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基础理论及方法——事故规律与安全法则论文_孙晓光

一种安全基础理论及方法——事故规律与安全法则论文_孙晓光

(丰满发电厂 吉林吉林 132108)

引言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负责人忽视易燃易爆物品的隐患,发生火灾爆炸特大事故,死亡165人,失踪8人,伤798人,直接经济损失68亿元。2014年4月16日,韩国“岁月号”客轮超载沉船特大事故,304个年轻生命被大海吞噬,142人受伤。全世界每年各种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很大。如何有效的预防事故,特别是如何有效的预防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这是从18世纪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200多年来困扰着人们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1 事故规律

事故规律:如果当事人不重视安全,对环境中的隐患或异常,设想不到最坏方面,预防措施不可靠,内外不安全因素巧合,就会突然发生事故。事故规律中包含多个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如事故发生的外因与内因、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等。

事故规律是自然界因果规律在安全方面的具体表现,是对事故发生、发展和爆发过程的全面认识,反映出各种不安全因素内在的必然联系,是客观存在、可以认识的。事故规律是各种安全工作的基础和指导方针,是各种预防事故方法的源泉。

1. 1 事故发生的外因和内因

一切事故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总体分为外因和内因两方面:①事故的外因是环境中存在的隐患和异常。事故都是从隐患或异常开始发展的,消灭隐患和异常就不会发生事故。②事故的内因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事故的根源,内因对发生事故起决定性作用。每一次事故都由忽视隐患和异常而引起,对隐患和异常失去控制。

1.2 事故发生的量变与质变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都遵循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事故的发展过程也一样,从存在隐患和异常开始,初期是小的量变,预防事故工作就是在小的量变阶段上,防微杜渐。若对隐患和异常失去控制,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质变,就会突然发生事故。突发性是事故的重要特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复杂环境要有安全警惕性,预防意外突发事故十分重要。

1. 3 事故发生的现象与本质

多年来,每次发生重特大事故,都会制定出一套整改措施并严厉惩罚肇事责任者,但事故还是不断发生。事实说明:过去的千万条整改措施都是治标,不能有效的预防事故;根本原因是不能从现象中认识到本质,没有认识到事故内部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必然联系,没有认识到事故规律。

事故都是通过隐患或异常现象表现出来,找到隐患或异常现象,通过分析才能认识到事故本质。只有分析现象才能认识到本质;分析是万能的认识工具;分析是认识异常现象本质的有效方法。

2 安全法则

2.1 定义

现在世界上有多种安全理论。例如:单因素论、多因素论、连锁反应论等。笔者应用事故规律分析大量事故实例,研究出一个更为实用的预防事故方法——安全法则:重视环境安全,找到隐患或异常,想到最坏方面,做到预防,就能确保安全。简称为“一重三到”安全法则,或简称为“1+3”安全法宝。这是一个好记、好用、好推广、好坚持的安全管理工具。

安全法则是从事故规律中产生的,它是事故规律的简化和具体应用形式。预防事故的实际操作要用安全法则指导。事故规律和安全法则是一个简单、实用的安全基础理论与方法,是预防事故的专用工具。

在企业生产中,多年常用的安全方法是规章制度中规定的消除隐患法。在生产中经常检查设备隐患(即缺陷),消除隐患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实际上就是应用安全法则。消除隐患法与安全法则形式上相似,但两者作用有很大不同。安全法则包含消除隐患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了无法认识的和失去控制的隐患、异常引发的事故以及控制不了的自然灾害外,应用安全法则指导实际安全工作,可以预防一切事故,包括预防各种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认真应用安全法则,就解决了有效的预防事故这个世界性难题。

2.2 应用安全法则方法及要求

本文提出的事故规律和安全法则是一种符合实际的安全基础理论与方法,使现场安全工作在正确的安全理论指导下有的放矢,有利于实现安全目标。应用安全法则具体方法:①重视环境中安全,克服麻痹大意思想,找到存在的隐患或异常;②认真分析隐患和异常现象的本质,想到最坏方面,想到可能发生的事故;③做到预防事故措施可靠。只要达到上述3点要求,就能预防一切事故,包括预防各种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

