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方言几个状态补语标记的来源(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补语论文,几个论文,方言论文,标记论文,状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陈泽平(1998)认为,“1”至“3”源于方位词“里”,“4”和“5”则可能源于近代汉语的“得”,其中“5 ”由“4”演化而来。(注:据陈泽平(1998), 福州话里“4”的“黎”语音形式与持续体标记“”完全相同,分别写为“黎”和“”只是借用这两个音近字在书面上加以区别,与词源无关。)
比照上述陈泽平(1998)的分析,福清话状态补语标记“咧”也应来源于完成体标记。
2.9 爻 温州方言里“爻”可以用作状态补语标记。例如:“打爻通身乌青[,打得全身青紫] │吃爻泥昏烂醉[,吃得烂醉]”。
用“爻”标记的补语一般是比较复杂的形式(如形容词的生动形式或主谓结构),如果补语是光杆谓词,则只能用“来”。例如:“佢走来(/*爻)慌,连门也有关”。
温州话的“爻”除状态补语标记外还用作完成体标记(郑张尚芳1996)。 例如:“衣裳洗爻│洗爻一桶衣裳[,洗了一桶衣服]。‖车卖爻│卖爻一把旧车[,卖了一辆旧车]”。
温州话“爻”表示动作完成时总带有消失、消极等附加意义,同时,动词的宾语如果是光杆体词,则只能置于“V爻”之前而话题化。 (潘悟云1996,郑张尚芳1996)这些语义和句法上的限制足以说明“爻”并非典型的完成体助词,只是一种高度虚化的动相补语。由于“爻”只有状态补语标记和完成体标记这两种用法,可以肯定温州话的状态补语标记“爻”是由动相补语演变而来的。
2.10 下 广东平远客话(严修鸿1998)的“下[a[4]]”可以用作状态补语标记,不过在使用时要受到一些限制:述语限于动词并且通常表达一种消极的状态或结果。例如:“我今都食下饱
“下[a[4]]”在平远客话(严修鸿1998)也有类似动相补语的用法。例如:“你笔直行下上去就着[,你笔直走上去就对了]”。 可见平远客话作为状态补语标记的“下”,无疑源自动相补语。
叁 从历史语法看“完成体标记状态补语标记”的演变模式
从历史语法的角度看,完成体标记大都有一个明显的向状态补语标记转化的趋势。所不同的是,有些完成体标记完成这种转化之后,用法固定下来并延续下去;有些则在完成转化后不久即被淘汰,以致在语法史中只是昙花一现。下面举例说明。
3.1 得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状态补语标记“得”最早见于唐代。以《敦煌变文集》为例:
二将当时夜半越对,唬得皇帝洽背汗流。(36页)│直欲危他性命,作得如许不仁。(253页)│喊得山崩石烈(裂),东西乱走, 南北奔冲。(172页)│千约万来(束)不取语,恼得老人肠肚烂。(859页)“得”本为“获得”义动词,汉魏六朝时期,在非“得”义动词之后虚化为表示动作已实现(完成)并有结果的动相补语(关于“得”由“获得”义动词到动相补语的演变过程,可参看杨平[,1989] , 曹广顺[,1995]以及吴福祥[,1996,1998]):
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史记·项羽本纪)│遭命者初禀气时遭凶恶也,谓妊娠之时遭得恶也。(论衡·命义)│(李)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砍得数创。(搜神记,卷11)│作得九子粽,思想劳欢手。(晋诗·日节折杨柳歌·五日歌)
入唐以后,用作动相补语的“得”继续虚化,一是在动态动词后变成完成体助词:(注:这里所说的动态动词指的是单纯表示动作的动词,如“吃、走”等;而本文所说的静态动词其实是动作、状态两兼的动词,比如“挂、穿”等,这类动词的特点是兼有“[动作]、[状态]”两类情状,动作实现以后就会形成某种状态,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该状态将会持续存在。)
