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高产多抗油菜新品种——花油6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品种论文,油菜论文,高产论文,花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花油6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利用甘蓝型油菜育种的*9眼(H166×Altex)×A35—2*9演F1,通过花药培养单倍体技术育成的双低、高产、多抗油菜新品种。2000年4月云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在玉溪市峨山甸中通过现场鉴评,同年7月经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主要性状表现
1.产量表现 花油6号在1997~1999年云南省区域试验中,10试点两年产量均居8个参试品种(系)的第一位,平均亩产达225.5千克,比对照品种花油3号增产8.5%。2002年云南省推广花油6号11万亩,均表现高产稳产,在内蒙、黑龙江、江西、湖北、广西等省春播示范也表现不同程度的增产。
2.品质性状 经云南省农科院测试中心分析,花油6号原种品质达国际标准,优于国内标准。
3.抗病(逆)性 多年多点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花油6号正常年份对菌黑病、病毒病、白锈病表现高抗,个别年份白锈病有发生,但病情指数仅为0.1~0.3。
4.特征特性 花油6号属中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全生育期176~188天。该品种抗寒、耐旱力较强,适宜在省内海拔800~1950米的秋播油菜产区中上等肥力土壤种植和省外适宜区春播。
二、栽培技术要点
1.抓住最佳播期,适时播种。花油6号较早熟,播种应比H165和花油3号推迟。为避免花期受冻,在我省一年两熟的滇中、滇东及滇南地区直播和滇西地区育苗移栽播种期可在10月5至15日;滇西地区直播可在11月1至10日;省外适宜区春播可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
2.合理密植,把住密度关,适时间、定苗。根据肥水条件和播种方式,按照肥稀瘦密和育苗稀直播密的原则,保证个体和群体均衡生长。一般直播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高肥水田可在定苗后及时喷施多效唑促使矮壮生长,每亩种植密度保证在1.6~2万株;育苗移栽苗龄应控制在25~28天,坚持早栽、早管促早发,每亩种植密度应保证在0.6~0.8万株。
3.施足底肥,重施五叶期苗肥,巧施蕾苔肥。氮、磷、钾要科学合理配施,要增施硼肥。底肥要施足,亩可用农家肥1500千克作中层肥;从播种至抽苔,亩施纯氮13.8~16.1千克、五氧化二磷4.2~4.8千克、氧化钾4.8千克;氮肥以种肥、苗肥和蕾苔肥分别占氮肥总量的20%、65%和15%为宜,且蕾苔肥比常规提早10~15天施用;该品种对硼较为敏感,除种肥亩施硼砂1.0千克外还应在抽苔期及时以0.1%~0.2%根外喷施。
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除杂草。重点选择蕾苔期、开花期和角果期及时灌水,必须速灌速排;苗期结合间、定苗,采用人工或化学的方法及时防除杂草;可供选择的除草剂有大惠利、威霸、阔草克、禾耐斯等。
5.抓住关键时期,防治蚜虫。生产上应抓住药剂防治蚜虫的关键时期即终花期和角果中期,及时掌握虫情及早分墒施药;防蚜时如加15%粉锈宁兼防白粉病则效果更佳;可供选择的杀虫剂有高效灭白可、高效氯氰菊酯、克蚜螟等。
联系电话:0871-3126725