下面三种情况发生的事故,不能用安全法则预防:① 由于技术水平限制,无法认识到的隐患或异常引发的事故;② 由于违章等原因,失去控制的隐患或异常引发的事故; ③ 人控制不了的自然灾害。

3 事故实例分析

3.1 山西尾矿库溃坝事故。2008年9月8日8时,山西省襄汾尾矿库突然发生溃坝事故,死亡277人,失踪4人,伤33人,直接经济损失9619万元。2008年初,坝脚多次有渗水,村民认为危险,向政府反映。各级安全监察部门检查,都认为存在着重大隐患。原当地的领导盲目认为检查是走过场,认识不到坝脚渗水异常现象的本质是溃坝事故的先兆信号,看到却认识不到100多米高半山腰上的“悬湖”是个十分危险的隐患。没有安全基础知识和责任心,不重视存在的隐患和异常,没有预防事故措施,造成群众的巨大伤亡。

3.2 辽宁大连空难事故。2002年5月7日,辽宁省大连市发生空难。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认定事故原因是乘客张某纵火。张某在登机前买了7份人身保险,当时买一份人身保险的乘客只有1/3。机场售票员和周围乘客都看见了这个异常现象,因为没有安全警惕性,对异常现象熟视无睹,没有人分析到这个小异常现象的本质是大祸临头的先兆信号,没有人分析到7份保险单与飞机着火有内在的必然联系。飞机载着112个游客着火后坠入大海,机毁人亡。

3.3 山东烟台海难事故。1999年11月24日,山东省烟台市发生海难。282人葬身大海,直接经济损失9 000万元。外因是天气恶劣风大浪高。内因有多个:船长指挥失误、驾驶员操作不当、客货混装超载、甲板上汽车没有固定牢,相互碰撞引起汽油着火。事故主要原因是船长没有安全基础知识和责任心不强,认识不到内外存在多个隐患和异常威胁着全船300多人的生命安全,预防事故措施不可靠,造成震惊世界的人间悲剧。

3.4 新疆伊犁火灾事故。1977年2月18日,新疆伊犁农垦某团,春节为群众放映电影。一个小孩燃放花炮,引燃俱乐部后面长期堆放的大量花圈,引起大火,烧死694人,烧伤161人。事故直接原因是小孩放花炮,主要原因是现场负责人认识不到“大量花圈”是危险的隐患。不少人看见小孩放花炮,却无人阻止。人们在危险的火灾信号面前,没有安全警惕性,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是必然的。

从实例中可知:事故规律和安全法则是最重要的安全基础知识,在预防事故中起到关键作用。

4 安全法则应用实例

1975年2月4日,辽宁省海城市一位国家科技人员凭借自己的地震事故经验,根据海城市当地环境中的异常大胆预报了海城7.3级地震,果断采取预防措施,死亡率仅0.016%,避免了巨大伤亡和财产损失。该案例是运用安全基础知识和安全经验,应用安全法则:重视安全,找到异常,想到地震,做到预防。

5 思考及认识

惨烈的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找到有效的方法预防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很有意义。预防事故主要靠当事人,如果当事人没有安全基础知识,就抓不住隐患和异常,不会想到最坏方面,这是预防各种事故的难点和关键。当事人不重视安全,面对隐患或异常,想不到最坏方面,就会突然发生事故。

实例证明:每一次事故都是因违反事故规律和安全法则而必然发生的。事故规律和安全法则是重要的安全基础理论和方法,在预防事故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安全法则这个方法简单易学、使用方便,可以指导预防各种事故,对各行各业安全生产是治本方法,同样适用于个人安全,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论文作者:孙晓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一种安全基础理论及方法——事故规律与安全法则论文_孙晓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