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声乐教学中运用各种形象手段启发学生的发声训练是提高发声训练效果的有效方法。在实际使用中可将具体手段归纳为利用五官动作启发和利用想象来启发。
关键词:教学法 声乐 启发式
在师范院校的音乐课堂上声乐教学是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普及声乐知识,加强声乐训练和艺术实践非常重要。学习声乐能美化我们的嗓音,师范院校的学生若能掌握发声方法,歌声优美,将来在中小学、幼儿园的工作岗位上教学、示范时就能使学生有很好的直观感受。师范院校的学生并不像音乐院校声乐系的学生,在入校前就有优越的天赋条件和良好的声乐基础,对于声乐知识几乎是从零开始。我们也不可能像声乐系的学生那样,有那么多的课时去钻研这门科学。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采用一种实用和高效的教学方法。尽量直观,不是过多地讲解理论,而是用形象来说话,姑且称之为“启发式声乐教学”。
一、利用五官动作来启发
1.闻花。歌唱中的呼吸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歌唱的动力。要想取得好的声音,必须要有好的,即合理的呼吸方法予以支持,否则将无法歌唱。有人讲“歌唱就是呼吸”,古人也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说法。歌唱中呼吸方法大体可分为三种:胸式、腹式、胸腹式。通过实践证明,采用腹式的呼吸方法比较合理,因为它气吸得深。怎样让学生体会腹式吸气呢?让学生手插腰,提示学生说:“今天我们到桂林公园去,那儿的桂花开了。好新鲜的空气,你们闻到香味了吗?桂花真香啊,慢慢地闻。”这时很多学生扬起了眉毛,眼睛睁大而有神,这样反复几次。接着问学生:“腰部有什么变动?”学生会回答,腰部两肋扩大了。这就表示气已吸到腹腔。然后要求慢慢地用“si”呼出,出气时声音要均匀,好似一个皮球上有一个小洞,气均匀地出来。闻花式的吸气方法容易吸得深,没有声音和明显的动作,容易体会和掌握。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闻花”时的表情。有的学生嘴巴闭得太紧,有的学生会出现皱眉现象,这样会影响进气的速度和灵活性,这种现象我们必须给予纠正。
2.打哈欠。正确的歌唱状态,应该是打开”内口”。但许多学生习惯用说话的方式来歌唱,即气流冲击声带后,直接通过口腔、唇齿传声,这样的声音是“白”的。我们要求咽壁竖起,内口打开,形成一根无形的“管”,输送气流进入头腔,使笑肌、软腭提起成兴奋状态。气息在头腔里由后往上再靠前,形成一条抛物线状,最后通过鼻咽部传声。这种声音便是立体的、有共鸣的、有焦点的,也是有气息支撑的。如何达到这种境界呢?如果讲理论,学生很难听懂和体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可以用打哈欠这个动作来提示,哈欠是我们生活当中经常自然地做出的动作,歌唱中的哈欠状态和一个人在疲劳和困倦时打哈欠是一样的。如果我们闭口打一个哈欠,喉咙是呈打开状态,软腭也是抬起来的,这种方法可以使声音垂直、咽壁竖起、通畅,容易调整气息和位置之间的关系,找到合理的共鸣状态。
3.咳嗽。正确的歌唱方法还讲究“上”、“下”两个点连接、贯通,即气沉丹田后用下腹部的力量,把气息顶向头腔共鸣点。为了让学生体会腹部运动,可以先咳嗽几声,体会到腹肌的弹跳,这同歌唱中的腹部运动很相似,往往在学生找到感觉后,顺势再做音阶跳音练习。
二、利用想象来启发
1.吓一跳。歌唱的呼吸是千变万化的,感情不同,节奏不同,呼吸的处理也不同。除了前面讲过的“闻花”而达到的“慢吸”,还有一种“快吸”,一下子就把气吸进丹田。我们就假设:如果一个面露凶相陌生男人闯入女宿舍,大家一定会吓一跳,惊恐地张嘴倒吸一口气,这样一下子就把气吸到了下腹部。这一招真灵,许多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快吸”法。
2.悬崖下望。采用悬崖下望来解决学生气息浮、歌唱状态不积极的状况。歌唱时的一个基本姿势,是双脚“粘住”地板。为了体会这种感觉,让学生假设自己站在悬崖上,或者是站在摩天大楼屋顶平台的边沿朝下望,此刻下肢、脚掌必然是紧张地、牢牢地“粘住”了地面。
3.拎桶水。拎桶水是“气沉丹田”的一个标志,是横膈膜张开。这能使声音获得气息支撑而显得结实。要体会横膈膜张开,可把一只盛满水的壶放在地上,用较大的力量去猛然一拎,感觉一下拎水时生理状态发生的变化。此刻的生理状态,横膈膜必然是膨胀的,小腹是往里收的,横膈膜和小腹形成对抗力,这就成功地完成我们歌唱中送气的动作。
4.情境联想。可以采用让学生产生联想的方法;前面有一座山,你的声音要越过此山,传送到它后面的那座山上去。你的声音就应该像一条彩虹,是一种呈弧线形的传送。同学们带着这种想象来歌唱,反复训练,逐渐地气息下沉,声音就不会挤在喉咙里,变得放松了,声音也传远了。
上述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容易体会,理解得快。当学生体会和理解了,再上升到理论的讲解,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同时,这样的教学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具有趣味性,经常赢得学生会意的大笑,学生在轻松和兴奋的过程中学到了声乐知识,提高了学习歌唱的兴趣和演唱水平,收效是明显的。
参考文献
[1]姜家祥 主编 声乐理论与教学实践[M].武汉出版社,2003年,5月。
[2]刘大伟 主编 声乐艺术论[M].学苑出版社,2010年,10月。
论文作者:蒋新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声乐论文; 学生论文; 声音论文; 横膈膜论文; 状态论文; 方法论文; 启发论文; 《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