我令之罘归,失得柏与马。(韩愈:招杨之罘,全唐诗,3808页)│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李益:江南曲,全唐诗,204 页)│行得二十余里,遂乃眼瞤耳热。(敦煌变文集,8 页)│远公出得寺门,约行百步以来,忽然腾空而去,莫知所在。(又,192 页)
二是在静态动词之后演化为持续体标记:
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白居易:九日寄行简,全唐诗,4855页)│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张演:社日村居,全唐诗,6938页)│仙人抱得太子,悲泣流泪。(敦煌变文集, 290页)│长者手中执得饭,过与阇梨发大愿。(又,741页)
唐代,“得”又由完成体助词演化成补语标记:
驱禽养得熟,和叶摘来新。(白居易:与沈杨二舍人阖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全唐诗,4943页)│生时百骨自张开,唬得浑家手脚忙。(敦煌变文集,680页)│会待路宁归得去, 酒楼鱼浦重相期。(郑准:寄进士崔鲁范,全唐诗,7993页)
可见,“得”的语法化历程应该是:
唐代以后,“得”同时具有完成体助词、持续体标记、补语标记三种用法的状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明清时期仍有用例(参阅刘坚等1992)。现代汉语里,北京话以及多数方言“得”只用作补语标记,不再用作完成体助词和持续体标记。不过有些方言里,“得”的上述三种用法仍然存在。例如:
补语标记:野得一身都是汗[,玩得全身都是汗]
3.2 取 在近代汉语里,“取”一度也用作补语标记:
合取药成相待吃,不须先作上天人。 (张籍:赠施肩吾, 全唐诗4360 页)[比较:烧得药成须寄我,曾为主簿与君同。 (姚合:送张齐物主簿赴内乡,全唐诗,5632页)]│今即要理会也须理会取透。(朱子语类,卷9)[比较:各理会得透,则万事各成万个道理。(又, 卷116)]
春也留取住,人都推将去。(郭应祥:菩萨蛮,全宋词,2217页)[比较:纵使青春留得住,虚语,无情花对有情人。(欧阳修:定风波,全宋词,142页)]
上述例子“取”的用法与补语标记“得”相当。“V取(O)C ”表达动作产生的结果或状态以及实现某种动作并产生某种结果的可能性。
作为补语标记,“取”与“得”不仅用法相同,语法化历程也完全平行。
“取”本为“取得”义动词,六朝前后,在非“得”义动词之后虚化成动相补语。例如:
我今以手掌盛取少少汁饮而活于命。(佛本行集经,24)│乞钵入家盛取百味饮食。(又,32)
唐代,动相补语“取”继续虚化,一是在动态动词之后演变成完成体助词:
一声歌罢刘郎醉,脱取明金压锈鞋。(李郢:张郎中宅戏赠,全唐诗,6855)│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明皇帝:好时光,全唐诗,10040页)│若学欲得眼亲逢,学取经文便合同。 (敦煌变文集,664页)
二是在静态动词之后演变成持续体标记:
若遇丈夫皆调御,任从骑取觅封侯。(秦韬玉:紫骝马,全唐诗,198页)│脱却天衣便入水,中心抱取紫衣裳。(敦煌变文集,112页)│将取金瓶归下界,捻取金瓶孙宾(膑)傍(旁)。(又,113页)
唐宋时期,“取”由完成体助词演化为补语标记(例子见上)。
可见,“取”的语法化过程也是:
与“得”不同的是,补语标记“取”产生以后并没有使用开来,唐宋时期例子少见,宋代以后难以见到。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唐宋时期补语标记“得”已发展成熟并且广泛运用,在这种背景下,“取”刚一产生便“生不逢时”;同时,作为补语标记,“取”跟“得”功能完全重合,这种状况也使得“取”失去了存在、延续的价值,以致最终被“得”兼并、淘汰。
3.3 “来” 补语标记“来”最早见于唐代文献:
锦背苍鹰初出鞍,五花骢马喂来肥。(李贺:排遍第一,全唐诗,381页)│野外狐狸搜得尽,天边鸿雁射来稀。(姚合:腊日猎,又, 5712页)│铁硙硙来身粉碎,铁叉叉得血汪汪。 (敦煌变文集757页)│男女病来声喘喘,父娘啼得泪汪汪。(敦煌变文集,836页)
