的空间层次性进行丰富,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空间交流机会。
2.填充与缝合策略
在高密度环境下实施微观空间结构改变,不管发生什么形态、形状以及性质的空间间断,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空间活动造成不良的影响后果。对于填充与策略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空间间断,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整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着密度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介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建筑学的发展背景以及现阶段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应的总结与分析,尝试着站在建筑学的角度,对建筑空间与建筑物实体以及建筑整体功能进行分析,对城市空间进行了相关的探讨。本篇文章以高密度环境下的城市生活空间塑造为出发点,提出了缩微化城市建筑学的设计策略,从而为高密度城市环境提供建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焦广林,侯鹏.基于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研究[J].江西建材,2016(23):44.
[2]宋敏.“紧缩城市”中高密度城市环境的建筑设计补偿方式研究[J].华中建筑,2015,33(01):103-106.
[3]董春方.城市未来: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J].中国房地产业,2014(10):100-103.
[4]方波.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门窗,2014(06):422.
论文作者:付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城市论文; 空间论文; 高密度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学论文; 密度论文; 在一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