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比较与体会论文_彭恩云

(石门县人民医院 湖南石门 415300)

摘要:目的 基于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广泛应用,比较子宫肌瘤患者行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 与接受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88%>79.59%)及其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91.84%>81.63%)相对更高(P<0.05),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8%<10.20%)、术中出血量[(76.38±16.51)ml>(130.6±22.16)ml]相对更低(P<0.05),而下床活动时间[(23.15±2.91)h>(48.84±3.75)h]和住院时间[(4.29±1.12)d>(7.95±1.61)d]相对更短(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是更好的选择。基于对腹腔镜手术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缩短恢复时间,达到更好的诊疗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子宫肌瘤;护理

子宫肌瘤是发生于女性生殖器官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的逐渐生长,会对膀胱、尿道、直肠等部位形成压迫,引起多种并发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需要加强对疾病诱因的控制,然后采取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将肌瘤组织切除。关于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对肌瘤部位、手术疗效、治疗安全性以及患者的生育需求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并在手术治疗恢复期间,实施细致、因人而异独特的护理服务,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1]。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比较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期间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接受腹腔镜手术(49例)和开腹手术(49例)治疗,各自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最高龄51岁,最低龄27岁,平均年龄(35.3±3.8)岁。对照组患者最高龄49岁,最低龄25岁,平均年龄(35.8±4.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头高脚低15~30°),消毒、铺巾后,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留置导尿管。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选择脐轮上缘部位,做1~2cm左右的切口,置入套管(10mm),建立CO2气腹(12~14mmHg),置入腹腔镜,检查肌瘤的位置、大小及性状。将10mm穿刺套管和5mm穿刺套管分别置于耻骨联合上偏左处切口、两侧下腹处切口,置入手术器械,先后进行浆肌层切开、包膜分离、肌瘤钝性分离,待瘤体完全分离后取出,缝合子宫创面。检查盆腔内组织脏器,修复损伤,电凝止血,并予以冲洗,置管引流。将手术器械、腹腔镜退出,接触气腹,缝合手术切口,并进行消毒和抗感染处理。

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做好术前准备,取膀胱截石位(头高脚低15~30°),消毒、铺巾后,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或蛛网膜下腔麻醉,留置导尿管。于下腹部切开,观察肿瘤位置、大小和形态以及周围组织、血管,剥离肌瘤组织。取出肿瘤组织后,电凝止血,并予以冲洗,置管引流,缝合手术切口,并进行消毒和抗感染处理。

1.2.2护理方法

①入院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引导患者熟悉病区环境,了解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为患者提供洁净、舒适的住院环境,讲解住院期间注意事项,就疾病本身做简单明了的健康指导,根据医嘱,告知患者相关检查的准备工作,指导患者准确无误的做好相关术前检查,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并给予积极的心里支持。

②围术期护理:确认手术时间后,按医嘱给予病人阴道准备,消除炎症,降低手术期间的感染可能性,术前一日进流质饮食,术晨禁饮,术前行清洁灌肠,预防胃肠道胀气,确认备皮范围,清除脐孔污垢,剔除阴毛,并对周围皮肤进行清洁。术前器械护士还需要准备好腹腔镜及配套光源、CO2气腹装置、腹包、腔镜附件等医疗器械和物品。手术过程中,妥善固定好患者体位,使其处于功能体位,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根据手术类型与方法调整患者体位,便于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术毕做好手术器械清点。患者出室后与手术室护士做好交接,如麻醉方式,术式、术中病人有无异常情况,、管道,皮肤、留置针管道是否通畅、目前病人的麻醉恢复状况等。做好健康宣教,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保护各种管道,意外拔管后的应急处理方法,饮食及卧位指导,如何观察病人的麻醉恢复情况,床旁传呼仪的使用方法。一般于术后第一日拔除尿管,鼓励病人尽早下床活动,利于引流,促进肠蠕动,促进康复

③并发症预防:对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常见并发症进行了解,针对其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引流管道情况,是否正常排便,伤口有无红肿热痛,根据患者的不适症状,准确做出判断,及时予以处理。应用疼痛评估办法客观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实施疼痛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给予心理护理

④健康指导:主要体现在术后的康复指导及出院时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适当活动,做肛提肌训练,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遵医嘱用药,改善贫血症状,消除炎症,促进恢复。做好出院指导,协助病人办好出院手续,详细写好出院携带药物的使用方法,复查时间,如发生伤口疼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回医院复诊,术后三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多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大便通畅,发放医师诊疗卡,方便病人答疑解惑,再次给予心理支持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对比[n(%)]

3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具有激素依赖性的特点,在多重因素的作用,女性子宫肌壁间、浆膜下、粘膜下以及子宫颈等部位形成肿瘤组织,引起子宫出血、疼痛以及白带增多等症状,严重则会导致贫血,影响女性的生育功能。手术是子宫肌瘤治疗的主要选择,将肌瘤组织切除,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由于肌瘤形成部位的特殊性,手术会对肌瘤周围组织造成伤害,术后发生感染、盆腔粘连以及脂肪液化的风险较高。在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过程中,寻求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要保障治疗的安全性,同时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最大程度上降低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对于患者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腹腔镜手术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腹腔镜手术的创伤性小,在腹腔镜下观察肿瘤形态,精细化的进行手术切除操作,彻底切除肿瘤组织的同时,保护子宫及周围组织,维护患者的生育功能,让患者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2]。

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相比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在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并发症预防等围术护理措施后,能够帮助患者正确了解子宫肌瘤疾病知识和手术方法,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并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舒适程度,缩短诊疗及康复时间,让患者获得满意的治疗体验[3]。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围术期护理后,93.88%的观察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治疗效果赢得了91.84%的患者的满意与肯定,仅有4.08%的患者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为(76.38±16.51)ml,术后(23.15±2.91)h可下床活动,(4.29±1.12)d后顺利出院。经开腹手术治疗和围术期护理后,79.59%的对照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治疗效果赢得了81.63%的患者的满意与肯定,有10.20%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为(130.6±22.16)ml,术后(48.84±3.75)h可下床活动,(7.95±1.61)d后顺利出院。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精细的、因人而异的护理方法及心理支持,能够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从而达到患者快速康复与护理满意度提升的双重诊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赵玉玲.子宫肌瘤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评定及护理方法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4):229-230.

[2]张文君.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0):36+42.

[3]赵作君,史菊芳.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5):183.

论文作者:彭恩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比较与体会论文_彭恩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