“来”本为“至”义动词,表示“由彼处到此处”的位移动作,汉魏六朝时期,由连动式的后一动词演变成谓语动词的趋向补语:
而敕之言:“好甜美者汝当买来”。(百喻经·尝庵婆罗果喻)│客试使驱来。(世说新语·排调)
唐代,“来”在趋向补语的基础上演变成动相补语:
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罗绍威:白菊, 全唐诗, 8385页)│赋来诗句无闲话,老去官班未在朝。(张籍:赠王秘书,全唐诗,4334页)
“染来”、“赋来”犹“染成”、“赋成”,“来”表示动作已实现(或完成)并有结果。
用作动相补语的“来”继续虚化,在动态动词后语法化成完成体助词:
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白居易:送萧处士游黔南,全唐诗,4921页)│如此而论,读来一百遍,不如亲见颜色、随问而对之易了。(韩愈:与大颠书,全唐文,卷554)
在静态动词后语法化为持续体标记(引自蒋绍愚1980):
骢马新凿蹄,银鞍被来好。(杜甫:送长孙侍御赴武威判官)│铅粉坐相误,照来空凄然。(李白:代美人愁镜)
最后,“来”在完成体助词的基础上演变成状态补语标记:
夫主唬来身已倒,宫人侍婢一时扶。(敦煌变文集,793 页)│大拟妻夫展脚睡,冻来直[似]野鸡盘。(又,815页)
由此可见,“来”的语法化过程是:
降至宋金,“来”的补语标记用法仍然可见,同时出现“得”、“来”连文的用例(江蓝生1995):
好个一江春水,深来不似情深。(元好问:朝中措)│知远惊来魂魄俱离壳,前来扯定告娇娥。(刘知远诸宫调,十一)│女孩儿唬得来一团儿颤。(董解元西厢记,卷2)│说得来大段精切。(朱子语类, 260页)
唐宋时期,补语标记“来”、“得来”应该是一个不带特定方言背景的语素,因为我们在写于北方的作品(如敦煌变文、刘知远诸宫调)和作于南方的文献(如朱子语类)里都能见到“来”、“得来”的这类用法。此外,现代方言里,“来”、“得来”既见于东南的吴语、徽语、客家话、闽语以及西南的成都官话,也见于西北的神木晋语(邢向东1994)以及华北的内蒙晋语(邢向东1995),这个现象似乎也能说明唐宋时期“来”、“得来”很可能是一个官话(共同语)语法成分。
明清时期,“来”的补语标记用法已不见于当时的北方文献,但在吴语文献里能见到用例:
姐道郎呀,只有铁枪磨针,那得针变子枪,拨来小阿奴半夜三更掘开子墙。(山歌,隔)│众人一看笑呵呵,此人生得矮婆苏,黑来象个烧窑鬼,一嘴络腮胡。(麒麟貌,11回)│他的母亲刘娘娘,也生来细腰长颈,甚是标致。(何典,卷2)
由此看来,明清时期“来(得来)”很可能已变成了方言(南方方言)语素。
3.4 着(著) 现代南方方言里的补语标记“着(则、仔、着、吱)已见于明代文献。例如:
有病呵,那众军那里不采访着医人来?(皇明诏令·喻武臣恤军敕)│帐房不起,便打着人立,逼着军办马草。(同)│似这等官人,下营打着人立帐房,逼着军办马草。(同)│累着我腿疼,却叫我去看看。(醒世因缘传,第1回)
例中的“采访着医人来”、“打着人立(帐房)”、“累着我腿疼”属于“V着OC”格式, 其中的“着”是结构助词(即本文的补语标记)。这类“V着OC”跟近代汉语里流行的“V得OC”格式完全平行:
抚恤得伴当好。(皇明诏令·喻武臣恤军敕)
又如:
喫娘打子哭哀哀。(山歌,卷1, 娘打)[比较:喫娘打得哭哀哀。(同上)]│识货个见子我玲玲珑珑一个凉人,增钱买我家去,放我来红纱帐里安身,搿子我恩恩爱爱,勾子我殷殷勤勤,搿子我汗弗离身, 勾子我手弗离颈。(又,卷8,竹夫人)│一射射我来门阁落里,累子我满身个蓬尘。(同上)
例中的“子”跟现代吴语以及江淮官话中的“仔、则、之、吱”一样,均是方言记音字,本字是“着”(梅祖麟1989,1997,1998)。
“着(著)”本是“附着”义动词,魏晋六朝时期用在另一动词之后做趋向补语。例如:
负米一斛,送着寺中。(六度集经,四)│可掷着门外。(世说新语·方正)
唐代,“着”由趋向补语演变为动相补语。例如:
又今普寂禅师在嵩山竖碑铭,……不见著能禅师。(神会语录)│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全唐诗,4834页)
