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北大上外交学院爱说话的孩子也是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交论文,北大论文,说话论文,孩子论文,学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意外发现:爱说话也是天赋
葛震1991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宣化市,父亲葛强是部队教员,母亲谢景波是区政府的一名转业干部。从小葛震就特别调皮好动,遇到什么新奇的东西,都要好奇地摸一摸。
5岁的一天,葛震看到家中的电源插座很好奇,便跑过去摆弄。谢景波发现时,吓了一身冷汗,她跟儿子讲电的危害,葛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可是一转身,他又想去摆弄。无奈之下,谢景波只好拔了插座。可防得了一时防不了一世啊!当她忧心忡忡地告诉丈夫葛强时,葛强对她说,孩子不会因你讲道理而学会什么东西,只有他自己亲身体验了,才能懂得。最终,两人决定让孩子自己触到痛处,感受“血”的教训。
那天傍晚,谢景波夫妇和儿子到部队的花园里散步。葛震看到一盆仙人球,就马上跑过去用手摸。谢景波怕儿子被刺着,跟他讲了一通仙人球刺会扎人之类的话。可刚讲完,葛震又不安分起来。这时,葛强紧拉住妻子的手,示意她装作没看见。此时此刻,葛强明白,最生动的教育便是让儿子体验到被扎的痛。
过一会儿,葛震果然中招。他疼得龇牙咧嘴:“妈妈,仙人球的刺扎人好疼啊,都流血了!”儿子的眼泪让谢景波内心一酸:“自己是不是太狠心了?但不狠心怎么让孩子长记性呢?”就在这个时候,谢景波不失时机地对儿子说:“妈妈告诉过你,有的东西可以看但不可以碰,比如电源,它跟仙人球一样,也会让你疼的,所以,爸爸妈妈讲的话你要记住。”葛震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葛震好奇的心理收敛了好多。可让他们哭笑不得的是,7岁时上了一年级,每次家长会,老师都告诉谢景波说:“你儿子好是好,可就是太爱说话了,上课也不听讲,凳子也坐不住,总爱在课堂上和同学说话,好像得了多动症!”一听说儿子得了“多动症”,这可愁坏了谢景波,可几次警告后,葛震还是老样子。
为此,他们特别咨询了心理专家。心理专家告诉他们,多动症有两个突出表现:活动过多和注意力分散。而且,多动症还可细分为三种情况:极度活跃型、粗心大意型和两者的结合型。专家还说,孩子爱动是好事,不能把孩子好动就说成是多动症,建议再观察观察,如果还一直这样,再到医院进行对症治疗。
谁知这一观察却让他们有了意外发现。一天,谢景波对儿子开玩笑说:“儿子啊,我们现在供你上学,将来你要好好孝顺我们啊!”葛震却狡辩道:“妈,我上学不是你们供的。”谢景波大吃一惊,葛震接着说:“是国家为我们提供学校和师资力量,你们最多是投资了成本而已。孝顺你们是应该,但我更需要回报祖国!”听到儿子这一独到的解释,虽然不乏诡辩的味道,可是一个7岁的孩子,居然能说出这样意味深长的话,葛强夫妇惊呆了。
在此之前,夫妻俩谁都没发现孩子的头脑这么灵活,只觉得孩子太爱动了。他们细细一想,或许爱动的儿子并没有错,别人想有这样的狡辩口才还学不会呢!
为了激发儿子的口才天赋,谢景波夫妇经常给他讲一些名人故事,甚至还买相声小品之类的光盘给他看。
1999年八一建军节,部队和地方搞了一台军民联欢晚会,其中有一个小品节目需要一只精灵可爱的“小白兔”。编导见葛震机灵可爱,就让他参加表演。葛震当时根本不懂上台意味着什么,禁不住叔叔们的几句好话就答应了。经过几天的排练,那天,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葛震生动地表演着,结果逗得全场人哈哈大笑,还获得了“军营小帅哥”奖。
葛震只是“小试牛刀”,就得到如此的鼓励和盛赞,当初爱说话的“调皮蛋”从此脱胎换骨,这让谢景波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因势利导:模拟演讲练出好口才
2001年9月,葛震随着父母工作调动,从河北张家口转学到南京。到南京后,谢景波夫妇始终没有放弃对儿子口才的锻炼和培养,常常把他带到图书馆阅读名人演讲方面的书刊。让父母没想到的是,由于苏南和北方教学的差异,以往一直名列前茅的葛震,成绩居然降到了中下游!一向好强的葛震第一次尝到被“甩”在后面的滋味。加上他一时无法适应新的环境,从前爱说爱笑的他也不爱和人说话了,上课时也无法集中精力。
谢景波夫妇以为儿子调整一段时间就好了,没想到一向自信的儿子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这时,他们意识到以前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的儿子正面临着压力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及时为他降火和减压。夫妻俩商量后决定:暂时把口才训练放一放,先提高成绩再说。
于是,每天晚上,当儿子从学校回到家,谢景波夫妇经常以自己在军队中成长的经历为例,和儿子谈心。为了让儿子彻底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谢景波开导儿子说:“儿子,不论你遇到什么困难,爸爸妈妈永远都是你的坚强后盾。你只要努力了,问心无愧就行!”