这里的“着”犹“到”,表示动作已实现并有结果,“这一类的‘着’字演变到现代汉语里,多数念重音所以它不是形尾。”(王力 1958)
用作动相补语的“着”继续虚化,一是在动态动词后语法化为完成体助词。例如:
使人曰:“莫为此女损着府君性命,累及天曹。”(敦煌变文集,218页)│把笔颠倒勾著,语颜曰:“你合寿年十九即死, 今放你九十合终也。”(又,868页)
二是在静态动词后语法化为持续体标记。例如:
余时把著手子,忍心不得。(游仙窟)│见他宅舍鲜净,便即兀自占着。(敦煌变文集,249页)
宋代,“着”仍表示完成(A)、持续(B)的用法,同时又由持续体标记演变为进行体标记(C):
A 且放下着许多说话,只将四句来平看,便自见。 (朱子语类,卷79)│颖云:“上下一行,总行遣了,不是说萧佶,几时行遣著萧扈、吴湛?”(乙卯入国奏请)[比较:颖云:“颖不曾道行遣了萧扈、吴湛。”(同)]
B去年本国未遣使臣理会恁大军情公事, 屯着人马专专地等候回使相约打灭契丹。(燕云奉使录,三朝北盟会编)│土床上卧着个年少人,七尺堂堂貌美,御躯凛凛如神。(刘知远诸宫调,一)
C如见阵厮杀,擂着鼓,只是向前去,有死无二, 莫便回头始得。(朱子语类,卷121)│平日在家里,须读古圣书, 这般雪儿才下,多是饮着羊羔,浅浅斟绿蚁。(张协状元,第40出)
元明时期,“着”表完成(A)、持续(B)、进行(C )等用法仍可见到:
A刘季杀了项羽,立着国号曰汉。 (新编五代史平话·梁史平话上)│伯颜铁木儿来时,摆下着传报马传说:“今遇见大朝皇帝驾了……。”(正统临戎录)│那一年得罪着辛翰林,……。(醒世因缘传,第5回)
B待道是郑观音,不抱着琵琶;待道是杨贵妃, 不擎着白鹦鹉。(宣和遗事·徽宗私幸李师师)│主儿扯歹领着兀鲁兀惕冲去,又将他败了。(元朝秘史,卷5)
C见他战笃速惊急列慌慌走着,划地痴呆汉朵答孩孜孜觑我。 (竹叶舟,第四折,元刊杂剧三十种)│百忙里下着大雨,怎生行得这十里田地。(团圆梦,第三折)
由唐至明,“着”表达完成体的用法在其时的南方文献(如朱子语类、新编五代史平话)和北方文献(如敦煌变文、乙卯入国奏请、正统临戎录)里都可以见到,可见,完成体助词“着”在当时也很可能是个官话语素。
明代“着”表完成(A)、持续(B)的用法在吴语文献以及带有吴语成分的文献里写作“子”:
A走肿子个脚底擢痛子个背心,饿过子肚里看花子个眼睛。 (山歌,卷9,破骔帽歌)│随郎十里到长亭,别子情歌便转身。 (夹竹桃,愁见河桥)│尼姑生来头皮光,抱子和尚夜夜忙。(金瓶梅词话,第57回)
B肩头上背子鱼笼,腰里插子个钓竿, 左手提子介一箉,右手拿子介一篮。(山歌,卷8, 歪缠)│月亮底下抱子个花弹能个姐姐儿只一看,疑是蟾宫谪降仙。(夹竹桃,疑是蟾宫)
同时,“着(子)”又由完成体助词进一步演变成补语标记。(例子见上)。
“着(子)”的语法化过程可概括为:
3.5 将 唐五代时期,“将”也可以用作趋向补语标记。例如:
窠被夺将去,嚇我作官方。(敦煌变文集,264 页)│着相见时心堕落,随情顺处诱将回。(又,263页)│叶似蝇头口得大, 蚕如蚁脚养将来。(又,419页)│讶将去,钻将去,研将去,直教透过。 (祖堂集,2.91)
“将”本为“携持”义动词,唐代“将”在动态动词后虚化成完成体助词。例如:
买将病鹤劳心养,移得闲花用意栽。(李中:赠朐山孙明府,全唐诗,8514页)│输将虚白堂前鹤,失却樟亭驿后梅。(白居易:花楼望雪命宴赋诗,同上,4955页)
同时,在静态动词后面虚化为持续体标记。例如:
瓶添涧水盛将月,衲挂松枝若得云。(韩偓:赠俗,全唐诗,7808页)│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将惠有情。(敦煌变文集,442页)
完成体助词“将”进一步虚化,变成趋向补语标记。(例子见上)
“将”的演化过程显然是:
作为趋向补语标记,“将”在唐代以后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明清时期仍然可以见到这类用法。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已不再使用,但在某些方言里“将”仍保持着上述用法,如晋语(侯精一、温端政1993;乔全生1992)以及平和闽语(庄初升1998)等。