母亲的话让葛震感动得热泪盈眶,他默默地制定了一个长期的“渐进战略”:计划在每周一次的考试中把自己的名次提升一两位。没有了压力,葛震不再着急上火,而是心平气和、稳稳当当地看书听讲。他每天按时完成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他的考试名次从中下游一点点地上升,半年后,已稳稳地跨进了前五名。
在南京外国语学校读初一时,葛震告诉母亲,班里有同学要参加学生会主席的竞选。这个消息又调动起谢景波的神经,她鼓励葛震参加,父亲还为他准备了充足的演讲资料。
几天后,葛震放学回来告诉他们,他在演讲前还正常,可上台后却相当紧张,结果落选了。面对演讲的第一次失败,谢景波夫妇仔细分析,以为是准备资料不对头,可与儿子谈心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是因为突然从农村来到城市,内心里总觉得比城里孩子差一截,所以面对那些来自城里的竞争选手,他控制不住自己的紧张。
孩子失利竟然还是出于不自信!谢景波感到非常震惊。这让她意识到,孩子毕竟是孩子,你不能让孩子超越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为了儿子的成长,谢景波夫妇决定利用儿子擅长的演讲来增强他的自信。
爸爸借来一盘著名演讲家邵守义的演讲光盘,邵守义在里面一口气背诵了作家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场面一下把葛震惊呆了,也让他看到了自己的目标和差距。
为了更有效地锻炼儿子的口才,谢景波夫妇在家里设置了家庭模拟演讲会,经常定期定题开展演讲。首先,先定好选题,再从文化市场和图书馆搜集资料,让葛震默背下来。然后,每天晚上完成功课后,谢景波夫妇坐在沙发上当观众,葛震就面对着他们演讲。演讲结束后,谢景波夫妇对照光盘中的演讲给儿子提意见,再让儿子重新演练。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葛震的演讲水平提高了,而他也从演讲中获得了自信。
与此同时,谢景波夫妇还从作文着手,每次无论儿子写得多坏,她都会从中挑出一些出彩的字句,鼓励儿子大胆地想象和创作。同时,他们还教儿子看书时,用最简洁的语句把主题描述出来。没想到这招真灵,葛震的作文总能让人耳目一新,观点特别鲜明。一天,葛震回来特别高兴地对谢景波说:“妈妈,老师今天让大家以妈妈为题即兴演讲,结果我把你教我如何写作文的经历讲给大家听,他们不仅夸我讲得好,更夸妈妈好!”从葛震春风得意的脸上,谢景波又看到了儿子的自信。
上高中后,南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经常开展名人演讲模仿比赛。一次,葛震要模仿的是林肯在格里斯堡的演说。经过家庭模拟会一番精心准备后,他胸有成竹地开始角逐。谁知比赛那天,葛震抽到第一个上场演讲。临上台前他看见台下坐满了观众,刚刚酝酿的情绪,也被催场的叫声打散了,不免有些紧张起来。但由于事先做好了准备自信十足,他很快调整好状态,镇定从容地进行了精彩的演讲,结果稳稳地把特等奖收入囊中!