3.6 了 “了”本为“完了”义动词(《广雅·释诂》:“了,讫也。”),唐宋时期“了”经过若干演变语法化成完成体助词:
各请万寿暂起去,见了师兄便入来。(敦煌变文集,396 页)│分散去、轻如云与梦,剩下了,许多风与月。(毛滂:最高楼,全宋词,688页)
宋代以后,“了”在少数例子里用作补语标记:
这阵雨下了不住。(万秀娘仇杀山亭儿,《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471页。——转引自李如龙1998)│提辖, 端的热了走不得,休见他罪过。(水浒传,第16回)│身上穿的都是破衣,大风起,冷了行不得去。(皇明诏令·论武臣恤军敕)
“下了不住”、“热了走不得”、“冷了行不得去”,用现在的话说是“下得/个不停”、“热得走不了啦”、“冷得走不了啦”,“了”的功能与补语标记相当。显然,这种用法的“了”是由完成体助词演变而来:
可见历史语法中的语言事实是支持我们上文的推断的。
肆 余论
4.1 本文拟通过方言共时资料的分析和历史语法现象的考察提出一个语法演变的命题:
这个公式也可以反过来表述为:相当于普通话“到”(“找到了”)和“了[,1]”(“吃了饭再去”)的成分都有一个向状态补语标记演化的潜能和趋势。
因为动相补语和完成体助词具有这种演化的潜能,于是在有些方言里人们让相当于“到”的成分(如粤语的“到”、闽语的“遘”)或者相当于“了[,1]”的成分(如吴语的“则(仔)”、安庆话的“着”)继续虚化,进而用作状态补语标记。
我们知道,普通话里“到”和“了[,1]”语法化程度最高的用法是动相补语和完成体助词,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这两个语素的功能跟补语标记极为相近,以致可以用“得”去替换。例如:“船上平稳到跟地上差不多│声音高到不能再高了│有些生物小到连眼睛都看不见”。
上面的例子引自《现代汉语八百词》,《八百词》是这样分析“到”的用法的:
“表示状态达到的程度。‘到’的作用接近于引进结果一情态补语的助词‘得’,多数例句可以改用‘得’。”
同样,“了[,1]”也有类似的用法。例如:“你吓了我一跳。(比较:你吓得我一跳。)│这学期里看课外的书看了太多,把学校里课本丢开……(郁达夫小说集,上册,400页。转引自江蓝生1988)”。
我们当然不能据此而认为“到”、“了[,1]”在现代汉语普通话里有补语标记的用法,但是,上面的例子至少可以说明,普通话里的动相补语“到”和完成体助词“了”同样也有向状态补语标记演化的潜能。
4.2 如果上面的讨论能够成立,那么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是,完成体标记(动相补语/完成体助词)为什么会演化成状态补语标记?换句话说,导致这种演变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再语法化规律的诱发。
我们这里所说的再语法化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现象:一个实义成分通过语法化变成虚化成分之后,又继续语法化变成更虚的成分。换言之,一个虚语素的产生包含了两次语法化过程。再语法化是语法演变中常见的现象,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汉语并列连词“和(及、与、共、同、跟)”的产生(Liujian & Alain.Peyraube 1994):
类似的例子还有:
从理论上说,任何一个虚化成分只要其语法化程度没有达到极限,都有再语法化的可能。完成体标记(特别是其中的动相补语)的语法化程度并没有达到顶点,于是某些方言的完成体标记在再语法化规律的诱发和作用下演变成状态补语标记。
附注:枞阳、桐城、安庆以及怀宁(海口镇)等地的方言资料由笔者调查所得。温州方言的资料以及温州话“爻”用作补语标记的资料由郑张尚芳教授赐告。
标签:全唐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