放弃北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次成功之后,葛震的兴趣和热情开始“井喷”。此后,他参加过多次学校组织的模拟联合国辩论大赛,两次获得学校辩论赛的最佳辩手,还连续三年都是学校文艺汇演的主持人。
更让谢景波欣喜的是,2007年5月,一次小学优秀生报告会邀请葛震去演讲。他和父母商量后,决定以自己的经历,用《会说话的孩子是块宝》作为主题来演讲。没想到,这堂课收到了奇效,很多家长都感叹不已。演讲结束后,有个家长提问:“你说爱说话的孩子是块宝,可很多孩子有时候说的是废话,这也是宝吗?”葛震滔滔不绝地反驳:“孩子爱说话说明他在思考问题,有个思维活动过程在里面,一旦扼杀,很可能让孩子不敢思考或者不敢表现,更严重的是容易失去自信心和表现力。家长的作用就是要把孩子爱说话变成会说话……”葛震的观点把那个家长说得哑口无言。
儿子越来越出息,谢景波夫妇反而睡不着觉了,在鲜花和掌声铺就的道路上,连大人都把持不住自己,何况是一个学生。他会不会翘尾巴?和同学们能不能和睦相处?谢景波夫妇知道:所谓人才,就是指德才兼备的人。他们想到培育孩子的爱心,因为只有拥有仁慈善心,人格才会日趋完善。
于是,谢景波夫妇经常鼓励儿子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公益活动,譬如为妈妈单位同事的孩子做义务家教等。一次,葛震要到益障中心做义工,他问母亲:“妈妈,你会不会认为我耽误学习啊?”谢景波慢慢地说:“儿子你错了,妈妈对你献爱心是大力支持的。因为我知道没有爱心的孩子,既不会与人相处融洽,更不会孝敬父母。”葛震大笑:“还是妈妈英明!”还有一次,他听说一个家境贫穷的同学的母亲生病住院了,没钱治病,他问谢景波:“妈妈,我可不可以帮他组织一次捐款活动?”看儿子如此懂事,谢景波拿出5元、10元、50元和100元各一张,然后对儿子说:“孩子,这事你要跟老师商量,至于捐多捐少,妈妈也让你选择!”
2008年12月,葛震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校内考试获得保送资格。在葛震面前,一个选择是令所有人都向往的北京大学,另一个是北京外交学院。面对人生的选择,葛震征求父母的意见。葛强对他说:“儿子,我认为你应该选择外交学院,北京大学固然好,但没有外交专业。以你的条件,我觉得更适合在外交学院深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葛震对爸爸说:“其实,我早就选好了,只是故意考考你而已。”说完,哈哈大笑。
2009年初,葛震如愿收到外交学院保送的录取通知书。那天,谢景波把儿子带到南京一家饭店里,对儿子说:“儿子,你爸爸不在,今天破例,由你负责点菜!”拿起菜单,葛震兴奋地说:“老妈,我真不客气了啊!”正当他点到一半时,父亲突然推门进来,葛震吓得赶紧收起菜单:“老妈,你不是说爸不会来吗?你是想我又挨批啊!”这时,葛强笑了笑说:“儿子,今天你点吧,爸爸不会怪你的。以前不让你点,是因为你小,我们怕你有了太多优越感,就不知上进了。现在爸爸告诉你,你要上大学了,已经是大人,是个男子汉了。我们都是平等的,所以,从现在开始,这个家你也要担起责任和义务。如果爸爸不在家,你就是一家之主,要保护好妈妈……”
谢景波夫妇相信,他们家的男子汉一定会朝着人生的最高境界飞得更高更远。
专家点评
陆传文(家庭教育指导师)
文章中葛震父母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家长学习和借鉴:
1.遵循规律,让孩子亲身体验到后果
葛震的父母有较强的教育意识,能够主动遵循孩子学习的规律。对于5岁的孩子来说,说教是苍白无力的,反而是亲身体验能够让他印象深刻。葛震父母没有阻拦孩子触摸仙人球,就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到“触摸仙人球”的行为,会导致“痛”的后果,从而体会到自己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联系,从中学会接受父母的意见并保护自己。
2.发现优点,对孩子有针对性地培养
观察是父母教育孩子不可或缺的技能,通过细心的观察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很多孩子的天赋都是在观察中被发现的,譬如爱迪生和爱国斯坦。葛震父母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爱说话代表他头脑灵活,善于思考和表达。进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强化了他的口才特长。“演讲模拟会”等活动的训练使孩子学会模仿和学习,进一步发挥了特长。
3.及时支持,增强孩子的自信
孩子在遇到挫折产生不自信的情绪时,最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此时父母的态度可能让孩子摆脱困境,也可能加重他的自卑。而葛震的父母做出了及时和正确的选择:一方面,他们支持的态度让葛震减压后轻装上阵;另一方面,他们肯定孩子演讲以及作文的表现,帮助孩子重建信心。父母的宽容和支持是孩子最好的强心剂。
除此之外,葛震父母还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有了坚定的道德基石和做人的准则,葛震才成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标签:北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